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1页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2页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3页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4页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学重点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客观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指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问题即南北问题

南北会议和平问题即东西问题“文化大革命”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国内国外)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所提供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历史根据。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看视频——《邓小平生平》,请同学们总结。从邓小平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他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看,“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从邓小平在党内的历史地位来看,邓小平一直是一位处理全局问题的领导者,由此形成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才能。从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看,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高度辩证思维能力,关于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设计的理论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产生和形成时期(1978—1982)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一时期实现了:1.工作重心的转移,2.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准备了思想前提。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二)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时期(1982—1987)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7年十三大)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这一时期提出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石:(三)走向成熟,形成体系时期(1987—1997)从1987年十三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两代领导人顺利交接这一时期,明确提出了: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三个有利于标准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科学理论体系的判断标准(1)有没有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2)有没有一个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3)是否围绕中心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1)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

——邓小平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邓小平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图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外部条件论发展动力论根本任务论发展阶段论发展道路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P10-11)(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3)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4)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5)在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上;(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7)在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上;(8)在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9)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第一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2.第二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指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自然是这一理论题中应有之义。2.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四个“新”(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与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4)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科学判断新的科学体系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P5-13视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二)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1、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在发展恐怖主义危及世界和平巴以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形式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科技进步日新月异4、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加入WTO申奥成功2.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亚洲金融危机抗议美轰炸我驻南使馆揭批“法轮功”九八年抗洪战胜非典3.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4.我们党面临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四)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1、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执掌政权党所处的地位:夺取政权革命求解放建设谋幸福党所处的环境:封闭开放党所肩负的任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图示2.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党员数量:改革开放初3500多万2002年6月6635.5万(第一大执政党)党员构成:工农成分党员绝大多数非工农成分的人开始加入党组织(工人、乡镇企业劳动者、农牧渔民党员2991.3万名,占总数的45.1%;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军人、武警党员1411.2万人,占总数的21.3%;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党员770.1万名,占总数的11.6%。)党员文化程度大大提高: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485.6万名,占总数的52.5%,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1536.6万名,占总数的23.2%。

党员年龄结构大大降低: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为1480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新老交替3.我们党面临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如何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今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有什么影响?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萌芽和酝酿阶段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党的十五大会场1989.61997.9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一)形成过程(P1-5)

第二阶段,从广东讲话到“七一”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阶段2000.22001.7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时,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三阶段,从“5.31”讲话到党的十六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深化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阶段2002.52002.11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深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修改的党章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二)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三个代表”之间

的辩证关系(P53-56)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灵魂和旗帜)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主体和目的)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3-22(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创造性地运用它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南;(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使我们党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核心作用;(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衡量我们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2)“三个代表”重要想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规律;(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含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相互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辨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守。邓小平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2)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坚决支持这场讨论,并深刻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实事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和逻辑起点贯穿理论发展全过程贯穿理论各方面(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起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