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六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濠梁(háo)嘉肴阴风怒号(hào)昆鹏展翅B.布衾(jīn) 突兀两鬓苍苍(bìn)扶遥直上C.迁徙(xǐ)翩翩讲信修睦(mù)盗窃乱贼D.挂罥(juàn)槽枥教学相长(chǎng)天下为工【解析】A项,阴风怒号(háo),鲲鹏展翅;B项,布衾(qīn),扶摇直上;D项,教学相长(zhǎng),天下为公。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能学得好,老师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B.我们要努力奋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就好像伯乐相马,使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游刃有余。C.房价扶摇直上,导致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房奴的产生,一旦过热的房地产像泡沫一样破灭的话,被称为房奴的中产阶级又该何去何从呢?D.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解析】“伯乐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用在此处错误。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C.走进美丽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D.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百姓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一大批“新奇特”农产品陆续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解析】A.主语残缺,去掉“随着”或“使”。B.语序错误,改为“推举、讨论和表决”。C.语意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②“散”的意思是:拘束少,刻意加工的成分少,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的。③散文的特色在一个“散”字。④犹如谈天,事先并未预定要产生结论,也未曾设计起承转合,乘兴而谈,尽兴而止。⑤当然,散文也要有结构,而且有些散文家特别考究结构,然而,写散文可以用心经营布局,也可以不必,这个“不必”是散文的特权,非小说剧本所可效法。A.③①⑤②④B.③②①④⑤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①④③【解析】此语段讲的是散文的特点,③引领了话题,是第一句;②紧承上句的“散”字解释,是第二句;①④将“散文”做了比喻,可以通过读来理解其顺序;⑤“当然”承接了话题,并小结了语段。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①④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你在一旁劝说:____________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D.“为什么这样子!大晚上的,会影响邻居休息呀!”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甲】春望【乙】月夜(唐)杜甫(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甲乙两首诗都以唐朝安史之乱为时代背景,抒发思乡之情。B.甲诗首联中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C.乙诗首联和颔联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美好往事。D.甲诗尾联“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解析】身处乱世,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充满了辛酸、忧虑与惊恐。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思想感情方面,甲诗的感情沉郁,乙诗的感情深挚。B.乙诗全诗均用实写,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C.写作手法方面,两首诗都很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甲诗“事实”,乙诗“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D.与杜甫其他的诗一样,甲诗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解析】B项,“乙诗全诗均用实写”错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借用想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陌度阡,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携盒/而往 B.街头/有鲍姓者C.是时/风和日丽 D.令人不饮/自醉【解析】令人/不饮自醉。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殊(很,非常)(2)觅(寻找)(3)团坐(围坐在一起)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1)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第二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们都很赞叹佩服。(2)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游人见了我们,都羡慕我们的奇思异想。1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趣事?(3分)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参考译文】苏城有南园、北园两处游玩的地方,菜花黄了的时候,苦于没有酒家可以喝几杯小酒。带着饭盒去,对着花饮冷酒吃冷菜,很没有意味。有的人说就近寻找饮酒的地方,有的建议看完花返回来饮酒,但是总不如对着花喝热酒痛快……街头有个姓鲍的,以卖馄饨为生,我们用一百钱雇他的一套东西,约他明天午后去,姓鲍的爽快同意了。第二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们都很赞叹佩服。饭后大家一起带着席垫去了南园,选择柳树荫下围坐在一起。我们先烹茶,饮完,然后热了酒并煮了食物。当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色的花,大家穿着青衫红袖,走过田间小路,蝶蜂乱飞,令人不喝酒也陶醉了。等到酒肴都烧好,大家坐在地上大嚼。那个担馄饨的言谈不俗气,我们拉他一起饮酒。游人见了我们,都羡慕我们的奇思异想。吃完后,杯盘弄得乱七八糟,大家都有点喝醉,有的坐有的睡,有的唱有的叫。太阳将要下山了,我想喝粥,那个卖馄饨的就去买米煮了粥,吃饱了大家散去。(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8)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2019·河北)远行的童年记忆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④母亲把夫妇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绳;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割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⑥“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望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乌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13.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4分)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奋斗。1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眼的阳光比喻成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气,更表现了麦客夫妻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朴实。15.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4分)“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表现了庄稼人最淳朴的感情,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得粮食,养活一家老小;“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表现了女人对能种大片麦田的土地的赞扬。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通过童年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迷茫。那么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以及踏实肯干的美好品质。同时结尾又慨叹现代机械碾碎了麦客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惋惜之情。(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2019·十堰)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吗①“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酸性体质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治愈疾病,维持健康,食物也有酸碱之分。我们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②这套说法你一定经常听说,它被不少人奉为养生经典。然而,就在2018年11月2日,这套理论终于被“官宣”为伪科学,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罗伯特·欧阳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这位罗伯特就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他将红肉、糖、蛋、奶制品、酒精、咖啡等归类为酸性食物,将蔬菜、水果、谷物、鱼类等归类为碱性食物。他不仅写了四本书来推广这套理论,还大胆地以这套理论为依据治疗癌症患者,癌症患者按照他的要求,放弃化疗,采用他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吃碱性食物,注射高达500美元一针的小苏打针剂,最终导致癌症患者病情恶化到四期。③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从哪里测定?罗伯特的理论语焉不详,因为根本就无法测定。流遍我们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是偏碱性的,胃液PH值在0.5—1.8之间,可以说是非常“酸”了,而再向下到了肠道,又变成碱性的了。排泄物尿液,酸碱跨度非常大,PH值从四点几到八点几都有可能。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比如胃液需要用酸来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化目的,同时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肠液偏碱性,是因为胰蛋白酶需要碱性的环境;尿液酸碱度跨度大,是因为肾脏有调节作用。人体是酸是碱,测哪里,还是取均值?显然都不合适。④在中医理论里,也没有酸碱体质一说。国医大师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认为体质秉承于父母,和遗传有关,同时又和生活地域、生活习惯、所患疾病等有关。人的体质虽然先天已有偏向,但后天调理也可以“去峰填谷”,做一些改善。⑤人体不好说酸碱,那食物呢?在食品化学分析中,食品燃烧后所剩灰烬中,如果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溶于水后可生成酸性溶液;如果灰烬中含有较多钾、钠、钙、镁元素,溶于水后可生成碱性溶液,这就是食物酸碱性说法的由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功能,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⑥其实,我们害怕的“酸性体质”,是被偷换了概念,酸性体质致病是一种误解。以肿瘤为例,人在患了肿瘤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这是病在前,酸在后,而不是因为体质偏酸导致了肿瘤产生。⑦那我们该怎样选择饮食呢?其实,就两点:全面、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能称为健康的饮食结构。17.文章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引用罗伯特错误观点吸引读者。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18.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胃液、肠液、尿液的酸碱度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9.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人在患了肿瘤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可能会”指不确定性,说明人在患了肿瘤后,有时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增多,有时不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20.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忠实的“酸碱体质”理论信奉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