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考二轮复习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的小论文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课件_第1页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考二轮复习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的小论文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课件_第2页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考二轮复习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的小论文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课件_第3页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考二轮复习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的小论文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课件_第4页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考二轮复习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的小论文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拟观点

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小论文专题2022年10月14日——写作思路、方法及例文“增加试题开放度,提升历史探究能力”是近年广东中考呈现的一个命题风向。从2019年中考后,论述题开始出现在广东中考历史学科中,并且考查的难度和分值逐渐提升。参考全国高考和各地中考的命题趋势,有必要,从更高的要求(即历史小论文角度),提前加以训练。2019-2021年论述题设问年份设问分值201927.(3)综上所述,你认为在人的解放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方面?另举一例史实加以论述(中外史实皆可)。(3分)3分20203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英语新词中任选一组,指出该组新词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6分)示例: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投入战场,坦克、机关枪、防毒面具等新词进入英语6分2022年广东省中考第32题原题32.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题32表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1929年古田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12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根据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2分)(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事件:南昌起义;古田会议。论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结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水平等级拟定的观点材料运用与论述4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明确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2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1没有凝练出观点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评分标准专题自拟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小论文)2022版新课标的教学提升中明确要求“在整理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读与探究,撰写历史小论文。通过这些主题研究,提高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水平”。同样,在命题规则里也要求“要避免简单考查机械记忆的题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题型的比例”。2022年中考第32题高度仿照新课标中的样题(如下),对今后几年备考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新课标考试样题: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新课标解读(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本题为非选择题,考查中国史中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侧重综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试题运用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创设问题情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辨别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侧重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试题说明

第二小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自主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本小题旨在通过考查学生的材料选择、概括和历史阐释能力,展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度,包括: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和地理空间的具体环境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重证据的意识;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提出有价值的历史问题;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了解并认同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是相互关联的;逐步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本小题采用开放式设问,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业优长和创新能力。本小题采用等级评分标准,将学生表现分为观点与论述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分为四个水平等级,并提供了答案示例,为具体衡量学生通过答题所表现的核心素养达成度提供了量规和标尺。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选择史事: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七七事变,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远征军进人缅甸作战,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等等。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全民族艰苦抗战,牵制日军兵力最多。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国;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3年,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中国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见,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答题示例】(其他答案示例详见《义务教育课历史程标准(2022年版)》P68)近年来,历史小论文在试题中频繁出现,其实质就是用议论文的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评分参考要求。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小论文集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因此它的开放性并不等于可以信马由缰,无拘无束。【题型特点】(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同学们要注意:历史小论文试题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一分为二。(史论结合原则)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要有史有论。(结构性原则)一篇小论文就是一篇浓缩的完整的文章。要做到:(1)开篇一定要注意开门见山,主旨明确;(2)中间论证一定要注意层次清楚、史论结合;(3)结尾一定要注意结论呼应,简明扼要。(精炼性原则)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1、读材料、理思路: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一线一面一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2、作答:(1)亮明观点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2)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3、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外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答题思路1、第一自然段:论文一定要有论点,且观点必须明确。因小论文字数较少,可在正文开头直接点明观点,如"我认为……”2、第二自然段:要用充足的论据来证明你的论点论据要求史论结合,既要有历史事实,又要有对历史事实的推论\分析,以便更好的证明论点(推论和分析一般是指历史事件的地位\意义\影响等)注意:论据必须与论点相对应。3、论文第三自然段作结论或结合现实抒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想(经验、教训、启示、影响等)写法指导一试题结构:分为辩证评述和解读评述两大类(辩证评述是对材料中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一分为二评价;解读评述是对材料中观点是赞成或反对或不完全赞成、反对);能力要求:一分为二、论从史出与史论结合、文字表述清楚明白。答题程序(三段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最后小结;(有自拟题目要求的必须要有标题。)评分标准:按层次给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所以一定要写,不写不得分,多写多得分。)写法指导二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使河面变得浑浊不堪。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的母亲河变成奇臭无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丧冬日。辩证评述举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现象。(7分)参考答案:工业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提出论点2分)一方面,轮船、蒸汽机等新发明的应用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一分为二/积极影响2分)但是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和治理措施不力,也带来环境污染严重。(一分为二/消极影响2分)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和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现实作出结论1分)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讨“三角贸易”时,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要求:可以不命题目,采用正反两方面去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150。参考答案:评述: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三角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不利: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罪恶。有利:“三角贸易”使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综上所述,“三角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1、在评价欧洲近代一位历史人物时,有人说道:“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绝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历史人物的活动。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人就是拿破仑。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提出论点)1799年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执政期间他对内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所以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一分为二/功,并作出结论)他对外发动一系列的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说他是各国人民的解放者,也是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一分为二/过,并作出结论)参考答案:解读评述举例:2、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一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答案示范史论:汽车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实现日行干里的梦想,但发明至今,死于车祸的人数远远超过二战死亡的人数;汽车的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电脑的普及,缩短了距离、扩大了视野,但无数的孩子走上了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从此萎靡不振,耽误学业。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核电站如果核泄漏、辐射,会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亡、基因变异等。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努力创新,趋利避害。如发展新能源电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时间政治家观点1787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我支持这部宪法,尽管它有很多缺憾19世纪中后期威廉·格莱斯顿(英国)178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