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练习1.下列生活中的措施,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家里煤气泄漏,迅速开灯检查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放一块木炭除臭C.学校档案室失火后用水灭火D.炒菜时油锅中着了火,用水浇灭B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用于新型燃料C.乙醇用于汽车燃料D.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就是甲烷,所以天然气是纯净物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煤制得煤气C.煤不可再生,而石油可再生D.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干冰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B.硫燃烧需要先加热,所以它燃烧是吸收热量C.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这是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D.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D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厂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A.CO2
B.CO
C.SO2
D.CH4C6.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氮氧化物(化学式为NOx),该厂用来NH3处理,发生的反应为6NOx+8NH3=7N2+12H2O则中x值为()A.1
B.2
C.3
D.4
B7.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炼制石油得到汽油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将煤炼制成煤气D8.将白磷放在热水中及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两种实验现象描述都正确的是(
)A.前者与后者都不能燃烧B.前者开始不燃烧,到一定时间后才燃烧C.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D.前者与后者都能燃烧C9.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可根据它们的(
)A.颜色B.溶解性C.可燃性D.燃烧产物D10.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汽车燃料。下列关于车用乙醇汽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改善环境的燃料,使用它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B.燃料中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C.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燃料中的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C11.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楼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B12.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花爆炸B.煤炭燃烧C.汽油挥发D.钢铁生锈
C14.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空气B.液化气和空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D.天然气和空气
C15.下列情况中容易发生爆炸的是()A.炒菜时油锅起火B.用煤油灯试贮存蔬菜的菜窖是否缺氧C.乘坐汽车时携带酒精D.厨房内煤气大量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D16.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比较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用灯火试验C.用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窖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A17.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甲烷、甲醇、CH4
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
D.一氧化碳、煤气、CO
18.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AD19.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氢气让人喜欢让人忧B.煤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无形杀手C.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D.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虽然取之不尽,但也应节约使用D20.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A.由于氢气的生产成本太高,贮存和运输都不方便,所以目前还不能应用B.“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的天然气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上海等地C.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需加工就可以直接燃烧D.煤由于成本低廉和燃烧方便,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燃料C21.下列实验室或家庭中获取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①微波炉②燃气热水器③电炉④酒精灯⑤太阳灶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D.②⑤
C2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B.煤和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B23.甲烷、氢气、一氧化碳、酒精、煤等都能作燃料,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是最理想的燃料是()A.酒精B.甲烷C.氢气D.煤
24.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D.用玉米、高梁、大米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CA25.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2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AA27.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A2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3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点燃B.未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的温度太低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BB32.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的主要元素是()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硫元素C5.下列燃料不是采用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A.汽油B.煤焦油C.柴油D.沼气D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水能、风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三种矿石燃料是永不枯竭的能源C.地下水资源不能无限量地开发利用D.大量排放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B34、《人民日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某市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隔离可燃物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D35、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36、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C37、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
C38、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D3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D
40、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B.天然气C.氢气D.面粉粉尘
A4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A4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自燃”的是()A、木炭B、铜C、白磷D、硫
C43、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4、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BA45、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D4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产生D.农药、化肥污染
AC47、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是()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
49、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
CCD50.发生下列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1)家用电器线路因短路而发生火灾,首先采用的措施是
。(2)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3)见到火灾的火很大且有蔓延的趋势时,应怎样求救?
(4)当你被困在火灾区,采取的措施是
。切断电源关闭阀门,打开门窗立即拨打119电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火区。51.在日常生活里,要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例如:实验室酒精灯起火常用
来扑灭;炒菜油锅起火常用
来扑灭;一般火灾常用
扑灭,油类火灾常用
来扑灭;书库起火常用
扑灭。52.当今三大化石燃料是
、
、
。5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也通常称为
,它是一种
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湿抹布锅盖水干粉二氧化碳煤石油天然气CH4沼气无小极难CH4+2O2=点燃=CO2+2H2O54.化学反应中常伴随一些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
,如木炭、硫黄、等物的燃烧;有些反应则
,如
。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我们常使用的干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请再举出二个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①
;②
。55.酸雨是由
和
等物质
而形成的。56.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其具体的优越性为
。但由于氢气
。和
暂时还未能广泛使用。热量吸收热量光合作用蜡烛燃烧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光能转换为化学能SO2NO2溶解在雨水中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制取成本高存储困难57.用H、C、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来回答下列问题:(写化学式)(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2)医疗上用来配置消毒液的液体是
;(3)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
;(4)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合物是
;(5)由上述三种元素组成,且又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CH4C2H5OHCO2COH2CO358、俗话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的道理是什么?
燃烧需要较多的氧气,“空心”可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充分。
59、扑灭油田大火可采用:(1)使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2)用液态氮等方法。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哪种方法灭火较快,原因是什么?
(1)主要是使油井上方缺氧而灭火,(2)主要是吸热导致油井上方温度降低而灭火。方法(1)中由于爆炸在瞬间发生,可使油井上方急速缺氧;而方法(2)主要是液氮吸热气化需要一个热传递的过程,油井上方温度不会骤然降低。
60、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内都要严禁烟火?在油库、面粉加工厂有限的空间内,存在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烟火就会急剧燃烧,引起爆炸。6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军队准备用一种“汽油炸弹”,这种炸弹在爆炸前首先释放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将可燃性气体引爆。这时,躲在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可燃性气体爆炸消耗了氧气,使得防护工事里缺氧,所以士兵不被炸死也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62、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发现有一种易燃物保存了下来。分析原因,得知该物质中填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没有燃烧的原因.(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就可以)(1)、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降低了易燃物质周围的温度,时温度达不到该易燃物质的着火点,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隔绝了氧气(或空气)(2)、不燃烧
63、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秸秆、柴草、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自燃现象。(1)解释某些草堆发生自燃的原因。(2)对如何存放可燃物以防止其发生自燃提出两条建议。
答:(1)柴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因堆积在一起热量不易散失、温度达到柴草的着火点。
(2)①保持空气流通②可燃物不能堆放过大过密。64、根据燃烧条件解释现象:取一支蜡烛,在烛芯上滴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碳极易挥发)不一会,蜡烛便自己燃烧起来。二硫化碳挥发,烛芯上残留的白磷小颗粒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热量温度升高到40℃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蜡烛
65、资料一: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能。资料二:三峡工程与同样装机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相比,每年少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资料三;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若煤的平均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将排放二氧化硫60万吨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三峡工程在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实际意义节约化石燃料、减缓温室效应、减少酸雨污染
66、当你走过大庆油田的时候,你会发现长久不熄燃着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角度谈谈你的观点。燃气燃烧造成能源浪费;燃烧放出的热量应综合利用;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能源;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不合理使用造成浪费;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使用效率。
67、近日通过媒体,我们知道黑龙江发生了重大的矿难事故,死亡百余人。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发生的是瓦斯气体爆炸,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夹在煤层中的气体,随着煤层的开采逸散在矿井中。(1)请你分析矿井内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2)你认为煤矿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1)甲烷是可燃性气体,逸散在矿井中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后急剧地燃烧,在矿井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要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注意矿井的通风,使在矿井中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
68、用来制取氧气的氯酸钾必须是纯净的晶体,不能含有纸屑、木屑或碳粉等杂质,否则加热时可能发生什么危险?并分析原因。
可能发生爆炸。因为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纸屑、木屑或碳粉等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受热后温度达到着火点,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使气态生成物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69、吹灭燃着的蜡烛火焰,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立即用燃着的火柴从“白烟”的上方向烛芯接近,但不要接触烛芯,会发现“白烟”被引燃,并且从上方向下燃烧,从而使烛芯也被引燃。反复做几次实验,进行比较,会发现直接点燃烛芯使蜡烛燃烧要比点燃“白烟”使蜡烛燃烧困难一些。试分析原因。“白烟”要比烛芯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轻化工大学《机电传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历下区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5月冲刺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模电 第4讲 晶体三极管学习资料
- 揭东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断层影象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品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区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一轮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佳木斯大学《英语学术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车贷抵押简单合同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成矿预测课件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年产美甲贴100万张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信息时代的研究生 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契税补贴申请表
- 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高速公路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课件
- 最新金属软管设计制造新工艺新技术及性能测试实用手册
- 心理咨询记录--个案5
- 节煤型高温沸腾炉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