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水表解决供水企业面临的痛点

长期以来,供水行业再运营管理中存在许多痛点,如漏损问题、贸易结算问题、运营人工成本等。2015年603个建制市供水企业平均产销差率20.72%。产销差主要来自于物理漏损、表观漏损以及免费和非法用水。贸易结算上存在水表故障和人工抄录数据错误等情况。人工抄表上,存在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工抄录周期长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开始使用智能水表。采用智能水表后,除了智能抄表外,管网监控、水泵站监控、分区管理DMA、水质检测、大数据分析等高级应用也可在供水公司行业推广。

《2020-2026年中国智能水表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量计量表主要以普通机械式计量表为主,其次是IC卡智能表,虽然IC卡智能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抄表难的问题,但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运营的需求,物联网智能表集计量与数据采集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企业、设备、人的信息畅通,更好地服务于公用事业企业经营的需求,近几年,物联网智能表发展迅猛,未来,物联网智能表将逐步替代IC卡智能表及传统的机械表。

2、智能水表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带动行业规模增大

智能水表行业进入加速上升期,智能水表产销量复合增速21%左右,明显快于机械水表。城镇化建设提升了水表总体需求并提高了水表智能化比例,智慧城市建设和阶梯水价政策加速推动了智能水表替换机械水表。2016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销量分别为1925万台、1907万台,销售量同比增长18.83%,实现销售额约为43.1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7.76%。回顾2010年至2016年,国内水表产量年均增长9.3%,其中普通水表年均增长7.3%,智能水表年均增长21.1%;国内水表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9.8%,其中普通水表年均增长6.9%,智能水表年均增长21.5%。

从销量渗透率来看,渗透率已从2010年的10.7%提升至2016年的20.7%,2020目标超过40%,预计2019年我国智能水表需求量将超过3000万台,以单台200-250元的价格测算,仅智能水表市场空间达到60-70亿元,并且有望保持每年20%左右增速增长,渗透率仍将继续提升。根据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在制定“水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时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末智能水表的行业渗透率应达到40%以上。

3、智能水表解决行业痛点,产品升级大势所趋

智能水表相对于人工抄表而言成本低、数据更准确、信息上报及时。智能水表可实现远程抄读和实时抄读,数据客观、准确,既可实时读取、实时监控表具的运行状况,又可加载水质、水压等监测数据,方便水务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和加强用水管理,还可以提供智能收费等管理和服务,解决了机械水表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自来水公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

以抄录数据误差为例,每年可为水务公司减少损失百亿元。目前,由于漏水、计量精度低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国内水务公司的产销差损失比较大,而如果在主要节点上安装智能水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降低产销差。按照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2658亿元计算,假设经过智能水表改造可降低5%左右的产销差率,则可以每年为水务公司减少133亿的误差损失。此外,现阶段我国智能水表总体智能化水平不高,主要以低端的IC卡水表为主,无线远传智能水表仅占整个智能水表市场的不到20%。随着智能水表渗透率逐步提高以及水务需求的提升,无线远传水表所占比重也将逐步提高,进一步减少人工抄读带来的人工费用和抄录延时。

政策层面,国家目前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工业用水计量、农业用水计量、企事业单位用水计量都会被纳入节水与科学用水管理范围。一方面,随着国家“两化融合”的政策推动,智慧城市项下智慧水务及智能水表技术逐渐成熟,存在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另一方面,2019年国家出台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加强节水控制和推进精细化用水计量工作,明确了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10%以内的主要目标,。随着管网漏损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司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水表六年一更换的执行力度也不断加强。水司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持续加大改进力度以提升管控水平。未来水表企业服务的对象虽然仍是水务公司,但服务内容将有所变化,逐渐向智慧水务领域拓展,届时提供的水务系统,附加值将会更大。

复盘行业发展历程,推动较大的政策还包括“一户一表”政策。2013年发改委、住建部在2013年12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意见中强调推进“一户一表”改造是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重要基础。“一户一表”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在短时期内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独立水表市场。政策实施初,全国共有家庭户4.3亿户,而当时我国城市、县城和镇的用水普及率分别为97.6%、88.1%和81.7%,另外据水利部数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76%。如果按照自来水供应实行“一户一表”制度,国内家庭水表保有量将不低于3.3亿只,对当时的水表行业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

4、我国智能水表通信接入基本确立走NB-IoT技术路线

智能水表是实现智慧水务、智慧城市的硬件基础。2018年排名前五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分别是智慧城市(23%)、工业互联网(17%)、智能楼宇(12%)、车联网(11%)以及智慧能源(10%)。智慧城市的范畴通常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环卫、智慧停车、智能楼宇、智慧照明等。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相关投资将达到208亿美元,并在2016-2021年保持19.3%的复合增长。到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6亿美元。

物联网接入技术包括LPWAN(NB-IoT、eMTC、LoRa、Sigfox等)、蓝牙、Zigbee、Wifi、2G/3G/4G/5G这几大类。不同接入技术之间在通信速度和覆盖范围方面有显著差异。在近距离的物联网通信中,主要应用蓝牙、Wifi、NFC、Zigbee、ETC等近场通信技术;在广域网领域,高速率的业务采用3G/4G/5G(eMBB)等,低速率的业务通过LPWA技术来降低成本和延长续航时间。

可以说,LPWAN是一种适合物联网中远距离通信和低功耗需求的通信技术。LPWAN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以3GPP定义的NB-IoT、eMTC等为代表;另一类是非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包括LoRa、Sigfox、PRMA等技术。不同的LPWAN技术在其部署方式,产业链成熟程度,主导商等方面各有不同。

1)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窄带物联网)具备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等LPWAN的全部特征,最重要的是拥有授权频段,在稳定性上独领风骚。

2)LoRa具备功耗低、传输距离广、信号穿透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总体来说与NB-IoT差异不明显。

3)Sigfox采用超窄带通信,每个数据流只容纳12个bit;并因此获得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低功耗,适合对成本要求较高的低数据量应用。

4)eMTC的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Mbit/s,对具有移动性、中速率的应用场景比较适合,时延在100ms级,具体的应用场景主要在智能手表、语音等一些应用需求上。

相比同为LPWAN技术的LoRa,NB-loT在政策层面明显得到更大支持。2017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网络部署,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提供良好的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全面增强NB-IoT接入支撑能力。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推广NB-IoT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水、电、气表智能计量、公共停车管理、环保监测等领域为切入点,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发展NB-IoT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助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智能水表无线通信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也是LoRa技术与NB-IoT技术。由于LoRa技术为美国公司的私有标准技术,需要自行组网、技术升级和日常管理,长期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有不可控的因素与风险;NB-IoT技术是国际3GPP标准,也是目前国内相关部门的主推的物联网无线接入技术,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包括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等,并有专业运营商进行组网与管理,非常适合水表等表计自动抄表系统的应用。2019年又被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