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真理性_第1页
数学的真理性_第2页
数学的真理性_第3页
数学的真理性_第4页
数学的真理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思想方法第三章

数学的真理性在教学中,任何一个定理都需要经过演绎证明,然后一门数学分支都需要经公理化。第一节

数学的证明和科学的证明一、数学证明的由来数学证明始于公元前6世纪。据说当时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是拥有一些演绎几何学定理发明权的第一人。从一个更基本的事实出发,经过更简单的演绎推理得到所有要求的结果的这种几何学被称为论证的(或演绎的、有系统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就属于这种几何学,它奠定了数学证明的模式。二、数学的证明数学上的证明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为基础,使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决定判断是否正确。数学中的判断成为命题。因此“一个命题如果是真,它必须且只须是由这样一串命题的最后一个,其中每个命题或者是形式系统的一条公理,或者是有一条法则所推导出的命题。”三、科学的证明科学证明不同于数学证明,它依赖于观察、试验和理解力,而这些都容易出错。在科学学科中,一个假设被提出来,用以解释某类现象。如果对现象的观察与这个假设相符,就成为这个假设成立的证据。如果再次被证实,则就有更多证据支持这个假设,当证据的数量达到压倒的程度时,这个假设就作为一个理论被接受。如果当这种理论最终被证明是错的,就会有新的理论来代替。数学证明则不同,它有绝对的意义。经过数学证明的结果是无可怀疑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应为它是依赖逻辑,是演绎证明,不依赖于观察和实验。四、数学证明的功用数学证明不仅能告诉我们命题的真伪,也能告诉我们命题的内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证明的功用主要体现如下三个方面:1.核实命题2.理解命题3.发现命题第二节数学的公理化一、公理化的起源合乎逻辑的学科应该是有一组在开始研究这一学科时假设可以接受的原始(陈述)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一系列命题。因此,在开始研究这一学科使必须确定一组原始命题并且承认他们是正确的,然后完全由演绎推理来导出这一学科的其他所有命题。这种观念建立起来的学科称为依实质性公理化建立的学科。数学史上第一个这样的学科就是欧几里得几何,以《几何原本》为标志。是希腊人对数学的最杰出的贡献,是数学公理化成功的源头。二、公理化的发展为了消除对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的疑虑,诞生了非欧几何,这是人们对几何公理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非欧几何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公理化的发展,而公理化的进一步发展则源于对欧几里得几何的重建。1.非欧几何产生的过程代替欧几里得第五公设而提出的几种命题:①在一平面上过已知直线外一给定点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②两条相交直线不能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③存在一对同一平面的直线彼此处处等距离;④过任何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可作一个圆;⑤至少存在一个三角形,其三个角的和等于两个直角。罗巴切夫斯基在1829-1830年发表了题为《论几何基础》的文章,这是第一个公开发表与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相对立的新几何,称这种几何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一种非欧几何)续罗巴切夫斯基几何产生后,德国数学家黎曼在非欧几何上也取得了最重要的进展,在1854年发表的论文《论几何学的基础假设》中提出了更广泛的一类非欧几何----黎曼几何虽然人们一直没有怀疑欧几里得几何的相容性,但是对于非欧几何的提出,担心会产生与此相矛盾的结论。直到19世纪后期,意大利数学家贝尔特拉来等人证明了非欧几何和欧几里得几何之间是相对相容的,从而消除了人们的担心。2.欧几里德几何的重建《几何原本》存在的缺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没有基本概念,即没有用一些未加解释的基本术语,对概念下定义。第二,许多定一混淆。世纪上欧几里得的定义是以直观为基础的。第三,公理不足。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于1899年发表了《几何学基础》,最终解决了《几何让原本》中的缺陷,同时完善了几何学的公理化方法。一个有意义的公理化系统应该有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有机整体:①相容性:叶称无矛盾性。即不能有公理化系统中的公理导出相矛盾的结论;②独立性:即在公理体系中,任何一条公理都不能有其他公理推出;③完备性:即要求确保从公理系统能推出所研究的数学分支的全部命题。三、公理化的意义公理化的意义在于下面三个方面:1.它把数学带入了严密阶段;2.它把逻辑的严密赋予了某些自然科学领域;3.它体现了人类认知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节第三次数学危机一、康托的集合论介绍人们在对集合进行分类时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从理论上看,随着严格的自然数理论的建立,建立关于集合的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数学分析中大量使用无穷级数和实数系,因此需要用集合概念来对数学分析和无穷概念进行严格化。对于无穷历史上增有两种观点:潜无穷和实无穷潜无穷是指把无穷看成一种永无止境又不能完成的、变化或生成的过程。实无穷是把无穷看成一种已经存在的、已经完成的过程,是一种得以独立存在的无限性对象。康托对无穷集合进行了定量研究,这是建立集合论的关键。他的集合理论可归结如下五个原则:1.概括原则2.外延原则3.对应原则4.延伸原则5.穷歇原则二、罗素悖论与第三次数学危机1.第一次数学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意义下的数学,也就是作为演绎系统的纯粹数学,来源予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它是一个唯心主义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他们认为,“万物皆数”(指整数),数学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不需要观察、直觉和日常经验。

整数是在对于对象的有限整合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产生的抽象概念。为了满足这些简单的度量需要,就要用到分数。于是,如果定义有理数为两个整数的商,那么由于有理数系包括所有的整数和分数,所以对于进行实际量度是足够的。有理数有一种简单的几何解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标出一段线段为单位长,令它的左端点和右端点分别表示数0和1,则可用这条直线上的间隔为单位长的点的集合来表示整数,正整数在0的右边,负整数在0的左边。以q为分母的分数,可以用每一单位间隔分为q等分的点表示。于是,每一个有理数都对应着直线上的一个点。(这就是数轴的起源)

毕氏学派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发现:直线上存在不对应任何有理数的点。特别是,他们证明了:这条直线上存在点p不对应于有理数,这里距离op等于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于是就必须发明新的数对应这样的点,并且因为这些数不可能是有理数,只好称它们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是毕氏学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数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无理数的发现,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数学危机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数却可以由几何量表示出来。整数的尊祟地位受到挑战,古希腊的数学观点受到极大的冲击。于是,几何学开始在希腊数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也反映出,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从“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演绎推理,并由此建立几何学体系。这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是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自然产物。由于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发生和解决,希腊数学则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欧几里得《原本》的公理体系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为世界数学作出了另一种杰出的贡献。但是,自此以后希腊人把几何看成了全部数学的基础,把数的研究隶属于形的研究,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样做的最大不幸是放弃了对无理数本身的研究,使算术和代数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基本理论十分薄溺。这种畸形发展的局面在欧洲持续了2000多年。2.第二次数学危机十七、十八世纪关于微积分发生的激烈的争论,被称为第二次数学危机。这次危机的萌芽出现在大约公元前450年,芝诺注意到由于对无限性的理解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提出了关于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的四个悖论:悖论一:“两分法”:向着一个目的地运动的物体,首先必须经过路程的中点,然而要经过这点,又必须先经过路程的1/4点……,如此类推以至无穷。——结论是:无穷是不可穷尽的过程,运动是不可能的。悖论二:“阿基里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的英雄)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总是首先必须到达乌龟的出发点,因而乌龟必定总是跑在前头。这个论点同两分法悖论一样,所不同的是不必把所需通过的路程一再平分。悖论三:“飞矢不动”:意思是箭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瞬时间必在一确定位置上,因而是静止的,所以箭就不能处于运动状态。悖论四:“操场或游行队伍”:A、B两件物体以等速向相反方向运动。从静止的c来看,比如说A、B都在1小时内移动了2公里,可是从A看来,则B在1小时内就移动了4公里。运动是矛盾的,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芝诺揭示的矛盾是深刻而复杂的。前两个悖论诘难了关于时间和空间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连续的观点,后两个悖论诘难了时间和空间不能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间断的观点。芝诺悖论的提出可能有更深刻的背景,不一定是专门针对数学的,但是它们在数学王国中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被。它们说明了希腊人已经看到“无穷小”与“很小很小”的矛盾,但他们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其后果是,希腊几何证明中从此就排除了无穷小。经过许多人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7世纪晚期,形成了无穷小演算——微积分这门学科。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各种有关问题的解法统一成微分法和积分法;有明确的计算步骤;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由于运算的完整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微积分成为当时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关于微积分基础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关键问题就是无穷小量究竞是不是零?无穷小及其分析是否合理?由此而引起了数学界甚至哲学界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争论,造成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直到19世纪20年代,一些数学家才比较关注于微积分的严格基础。从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赫利等人的工作开始,到威尔斯特拉斯、狄德金和康托的工作结束,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基本上解决了矛盾,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

19世纪70年代初,威尔斯特拉斯、狄德金、康托等人独立地建立了实数理论,而且在实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极限论的基本定理,从而使数学分析建立在实数理论的严格基础之上。3.第三次数学危机数学基础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从整体上看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已经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1897年,福尔蒂揭示了集合论的第一个悖论;两年后,康托发现了很相似的悖论,它们涉及到集合论中的结果。1902年,罗素发现了一个悖论,它除了涉及集合概念本身外不涉及别的概念。罗素,英国人,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1902年著述《数学原理》,继而与怀德海合著《数学原理》(1910年~1913年),把数学归纳为一个公理体系,是划时代的著作之一。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大量著作,并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关心社会现象,参加和平运动,开办学校。1968~1969年出版了他的自传。罗素悖论曾被以多种形式通俗化,其中最著名的是罗索于1919年给出的,它讲的是某村理发师的困境。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只给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当人们试图答复下列疑问时,就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可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胡子。自从在康托的集合论和发现上述矛盾之后,还产生了许多附加的悖论。集合论中悖论的存在,说明集合论中这些逻辑实质上是由于概括原则所引起的。自从发现它们之后,人们发表了大量关于这个课题的文章,并且为解决它们作过大量的尝试。就数学而论,看来有一条容易的出路:人们只要把集合论建立在公理化的基础上,加以充分限制以排除所知道的矛盾。第一次这样的尝试是策梅罗于1908年做出的,以后还有多人进行了加工。但是,此程序曾受到批评,因为它只是避开了某些悖论,而未能说明这些悖论;此外,它不能保证将来不出现别种悖论。三、第三次数学危机对数学产生的影响解决集合论的悖论的其它尝试,是从逻辑上去找问题的症结,这带来了逻辑基础的全面研究。从1900年到1930年左右,数学的危机使许多数学家卷入一场大辩论当中。他们看到这次危机涉及到数学的根本,因此必须对数学的哲学基础加以严密的考察。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领域----数学基础。数学家开展数学基础的研究,其目的是力图为整个数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这场大辩论中,原来不明显的意见分歧扩展成为学派的争论。以罗素为代表的逻缉主义、以布劳威为代表的直觉主义、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三大数学哲学学派应运而生。它们都是唯心主义学派,它们都提出了各自的处理一般集合论中的悖论的办法。他们在争论中尽管言语尖刻,好象势不两立,其实各自的观点都吸收了对方的看法而又有很多变化。这些学派之间相互争论、相互批评,把数学基础的研究推向高潮。第四节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一、希尔伯特规划一、希尔伯特规划希尔伯特规划,即直接证明某个理论的相容性而不再把它归结到别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有:①证明古典数学的每个分支都可公理化;②证明这样的系统是完备的;③证明这样的系统是比矛盾的;④证明这样的系统所相应的模型是同构的;⑤寻找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