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说课稿_第1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说课稿_第2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XXX,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该课题选自苏教版必修1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第一课时。本次说课我将从八个方面来阐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危害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得出物质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素养。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二.学情分析这时段的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学生们构建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习惯还没完全定型,还需要老师的引导。三.实验原理制备SO2的原理:Na2SO3+H2SO4=Na2SO4+H20+SO2fSO2的漂白性:SO2可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且漂白是可逆的,加热复原。SO2是酸性氧化物:SO2+2NaOH=Na2SO3+H2O多余气体可碱液吸收so2+h2o©二h2so3可使石蕊变红SO2的还原性: 5SO2+2KMnO4+2H2O=K2SO4+MnSO4+2H2SO4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四.实验改进要点教材上的实验缺陷:1.需要课前制备二氧化硫收集并保存于试管中,制取过程中试剂用量大,二氧化硫易逸散,以致课堂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不能使品红褪色。2.二氧化硫的漂白实验在敞开的环境中进行,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教室环境,危害师生身体健康。

实验改进:三颈烧瓶左右方分别插入针筒。一个针筒用于注入70%硫酸反应制气,另一个针筒注入10%氢氧化钠用于吸收二氧化硫进行尾气处理。玻璃棒上粘有蘸了各种试剂的滤纸条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性质。将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备、性质验证、尾气处理为一体,微型化。尾气处理后再加热烧瓶,验证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五.实验器材仪器:三颈烧瓶、套有小气球的玻璃管、酒精灯、打火机、双面胶、滤纸、玻璃棒、针筒、铁架台、石棉网、药匙、镊子药品:无水亚硫酸钠、70%硫酸、10%氢氧化钠、品红溶液、石蕊试液、酸性高锰酸钾六.实验教学内容以二氧化硫的实验演示为主,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从而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硫复杂的化学性质。七.实验教学过程1、 介绍二氧化硫的影响。2、 利用改进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操作现象本质组装仪器。往三颈烧瓶内加一小药匙的无水亚硫酸钠,针筒分别装上70%硫酸和10%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棒粘有三张小滤纸上,分别涂上酸性高锰酸钾,品红溶液和石蕊试液。将带有玻璃棒的软木塞,塞紧三颈烧瓶。缓缓地将70%硫酸溶液推挤入三颈烧瓶,观察滤纸颜色变化。待滤纸颜色变化后,轻轻地将10%氢氧化钠溶液推挤入三颈烧瓶。7.稍等片刻,预热二颈烧瓶,再集中火力加热。3、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上述表格。4、教师引导分析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得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八.实验效果评价(1)一体化:改进后的装置,将气体制备、性质探究、尾气处理一体化,操作简单,大大节约了课堂演示的时间。(2)绿色化:该装置全程密闭,用量少,节约药品,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3)效果好:该装置实验现象明显,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课堂实验效果。学生对教师改进后的实验关注度较高,启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