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光纤光缆现状分析_第1页
2021年中国光纤光缆现状分析_第2页
2021年中国光纤光缆现状分析_第3页
2021年中国光纤光缆现状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国光纤光缆现状分析一、光纤光缆产业概述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在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进行信号传输的光传导工具。由于光纤传输的频带宽、损耗低、抗干扰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光纤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光纤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中,是满足流量需求指数式增长的理想传输介质。2、产业链光纤光缆产业链上游为光纤预制棒,通过四氯化锗、四氯化硅、特种气体等原材料制造,用于光纤的拉丝,利润率率约占70%左右;中游为光纤,光纤制造厂家使用光纤预制棒拉丝加工制造光纤,包括了使用涂料以及拉丝等步骤,利润率大约为20%左右;下游为光缆的制作,厂家对光纤进行护套成缆处理,并最终销售给应用端客户,利润率大约为10%。产业链中光纤预制棒成本在光纤中占比达80%以上,光纤成本在光缆中占比90%,因此光纤预制棒的价格极大程度影响光纤光缆的价格走势,产业链价值最高,毛利率最大,是主流制造厂商力争的业务赛道。全球光棒整体产能过剩,国内占比近50%。CRU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光棒的产量将达到3.01万吨,2016-2022年CAGR为12.43%;预计2022年全球光棒的需求量将达到2.58万吨,产能整体过剩。当前光棒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美国,三国合计占全球产能的85%以上。二、光纤光缆发展背景5G时期运营商资本开支上升。光纤光缆市场需求主要来自运营商通信网络建设,因此与运营商当年的资本开支变化相关。2021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分别计划开9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公司深度研究支1836亿、700亿以及870亿,全年总额约3406亿元,相比2020年度3300亿元增长3.2%。自2018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已连续三年增加,显著回暖。根据4G周期建设经验来看,运营商将持续加码5G建设,资本开支或在2021-2022年间达到峰值,整体对光纤采集需求产生积极影响。互联网快速发展,带动光纤光缆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20年已达1656亿GB,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420亿GB,月均已达每户13.64GB。三、光纤光缆现状分析1、产量我国光缆产量整体调节弹性较大。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光纤光缆产量呈现波动状态,2018-2019年光模块全国产量持续下滑,产量受需求变化影响较大,但仍存在产能全球第一的坚实基础。具体而言,2020年我国光缆产量达28877.7万芯千米,同比2019年增长8.9%,2021年1-8月产量为20684.3万芯千米。2、线路长度就光缆线路长度而言,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光缆线路长度为4741万公里,2020年中国光缆线路长度为5169万公里,2020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9%。虽然中国光缆线路长度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就增速变动而言,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就光缆结构占比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光缆长度主要以接入网光缆和本地网中继电缆为主,总和占比超九成。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接入网光缆和本地网中继电缆分别占比总光缆长度的62%和35.8%、长途受限于技术不成熟和整体应用较少等原因,占比较低,仅为2.2%。四、光纤光缆发展趋势1、5G投资建设部署提速促进行业需求上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伴随5G商用化进程不断加快,5G基站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大,5G小基站配纤规模随之增加,光纤需求量上涨。2、海缆前景广阔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促进产能释放。海缆系统是全球数据交换的重要实现方式。TeleGeography报告显示,全球95%以上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海底光缆是当代全球通信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目前全球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中,2000年前的投资占40%,根据海缆25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推算,这些海缆逐步进入生命周期尾期,新的海缆建设高峰即将到来。3、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建设扩容推动光纤光缆需求上升。光纤光缆作为长距离网络传输的主要媒介,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在接入网、城域网等多个网络层次。光纤光缆在接入网场景中的应用具有传输质量好、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