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汇总资料_第1页
中医诊断学汇总资料_第2页
中医诊断学汇总资料_第3页
中医诊断学汇总资料_第4页
中医诊断学汇总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绪论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第二单元望诊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望神神志语言目面色动作呼吸肌肉得神清楚清晰明亮,灵活荣润灵活平稳不削少神不振懒言乏神少华迟缓少气松软失神不清混乱呆滞无华迟钝微弱瘦削假神(无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神乱脏躁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虚证,心胆气虚,心神失养狂证狂躁不安,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阳证,痰火扰心癫病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阴证,痰浊蒙蔽心神痫病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肝风挟痰上逆望面色常色与病色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病色——晦暗、暴露(1)善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病轻,脏腑精气未衰(2)恶色: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五色青主寒瘀痛经风赤热虚实妆戴阳黄主脾虚湿黄疸白寒阳虚气血脱黑寒肾虚饮痛瘀戴阳证—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嫩红带白,游走不定,多为虚阳外越,此为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疳积—小儿面黄肿或青黄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

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

淡青/青黑——寒盛、痛剧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阳暴脱

面与口唇青紫——心气、心阳虚衰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惊风或惊风先兆

黑色: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黑暗淡——肾阳虚;黑干焦——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意义:判断气血盛衰;识别病邪性质;确定疾病部位;预测疾病轻重与转归望形态

一、形体——强弱胖瘦

体强身体强壮——气血旺盛——抗病力强;体弱身体衰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

“肥人湿多”、“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二、姿态异常

*病人脸、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动风预兆

*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痫病、破伤风、子痫、马钱子中毒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中风病

*卒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痫病

*恶寒战栗(寒战)——疟疾发作/战汗。

*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痿病

*关节疼痛、拘挛,屈伸不利——痹病。

*儿童手足伸曲扭转,挤眉眨眼,呶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气血不足,风湿内侵所致。望头面五官

一、头发——肾气、精血

发黄:小儿头发稀疏黄软——肾精亏损而致;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疳积病

发白:青少年白发,伴有耳鸣、腰酸——肾虚;伴有失眠健忘——劳神伤血。

脱发: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斑秃——血虚受风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肾虚

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二、面肿、腮肿及口眼歪斜

(一)面肿发病迅速——阳水——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兼见面色(白光)白,发病缓慢——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水气凌心

(二)腮肿痄腮——指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外感温毒之邪

发颐——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阳明热毒上攻

(三)口眼歪斜口僻——单见口眼歪斜,面肌患缓健急,患侧目不能合,不能皱眉鼓腮——风邪中络

中风——口眼斜兼半身不遂——中风病三、目

五轮学说: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人──水轮目赤肿痛──热证全目赤肿:肝火、肝经风热上攻;眼球突出─瘿瘤、肺胀、肿瘤(单侧);昏睡露晴──脾虚、疳积目眦淡白──血虚、失血;目胞色黑晦暗──肾虚

目形目胞浮肿——水肿;眼窠凹陷——吐泻伤津/气血虚衰

若久病重病眼球深陷,伴形瘦如柴——脏腑精气竭绝,正气衰竭

眼球突出——兼喘满上气——肺胀——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

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瘿病——肝郁化火、痰气壅结

胞睑红肿——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针眼

胞睑漫肿,红肿较重——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目态■睡眠露睛——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常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胞睑下垂(睑废)——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见于外伤所致

四、望口

口之形色口之动态

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口张——虚证(若状如鱼口,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

(成人)中风口歪口噤——实证——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

口疮——心脾二经积热口撮——小儿脐风

口糜——湿热内郁口——风邪中络,或中风病的中经络

鹅口疮——感受邪毒,心脾积热口振——温病、伤寒欲作汗时,或疟疾发作时

口动——胃气虚弱口角掣动不止——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望唇樱桃红色——煤气中毒

人中满唇反,久病而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脾气将绝望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燥如枯骨——肾阴枯涸,精不上荣——温热病的晚期

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牙宣——肾虚或胃阴不足;牙疳——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

五、望咽喉

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属肺胃热盛,或虚火上炎

伪膜:咽部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者。如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肺胃热浊——较轻;

如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随即复生——重证,多是白喉,又称“疫喉”,因肺胃热毒伤阴而成,属烈性传染病。

望躯体四肢

一、望颈项

瘿瘤: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颈瘘: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名曰鼠瘘。因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而成。项强:项部拘急牵引不舒,兼有恶寒、发热,是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

项部强硬,不能前俯,兼壮热、神昏、抽搐者,多属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

项强不适,兼头晕者,多属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所致。

二、望四肢

望皮肤

一、色泽

皮肤发赤: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

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

发于上部者多由风热化火所致,发于下部者多因湿热化火而成,亦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者。

皮肤发黄: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多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致。

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因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成。

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因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所致。

皮肤紫黑:弥漫性棕黑色改变者,多为黑疸,由劳损伤肾所致;周身皮肤发黑亦可见于肾阳虚衰的病人。

皮肤白斑:四肢、面部等处出现白斑,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病程缓慢者,为白驳风。

二、斑疹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阳斑、阴斑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压之褪色水庖白碚—湿温等患者皮肤上出现的白色小颗粒,多由湿郁,汗出不畅所致

四、疮疡表现特点临床意义痈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并能形成脓疡的疾病未脓易消,已脓易溃,疮口易敛属阳证,多为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滞所致疽患部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疼痛不已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一般指无头疽,属阴证,多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而发疔患部形小如粟,根深如钉,麻木痒痛多发于颜面和手足因竹木刺伤,或受疫毒,火毒等邪所致疖患部型小而阔,红肿热痛不甚根浅,脓出即愈因外感火热毒邪或湿热蕴结所致望排出物

一、痰、涕

(一)望痰(二)望涕

痰黄黏稠,坚而成块——热痰清涕——外感风寒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寒痰浊涕——外感风热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湿痰阵发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鼻鼽—风寒束于肺卫

痰少而黏,难于咯出——燥痰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鼻渊——湿热蕴阻

痰中带血,色鲜红——肺阴亏虚/肝火犯肺

咳吐脓血腥臭痰——肺痈

二、呕吐物:清稀无臭——胃阳不足/寒邪犯胃

呕吐物秽浊酸臭,多因邪热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多属伤食,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胃气上逆所致

呕吐黄绿苦水,多为肝胆湿热或郁热所致

吐血色暗红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多属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胃腑素有瘀血所致

三、二便

(一)望大便:大便夹有黏冻、脓血——痢疾和肠癌

大便灰白呈陶土色——黄疸

(二)望小便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

望小儿指纹: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风关─邪浅病轻;气关─邪深病重;命关─危重;透关射甲──络脉直达指端第三单元望舌

舌质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舌苔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舌尖反映心肺;舌中反映脾胃;舌根反映肾;舌两侧反映肝胆;舌可反映气血津液的盛衰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望舌色(1)淡白舌:瘦薄而白--主气血两虚胖嫩而白----阳气不足(2)红舌:主热证实热虚热(3)绛舌:舌绛红有芒刺---温病热入营血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4)紫舌: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淡红瘀点:气滞血瘀所致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望舌形(1)老嫩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主实证嫩: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主虚证(2)肿胀:舌体较正常大而厚:淡白而胖大--气虚、阳虚;红肿而胖大--心脾积热;(3)瘦小舌: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4)裂纹舌: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淡白有裂--阴血不足;多津而有裂纹——湿盛(5)芒剌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热亢盛:舌尖--心火亢盛舌中--胃火亢盛(6)光滑舌—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胃气将绝望舌态强硬:热入心包痰浊内阻中风先兆(2)痿软:气血两虚阴液枯竭(3)震颤:气血亏虚肝风内动(4)吐弄:心脾有热动风先兆(5)歪斜:肝风内动痰瘀阻络(6)短缩:寒凝经脉热灼筋痿二、望舌苔:舌苔为胃气上蒸所形成。正常为薄白苔(1)白苔:主表证、寒证:白而干裂如积粉--内热伤津,瘟疫暴起(2)黄苔:主里证、热证(3)灰苔:主热证、寒湿证:灰而干燥--热甚伤津灰而滑润--内有寒湿(4)黑苔:主里证(热极或寒极)多由灰苔发展而来:黑而干燥--热极津枯黑而滑润--寒湿内盛(3)腐腻:腐苔--如豆腐渣主胃气衰败;腻苔--如油状物主湿浊内盛;(4)剥脱苔:主胃阴大伤、正气受损全部脱落--镜面舌、猪腰舌部分脱落--地图舌

舌诊的临床意义:判断邪正盛衰;区别病邪性质;辨别病位浅深;推断病势进退;估计病情预后第四单元闻诊声音(一)语声语声重浊:外感风寒,肺气失宣金实不鸣实证:肺气不宣,清肃失职金破不鸣虚证: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二)语言(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神明(实证)(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虚证)(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气郁痰结(癫症)(三)呼吸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内伏,复感外邪(四)咳嗽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实证—咳声重浊;虚证—咳声无力,声低咳声重浊紧闷—寒痰湿浊停聚;咳声不扬,痰稠而黄—热证;燥咳—干咳无力,痰少而粘;湿痰咳嗽—痰白量多而易咳顿咳—阵发,气急,连声不断,终止作;鹭鸶叫百日咳白喉—咳声如犬吠(白喉)(五)呕吐实热—声大、势猛、黄绿苦水虚寒—声小、势缓、清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六)呃逆实热—呃声频作、声高有力虚寒—呃声低沉、气弱无力(七)嗳气食滞胃脘—嗳气酸腐肝气犯胃—嗳气频作与情绪相关脾胃虚弱—嗳声低沉,纳呆乏力(八)太息——肝气不舒:长吁或短叹声音

细目二嗅气味一、病体之气(一)口气秽臭--胃热酸臭--胃有宿食腐臭---牙疳或内痈(二)汗气汗出腥膻--湿热久蕴汗出臭秽---热毒内盛腋下汗气膻臊---狐臭二、病室气味:尿臊味——水肿晚期烂苹果味——消渴病第五单元问诊问诊内容: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寒—怕冷:“恶寒”加衣被,近火取暖,寒热不减——外邪侵袭,卫阳被遏“畏寒”加衣被,近火取暖,寒热缓解——阳气不足,失去温煦(一)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卫阳被遏不能达于肌表则恶寒,邪正相争则发热1、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发热轻,恶风自汗---太阳中风证(二)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里寒症实寒: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新病);虚寒: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久病)(三)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壮热:持续高热,多见于里热实证,乃阳盛热实的表现,伴面赤、汗多、口渴多饮潮热:发热象潮水一样有定时,按时而热或阳明潮热:--实热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兼头身困重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热自骨向内外透发,兼颧红盗汗(四)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外感病达半表半里阶段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邪伏膜原,定时而发二、问汗:诊察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一)表证辨汗:表证有汗--外感风邪(中风证);表证无汗--外感寒邪(伤寒证)(二)里证辨汗自汗: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气虚或阳虚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兼见潮热颧红---阴虚或气阴两虚大汗:里热证亡阳证战汗: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后有汗出--邪正相争之转折点黄汗:湿热交争问疼痛病机实——邪气壅盛,阻滞气血、经络;“不通则痛”虚——阴阳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一)问疼痛性质胀痛——痛而有胀感,多为气滞刺痛——疼痛如针刺锥穿,多为瘀血所致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邪伤阳灼痛——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冷,多为火邪窜入经络所致1、头痛头痛连项—太阳经;两侧头痛—少阳经;前额痛—阳明经;巅顶痛—厥阴经2、胸痛真心痛——胸痛彻背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紫,脉微欲绝四、问头身胸腹不适(一)头晕:有晕眩之感,视物旋转,站立不稳;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两虚,肾精亏虚五、问耳目(一)问耳-耳鸣: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实证(肝胆三焦之火上扰)鸣声小,以手按之减轻—虚证(肾精亏虚)(二)问目目痛:红肿疼痛明显——肝火上炎,暴发火眼等微痛并感干涩——阴虚火旺六、问饮食口味(一)口渴与饮水:1、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湿证2、口渴多饮:伴壮热、口渴喜冷饮——实热证,阳明经证;伴小便量多,体渐瘦——消渴病3、口渴不多饮:阴虚:阴虚津液不足,不能上承于口,则口干,体内无实热耗津,故不与饮湿热:湿热内困,津液气化障碍,不能上承于口,则口干,内有湿邪,故不渴痰饮证:影响津液输布瘀血内停:影响气化和输布:渴欲饮但水入即吐:饮停于胃;渴但欲漱水不咽:内有瘀血(二)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胃火炽盛,腐熟太过,代谢亢进---多食善饥+实热症胃强脾弱---多食善饥+大便溏泄饥不欲食:胃阴不足---虚热症状,胃有嘈杂,灼热感,虚火内扰除中:脾胃之气将绝(三)问口味:口淡:脾胃气虚,寒证;口苦:热证;口甜:湿热蕴脾七、问睡眠(一)失眠:心肾不交,虚火上扰—烦躁多梦,难入睡心脾两虚,血不养心—浅睡眠,早醒胆郁痰扰,神志不宁—易惊醒,口苦食滞胃脘,上干心神—腹胀,难入眠“胃不和则卧不安”(二)嗜睡:饭后易困—气虚,阳虚易困倦,体胖脘痞—痰湿困脾精神极度疲乏,似睡非睡—心肾阳衰八、问二便五更泄: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酸软---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温溏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稠结不爽--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痢疾,湿热交阻肠间,脉络受损里急后重—痢疾,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排便不爽—肝郁乘脾:腹痛作泻,泻后痛减;伤食:酸腐臭秽,泻后痛减;湿热蕴结:泻下黄糜,粘滞不爽;滑泻—肾阳虚衰癃闭: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虚证:阳虚气化无力,开合失司实证:瘀血、结石阻塞浮脉举之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表证,虚阳浮越芤脉浮大中空,有边无中,如按葱管失血,伤阴濡脉浮细而无力虚证和湿证革脉浮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亡血,失精,半产,崩漏散脉浮而无根,至数不齐,脉力不匀元气离散,脏气衰竭九、问经带

月经先期——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

月经后期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虚证)

气滞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实证)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

月经过多——热伤冲任;气虚;瘀阻胞络

月经过少——虚者:精血亏少实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

闭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

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气滞或血瘀

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寒凝或阳虚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气血两虚

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或称崩中

来势缓,出血量少者,称为漏,或称漏下

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白带——脾肾阳虚、寒湿下注黄带——湿热下注、湿毒蕴结第六单元脉诊脉诊概说

脉象要素

1.脉位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显现部位的浅深、长短。正常脉搏的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可得,寸、关、尺三部有脉。

2.脉数脉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和节律。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的频率快慢和节律是否均匀。正常成人,脉搏的频率约每分钟70~90次,且节律均匀,没有歇止。

3.脉形脉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等形态。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的大小、软硬等形状。脉形主要与脉管的充盈度、脉搏搏动的幅度等因素有关。

4.脉势脉势指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脉势包含着多种因素,如脉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主要有由心脏和阻力影响所产生的流利度;由血管弹性和张力影响而产生的紧张度等。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动势力的强弱及流畅程度。正常脉象,应指和缓,力度适中。

正常脉象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胃少为病”“无胃为死”《素问•玉机真脏篇》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无病象六阳脉—六脉洪大等同,无病象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斜飞脉—脉不出现在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

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脉浮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伏脉脉位比沉脉更深更沉,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邪闭,厥病,痛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阴寒内盛,疝气弱脉沉而细软无力(濡)虚证,气血不足脉沉脉迟迟脉一息不足四至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缓脉缓脉虽为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湿证,脾胃虚弱,常人——大脉结脉结脉不仅脉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规则的歇止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脉数——数——动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热证疾脉一息七八至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积;脏气衰败相似节律——有间歇——散脉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积;脏气衰败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相似节律——无间歇涩脉脉律不齐,三五不调,往来艰涩,形态不匀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散脉脉律不齐,浮散无根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相似脉宽——细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气血两虚、湿邪濡脉脉浮细而软,轻取即得虚证或湿困弱脉脉极沉细而软,重按乃得阳气虚衰、气血俱虚微脉脉极细极软,似有若无气血大虚,阳气衰微相似脉宽——宽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阳明气分热盛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实证,亦见于常人相似脉长——长长脉脉动应指超逾三部阳证、热证、实证,亦可见于平人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疼痛、痰饮

亦见于老年健康者(实)牢脉长而沉实弦阴寒内盛,疝气癥积相似脉长——短短脉脉动应指不及三部,且常兼迟涩气虚或气郁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惊恐、疼痛弦脉脉长而坚硬,如按琴弦肝胆病、疼痛、痰饮紧脉紧张有力,如按绳索,在脉势绷急和脉形宽大两方面超过弦脉实寒证、疼痛和食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相似紧张度——软濡脉脉浮细而软虚证或湿困弱脉沉而软小无力阳气虚衰、气血俱虚缓脉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湿病,脾胃虚弱,亦可见于正常人相似流利度数脉频率快,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热证,亦见于里虚证滑脉往来流利圆滑,如珠走盘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动脉短而滑数,厥厥动摇惊恐、疼痛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轻刀刮竹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相兼脉与真脏脉

一、相兼脉

浮滑脉:表证夹痰

浮数脉: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沉涩脉: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洪数脉: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外感热病

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浮紧脉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浮缓脉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沉迟脉多见于里寒证。

沉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沉缓脉多见于脾虚,水湿停留。

沉细数脉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证,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等。

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二、真脏脉: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表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

诊小儿脉

一、正常脉象

2~3岁的小儿,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钟脉跳100~120次;

5~10岁的小儿,脉动6至为常脉,约每分钟脉跳100次左右,4~5至为迟脉。病脉的临床意义脉的浮、沉、迟、数辨病证的表、里、寒、热;

脉的有力、无力定病证的虚、实。

1.浮脉多见于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2.沉脉多见于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3.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4.数脉多见于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第七单元按诊1、按胸部:虚里(心尖搏动处)正常--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异常--微弱:宗气虚其动应衣:宗气外泄按之充实,痛而拒按,叩之浊音-实证按之空虚,痛而喜按,叩之空声-实证辨肿胀有波动感-水臌;无波动感-气臌水肿-按之凹陷不起;气肿-按之凹陷,随之而起者手心热甚于手背——内伤发热;手背热甚于手心——外感发热;手足心热-内伤发热麻疹患儿,中指尖独冷-发疹按俞穴:肺病:中府、肺俞、太渊;肝病:期门、肝俞、太冲;胃病:胃俞、足三里第八单元八纲辨证(上下不一主从下,表里不一主从里)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表证: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急、浅、轻、短,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以脏腑病为主,恶寒与发热单独出现,缓、深、重、长: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半表半里: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里2、表证小便清利,饮食如故3、里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4、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寒证:感受寒邪,阴盛或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冷白稀静润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自身阳虚----虚寒热证:感受热邪,阳盛或阴虚,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赤热稠动干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重按无力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1、假实:“至虚有盛候”腹胀急,但时胀时不胀,(实-常急)腹胀喜按2、假虚:“大实有羸状”默默不语,时而声多气粗,泄泻而得反快,不食却思食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口渴欲饮,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第九单元病因辨证风淫证候

1、风邪侵表:发热恶寒、汗出、鼻塞或喷嚏,咳嗽,咽喉痒或痛,苔薄白,脉浮缓2、风客肌肤:皮肤瘙痒,或起丘疹,或起风团,此起彼伏,游走不定3、风袭经络:颜面麻木仁,口眼歪斜,颈项拘急,四肢抽搐4、风袭关节:关节疼痛,游走不定5、风水相搏:颜面先肿,继则全身寒淫证候: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又称外寒证(恶寒、局部冷痛、苔白滑)1、伤寒证:寒邪伤于肌表: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浮紧2、中寒证:寒邪直中脏腑(寒邪客肺、寒滞胃肠、寒滞肝脉、寒滞心脉、寒凝胞宫证等腹部冷痛,喜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咳喘,或泄泻,或手足拘挛,或囊缩等,舌淡苔白,脉沉紧3、寒凝经脉:关节冷痛,痛有定处,喜温暑淫证候(发热,恶热,口渴,汗出,疲乏,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1、伤暑: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2、中暑:发热,卒然昏倒,汗不出,烦闷,气急,甚或昏迷惊厥,舌绛干燥,脉濡数湿淫证候(困重痞闷,腻浊,缠绵)1、湿邪伤表:头重如裹,身热无汗,关节疼痛,四肢倦怠2、湿侵皮肤:皮肤起泡,破流黄水(黄水疮),或足趾奇痒,皮破流水3、湿流关节:关节重着酸痛,肌肤麻木,疼痛固定,脉濡缓,舌苔腻,屈伸不利燥淫证候干(皮肤,清窍,肺系)1、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喉痒,鼻塞,舌白而干,脉浮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而成凉燥2、温燥:身热有汗,口渴,咽干,咳嗽,胸痛,甚者痰中带血,以及上气鼻干,舌干苔黄,脉象浮数火淫证候:(壮热,面红目赤,口渴,谵妄,出血,痈脓,舌红降)火灼气分-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热入营血,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发疹热扰神明-发狂;热灼肌肤-皮肤生痈疖;热伤津液-便秘,尿黄暑-以汗出过多,气阴两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暑益气(清暑益气汤)火-以火毒内侵,或灼伤肌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情志辨证

喜证——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肢体疲软,脉缓。

怒证——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

悲恐证——善悲喜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面色惨淡;或胆怯易惊,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忧思证——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表情淡漠,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心悸,倦怠乏力,纳谷不馨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气病辨证

气虚证: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全身功能活动低下)气陷证: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清阳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气虚证+脏器下垂)气滞证:气机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胀痛,脉弦)胀闷、疼痛、脉弦气逆证:气机逆而向上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证候(脾胃之气上逆+肝气升发太过)肺气上逆-咳嗽,气喘,不得平卧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肝气上逆-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吐血衄血,甚至晕厥

气不固证: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或见自汗不止;或为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为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气脱证——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全身瘫软,神识朦胧,二便失禁。

气闭证——突然发生势急、症重之昏厥,或内脏绞痛,或二便闭塞,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弦有力等。

血病辨证

血虚证——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见眼花、两目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神疲,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脉细无力等。

血脱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

血瘀证——(气滞、气虚、血寒、出血)疼痛特点为刺痛、痛久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血热证——身热夜甚,或潮热,口渴,面赤,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甚或狂乱、神昏谵语,血寒证——畏寒,手足或少腹等患处冷痛拘急、得温痛减,肤色紫暗发凉,或为痛经、夹有血块,唇舌青紫,苔白滑,脉沉迟弦涩等。(实寒证:寒滞肝脉证、寒凝胞宫证、寒凝脉络证)

气血同病辨证

气滞血瘀证——以身体局部胀闷走窜疼痛,甚或刺痛,疼痛固定、拒按;或有肿块坚硬,局部青紫肿胀;或有情志抑郁,性急易怒;或有面色紫暗,皮肤青筋暴露;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或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辨证依据。

气虚血瘀证——以面色淡白无华或面色紫暗,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局部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淡紫,或有斑点,脉涩等为辨证依据。

气血两虚证——以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颜色淡白,或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形体消瘦,手足发麻;舌质淡白,脉细无力等为辨证依据。

气不摄血证——以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皮下青紫色斑块等各种慢性出血,并见面色淡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慌心悸,食少,舌淡白,脉弱等为辨证依据。

气随血脱证——以大量出血的同时,出现面色苍白,气少息微,冷汗淋漓,舌淡,脉微欲绝或散大无根等为辨证依据。

津液病辨证

痰证——常见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或头晕目眩,或形体肥胖,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等,舌苔腻,脉滑。

饮证——脘腹痞胀,泛吐清水,脘腹部水声辘辘;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心悸,息促不得卧;身体、肢节疼重;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头目眩晕,舌苔白滑,脉弦或滑等。四饮鉴别见下表分类临床表现病机痰饮——饮停胃肠脘腹痞胀,呕吐清涎,胃中振水音,肠间水声辘辘饮停胃肠,胃失和降悬饮——饮停胸胁胸胁饱满,胀痛,咳嗽,转侧则痛增,脉弦饮停胸胁,阻遏气机支饮——饮停心肺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饮停心包,阻遏心阳溢饮——饮溢肢体沉重,酸痛,或浮肿,小便不利饮溢四肢水停证——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等。

津液亏虚证——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大便等干燥,皮肤枯瘪而缺乏弹性,眼球深陷,口渴欲饮水,小便短少而黄,舌红,脉细数无力等。阳水-从面部开始,渐及全身外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阴水-从足部开始,腰以下为阳虚气化失司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肝风内动四证证候性质主症兼症舌象脉象肝阳化风上实下虚眩晕欲仆、急躁易怒,耳鸣,项强,头摇,肢体震颤,语言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头胀头痛,手足麻木,步履不稳,面赤舌红苔白或腻弦而有力热极生风实热证口渴,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高热,烦躁谵语或神昏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阴虚动风虚证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燥咽干,眩晕耳鸣,形体消瘦舌红少津弦细数血虚生风虚证肢体震颤,麻木,手足拘急,肌肉瞤动眩晕,爪甲不荣,面白无华,皮肤瘙痒舌淡苔白细或弱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张仲景(张机)

太阳病: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为人体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正气奋起抗邪,于是表现出太阳病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一)太阳经证1、太阳中风证:外感风寒,营卫失和----发热,恶风,自汗出,脉浮缓2、太阳伤寒证:寒邪侵袭,卫阳被遏----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阳明病:表证不解入里(胃肠):里热实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阳明经证-胃经实热阳明腑证-大肠实热(一)阳明经证----邪热充斥阳明胃经临床表现: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二)阳明腑证----热传大肠,与肠中燥屎相结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痞满燥实少阳病:表里之间,因而不属于表证,也不属于里证。半表半里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太阴病:----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温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