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路径思考
摘要:社会的不公正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人们关切的焦点。以罗默、施韦卡特、米勒等为代表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在社会公正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的建议,借鉴他们观点的合理之处,成为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可行选择。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以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保持合理的政府干预等作为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Key:社会公正;公平;市场社会主义:D58:A:1009-9107(2013)01-0133-07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公正,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其作为自己不懈的价值追求。但社会公正毕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实现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建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史,也是一部探求实现社会公正之路的曲折史,充分表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社会公正。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积极借鉴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优秀成果,以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这块石,攻实现我国社会公正之路这块玉,以期为破解当前社会不公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一、我国社会的痛处:现实社会的不公正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激发经济的活力,摆脱经济长期落后的现状,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切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确实收到了奇效,经济发展速度与成就举世公认。但是,经济愈发展公平问题愈发成为阻力,各种不公正问题也由潜在状态浮出水面。首先,经济方面,贫富差距悬殊。据《福布斯》富豪榜公布的2011年的数据,在中国大陆,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115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中国首富总资产已近100亿美元,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4000美元,全国还有4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另外,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1]。贫富差距过大背离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刺激着国民的神经。其次,政治方面,政治资源分配不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其代表构成就可以看出公民政治地位的差别。以农民工代表为例,据《工人日报》报道,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中有3人是农民工代表,代表全国2亿多农民工[2]。农民工代表的出现虽然意味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但是个位数的代表与亿位数的农民工群体之间还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代表名额分配与占有不均,很容易导致一部分人控制政治资源谋取私利,而另一部分人政治诉求不畅,沦为“低等公民”。第三,文化方面,精神文化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投入不平衡,据文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4.11元,其中中部地区15.6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3]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部分地区文化设施落后,人们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地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第四,心理层面,人们普遍有不公正感。在现存各种不公正现象中,人们尤以对分配不公关切最深。2012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2012年两会调查”的网络投票,调查结果显示:“缩小收入差距”在22个选题中位居第一,“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教育公平”、“实现公平就业”等公平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4]。这从某种程度说明,人们在分配问题上的不满意和期待现状的改变。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出来就反映在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上,“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我国发生群体性事件0.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2008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及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5]社会不公是潜伏在我国社会中的一颗“炸弹”,如果排除得当及时,有助于我国社会走向更高程度的文明;如果排除不当或者贻误时机,那么后果将是不堪想象的,因为社会不公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一,社会不公容易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和谐,一旦构成社会的每个个体内心失衡,那么和谐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稳定和谐的局面就有被破坏的危险。其二,社会不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绊脚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保障,而这些资源分配的悬殊,必然导致一小部分人过度发展,而大部人发展不足,不管对于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三,社会不公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社会不公一直是我们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武器,但当我们审视此问题时,却发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社会不公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甚至有的问题还很严重,这无疑会打击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可见,社会不公已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和谐、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等,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已迫在眉睫。而与此同时,当代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者对社会公正的探索却起步较早,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以为我所借鉴。二、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观几乎每一个市场社会主义者都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在他们眼中现实社会充满着病态,他们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动力就是改变社会不公正的现实状况,使社会达到他们理想的公正状态。他们将社会不公正描绘成资本主义的主要弊端,把实现社会公正当作他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一)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石市场社会主义的旗手约翰·罗默(JohnE.Roemer)认为: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地位等三方面的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真正体现,是社会主义者所需要的。他提出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主旨就是保证他提倡的机会平等能变为现实。围绕着实现机会平等,罗默提出以下想法:首先,他设计建立了一套保证人们收入公平的息票体系,政府给所有年满21周岁的成年公民分配固定数量的息票,公民用它们去购买企业股票,拥有一个企业股份的公民有资格分享该企业的利润,这种社会红利是平均分配的,但不要以为罗默在搞平均主义,其实不然,红利收入用来保证每个人收入起点的公平,只是每个人收入的一部分,还有工资收入,工资收入则按每个人的贡献而发放,存在着差别。收入公平是每个人机会平等的基础,在收入差距不大时,才能在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实现机会平等。其次,所有制形式是实现机会平等目标的手段。罗默以机会平等的实现作为衡量所有制形式的标准,为了能实现机会平等的价值目标,采取何种所有制形式是次要的,任何有利于实现这三种机会平等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利用。第三,虽然相比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公正的,但罗默还是认为:“如果让一个火星人在地球上选择一个最有效率和最人道的经济制度,那么,它肯定不会选择那些最依赖市场的国家。”[6]84他期望国家干预能进一步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等社会不公正现象。(二)经济民主是社会公正的保证市场社会主义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大卫·施韦卡特(DavidSchweickart)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公正深恶痛绝,其为数不多的著作中就有两部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他认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巨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缺乏民主、贫穷等社会不公正现象,为此,他提出经济民主的社会公正观:第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公正现象突出,中央计划机关握有经济大权,有集权化倾向,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压制民主,因此,施韦卡特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这里的市场仅限于商品和服务市场,而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剥削,资本市场因资本追逐利润而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施韦卡特反对二者的存在。第二,工人自我管理。施韦卡特主张工人控制工作场所,决定企业的重大决策,使民主从政治领域延伸到经济领域,并且直达经济领域的最基层,他期望工人们通过工资的民主协商和剩余利润的共享消灭剥削,消除劳动力市场,进而使收入分配更公平合理。第三,投资的社会控制。资本为追逐利润而过度流动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正,因而,施韦卡特主张对国家投资基金的社会控制:“在国家的每一个地区和地区的每一个社区都有权利得到国家投资基金的公平的一份。‘公平的份额应当被理解为,它的人均占有份额;也就是,如果地区A有国家人口的X%,它就有X%的钱可用于新的投资。”[7]76施韦卡特还认为,投资的社会控制对于减少失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分配投资基金时,企业的吸纳就业人数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三)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戴维·米勒(DavidMiller)是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的提出者,他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反公平的,他给社会公正下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社会公正指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上的平等,而是指每个人得到他应当得到的东西。一个公正的经济制度应基于以个人贡献的大小来付酬。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人的所得都是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成比例的,而且对个人贡献大小的计算是公开的、非任意的和易于操作的。如果出现少数人的经济报酬极度背离个人应得的情况,社会主义政府会进行干涉并加以纠正。”[8]242243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米勒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一是他认为市场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比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福利、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民主。二是企业组织形式中,工人合作社占主导地位,合作社实行工人民主管理。工人们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决定收入如何分配,以及其他一切事务,这样既保障了工人广泛的民主,又能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工人可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三是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米勒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易导致失业、过度的收入差别和福利分配的极度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要克服上述缺陷,“首先通过对投资的公共调节来保证充分就业;其次是促进下述的企业发展壮大(特别是‘工人合作社):在这种企业里,基本收入的分配较为平等;再次是用税收制度来实施那些受公众认可的进一步的再分配措施。”[9]34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一个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壤中,一个建立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之上,但二者在许多观点上极为相似,尤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方面的论断,二者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从广义上看,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属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范畴。实际情况亦是如此,市场社会主义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吸取实践素材,以洗刷其建立在空想之上的嫌疑,我国则从市场社会主义中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以论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二者在共存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同样的,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公正的关注程度与当前我国对社会公正的渴望相契合,所以,在立足于我国国情基础上,从市场社会主义中汲取社会公正思想的营养,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社会公正实现路径的必然选择。(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制度保证社会主义运动因苏联模式的失败而跌入低谷,即使这样,罗默、施韦卡特等市场社会主义学者虽身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为什么社会主义对他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原因正是在于,社会主义相比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机会平等、分配公平、消灭贫穷等社会问题方面的优越性。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说:“真正的资本主义不具魅力,原因是它通过雇佣的垄断来剥削劳动力,而且还通过对商品市场的垄断来剥削消费者。”[9]26而对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憧憬,“权力于各群体之间得到了较为平等的分配;资本占有者的利益、工人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都予以了基本公平的考虑。”[9]26诚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前我国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问题不是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上,而应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事实上,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公正而生,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社会主义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正如小平所言:“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10]143可见,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持久动力社会公正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尽管苏联型计划经济存在压制民主、控制工人的消费水平等缺陷,但它“在充分就业和工作保障、妇女广泛就业和在就业岗位的高地位、平均生活保障、晚年优厚的养老金制度、免费或低廉的公共托儿、教育、医疗、交通设施的充实、廉价的住房和生活必需品的提供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工人国家的优越性。”[11]137遗憾的是,高福利因经济的最终崩溃戛然而止。苏联型经济在历史上的昙花一现,为市场社会主义者构思未来社会主义模式提供了反面素材,不同的市场社会主义者将苏联型经济的失败归因于不同的方面,罗默认为是缺乏市场经济的刺激,伊藤诚则认为是劳动力和资源的制约。我们认为,不论什么原因导致苏联型经济的失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没有了经济增长的支撑,苏联模式下的高福利难以为继,从而为其解体埋下了伏笔,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之重要。当前,我国不公正现象的解决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因为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支援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距)等一系列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的举措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离开经济发展就是一种奢望。再者,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以牺牲社会公正为代价。将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不是社会不公正的挡箭牌,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二者不存在选其一的冲突,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必定持续不下去,因为社会不公正的长期存在,一是挫伤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解放;二是容易导致不满情绪,通过极端手段宣泄不满而直接阻碍经济的发展。我国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期以来坚持效率优先,但当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积累下一定物质财富后,应立即着手解决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致富问题,防止不公正现象的长期存在,否则,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成果难以维持下去[12]。(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市场社会主义正如其名将“市场”放在首位一样,它的代表人物对市场经济寄予了特殊感情,无不大加颂扬市场的优长,“在一种可行的社会主义中,市场必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其理由不光是市场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固然很重要),同时也是市场能带来多样化和个人自由。”[9]54可见,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市场比计划更为有效。苏东剧变后,苏联模式的失败一方面给社会主义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缺乏市场竞争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它的失败对市场社会主义者来说是一个契机,证明了他们在市场主张方面的科学性,坚定了它们沿着市场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的决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苏东剧变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市场社会主义者在市场方面的真知灼见,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搞平均主义导致所有人的贡献和所得不相匹配,是对所有人的不公正,若不改革,经济缺乏活力,只有死路一条。现在的问题是,确立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后,仍然存在诸如企业间竞争不公平、个人就业机会不均等等令人难以接受的不公正,使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并非都处在同一起跑线。究其原因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体制不健全,使得部分市场参与主体有漏洞可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的不当干预(这里包括出自善意的不当干预和权力寻租)。针对此,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快有关市场经济的配套制度建设,减少制度漏洞;二是合理划分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界限,防止政府“越权”而出现失灵;三是坚决遏制腐败,因为政府权力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压倒性优势,对市场的公平竞争损害最大,也是人们最不能容忍的[12]。(四)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之所有将市场社会主义定性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一支,与其在公有制经济上的坚定立场分不开。尽管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市场社会主义者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但在主张非私有制方面他们达成了一致。市场社会主义者在公有制经济上的坚决态度,源于它相比于私有制更能缩小收入差距、实行更广泛和真正的民主等。鉴于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本质特征,在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始终依靠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来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但是应注意两个问题的出现:第一个问题是对“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的误读。这句话的本意是扭转以前过分注重公有资产量上的优势而忽视效益,而应兼顾量和质,但是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变成了不要量的优势,过于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总量攀升,而公有制经济比重却在连年下降。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却以此为荣,似乎公有制经济比重越小,改革就越有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公有企业资产(公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等)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不足30%,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此以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势必会受影响,所以,必须遏制私有化的浪潮,壮大公有制经济,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私有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创办者死亡后收归国有(前提是给予补偿)可供考量。第二个问题是警惕公有企业的不公性。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严格意义上说,每一个公民都有占有其利润的权利,但是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攫取高额利润,除部分利润上缴国库外,大部分将其转化为领导层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国有企业成了一部分人的企业,其全民所有性没有体现出来。援引工人日报的数字示[13],占职工8%的国企高管及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五成五,其余九成二职工收入只占四成五。这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没有担负起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任,却在扮演着扩大国民收入差距的不光彩角色。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借鉴市场社会主义者在所有制实现形式方面的做法,国有企业可参考罗默设想的成年公民持有公有企业股份的做法,推行利润共享;集体企业可参考米勒或施韦卡特的想法,进行民主管理。总之,应想方设法让每个国民持久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公有企业的优越性惠及每一个普通民众[12]。(五)合理的政府干预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待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态度是辨证和务实的,他们既不赞成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不看好苏联模式下事无巨细的国家干预,而是主张合理划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界限,在市场失灵的地方由国家干预占主导地位,在政府失灵的地方由市场手段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追逐资本的本性,造就了它容易产生贫者欲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所以市场社会主义者会感叹道“确实,市场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创造实现‘社会公正的条件方面要发挥切实的作用。”[14]118他们尽管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还是冷静的意识到“我们还需要市场以外的制度,其中以政治制度最为重要。这些制度将建立起新的框架,其中资源分配不均得到纠正。”[9]54实现我国的社会公正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的干预,但这种干预我们将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不合理的政府的干预不仅对于实现社会公正于事无补,反而进一步破坏其公正性。所谓合理的政府干预是指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某件事比放任更能取得积极效果。当前,我国社会不公正现象已达到政府不干预就无法解决的境地。政府扮演的角色可诠释为:一是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邓小平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的问题是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他们凭借资本优势、政策优惠等持续扩大着他们与贫穷者的收入差距,并将这种不公平延伸到了下一代,形成了“富二代”、“穷二代”。如何让先富起来的人真正履行带动后富的社会责任,实现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旨归。二是政府作为裁判,要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保障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过程公平、结果公正。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起点和基石,社会主义政府应将保障程序公平纳入自己的责任范围之内,这样才能达到结果公正。三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公正理念。一方面社会公正不等于平均主义。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公正,社会公正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简单的劫富济贫,而是在公正的条件下仍然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只不过因为有了公正的竞争环境,差距不会拉大。另一方面,人人要树立捍卫社会公正的意识,以维护社会公正为荣,践踏社会公正为耻,坚决抵制“走后门”、“托关系”等破坏社会公正的行径。四、结语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美好的价值追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将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视为己任。实现社会公正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而且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尽管市场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公正观对于探索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路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受所处背景和实践素材的限制,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观亦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空想主义色彩浓厚,他们的社会公正观比较狭隘,仅限于经济层面的社会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油烟净化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3年合肥市巢湖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白酒代理商招商方案
- 2024年电动小车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氢氧化钾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4年甜高粱制取酒精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白膜涂装课程设计
- 2023年宝鸡岐山县社区专职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精益生产管理
- 白云机场塔台施工方案
-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顾祥林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论
- 相机检定报告-5d2参数
- 第九章-化工装置运行安全技术课件
- 水电费结算证明
- 2023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第一套)
- 医院教学课件:宫颈癌三级预防
- 金手指外观检验重点标准
- 典范英语7-4中英文对照翻译Oh,otto!Oh,otto
- 电机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撤回支付令异议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