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06有色金属材料篇(1)汇总_第1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06有色金属材料篇(1)汇总_第2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06有色金属材料篇(1)汇总_第3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06有色金属材料篇(1)汇总_第4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06有色金属材料篇(1)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概述金属材料习惯上可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钢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种类很多,但产量小,总产量也远远小于钢铁的产量;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有特殊的性质,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材料(Al、Ti、Mg、Cu、Au、Ag、Ni、Co、Zn、Pb、Mo、W、Zr、Hf等等)这里,主要介绍Al、Cu、Ti、Ni、Co、Mg。1.1铝及铝合金的主要特征1.2铝的合金化与分类1.3铝及铝合金简介1.4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简介1.5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第一节铝及铝合金1.1铝及铝合金的主要特征铝及铝合金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之一,产量占有色金属的一半。(1)密度小纯铝密度约为2.7g/cm3,常见铝合金的密度处于2.63-2.85g/cm3,而Al-4Li,2.4g/cm3,Al-12Fe,3.06/cm3,比Cu、Fe及其合金轻得多。这样,铝及铝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的比值)高(LY1 2的比强度约为17.4,而40Cr的约为12.8),因此,铝及铝合金在航天航空工业,交通运输,兵器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对航天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火箭导弹等的轻量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镁及镁合金的冲击)(2)导电导热性好(电导率60-65%IACS(标准铜的为标准),热导率2.27w/(mK))仅次于Au、Ag(金融)、Cu,远优于Fe、Ti等,在工业金属,仅次于Cu,可替代Cu,作电线、电缆或用于其他电器元件(镁及镁合金的冲击)(3)加工工艺好铸造性好,强度低,塑性好,能通过铸造或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铸件、挤压件、锻件、轧制产品等)(4)耐蚀性好表面可生成致密的Al2O3氧化膜,且耐高温,可起保护作用,在Cl-或OH-中Al2O3氧化膜会破坏。可作管道(天然气、输油)、容器、餐具等1.2铝的合金化与分类纯铝强度低,σb=80-100MPa,σ0.2=30-50MPa,δ=35-40%,HB=25-30,即使是冷变形60-80%,σb=150-180MPa,但δ=1-1.5%,难以满足需要,需合金化。(1)提高强度的途径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因此,从合金化的角度看,可选择的元素应有如下特点:固溶度大(低温),或高温极限固溶度大,而低温的小,或可形成作为结晶晶核的第二相颗粒或钉扎晶界的稳定相颗粒。主要的共晶含量少或无,高温和低温塑性高,强度高铸造性好,流动性好,易填充,不易冷热裂(2)常见合金化元素合金元素在铝中的极限固溶度(At%、Mass%)ZnAgMgGeCuLiSiMnTiCrVZrFe28.813.813.52.72.416.31.590.90.740.40.210.080.02570.056.617.47.25.74.21.651.81.30.80.400.280.050除Ag,Ge外,其他均是常见合金化元素Zn、Mg、Cu、Li(正开发)、Si(铸铝),有时也包括Mn,可作主加元素,起固溶强化、弥散强化作用;作为起弥散强化作用的强化相主要有Al2Cu、Al2CuMg、MgZn2、Al2Mg3Zn、Mg2Si、δ(Al3Li)、Al2CuLi等Zr、V、Cr、Ti、B、Be,有时也包括Mn,溶解度小,随温度变化大,可作辅加元素,起细晶、补充强化、提高再结晶温度(以Mn最明显)、提高耐热性、产生组织强硬化效应、改善抗蚀性(Be影响表面)等作用;微量地加Ag、加Sc、加RE等是目前铝合金微合金化的研究方向;Fe、Si通常在铝合金中为杂质,但在Al-Mg-Si、Al-Cu-Mg-Fe-Ni、Al-Si(IM)中例外。(相对而言的概念、不应有时,有了且有害,即为杂质)科技发展打破这个合金设计的框架,Rapidsolidification,Mechanicalalloying等,出现了Al-Fe-V-Si、Al-Fe-Ce、Al-Cr-Zr-Mn、Al-Zr-V-Ti等合金。a、少量元素晶界偏聚有利于普遍脱溶;b、MnAl6虽在晶界析出,但它的电极电位与基体相近。(3)铝及铝合金分类铝及铝合金纯铝铝合金高纯铝(Al>99.93%)工业纯铝(Al>98.8%)硬铝Al-Cu-(Mg)系锻铝Al-Mg-Si-(Cu)系,Al-Cu-Mg-Fe-Ni系超硬铝Al-Zn-Mg-(Cu)系Al-Si系防锈铝Al-Mn系,Al-Mg系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造铝合金Al-Zn系Al-Mg系Al-Cu系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1.3铝及铝合金简介(一)纯铝纯铝具有密度小、导电导热性好、加工工艺好、耐蚀性好等优点,但强度低,故,它多用于电线电缆以及强度要求不高的用具或器皿。(工业纯的、高纯的亦用于科研配置合金)纯铝中的主要杂质为Fe、Si(Fe+Si<1.0%)Fe、Si固溶于铝晶格,导致晶格畸变,导电、导热、耐蚀性变差;Fe、Si与Al形成Al12Fe3Si(网状、骨骼状,Fe>Si)、Al8Fe2Si(网状)、Al9Fe2Si2(脆、针状,Fe<Si)、Al13Fe4

(针状)、Si(块状),导致铝的强度提高,塑性、导电性、耐蚀性下降;铸造性能下降,有裂纹倾向(防止:Fe+Si<0.6%时,Fe>Si,包晶多有利于形核;Fe+Si>0.6%时,Fe<Si,共晶多有利于铸造)。纯铝可分为工业纯铝和高纯铝工业纯铝(Al大于99.0%,L1(99.85%),L2,L3,L4,L5,L6(98.8%)

)高纯铝(Al大于99.93%,L01(99.93%),L02,L03,L04(99.996%)

)可视为合金(二)防锈铝(Al-Mn)(耐蚀铝合金)Al-Mn系属于防锈铝,热处理不可强化合金,是用量最大的铝合金之一。合金与成分特点:牌号少,产量多最典型的有LF21(AA3003,1.0-1.6%Mn)、AA3004(=AA3003+0.8-1.1%Mg)等,加Ti、Fe,以细晶。相组成:α+β(Al6Mn)组织特点:Mn易偏析,易粗晶性能:强度比铝的大(固溶),抗蚀性与纯铝相当(Al6Mn的电位与铝基体相当),可焊性好,抛光性好(可做工艺品)。用途:承力不大且抗蚀性、可焊性要求高的容器、结构件,如油管、油箱等;3004合金大量地用于易拉罐。粗晶现象与防止原因在于Mn偏析,Mn提高再结晶温度,导致不同区域再结晶先后不同,最终再结晶晶粒大小不一,粗者特粗。防止方法有i、均匀化退火;ii、快速加热退火;iii、加Fe(0.1%Fe,降低Mn溶解度,减小偏析)、Ti(细晶,防止出现大面积贫Mn区和富Mn区)以细晶i、共晶;ii、结晶温度非常窄;iii、固相线、液相线均近乎于水平凝固时固相、液相成分相差大,而Mn扩散速率慢偏析严重低MnMn↑(二)防锈铝(Al-Mg)与Al-Mn系同属于防锈铝,热处理不可强化合金合金:与Al-Mn系相比,产量少,牌号多除课本表2-4中所列出的外,还有LF12、LF13、F14、LF33、LF43等,其中最典型的有LF2(AA5052)、LF3(AA5054)、LF6(AA5083)、LF11(AA5456)等。成分特点:通常,Mg大于5%,需加Ti、V,以细晶;大于6%,需加Be,以提高氧化膜致密度,或防止Na脆。相组成:α+β(Al3Mg2或Al8Mg5

);另外,还有Mg2Si、Al6(Mn,Fe)性能:比铝轻,抗蚀性、可焊性好,强度高于Al-Mn系,抛光性好(可做工艺品)。用途:承力不大的容器、抗蚀可焊的结构件,如油管、油箱和笔帽等;高Mg的可以用作承力件。问题有三:(1)Al3Mg2的偏聚问题从相图来看,可以强化,但Al3Mg2

易于晶界处析出,呈网状,尤其是Mg大于3.5%(大多数Al-Mg合金Mg量都大于3.5%),故不可强化。Al3Mg2

晶界处析出,导致晶界腐蚀抗力下降,应力腐蚀能力增大,对于高Mg者尤其如此,需防止。热处理时增加一道冷变形,Al3Mg2可于位错、亚晶界处析出,可均匀化。(2)高Mg者的氧化膜致密度下降问题表面不再为致密的Al2O3膜,含有MgO,致密度下降,需加Be(微量,PPM量级),以提高表面氧化膜的致密性。(3)Na脆的问题铝合金熔炼常采用Na盐(NaAlF6+NaCl+KCl的混合熔剂),NaAlF6

和NaCl会和Mg反应,产生游离Na,这将导致材料严重脆性。防治方法:i、选择不含Na的熔剂;ii、加0.0002%Be(铍)或0.004%Sb(锑)或0.02%Bi(铋)(三)硬铝

Al-Cu-Mg(-X)系铝合金,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大多可自然时效,如要高温使用,可人工时效。合金:牌号多,其中最典型的有LY11(AA2017)、LY12(AA2024)、LY16(AA2219)等。成分特点:除了Cu、Mg外,Fe小于0.5-0.7%,Si小于0.5%,还需加0.5-1.0Mn,以中和Fe的不利影响,提高耐蚀性。相组成:α+θ(Al2Cu)和/或S(Al2CuMg

);在非平衡条件下,还有Al3Mg2、Al20Mn3Cu、Al6(Mn,Fe)等;θ和S共存时时效强化效果最好,S相的耐热性能高于θ相的。性能与用途:强度高、塑性差、耐蚀性差。LY11——以θ相为主,强度中等(420MPa),不能用于较高的温度,主要用于(飞机等的)骨架、紧固件、支柱等;LY12——以S相为主,强度较高(47

0MPa),能用于较高的温度,主要用于(飞机等的)骨架、蒙皮等需要耐较高温度的构件。问题:

i、要求塑性好提高塑性,需均匀化退火;

ii、要求强度高提高强度,需保留挤压效应,不能均匀化处理;iii、抗蚀性差,需包铝。(四)超硬铝

Al-Zn-Mg(-Cu-X)系铝合金,热处理可强化合金;一般需人工时效。分两类:Al-Zn-Mg系中强可焊铝合金和Al-Zn-Mg-Cu系超硬铝合金。(1)Al-Zn-Mg系中强可焊铝合金(σs约400MPa,人工时效)合金:无国标牌号,美国AA牌号有7004、7005、7039等。成分特点:Zn+Mg小于7.0%,另外还需加Mn、Cr、Zr、Ti,以提高韧性和耐蚀性。相组成:α+T(Al2Mg3Zn3)+η(Mg2Zn

)性能与问题:通常,随Zn+Mg含量提高,强度增加,但抗应力腐蚀能力严重下降(需加Cu来解决);焊接性优良,淬火性好(易淬上火),空冷、挤压后空冷即可。用途:航空、汽车、建筑的焊接件,例如,7005可以用作高速列车的横梁和飞机用变断面挤压横梁(2)Al-Zn-Mg-Cu系超硬铝合金(σs在500MPa以上,人工(过)时效)合金:国标中典型牌号有LC3、LC4、LC9、LC10,其中LC4和LC9大致相当于美国AA牌号的7075合金。成分特点:Zn+Mg小于8.9%,另外,加0.5-2.5%Cu,提高塑性、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还需加Mn、Cr、Zr、Ti,以提高淬透性、细晶、提高再结晶温度、提高韧性和耐蚀性。相组成:很复杂,α+T(Al2Mg3Zn)+T(Al6CuMg4)+η(Mg2Zn

)+S(Al2CuMg

+β(Al3Mg2或Al8Mg5

)性能与问题:随Zn+Mg含量提高,强度增加,但抗应力腐蚀能力严重下降(降Fe、Si);强度高、塑性差,须均匀化处理;耐蚀性差,须包铝(Al-1.0%Zn)。用途:大型承力结构件,如飞机横梁等(五)锻铝

多指Al-Mg-Si(-X)系铝合金(也有部分是Al-Cu-Mg-Fe-Ni系合金(耐热));锻铝意味着热塑性好,适合锻造。属于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大多可自然时效,但多人工时效。合金:牌号多,其中最典型的有LD2、LD3、LD4、LD5、LD6、LD11、LD30(AA6061)、LD31(AA6063)等。LD7、LD8(AA2618)、LD9属于Al-Cu-Mg-Fe-Ni系耐热铝合金(Al9FeNi,Fe/Ni=1,耐热,这里不做介绍了)成分特点:根据Al-Mg2Si伪二元相图,以Mg2Si原子配比,制备合金,通常需Si过量(会影响Mg2Si的溶解度),除此之外,还加Cu(提高强度、耐蚀性)、Mn(提高淬透性)、Cr、Zr、Ti(细晶、提高再结晶温度)。相组成:α+β(Mg

2Si);β(Mgl2Si)的脱溶序列为:GP——有序GP——β’——β(可以在亚稳相的基础上直接生成稳定相,属直接转变的情况)。性能:热塑性差好,而且随着Cu含量增加,强度增加。例如,LD2、LD5、LD6、LD10,Cu含量增加,有W相(Al4CuMg5Si)、θ(Al2Cu)、S(Al2CuMg

)产生,强度增加,其中LD10具有良好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可做钥匙片。用途:可以用作形状复杂的锻件、模锻件和挤压型材。问题:

i、Mg2Si含量增加,淬火敏感性提高,即冷却速率需要更加大一些LD30——6061,Mg2Si含量1.0-1.4%,冷却速率要求大,挤压后需水环冷却,甚至需重新水冷淬火;LD31——6063,Mg2Si含量0.8-1.1%,冷却速率要求小,挤压后直接风冷淬火。

ii、Mg2Si含量高1.0%,存在停放效应的问题AL-Mg-Si合金淬火后在室温停放一段时间再人工时效的强化效果低于淬火后立即直接人工时效的强化效果。原因:与回归现象有关,自然时效形成大小不一的GP区,再加热人工时效时,则小者消失,大者长大,转化成β’相,并发生Ostwald粗化,这样导致β’相粗化、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强度下降;而直接人工时效,则β’相细小均匀,强度较高。防止:i、加Cu,稳定空位,或与Mg、Si、空位形成迁移能力低的复杂原子团,稳定GP区;ii、淬后立即进行一次短时预人工时效,使GP区长到稳定尺寸或转成β’相。(六)其它变形铝合金

(1)Al-Li合金(包括含Li铝合金)是目前国内外大力开发研制的新合金,01420、2195、8090等,我国自七五以来一直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112引进俄罗斯技术,进展长足);加Li的优点在于:i、合金密度低;ii、比模度高,每增加1%Li,弹性模量增加6%,iii、高强度、高比强,δ’(Al3Li),尤其是δ’(Al3Li)/Al3Zr复合粒子有强烈的时效强化效应;过饱和固溶体——δ’(Al3Li)——δ(AlLi),其中δ’(Al3Li)过渡相,球形,共格,属于Ll2型超点阵结构(有序),时效强化效应强;裂纹扩展速率低,塑性、韧性好,但须防共面滑移(δ’颗粒易切割)导致韧性、抗SCC能力下降;问题在于:i、Li难加,易氧化,并与炉衬反应;ii、铸锭易出现气孔、夹杂;iii、Li易偏析;iv、不易回收、再生;因此,目前除了采用常规铸造法来生产外,也采用粉末冶金法(雾化制粉、喷射沉积等)来生产(621所,采用超声雾化制粉——预成型(包套、脱气、真空热压等)——挤压成材)。附(2)快速凝固高温铝合金快速凝固耐热铝合金是上世纪70年代中叶由美国率先倡导研制的,由美国军方提出,希望将铝合金稳定服役温度提高到350℃以上,开发一种可在150-350℃(甚至更高的)范围内替代钛合金使用的轻质结构材料,以减轻飞行器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快凝耐热铝合金研究目的明确,主要针对航天航空用飞行器的耐热零部件,如飞机轮毂、火箭壳体、导弹尾翼、航空发动机叶片等。总体上,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强度与塑性,然而,对于飞机、航空发动机的结构件,要求在315℃,保留10000小时,室温、高温性能几乎无损失,而火箭、导弹飞行时间短,速度快,表面驻点温度达225~425℃,对高温短时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十年来,快凝耐热铝合金研制得到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研究机构甚多,有美国Alcoa、Allied-Signal公司,英国Alcan、Pratt&Whitney公司,日本住友轻金属所,俄罗斯莫斯科轻金属所等。最初研制的是Al-Fe合金,逐渐发展成熟。现已成熟了品种众多的新型铝合金系列,包括AlFeMoV、AlFeVSi、AlFeCe、AlCrZr(Mn)、AlTi(Zr、V)、AlTi(Mn)Si等[53-72],其中以AlFeVSi系合金的三个合金:Al-5.5Fe-0.6V-1.1Si(FVS0611,AA8022),Al-8.5Fe-1.3V-1.7Si(FVS0812,AA8009)和Al-11.5Fe-1.4V-2.3Si(FVS1212)最为引人注目。FVS0611、FVS0812与另一个AlFeCe系合金(Al-8.4Fe-4.0Ce,AA8019)已正式列入美国铝协标准研制原理与合金化原则:快速凝固耐热铝合金研究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大量的在铝基体中具有极小的平衡极限固溶度和极小的固态扩散系数的过渡族元素Tm(Tm=Fe、Ti、V、Cr、Mn、Co、Ni、W、Zr、Mo、Nb、Co,以及稀土元素等),有时也加入Si合金化,通过诸如平面流铸造,熔体雾化,喷射沉积等快速凝固技术或机械合金化,实现高合金化。组织性能的主要特征:并在随后的加热与加工成型过程中,控制过饱和固溶体脱溶,颗粒粗化,从而获得“在亚微米量级的铝基体上均匀地分布着高体积分数的纳米量级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理想微细组织。(七)铸造铝合金主要有四类铸造铝合金:Al-Si系、Al-Cu系、Al-Mg系、Al-Zn系;四类铸造铝合金的优缺点与应用情况合金系Al-Si系Al-Cu系Al-Mg系Al-Zn系牌号ZL1xxZL2xxZL3xxZL4xx优点流动性好、焊接性好、抗蚀性、耐磨性好热处理强化效果好,强度高,耐热性好抗蚀性好,光洁、强度高铸造性能好,可焊性好缺点产生针状、块状初生硅,高温退火难以消除,无时效强化效果,铸造性能差,抗蚀性差无时效强化效果,铸造性能差强度低,抗蚀性差用途很广、多,可铸造复杂构件较多较少很少变质处理Al-Si中有粗大初生硅和共晶硅,呈粗大针状或块状,不利于性能,需改变之。需变质处理,这种处理不仅在AL-Si中用,在其它合金中,包括变形铝合金中也用。这里,以ZL102(含Si量为10-13%,处于共晶点)为例凝固组织:共晶硅(主要)、少量的初生硅(成分偏差),Si多呈粗大针状或块状。高温退火难以消除,或改变其形貌。只有在凝固过程中改变其生长形态,即需要变质处理。变质方法:i、加Na+盐(2/3NaF+1/3NaCl)或Na;ii、加稀土或Sb、Sr、S、As、Bi等(都可以起变质作用,原理一样)变质原理:(以加Na+盐为例)首先,Na+在Si表面附吸,降低Si的生长速率,使之不利于沿某一方向迅速发展壮大,而是分叉生长(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样),实现Si细化;其次,Na提高合金熔体的过冷能力,即ΔΤ提高,共晶点右移或共晶温度下降;这样,如图所示,分叉、细化、球化,甚至初生硅消失。无初生硅共晶硅初生硅分叉细化球化抑制生长共晶点伪共晶区

附1.4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简介变形铝合金分两种情况热处理不可强化的铝合金热处理可强化的铝合金铸造铝合金附1.5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这里介绍三个体系中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旧)美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中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新)(1)中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旧)铝及铝合金纯铝铝合金高纯铝(L0x)L01(99.93%),L02,L03,L04(99.996%)工业纯铝(Lx)L1(99.85%),L2,L3,L4,L5,L6(98.8%)硬铝LYxx:LY11(AA2017,2A11),LY12(AA2024,2A12)锻铝LDxx:LD30(AA6061,6A30),LD31(AA6063,6A31)LD7、LD8

(AA2618,2A07)超硬铝LCxx:LC4,LC9(AA7075,7A04)Al-Si系ZL1xx:ZL101-ZL111防锈铝LFxx:LF21(AA3004,3A21),LF6(AA5083,5A06)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造铝合金Al-Zn系ZL4xx:ZL401-ZL402Al-Mg系ZL3xx:ZL301-ZL302Al-Cu系ZL2xx:ZL201-ZL203牌号状态符号例:LF21M,LY12CS,ZL201-T2对于变形铝合金,可分两种情况: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热加工(R)—中间退火—冷加工

—中间退火—冷加工—

—Y或Yn(n=1,2,3,4)—退火—M或Yn—稳定化处理(无国标)说明:Y—硬态

M—软态

Yn—半硬态

Y1—3/4硬,Y2—1/2硬,

Y3—1/3硬,Y4—1/4硬,

T—特硬态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仅根据淬火、时效的工艺表征(粗糙):热加工、冷加工、退火的,与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的相同。淬火——C淬火—冷轧——CY淬火—自然时效——CZ淬火—人工时效——CS问题:合金发展快,加工状态繁多,体系僵硬,已跟不上形势(2)美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9xxx备用T-(热处理状态)铸造铝合金牌号变形铝合金牌号Al>99.00%1xx.xAl-Cu2xx.xAl-Si,withCuand/orMg3xx.xAl-Si4xx.xAl-Mg5xx.xAl-Zn7xx.xAl-Sn8xx.x状态符号(3)中国铝及铝合金牌号与状态符号(新)接受美国的牌号与状态符号表征,吸收国家原有牌号,有自己特色。XXXX主加元素数字——美国A——原有合金B、C、D……——改进型LF21(AA3004,3A21)LF6(AA5083,5A06)LY11(AA2017,2A11)LY12(AA2024,2A12)LD30(AA6061,6A30)LD31(AA6063,6A31)LD7(AA2618,2A07)LC9(AA7075,7A04)(1)IMAl-Zn-Mg-Cu系高强高韧铝合金尽管有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出现,但是从性能稳定性和成本两方面考虑,高性能铝合金,尤其是高强铝合金,仍是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主体结构材料之一。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研制开发高强铝合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俄罗斯。自美国开发7075(1943年)和俄罗斯研制B95(1944年)以来,高强铝合金经历了60年的长足发展,开发了30多个高强(或超高强)铝合金牌号。高强铝合金合金设计沿着高合金化、低Fe、Si杂质含量方向发展,热处理状态沿着T6→T73→T76→T74→T77方向发展,合金性能上沿着高强度、低韧性→高强度、高韧性→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方向发展。附1.6Al-Zn-Mg-Cu系高强高韧铝合金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新发展趋势:(1)提高合金纯度,净化熔体,控制有害杂质(Fe<0.1%,Si<0.05%,氧化夹杂<6~8μm,氢含量<0.001ml/g),以提高合金韧性和耐蚀性。美国在7075基础上开发了7475(Fe<0.12%,Si<0.1%)和7055(Fe<0.15%,Si<0.1%)合金。(2)调整合金成分(Zn/Mg比),添加微量元素,进一步提高强度,改善综合性能。美国研制了7055(Al-7.6~8.5%Zn-1.8~2.3%Mg-2.0~2.6%Cu-0.05~0.25%Zr)、7093(Al-8.3~9.7%Zn-2.0~3.0%Mg-1.1~1.9%Cu-0.08~0.2%Zr-0.04~0.14%Ni),俄罗斯研制了B96ц-3、B96ц-1(Al-8.0~9.0%Zn-2.0~3.0%Mg-2.0~2.6%Cu-0.1~0.16%Zr)。(3)热处理新工艺研究。形成了ITMT、FTMT、FSTMT、RRA、T77等新热处理工艺制度,可控制组织演变,以达到晶界沉淀相、无析出带和基体沉淀相的最佳配合,实现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应力腐蚀性能的统一。(4)研究强韧化、抗应力腐蚀和抗疲劳机理。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