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考古工作者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的历史遗址中。这些符号()。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B.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C.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答案】A2、某科技史著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组合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地心说与日心说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进化论与量子论D.细胞学说与材料学【答案】B3、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左宗棠【答案】B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反抗秦朝暴政的义旗。下列有关这次起义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首次提出“均田免粮”的主张B.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直接推翻了秦朝的暴政D.是农民战争史上的顶峰【答案】B5、杜佑《通典》记载:“贞观五年……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当时的办学特色是()。A.官学与私学并举B.学制完备C.官办教育具有开放性D.开始设文武博士【答案】C6、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此思想下重要措施是()A.推行包产到户B.实行按劳分配C.扩大企业自主权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D7、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中兼具文献和IZl传两种属性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秦始皇陵兵马俑D.银雀山竹简【答案】B8、《素问》A.原书9卷,81篇B.全书10卷,22篇C.全书3卷,25篇D.全书8卷,73篇E.全书10卷【答案】A9、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辄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答案】B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答案】C11、史学家评论某一文件“是一份对既定权威造反有理的声明”,是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标志。这一文件是()。A.《常识》B.《独立宣言》C.《邦联条例》D.《联邦宪法》【答案】D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1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答案】C14、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一书中写道:“在向西北前进的路上,毛泽东于1935年初重新被推举上了中共领导地位,自那以后再没有更换。”下列与这一论述相关的史事是()。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答案】D15、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16、张学良在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日本正攻占沈阳。这说明“口述历史”()。A.具有很大随意性,是不可信的B.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后,才是可信的C.史料价值不容置疑,绝对可信D.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都正确【答案】D17、缺赫鲁晓夫上台后,他选择的改革突破口是()。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答案】A18、下列对西欧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奴没有人身自由B.农奴可被买卖或转让C.农奴有私人财产D.农奴没有自己的份地【答案】D19、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中兼具文献和口传两种属性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秦始皇陵兵马俑D.银雀山竹简【答案】B20、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真迹放大”。此言论说明史料可靠性要考虑()。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B.记录者动机C.语言取舍与文饰D.当事人记忆【答案】B21、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2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答案】B23、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答案】A24、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唯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25、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农村人口的人均乡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50年为21.7元,到1952年提高到30.7元,平均每年递增l8.9%。这说明()。A.城乡交流已经初见成效B.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C.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D.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答案】D2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答案】A2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答案】B28、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C.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D.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答案】A29、下列人物中,其思想主张被顽固派指责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是()。A.魏源B.康有为C.严复D.李鸿章【答案】B30、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答案】C31、《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A.经传体B.政书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一【答案】C32、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33、我国第一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A.资产阶级已被消灭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答案】B34、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此思想下重要措施是()A.推行包产到户B.实行按劳分配C.扩大企业自主权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D35、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B36、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B.海牙会议C.日内瓦会议D.联合国大会【答案】C37、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委要求中央给予当地一定的权力,以便借助华侨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中央同意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C.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开始D.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兴办【答案】D38、公元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时代()A.镰仓时代B.明治时代C.平安时代D.奈良时代【答案】D39、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40、我国历史上有一段历史长时间抹之不去,留下的伤痛不仅仅是过去,更是现在,我们难以面对,一大批国宝流失,却出现在国外拍卖会上,文物是在哪一段时期流失最为严重()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B41、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三国际成立C.魏玛共和国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42、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望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答案】B43、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D.增强了近代中国的国防力量【答案】A44、有学者评价某一史事时指出:“在14世纪严峻的考验中……新思想渗透到激流涌动的城市国家里。学者和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及古典思想的魅力。”该史事指的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A45、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文学流派出现顺序()。A.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答案】A46、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苟子【答案】C47、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这一条约是()。A.《巴黎条约》B.《罗马条约》C.《布鲁塞尔条约》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答案】D48、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齐国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并自立为国君,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A.分封制度被废除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C49、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IZ1、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50、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该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什么权利()A.立法权B.司法权C.监督权D.选举权【答案】A51、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答案】A52、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答案】A5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答案】C54、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答案】D55、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答案】D56、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57、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58、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6.9%,同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为59%。据此可以推出()。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B.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C.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D.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答案】D59、《史记·周本纪》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里的“方伯”指的是()。A.外戚B.宦官C.丞相D.诸侯【答案】D60、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A.租庸调制B.方田均税法C.一条鞭法D.推丁入亩【答案】C61、1~5岁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是A.成人剂量的1/2B.成人剂量的1/5C.成人剂量的1/8D.成人剂量的1/4E.成人剂量的2/3【答案】D62、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A.使农民失去土地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答案】D63、据《明史·职官志》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实质上是()。A.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B.中央一般行政机构C.中央主要决策机构D.事实上的宰相【答案】A64、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与希腊人同宗同源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C.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密切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答案】D65、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左宗棠【答案】B66、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答案】B67、张居正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推行“一条鞭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6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国共产党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了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答案】C69、西汉宣帝年问出现了一次天文现象,宣帝立即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大一统”主张C.“天人感应”主张D.“无为而治”主张【答案】C70、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倡导经世致用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C.提倡无征不信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答案】B7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消耗最大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坦能堡战役【答案】B72、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答案】C73、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C.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D.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答案】A74、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后,他们先是寒暄.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D.没有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答案】A75、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答案】B76、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答案】A77、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78、“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答案】C79、《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80、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B8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是()。A.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健全知识体系B.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C.为学习文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D.与历史高考衔接,有助于学生高考复习【答案】B82、同文馆的设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答案】A83、魏源提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的历史背景是()。A.西学开始传人中国B.英国使者觐见乾隆帝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D.外国使者获得驻京权【答案】C84、《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答案】D8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A86、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普遍性,成为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当时,雅典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十将军委员会D.元老院【答案】A87、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答案】B8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答案】D89、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是()。A.罗马尼亚B.民主德国C.波兰D.南斯拉夫【答案】C90、著名将领唐生智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这次……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兵士的力量……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工农群众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他所说的“成功”是指()。A.北伐战争的胜利B.反“围剿”的胜利C.淮海战役的胜利D.台儿庄会战的胜利【答案】A9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B92、“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93、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94、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答案】C95、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A.顾颉刚B.陈寅恪C.王国维D.郭沫若【答案】A96、221年,刘备亲率蜀军攻打吴国,结果蜀军“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骨漂流,塞江而下”。造成这一惨败景象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猇亭之战C.淝水之战D.长陵之战【答案】B97、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句话所指的是()。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B.十二月党人起义C.《国民议会法典》的颁布D.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宣言和法令【答案】D98、患者表现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A.肾阴虚B.肾精不足C.肾阳虚D.肾气不固E.肾不纳气【答案】A99、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的“五府”是()。A.监察机构B.军事机构C.司法机构D.行政机构【答案】B100、1902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C.资本主义缓慢发展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答案】A大题(共20题)一、材料:王老师在讲授“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之前,做了一张调查量表,对学生掌握有关秦始皇的情况进行了课前调查:①对于秦始皇,你知道什么②关于秦始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A.影视节目B.长辈朋友C.报刊D.历史教材E.其他途径③对于秦始皇你的印象是:A.英雄B.暴君C.明君D.昏君④回答上一问题的同学请说明理由⑤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心中的秦始皇。问题:(1)这位老师运用了什么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什么优点(2)简述这种评价方法的功能。【答案】(1)王老师运用了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的优点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在教学活动中,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排,辨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片段一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段二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片段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3)调整一: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背景:一战后,国际呈现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调整二: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背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下面是某教师在“宋明理学”一课教学开始时的情况: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时期出现了理学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讨论什么是理学;第二组讨论什么是心学;第三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影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讨论。问题:(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2)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手动评分:本题共16分,您的得分保存【答案】(1)不合适。首先,讨论问题不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不能落实历史教学目标。其次,小组讨论问题并不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讨论,题目过于宽泛,无针对性、探究性,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最后,教师没有对讨论方法做出指导,讨论后没有进行交流评价,达不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要求。(2)课前准备。①有效组合,组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②课堂讨论的内容务必符合课程标准相关培养目标,教师要根据三维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③精心设题,注重课前调查和探究。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问题必须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批判性,进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探究的欲望。课堂讨论。①课堂讨论的过程要坚持民主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鼓励性的原则。②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良性循环。古人云:“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我认为,“诱”在这里体现的就是教师引领、指导的策,“思”则体现学生的参与内质,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就要看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了,即问题的设计是关键。③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参与地位。需要提醒的是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教师就应该变主导为引领和指导,把课堂的主人翁权利还给学生,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心中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课后活动——课外延伸,学以致用。四、材料一:在国王授予城市的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来到这个市镇,只消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主人的追捕:新来者虽然必须经全体市民一致同意才能留住城市,但只要无人对那一年零一天提出非议.就可算是一致同意了。此后除了国王以外的任何人对他都不再有领主权,即他成为了自由人。(摘编自[美]泰格《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材料二: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材料三:城市自治运动比任何后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甚至也比文艺复兴运动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十九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更为重要……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问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获取自治权的方式及其表现。(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历史作用。【答案】(1)方式:一般以金钱赎买,获得王室特许状为手段,也有极少数的城市居民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表现:①材料一中表示,任何人要住满一年零一天才能免受先前主人的追捕.表明有部分居民以武力对抗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历史上有lll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②材料二中表示,为了更好地发展商业,允许市民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表示市民能够通过个人财产的累积来实现自由化.(2)西欧城市的自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了农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弛,利于农奴自身的解放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客观上有利于瓦解封建制度。而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级,并发展为资产阶级,他们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促进了近代西方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的理念与商业契约、司法独立、公民权利等紧密联系,推动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转型。五、材料一:中国资本家在宁波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业务难以为继.此厂已濒于停业。——摘编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材料二:据估计,到1913年,中国产业资本约为3亿多元,其中清政府和民国北京政府的国家资本约为1.49亿元.私人资本约为1.55亿元。"时中外产业资本中,外国资本占80.3%。——贺耀敏《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家中国公司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状况及其主要原因。【答案】(1)在设备、技术等方面依赖于外国;规模小,资金少,经营管理困难。(2)发展状况: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棉纺织业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和人民掀起的收回权利运动的推动。六、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5分)【答案】(1)主题:孝文帝改革。(2)教学提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孝文帝改革前的背景二、改革的具体措施1.建新制:均田制、三长制2.汉化措施三、影响(3)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相结合呈现。七、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对下列文字中四个错误加以修正。中国古代成文法自战国时代的《法典》开始,到秦汉时代都是按照儒家精神制订的。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是《唐律》的制定和《唐律疏议》的撰写。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是中华法系的鲜明特点。(4分)(2)英国法系特别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例如:《权利法案》。请列举该法系两例具有恒久法律效力的其他成文法典名称。(4分)(3)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大多渊源于罗马法。古罗马法实行的法律诉讼制度和原则中,至今依然起作用的有哪些(3分)(4)结合下列材料和已有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5分)材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奴隶制大田庄在东罗马帝国不占主要地位。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伊朗、印度有贸易关系,是“沟通东西方的金桥”,成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罗马法论纲》【答案】(1)《法典》改成《法经》;儒家改成法家;形成改成成熟;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改成以礼入法、礼刑结合。(2)《大宪章》《人身保护法》《王位继承法》等。(任写出其中两个即得全分)(3)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原则。(4)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商业经济发达、人口的流动和移民的增多等因素促使了法制的产生。八、1912年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需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请指出临时参议院公布的这份文件的名称及其性质。(4分)(2)依据材料说明这份文件为中华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内阁总理由议会产生,对总统实行牵制,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国务院通过内阁总理牵制总统,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实行司法权,体现了三权分立。(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它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九、材料:下面某教师在“辉煌隋唐文化”实录:师.李白是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写了大量的诗.1000多首流传至今,很多熟知,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你们知道黄鹤楼在何地吗生:湖北武汉。师: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呢生:送别朋友。师:第一句说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去向。三四句描述场景,诗人目孤帆远远逝去,眼前只有通向天际的长江流水。整首诗意境开阉,情意绵绵。其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评为千古丽句。问题:(1)你认为老师的课程讲述是否恰当主要理由(2)历史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答案】(1)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有失妥当。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很容易和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在综合的时候,又不能失掉历史的特性。讲述文学史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要讲清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该教师把“辉煌的隋唐文化”讲成了一堂语文课.而忽略了探讨李白诗中如此开阔的意境是在唐朝开放豁达的思想文化的背景下产生.教师在讲述文学史时也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史中的历史人物,自然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而该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教师讲述文学史应该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篇章,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诗歌,形成对祖国文学的自豪感。因此,该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时候.并未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是不正确的。(2)①注意对文学历史背景的探索。历史新课标中对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任何历史的事物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观上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客观上的社会因素。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讲清楚这一段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文学上会有这样的特性,以及这样的特性对于以后的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②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我们仔细挖掘文学艺术史中展示出的人类普遍的爱。爱就是一种情感,它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一个感情麻木的人是创作不了好的作品的。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需要形成一种关注劳动人民、钦佩杰出人物,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学而自豪的情感。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文学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在于很多作者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格.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及其言行事迹,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融人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好地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还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一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j匕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问题:(1)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开凿或疏通了哪些河段?(2)如果你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从哪些方面来讲授开通大运河的历史意义。(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有人说,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隋文帝开凿了广通渠,隋炀帝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并疏通了邗沟。(2)①首先,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找出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加强交通,巩固统治。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这两方面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实现状况如何。②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最后一句话,找出关键词——经济。然后师生总结在经济方面的意义。③最后得出答案:大运河开通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将南方的漕粮运输到北方,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3)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大运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连通南北,加强了南北区域间的交流,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荣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的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交通难题(南粮北运和盐运要道),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其次,隋炀帝为了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征收了大量的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说大运河的开凿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一十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教师教授高中必修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导入。教师:大家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是什么吗学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教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2004年奥运会由哪个城市举办的学生:希腊的雅典。教师: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欢迎回家”,英文是‘We1comeHome’,为什么雅典能向世界说出“欢迎回家”这样的话学生:因为雅典是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教师:说得对。古代奥运会之所以起源于雅典,是与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文明有密切关系的,雅典被誉为“古希腊文化的中心,欧洲文明的摇篮。”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古代雅典的高度繁荣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8分)(2)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应注意什么问题(8分)【答案】(I)使用的是谈话式导人。谈话特点和作用:特点:谈话法的最大特点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和呼应,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作用: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谈话的内容往往针对性强。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时大脑的兴奋,消除大脑皮质的疲劳。②能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教育。(2)应注意的问题:①谈话的中心要围绕和服务于教学目的;②对谈话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③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④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带有启发性、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⑤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⑥教师对谈话中所提的问题最后要做出明确结论;⑦一般不要在课堂上完全采用谈话法。一十二、(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课文摘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r日-1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答案】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关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视频资料和信息)师:20世纪80一90年代,中国提出了多极化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多极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和形成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共识。所谓“极”是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当一个国家的力量遥遥领先,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时,体系就是单极的。当两个大国势均力敌,它们处在高于其他大国的一个力量层次时。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两极结构。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大致接近时,体系就呈现出多极化的状态。关于多极化的理解,有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还有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还有人认为东盟、巴西等也有可能成为一极。那么,这些说法到底哪一个更符合事实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一起解决。二、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各子目标题.回答有哪几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生1:欧盟。生2:在亚洲还有中国和日本。(其他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大家请不要忘记,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各方面来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所以.请大家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算作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师: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在独立后所形成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这是二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些国家在地域上多位于南半球,因而也常常被称为“南方国家”。(教师将同学们分成三组,组成上述三个代表队,分组自主研习教材对应的子目。然后由各代表展示研习成果并阐述该代表队可能成为其中一极的理由)(学生按照分组认真准备需要展示的内容)教师:哪个代表队首先来展示呀西欧队:一十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请评价该老师的教学目标。(16分)【答案】新课标倡导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该教师对三维目标做了很具体的阐述。但在书写方式和逻辑关系之间有所欠缺。首先在书写格式上:该教师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现了多次“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其次,三维目标并未形成整体.逻辑性不强。针对该教师的问题,除了将“让学生”等词语去掉以外,将过程与方法改为: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一十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一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494f1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答案】【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一十五、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某版历史教材课文选段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商鞅徒木立信论》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问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列举两点即可)。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答案】(1)铁质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⑤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法家。主张: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4)确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十六、材料:下面是某教师设计的“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流程:第一步:教师回顾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等已学内容,着重从经济、阶级关系等方面介绍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状况。(5分钟)第二步:学生列表填出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及影响。(8分钟)第三步:各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展示所列表格的具体内容。(8分钟)第四步:师生共同点评小组代表的学习成果。(6分钟)第五步:教师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相关内容,围绕“动脑筋”栏目的话题,分小组探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并穿插教师的讲解和点评。(8分钟)第六步:巩固与小结新课.(5分钟)问题:(1)你认为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2)新课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答案】(1)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自主学习性较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方式多样。(2)教学是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探究在新课标理念下要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学生的探究活动总是相对的,是在有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放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系统的历史知识、课程框架的讲解作用。没有教师讲授指导的学生探究不能说是自主型探究活动。提高教师的历史讲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学习是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一十七、材料:下面是初中某位历史教师关于《三国鼎立》课堂教学内容所做的课堂小结:师:通过老师对本课内容的讲解,谁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生:……师:安静一下,大家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来发言。生: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封建国家的分裂,历时四百多年的秦汉统一的局面结束了.因此是历史的倒退。生:三国鼎立后,魏、蜀、吴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为此统治者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而言,无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况且,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也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能否可以综合以上的内容,以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意义呢师:相对于秦汉统一局面而言,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相对于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以致生产力严重破坏的局面而言,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从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请大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问题:(1)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2)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优点:该教师在课堂结束环节以三国鼎立局面的时代意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堂小结,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