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大学论文_第1页
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大学论文_第2页
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大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大学论文内容摘要:研究女大学生在介入瑜伽运动后体质健康的变化,以分析在高校中设置瑜伽课程的可行性.文章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介入瑜伽课程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组,以介入其他体育选修项目的女大学生为对照组,每组各40人,通过12周运动前后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比照,分析瑜伽的运动优势.研究发现: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体重及克托莱指数明显下降,讲明瑜伽运动达成了较好的减肥和塑形效果;实验组女大学生的肺活量、柔韧度和耐力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讲明瑜伽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较好的帮助,且效果强于传统运动.从瑜伽运动的教育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讲明了瑜伽运动在女大学生群体开展的适应性,高校能够通过开展瑜伽运动实现对女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并促进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本文关键词语:瑜伽运动;女大学生;高校教育;体质健康;StudyontheInfluenceofYogaExerciseClassesontheBodyShapeandFunctionofFemaleCollegeStudentsCAOJinJiagengCollege,XiamenUnversityAbstract:Thispaperaimsatthechangesofphysicalhealthoffemalecollegestudentsaftertakingpartinyoga,andanalyzesthefeasibilityofsettingupyogacours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isstudy,thefemalecollegestudentswhoparticipatedinyogacoursesinHunanUniversityweretakenas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femalecollegestudentswhoparticipatedinothersportselectiveprojectsweretakenasthecontrolgroup,40ineachgroup.Throughthecomparisonofbodyshapeandbodyfunctionbeforeandafter12weeksofexercise,thesportsadvantagesofyogawereanalyzed.ThestudyshowsthattheweightandQuetelet-indexoffemalecollegestudentsdecreasesignificantlybeforeandaftertheexperiment,whichindicatesthatYogaachievesbetterweightlossandplasticityeffect.Thelungcapacity,flexibilityandenduranceoffemalecollegestud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whichindicatesthatYogahasbetterhelptothephysicalhealthoffemalecollegestudents,andtheeffectisstrongerthanthetraditionalsports.Theresearchfurtherexplainstheadaptabilityofyogainfemalecollegestudentsfromitseducational,culturalandeconomiccharacteristics.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nrealizethephysicaleducationoffemalecollegestudentsthroughyoga,andpromotetheimprovementoftheirphysicalhealth.0引言我们国家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方面,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课程是干涉学生健康情况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方法,由于我们国家学生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学生的主要精神集中在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开展体育运动课程的时间相对有限,怎样更科学、更高层次效地指导学生锻炼身体,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对大学体育项目的对抗性或竞技性缺乏认同,在高校相对宽松的管理条件下,女大学生介入运动的强度不高,运动量无法到达要求,在体质健康上存有隐患,因而,为女大学生选择一项兼具健康效应和介入意愿的体育运动尤为重要.瑜伽作为一项在我们国家刚刚兴起的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其兼顾身体锻炼与精神锻炼的独特形式也更易遭到女大学生群体的认同.瑜伽运动经过中通过舒缓的音乐、优雅的动作让人体达成运动目的,能够帮助女大学生培养气质,塑造更优美的形体[2].鉴于此,本研究将根据瑜伽运动的特点,分析瑜伽运动能否改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有关要素,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瑜伽运动与传统运动的异同,通过科学性的比照实验考察瑜伽运动在广泛应用经过中的适应性,进而为我们国家高校体育教育形式改革提供理论借鉴.1高校设置瑜伽体育课程的可行性1.1瑜伽课程的教育特征由于本研究中瑜伽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已长期开设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那么在高校体育选修课程中增设瑜伽课程,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施行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能力,随着健身运动的兴起,瑜伽运动已经成为各大健身房、健身室中的必备项目,有着向群众化项目发展的趋势,但真正能够正确把握瑜伽运动方式方法的指导性人才仍然匮乏[3].高校能够通过开设瑜伽课程,让对瑜伽教育充满兴趣的女大学生直观地接触和学习专业的瑜伽运动,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瑜伽运动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学习瑜伽项目的经过中,还能够通过瑜伽实现本身体质健康的增长,提升个人气质,让学生在高校生活和学习中更具自信.1.2瑜伽课程的文化特征瑜伽运动有着深切厚重的文化内涵,倡导在运动中实现对心灵的净化和精神上的互相关爱,很多双人瑜伽动作要求双方密切接触和严密配合,对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一定意义[4].同时,在瑜伽运动中追求纯净的思维与中国道家传统的不争有共同之处,强调运动人员保持淡薄的心境,这种运动思维与传统竞技性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由于中国女性性格普遍内敛,对介入竞技类运动的热情相对较低,在瑜伽运动这一类不争的文化气氛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运动的作用,提升运动的效果.1.3瑜伽课程的经济特征高校设置瑜伽课程,还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果.当前高校运动课程的设置中,普遍强调学生的习得后优势,即能够通过了解一项运动,介入一项运动,真正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利用,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要求学生毕业与游泳成绩挂钩,这一方案是为了保障学生在生活中需要游泳时有一定的自我保卫能力[5].而瑜伽运动作为新兴运动,高校将相关技术教授给学生后,学生能够进行兼职,进而向社会群众传递瑜伽文化,实现瑜伽运动的深切进入推广,真正实现瑜伽课程的经济作用.总的来看,瑜伽运动是在不同层面适应于女性群体的运动,且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在高校中作为选修课程长期开展具备可行性.2研究对象与方式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讨论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年级参加公共体育课程的女大学生在12周(每周2次课程,时间为90至120min)的瑜伽运动后对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选取了介入公共选修瑜伽运动且无缺课记录的40名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参加其他公共选修体育课程且无缺课记录的40名女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均进行了详细的身体素质测试,研究对象介入课程前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两个实验组的基本特征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表1实验对象的基本特征统计表2.2研究方式方法实验经过中秉持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标准,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介入运动类型不一致外,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均保持一致.两个组别均介入了12周(每周2次课程,时间为90至120min)的体育运动,运动经过由体育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瑜伽运动的课程布置为4周低强度哈他瑜伽训练,包括呼吸练习、牵拉性练习、蜂雀式练习、颈部练习和转肩式练习;4周中等强度哈他瑜伽与流瑜伽混合训练,包括山式坐姿练习、夕阳式前弯练习、风吹树式侧弯练习;4周高强度流瑜伽训练,包括单腿交换伸展前弯练习、三角伸展式侧弯练习、轮式和弓式后弯练习.瑜伽训练经过循序渐进,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瑜伽姿势和安全的运动方式方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0修订)〕中的相关测试项目,为了有效衡量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6],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1)身体形态类指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2)身体机能类指标:肺活量、柔韧度、耐力性.克托莱指数即为身高体重比例指数,肺活量采用肺活量水平与体重的比例进行衡量,柔韧度采用坐位体前屈距离进行衡量,耐力性采用台阶测试进行衡量[7].由于个体表现存在误差,本文中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统计,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量化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显着性阈值设定为5%的显着性水平(p0.05).3实验结果与分析3.1女大学生介入瑜伽运动的动机分析在课程开场前,对介入瑜伽运动的女大学生进行了动机调查(单项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介入调查人数40人,华而不实以减肥减脂为目的的女大学生人数为14人,占35%;以改善体态为目的的女大学生人数为17人,占42.5%;以培养气质为目的的女大学生人数为6人,占15%;其他原由于目的的女大学生人数为3人,占7.5%.女大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对技术要求较高或体力消耗较大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瑜伽作为典型的独立运动项目,具有不受运动器械约束、竞争性较低、私密性较高等特点,42.5%的女大学生以为瑜伽运动能够帮助改善体态,通过瑜伽动作塑造外在形体的优美,到达内在的宁静.35%的女大学生以为瑜伽运动固然竞技性不强,但高难度的动作和运动经过中的强度有助于消耗卡路里,能够帮助进行减肥减脂,通过一定的运动释放精神压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瑜伽运动中的呼吸动作对于女大学生支配情绪,调整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作用,因而,有15%的女大学生目的在于培养整体气质,调养身心;7.5%的女大学生由于其他原因选择瑜伽运动,主要是出于了解瑜伽或陪伴好友的目的,对本身身体素质的调节并不存在特定目的.表2高校女大学生介入瑜伽课程的动机统计表3.2对身体形态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瑜伽运动和对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经过12周的运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大学生的身高数据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p0.05),由于女大学生大多年满18岁,骨骺线基本愈合,身高数据一般在短期内变动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女大学生在训练前后体重均出现了一定下降,实验组女大学生体重下降情况更显着(p0.05),比照两个组别训练后体重数据,实验组女大学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女大学生(p0.05).从克托莱指数来看,实验组训练前后及与对照组比照均显着下降(p0.05),实验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出现了更有益的改善.该结果讲明,瑜伽运动能有效实现女大学生的减肥减脂目的,能够通过减轻体重降低大学生身体负担,保持健康体系.瑜伽运动能够实现高效减重的机理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方面,瑜伽运动中高难度动作的组合能够加强热能消耗,提高人体代谢率,运动经过中对于女大学生的动作标准有较高要求,且对每个动作维持的时间要求较高,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规范相对严格,运动目的更为明确,对照组运动中,以篮球、足球、羽毛球为主的球类运动往往对女大学生的运动要求较低,相对较低的运动标准使得女大学生无法实现减重所需的运动强度;另一方面,瑜伽运动更侧重于女性群体的介入,在同一运动目的的女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运动,个体会由于群体介入性和带动性营造运动气氛,而在对照组运动中,混合介入的运动往往导致男女标准差异过大,执行不严格,最终无法到达良好的运动效果.表3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变化的比照分析表注:*表示p0.05水平下差异显着,下同3.3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柔韧度和耐力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瑜伽运动和对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经过12周的瑜伽运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大学生的肺活量数据均显着上升(p0.05),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大学生均为大一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疏于体育锻炼,在运动课程开展前肺活量水平均表现不佳,在进行一学期的体育训练后肺活量数据均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从组间比照来看,介入瑜伽运动的女大学生肺活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女大学生肺活量(p0.05),这表示清楚瑜伽运动更有利于提升女大学生的肺活量.从柔韧度数据来看,实验组女大学生在训练后柔韧度有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强于对照组训练后柔韧度情况(p0.05).瑜伽运动致力于改善人体柔韧水平,通过大量前弯、后仰、扭动和斜跨动作,加强人体关节灵敏性,进而改善人体柔韧度.从耐力性数据来看,实验组女大学生在训练后耐力性有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强于对照组训练后耐力性情况(p0.05).瑜伽运动中需要配套的呼吸方式方法,在进行瑜伽运动经过中身体内部血液流动速度明显增加,对心脏泵压能力要求较高,在逐步地运动学习经过中,介入瑜伽运动的女大学生的耐力也随之提升.研究结果讲明,瑜伽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水平,改善女大学生的心肺能力.瑜伽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强于其他运动有下面几点原因:第一,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运动课程,瑜伽运动中存在专门的呼吸训练,有助于女大学生调整运动状态,改善肺活量情况,而其他类型运动,往往需要学生在运动经过中自行调节呼吸,从运动中学习怎样高效呼吸,并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呼吸习惯,瑜伽运动的配套呼吸设置,能够帮助女大学生实现更好的运动呼吸形式,进而提升运动效果;第二,瑜伽运动更侧重于全身运动,固然单位时间内强度相对较低,但由于运动时间长,总体活动量不逊于传统运动,更具适宜女性的运动特点,女性在选择运动类型时,更倾向于慢速消耗的运动,对于短时间需要大幅消耗、相对剧烈的运动,不仅会让女性运动释放不充分,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抵触情绪;第三,瑜伽运动愈加时髦,更有利于提高女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