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争〞概念隐喻在经贸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文化渊源,国际经济贸易论文隐喻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俯拾即是。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到现今。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对隐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包括哲学、修辞学、文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传统的隐喻观以为,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手段。然而,当代的认知隐喻观以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历体验用来讲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历体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这种全新的当代认知隐喻观最早是由Lakoff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WeLiveBy一书中提出的。他们以为隐喻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在语言的层面,还在思想和行为层面。自1980年起,在当代的认知隐喻观的带领下,隐喻研究在西方蓬勃发展。认知隐喻研究的全面展开让世界各国的很多语言研究者、教育家、学习者都从中获益。Kvecses概括了认知隐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的研究,指出隐喻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多新的发展。(Kvecses,2002)在我们国家,隐喻研究也正处于升温状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学者如束定芳、胡壮麟及赵艳芳等都出版了专着,全面的阐述了隐喻学研究的概括,介绍和评述了各种隐喻理论,详尽地讨论了隐喻的类型、句法特征,使得我们对隐喻研究有了一个比拟全面的了解。(林书武,2002)然而,针对经贸领域的用语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国内很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战争隐喻在经贸用语中的应用。回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有关战争的概念隐喻来历已久。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一直到当代社会的国家战争,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与战争相伴,由此与战争相联络的概念隐喻成为人类生活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英汉经济隐喻的研究当前,研究经贸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的主要是欧美的学者。(封伟等,2007)FrankBoers(1997)提出了一些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映现形式并将其运用到了本国的经济英语教学当中。KollerVeronica(2004)从社会认知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隐喻使用中所放映的性别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也有一些欧洲学者对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多种语言的比照研究。JonathanCharteris-Black(2001,2003)相继比照了英语和德语各媒体对欧元的金融报道,英语和西班牙语媒体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成为了隐喻研究的一个热门。现今,我们国家对经贸语篇的研究正是在起步的阶段。黄华(2001)对商务英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熊震(2004)对英汉经济用语中途径概念隐喻进行了比拟。李明(2005)探究了商务用处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封伟等(2007)从认知角度对英汉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然而,当前国内对经贸用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还不深切进入,相信在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切进入,在这一领域将会不断获得成果。三、战争概念隐喻在经贸领域中的应用在经贸领域,有关战争的概念隐喻的应用特别普遍,这使得与战争相关的词汇和表示出成为经贸术语和商贸沟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战争隐喻是一个复杂隐喻,华而不实牵涉一系列的因素,比方,战场,,战略,武器,胜负结果,对立双方等等。在经贸领域,这些战争范畴下的下属范畴被当作始源域来使用。通过始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映射,人们进而认识、理解、构建对经济的各种活动和现象的认识。本文主要针对战争隐喻根据经历体验逻辑衍生的华而不实几个隐喻进行举例阐述。(一)经济活动就是战争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和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由市场力决定。在这个体制下,市场中的介入者互相竞争,优胜劣汰。在经济语篇中,公司,组织或者是国家经济体等被看成是有生命的实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决斗。比方:TheCommissionmaynothavethestomachforafight.Brusselsisonthewar-pathagainstsubsidies.德国管理软件巨头SAP将目光瞄准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墨西哥成为中国彩电再战美国市场的跳板的雏形已现。彩电三巨头屯兵墨西哥直取北美市场。(二)市场就是领地对于市场介入者来讲,市场就是领地。作战的目的就是要坚守或扩大自个的市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自个的市场领域被其它市场介入者占领的话就被视为是自个的领地遭到了侵略。比方:Americancompaniesareinvadingweakermarkets.Theeasingofoilpriceshelpedthemarketregainsometerritory.在参加WTO之后短短时间里,中国的群众市场将面临着严重被蚕食鲸吞的危险。外国生产商雄心勃勃地准备好要占领中国的群众市场。(三)获得经济贸易成功的手段就是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在经贸领域,出现了很多来自战争概念隐喻的表示出。比方在商业管理中借用了很多军事管理中的概念,包括战略,后勤和领导才能等。在战争中,要想博得战争的胜利,就要使用恰当的战略。在经济领域,要获得交易的成功就要在产品的生产,定价,促销和分配的经过中使用恰当的策略。而经贸领域中的管理人员就是战争中的司令官和指挥官,对自个的情况和优劣势以及竞争者的情况和优劣势进行评估,针对详细机会和情况做出战略决策,指导战略的执行。Theyorderedatacticalretreatinthefaceofspecialinterests.中国的企业除了普遍低估本身的实力外,在营销管理、品牌战略方面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四)经济利益的得与失就是战争的胜与负在战场上,斗争剧烈,你存我亡,战争关系着胜负。在商场上,竞争剧烈,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争斗,争斗关系着自个利益的得与失。Ithashelditsowninhigh-marginbusinesses,bystickingwiththetraditionalJapaneseformulaforwinningtechnologybattles.UpmarketdepartmentstoreSelfridges,whichlastweekagreeda£598milliontakeover.(五)经济团体的竞争关系就是战争中的敌我关系在战争中存在的是敌我关系,敌我两方代表了不同团体的利益,荣誉和责任。在经贸领域,市场介入者之间具体表现出了剧烈的竞争关系,不同的团体组织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利益。ThedealturnsAOLintoapotentiallypowerfulallyforspreadingMicrosoftsoftwarefordistributingmusicandvideo.Simplyput,theindustryisfightingforitslife.然而,把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当成是战争中的敌人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这个隐喻凸显了不过团体利益对抗的特点,却忽视了潜在的利益共存的情况。商业毕竟像战争那样,就是关系生与亡,赢与败。一个利益团体的成功不一定是建立在另一个利益团体的失败的基础上。事实上,不同的利益团体能够互相共存,互相帮助。(六)经济中的风险就是战争中的危机在战场中,危机四伏,战果不可预测。这和商场中的情况相类似。在经贸领域,四处都是风险,竞争剧烈,经济利益或经济损失不能够预测。Itsadeathstruggletoincrementallygainshare.Importingcanbeariskyprepositioniffullcareaboutthecreditabilityofyoursupplyingpartnersisnotverified.四、战争隐喻的文化渊源有关隐喻和文化之间的渊源,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感兴趣。LakoffJohnson在MetaphorWeLiveBy中花了一个小章节对此进行了探究,主要是阐述了不同个人、集体、国家具体表现出出的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Kvecses在专着中对此有具体的阐述。他主要是以情感隐喻为例,讨论了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人们对目的域的概念化经过出现一定的差异性,指出了文化背景对概念隐喻的影响。同时,他还发现概念隐喻中具体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是具体表现出在细微程度上的,而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则具体表现出在普遍的层面。(Kvecses,2002)我们国家有的研究者对隐喻与文化关系进行了讨论。比方我们国家的留美学者於宁对英汉中的愤怒和喜悦的隐喻表示出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用中国文化解释了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表示出的差异性。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一直到当代社会的国家战争,我们能够看到战争弥漫了古今中外并且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战争对各民族文化的其它部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战争对语言起着怎么样的影响呢?法国思想家Foucault在(权利与知识〕中指出:赋予我们以生命并操纵我们命运的历史的形态是战争而不是语言:它是权利的关系,而不是意义的关系。固然这一个讲法忽视了语言在人类的集体生存斗争中所起的协商和调节的作用,但是Foucault以犀利的目光捕捉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深入影响。前苏联语言哲学家Volosinov以为:语言的意义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或者讲,语言就是意识形态,在它里面凝固着人的利益,记载着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到战争对语言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少会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出:(1)战争概念域中的各种语言表示出异常丰富、细微;(2)这一概念域中的各种表示出极易向其它概念域投射,如向体育竞技、商业竞争、爱情等。(袁影,2004)基于战争的文化渊源,我们就能够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出诸多以战争为始源域的隐喻概念。五、结论由于时间精神的有限,本文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乏。在西方,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已经成为隐喻研究的一个热门。而在我们国家,对该领域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的状态。鉴于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对汉语中的经贸领域的概念隐喻的研究将不断凸显其重要性。而且相关的研究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经济领域的各种经济现象。在今后,有关经贸领域的隐喻研究能够进一步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比方基于丰富的语料收集的基础上,对经贸领域的概念隐喻进行归纳;针对某一个概念隐喻(如:本文研究的战争隐喻)进行英汉比照,探究其普遍性及差异性,并对它们的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在基于经济语篇文本语料库进行的概念隐喻研究的基础上,探寻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异性,并从跨文化、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它们进行解析。以下为参考文献:[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J].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2]Kvecses,Z.Metaphor[M].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3]封伟,尚艳平,李焱伟.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J].邢台学院学报.2007,(9)[4]李明.商务用处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4)[5]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在状况、焦点及趋势[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基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150题)
- 上海五年级下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教案:第课对外开放
- 2025年中国聚乙烯高倍率阻燃型保温材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合同范本
- 笔的销售渠道考核试卷
- 航空公司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环保低碳日用品推广与应用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的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考核试卷
- 胶合板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 100T汽车吊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