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Ⅰ)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夏、商、周、秦清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发展(汉唐宋元)顶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第一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西周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周朝的建立;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的统一;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重点把握:(1)启继承禹的地位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阅读内容:“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和“商朝的政治特点”,“朝议制度”。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商朝1、时间:前17C—前11C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2、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突出表现?)一.夏朝:1、时间:前21C-前17C禹—桀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启),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1、时间:前11C—前771年
周武王——周幽王三、西周2、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含义: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又称封邦建国,即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统治(注意: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国君”或按其爵位称“公”、“伯”、“侯”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功臣(异姓)王族(同姓)周公子伯禽召公之子成王弟先代的贵族)商后代舜后代尧后代姜尚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含义:对象:权利:义务:评价: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分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又称封邦建国,即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统治积极: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坐大,王权衰弱,地方割据严重,战乱不休。分封制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分封制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但在封建社会里也偶尔实施)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诸侯争霸,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DA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2006上海)《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性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BC宗法制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实质:按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力形成: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②夏朝时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③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④西周形成一种完整的制度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正妻所生的第一子)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目的:巩固统治,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注意: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和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但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西周宗法制示意图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探究活动】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以德治国战略)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巩固: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D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相互之间是绝对的
B土地等分配与继承关系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B【探究活动】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它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关系: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共同作用:①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1、在西周的某一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该国国君C.卿大夫D.士2、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礼仪B.政权C.风俗D.政治制度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
妾一般称谓妻
(正室)A.三哥(20岁,弱智)
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BDA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朝的统一1、秦统一条件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民心所向:秦国实力:个人因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从春秋到战国的局部统一(兼并战争)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地联系加强(根本原因)战国七雄秦统一六国秦咸阳战国七雄前221年方式:远交近攻2、过程:A、统一六国:顺序;时间B、北击匈奴:收河套、修长城、筑直道C、统一岭南:开灵渠、设四郡、中央管D、管辖西南夷:辟五尺道;任命官吏3、意义:扩大了中国的版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P9图湘水离水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2、经济上:3、文化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4、交通上: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中央的决策方式,即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国家的管理方式,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概念辨析:形成条件:自然经济
一方面,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修筑大型水利工程等公共事业,这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国家的统一,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其统治
法家的集权理论。经济:政治:思想:1、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于宋元(副宰相的设置、行省制)6、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发展过程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1、皇帝制度: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①由来:秦始皇开创②特点: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有什么特点?“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1、皇帝制度: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①由来:秦始皇开创②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③君国关系:国家是皇帝私产。④君臣关系:“主子”和“奴才”皇帝九卿左、右丞相(百官之首)处理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务(虚有其位)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关系?3、地方制度:郡县制②郡县制设置:③郡县制、分封制比较(特点):郡——县(道)——乡——里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悬)和郡(君之耳)。设于各诸侯国的边境地区。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推广至秦国全境。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制度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年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划分基础血缘地域
官员任免世袭皇帝
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作用初期巩固统治,后期地方割据。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特点不同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④郡县制推行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社会的进步3、地方制度:郡县制秦朝金字塔型统治机构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1)积极:(2)消极: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A、政治(疆域):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B、经济:C、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D、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造成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非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船舶运输委托协议合同书
- 渣土品回收协议合同模板
- 股权转让纠纷协议书范本
- 物业业主合作合同协议书
- 海淀区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育儿嫂照顾宝宝协议合同
- 舞台租赁协议合同书模板
- 纸板线热板翻新合同范本
- 股东循环转移协议书模板
-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典型案例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 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