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低渗透油田气举采油技术_第1页
文东低渗透油田气举采油技术_第2页
文东低渗透油田气举采油技术_第3页
文东低渗透油田气举采油技术_第4页
文东低渗透油田气举采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文东低渗透油田

气举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交流会材料主讲人李小奇目录一、文东油田地质特点二、气举采油技术研究

(一)增压系统完善配套(二)优化设计研究(三)井下工具研究(四)举升方式研究(五)测试与诊断技术(六)系统管理技术

三、气举采油应用效果分析四、下步发展方向一、文东油田地质特点

比重0.8272地面粘度5.51厘泊凝固点31.37℃典型复杂断块油气田

油层埋深:3200-3700m原始地层压力35.7-59.5MPa饱和压力11.6-35.1MPa地层温度110-145℃原始油气比达350m3/t以上地层水矿化度31-37*104PPm平均孔隙度16.6%平均渗透率19*10-3um22、高压高饱和3、高油气比4、高温7、低渗

6、原油物性1、深层5、高矿化度

开发历程1975年-----1985年地震勘探1980年建立开发试验区1987年投入开发,气举采油方式论证1989年初步完善区块注采关系1990年见效,逐步投入气举采油开发1995年实施加密井网调整,油田产量稳定1998年实施气举采油配套技术2001年进行提高气举采油系统效率研究,气举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气举采油的优点突破地质条件对有杆泵、电潜泵限制(1)充分利用文东地区丰富天然气能源;(2)不受油气比和含水限制,可用于不同驱动类型、开发阶段的各种油藏;(3)举升深度和设计排量不受限制;(4)抗腐蚀,检修和清蜡周期长;(5)油井类似自喷井,管理方便。压缩机13台配气站25座年产液125*104t年产油33*104t累计产液1280*104t产油350*104t亚洲气举规模最大增压机组易损件配套、优化设计、投捞气举、排液采气等配套技术研制ZB系列气举阀、气举封隔器等井下工具国内领先水平,进入国内外技术市场工艺技术

现状代表国内气举工艺技术水平

为我国气举采油工艺发展作出贡献二、气举工艺技术研究

(一)增压系统完善配套

(二)优化设计研究

(三)井下工具研究

(四)举升方式研究

(五)测试与诊断技术

(六)系统管理技术增压系统完善配套库伯天然气压缩机组

(一)气举压缩机组的优化管理压缩机运行参数优选降发动机排气温度630℃为360℃左右提出一级余隙为4.2”一级进压定为0.22MPa工况调整方案提出吃中压的工况,由四级压缩变为三级压缩。延长排气阀寿命,减少因发动机排气阀故障而影响增压器运转不正常的事故发生。发动机负荷降为92.5%压缩功率为1386HP发动机功率为1466HP,比四级压缩降低300HP。压缩机长期满负荷工况参数不正确压缩机组技术改造

(1)机组二级分离器排污改造

(2)机组预润滑系统加油雾杯(3)启动马达改软管线(4)脱水尾气回收的改造(5)脱水闪蒸罐放空系统改造(6)中压天然气浅冷回收轻烃技术(7)启动气、仪表风系统改造经过以上努力,在供气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压缩机组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逐步好转,事故率下降。回收轻烃67562t,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二)气举压缩机组配件研制增压机组设备老化,工作效率降低。配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研制压缩机组配件

(1)蜗轮增压器研制(2)启动马达改造(3)发动机缸套研制(4)其他易损件研制研制配件56种,2242件经济效益对比投入595.6万元节约2978.26万元机组利用率78.1%92.34%效果管柱优化设计技术1、研制连续气举等压设计法。原理:

套压操作气举阀,只有在注气压力>关闭压力时,气举阀才会打开。设计时,下级阀地面打开压力

=

上一级阀地面关闭压力。特点:a、节约气量;b、降低流压;c、提高油井产量(1)最佳设计点的选择:用最佳经济效益优选法,确定合理注气量下合理产量2、研制了《气举井参数优选软件》(2)应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应用效果

2000-2001年,运用该软件累计设计气举管柱103井次,现场实施82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液6.5t/d,日增油1.3/dt,累计增液49360.4t,累计增油9823.5t,累计节气1872万m3。井下工具研究

(一)

研制ZBG系列气举阀

该阀吸收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并对波纹管、气门芯、尾堵和阀座进气孔的结构,以及单流阀和气举阀的阀头和阀座材质进行了改进。

经实验及现场应用对比,该类型气举阀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美国BK-1型气举阀的技术要求。ZBG-1型气举阀(二)油压操作阀油压操作气举阀结构示意图特点:1、受井筒流动压力控制,能充分利用高压气能量2、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间歇气举特点:气通过分流孔进入阀座,减少液流对阀座的冲击。实施31井次,效果:(1)检阀周期63d。(2)气举阀完好率从41%提高到63%。(三)ZBF气举阀举升方式研究气举方式分类

文东油田气举方式选择选择原则:a、当油井产量大于35t/d时选用连续气举,小于35t/d时选用间歇气举。b、在下列情况下选用柱塞气举:Ⅰ、油井日产量小于30t/d而气液比相对较高;Ⅱ、气举井耗气量过多;Ⅲ、结盐或结蜡严重;Ⅳ、气体窜流和液体滑脱损失大。c、当气举井正常生产后,再进行“双封隔器腔室气举”的试验工作。选择结果:先采用连续气举,待地层能量下降后再采用间歇气举和柱塞气举。图10气举管柱类型气举管柱类型

文东油田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结盐严重,因此不采用闭式管柱。选用开式和半闭式管柱。在选用半闭式管柱时,研制可正洗井封隔器,以利于开展清防盐工作。半闭式气举工艺技术

半闭式气举管柱是通过在气举井油、套环空中座封一封隔器。注入气通过气举阀举升油管中液体,实现半闭式生产。它克服了开式气举中因井底流压低,油套环空注入气压力对油层产生回压而造成的生产压差减小、产量降低的缺点;还可消除因地面供气系统压力波动、注气量变化和间歇气举造成的油套环空液面波动对气举阀的冲蚀伤害,延长气举阀使用寿命。研制的Y341-114气举封隔器由上接头、内、外中心管、胶筒等组成。1.上接头2.碟簧片3.密封总成4.胶筒5.隔环6.肩部保护环7.密封环8.外中心管9.防座销钉10.卡瓦座11.卡瓦12.销套13.内中心管14.连接管15.“O”型圈16.上活塞17.“O”型圈18.“O”型圈19.下活塞20.下接头半闭式气举工艺技术适用于高温、高压、高盐环境。

技术参数:

(1)允许下入深度>3000m;

(2)封隔器胶筒耐温130℃;

(3)耐压差30MPa;

(4)有效期24个月;

(5)正洗井开启压差5-10Mpa(可调整);

(6)有效率(增产、节气、延长检阀周期)90%。投捞阀投捞式气举管柱钢丝投捞工具串造斜工具:其作用是从偏心工作筒中投捞气举阀。投放工具:接连于造斜工具下端,用于投放气举阀。打捞工具:连接于造斜工具下端,用于打捞气举阀。图16投捞作业井口装置图

投捞作业井口装置投捞施工作业现场

应用效果

应用投捞气举管柱20井次,进行现场投捞15井次,投捞气举阀21支,成功率达87.5%。两大特点施工时间短,所需费用低工况变好,增产效果明显测试与诊断技术气举井工况分类标准二级阀漏气,三级阀工作七级阀工作喇叭口窜气一级阀以上油管漏

双笔压力诊断技术图19双笔记录仪结构示意图研制了双笔记录仪,开发油套、压双笔测试诊断技术特点:能对气举井工作状况连续测试,准确判断气举井工况。应用情况:共测试290井次,根据测试资料对80井次气举井提出调整建议,其中地面调整60井次,气举井作业20井次。由于调整及时,避免作业20井次,节资50万元。诊断为管漏,位置在1200m左右。检阀在第128根油管中部发现腐蚀圆洞(直径约8mm)。更换油管后,开井生产恢复正常,日产油量增加5.8t。系统管理技术二、气举采油技术研究系统工程管理技术气举工具检测与调试完井与投产管理气举井生产管理气举井维护管理配气站流程气举井井口装置三、气举工艺应用效果

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建成亚洲最大规模气举采油基地提高油田开发速度和采油效率,成为最理想机采方式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节能降耗显著

解决高温、高压高饱和、高油气比、低渗等机采难题与其它机械采油方式相比,增液306万t,增油72万t

(一)文东油田开发难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气举工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形成增压机配套、优化设计、气举采气等配套技术研制ZB系列气举阀、工作筒、气举封隔器等井下工具拥有技术先进的气举阀测试、生产模拟、投捞等装置工艺配套解决有效益注气难题,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国内首次设计增压、配气系统,单油田规模为亚洲之最(三)部分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ZBG-1型气举阀技术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管柱设计、生产管理、测试诊断一体化,集中管理气举井清防盐、蜡工艺及配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增压气举地面集气、增压、配气系统水平亚洲领先

(四)制定系列气举标准,填补国内空白SY/T5810-1995《连续气举采油设计及施工作业》SY/T6401-1999《气举设备技术规范》(APIRP11V1)SY/T6402-1999《气举阀性能试验推荐作法》(API11V2)SY/T6450-2000《气举阀的修理、测试和检验推荐作法》SY/T《气举设备的操作、保养和故障检查推荐作法》Q/ZY0075-1988《ZBG-1型气举阀检验标准》Q/ZY0732-1998《气举阀调试操作规程》Q/ZY0733-1998《气举井井下作业规程》Q/ZY0751-1998《连续气举采油井测试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