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安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乙】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④,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注】①苏代:谋士。②拑:同“钳”。③禽:同“擒”。④支:相持,对峙。1.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B.皆以美于徐公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C.朝服衣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2.学习文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

)A.“赵且伐燕”中的“且”,根据《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可理解为“将要,将近”的意思。B.“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中的“谓……曰……”,根据甲文中“谓其妻曰”的“谓……曰……”可理解为“对……说……”的意思。C.“故愿王熟计之也”中的“计”,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可理解为“计算”的意思。D.“今日不雨”中的“雨”,根据《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雨”,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下雨”的意思。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出自《战国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都以寻常小事类比。C.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采纳群言,修明政治的故事。D.甲文“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乙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4.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二)(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ǐng):排除,消除。⑦锧(zhì):腰斩时所垫的砧板。斧锧,这里是斩首的意思。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下令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闻寡人之耳者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C.故世不逆其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D.故民不疾其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6.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8.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9.【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接受晏子______的思想。(三)(2022·四川成都·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节选自《孙权劝学》)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日

谓:告诉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辞别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D.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伤先帝之明B.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C.臣之妻私臣

公将鼓之D.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1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C.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D.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13.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内容与规劝相关。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以便掌管政务;邹忌劝齐王不可相信近臣以免上当。B.两文人物形象传神。孙权是既关心臣下又不失威严的君主;邹忌是善于思考、巧言进谏的大臣。C.两文均表现人物“善劝”。孙权以己为例进行劝导,无可辩驳;邹忌由琐事推及国事,以小见大。D.两文写法各有特色。甲文记事简练,以一句话写劝说结果;乙文说理有力,层层排比富有气势。(四)(2022·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7.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18.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五)(2022·湖北黄冈·一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3)孙叔敖为楚令尹_____________

(4)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_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时时而间进/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D.皆以美于徐公/自以为大有所益21.用“|”划分句子的节奏。(断两处)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2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23.甲、乙两文都写了______,除此以外,甲文还写了_______________。(六)(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朝服衣冠()(2)孰视之()(3)闻寡人之耳者()(4)时时而间进()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乙】韩延寿从门卒之谏颍川守韩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①一人后至,敕②功曹③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④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遂免骑吏。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注:①骑吏:管驾驭的人。②敕:命令。③功曹:古代官职。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犹言大府、官府。2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上车/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B.资于事父以事君/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延寿举手舆中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适会明府登车/会天大雨2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28.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齐威王与韩延寿在性格特点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邹忌和门卒劝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七)(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文德后贺太宗》【注释】①罢朝:下朝。②田舍汉:意为乡巴佬。29.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B.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C.帝惊曰

波澜不惊 D.妾闻主圣臣忠

村中闻有此人3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达到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纳谏的效果。B.文德后先用“主圣臣忠”的道理迎合太宗心理,再点出“今陛下圣明”,使得劝谏合理巧妙,打消了太宗的怒气。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D.从文德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这一动作以及与太宗的对话,可以看出文德后聪明机智,见识非凡,善于讽谏。3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2.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33.邹忌和文德后都能进谏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八)(2022·广东惠州·一模)文言文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世长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①”,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场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节选自《唐语林》)【注释】①畋:打猎。②倾官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鲁肃过寻阳 B.私我也/私心杂念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非所宜 D.而陛下得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 B.高祖顾谓群臣日(看)C.为臣私计则狂(计算) D.卿好谏似直(喜好)36.请用三处“/”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37.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8.下列对于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的劝谏都有的放矢,如甲文邹忌针对齐威王受蒙蔽很严重的情况讽谏;乙文世长针对唐高祖李渊荒废朝政、奢侈享乐的现象进行讽谏。B.两文的写法不尽相同,如甲文以时间为序,完整地记述了邹忌劝谏的完整过程,人物形象鲜明;乙文通过截取了两个片段中世长进谏时君臣的对话刻画人物。C.甲文中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以一个“善”字高度肯定;乙文中李渊对于世长的讽谏则以“狂”与“诈”评价,可见唐高祖并不认同世长的意见。D.甲文按照“为什么劝谏”“如何劝谏”和“劝谏效果”的思路来写,条理清晰;乙文测选取了世长的两次讽谏,在对话中交代了劝谏的起因,言简意赅。39.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同学发现甲乙两文中讽谏都成功了,请简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处。(九)(2022·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三模)文言文阅读【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文德后贺太宗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隋唐嘉话》【注释】①罢朝:下朝。②田舍汉:意为乡巴佬。40.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B.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C.帝惊曰

波澜不惊D.妾闻主圣臣忠

村中闻有此人4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吾妻之美我者

美:_____(2)皆以美于徐公

于:______(3)安敢不贺

安:_____(4)故魏征得直言

故:______4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达到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纳谏的效果。B.文德后先用“主圣臣忠”的道理迎合太宗心理,再点出“今陛下圣明”,使得劝谏合理巧妙,打消了太宗的怒气。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D.从文德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这一动作以及与太宗的对话,可以看出文德后聪明机智,见识非凡,善于讽谏。4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44.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45.邹忌和文德后都能进谏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十)(2022·四川巴中·一模)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