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3底栖动物调查研究_第1页
第三讲3底栖动物调查研究_第2页
第三讲3底栖动物调查研究_第3页
第三讲3底栖动物调查研究_第4页
第三讲3底栖动物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江底栖动物现状调查研究一、底栖动物定义与分类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底栖动物可分为原生底栖动物和次生底栖动物。原生底栖动物的特点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次生底栖动物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如椎实螺等。2、底栖动物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上,底栖动物是鱼类等经济水生动物的天然食料。一些底栖动物如虾、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些种类如海绵动物、苔藓动物等是重要的污损生物,对水产业危害甚大。底栖动物还常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用于快速对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研究内容:

湘江底栖动物的生态调查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方法:

试剂与主要器具采样(采样时间、采样点布设、定量采样、定性采样)样品的处理和保存种类鉴定、计数和称重三角拖网1.试剂与主要器具5%甲醛溶液,5%乙醇溶液,甘油,普氏胶带网夹泥器(1/6m2),彼得生采泥器(1/16m2),三角拖网,手抄网,分样筛(40目),塑料桶,塑料袋,样品瓶,白色解剖盘,细吸管,尖嘴镊,解剖针,解剖镜,显微镜,天平彼得生采泥器分样筛样品瓶解剖镜采样点布设分别在湘江常宁段、衡阳段、株洲段、长沙段和岳阳段选择1-2个断面采集底泥和水样。2.采样采样时间

每季度采样一次,分别定在2008年10月(秋季)、2009年1月(冬季)、2009年4月(春季)和2009年7月(夏季)2.采样定量采样

螺、蚌等较大型底栖动物一般采用带网夹泥器采集水生昆虫、水栖寡毛类和小型软体动物一般用改良彼得生采泥器采集每个样品各采集两个平行样品

定性采样

除可用定量采样方法采集定性样品外,还可用三角拖网和手抄网等在岸边及浅水区采集定性样品。3.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样品的洗涤和分检用带网夹泥器采得泥样后,应将网口闭紧,方在水中涤荡,清除网中泥沙,然后提出水面,捡出其中全部螺、蚌等底栖动物。用改良彼得生采泥器采得后,应将泥样全部倒入塑料桶或盆内,经40目分样筛选后,捡出筛上肉眼能看得见的全部动物。如采样时来不及分捡,则可将筛选后所余杂物连同动物全部装入塑料袋中,缚紧袋口后带回室内分捡。如从采样到分捡超过

2h,则应在袋中加入适量固定液。塑料袋中的泥样可逐次地倒入白色解刨盘内,加适量清水,用细吸管、尖嘴镊、解刨针等分捡。3.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样品的固定和保存软体动物可用5%甲醇溶液或75%乙醇溶液固定,宜用75%乙醇溶液保存。水生昆虫可用5%乙醇溶液固定,数小时后移入75%乙醇溶液中保存。水栖寡毛类应先放入培养器皿中,加少量清水,并缓缓滴加数滴75%乙醇溶液将虫体麻醉,待其完全舒展伸直后,再用5%甲醛溶液固定,用75%乙醇溶液保存。上述固定和保存液的体积应为所固定动物体积的10倍以上,否定应在2~3后更换一次。4.种类鉴定、计数和称重种类鉴定软体动物鉴定到种水生昆虫(除摇蚊科幼虫)至少鉴定到科水栖寡毛类和摇蚊科幼虫至少鉴定到属计数每个采样点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统计个体数称重每个采样点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在天平上称重三、主要研究结果不同环境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不同环境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不同环境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