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读促思深入文本剥茧抽丝深化理解以读促思深入文本
剥茧抽丝深化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例鉴赏
【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观点。2感受文章气势,了解孟子散文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这篇古文所在的单元是一个群星闪耀的单元,收录的文章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最光辉的思想,在一个个光辉思想背后,是一位位个性鲜明的人。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开创了中华文化一个蓬勃的时代,使得中华文化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出示课件1)好,让我们齐读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它的作者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的孟子。(板书课题)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地学习课文,让我们明确一下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展示学习目标。)请齐读。二诵读:读通读顺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出示课件3)生:(按要求自读)师:我估计这些字大家在读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出示课件4),请大家动笔标到书上。师:掌握了读音后,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文,一定要“读得准确”。生:(生自由朗读)师:下面让我们把文章齐读一遍,读的时候,一定要放开声音。生:(齐读)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晃动着小脑袋,很有吟诵的感觉。三默读:疏通文意师:把文章读得准确才是第一步,接下来,让我们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对照课下注释,用3分钟时间默读课文,试着理解句意。翻译有困难的地方标注出来。(生自学,师巡视指导)师: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出示课件5)解释重点词语七里之郭。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亲戚畔之。5、天下顺之。(回答“郭”字时学生翻译为“外城”,教师提示学生《木兰诗》中也用到了这个词,明确与已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方法)(回答“畔”字时,学生答“背叛”。教师明确这是个通假字)师:让我们再来译句纠错,请同学们看这些句子的翻译,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出示课件6)译句纠错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城市不是不高,池塘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也不是不充足……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到得少,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到得多,天下人都归顺他。(句子1:教师主要明确“城”“池”的翻译。)(句子2:教师主要明确“之”“至”的翻译)四精读:深入理解师: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把文章读一读。这遍读请大家轻轻地、慢慢地读,以理解为主,思考这篇文章孟子要推行怎样的治国主张?生:这篇文章孟子要推行他“仁政”的政治主张,也就是要对老百姓好一点,不要随意发动战争。师:你不但对文章内容有概括,而且谈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好。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文中的重点词句。(出示课件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这句话中强调了战争中要素有哪几个?生:天时、地利、人和。师:这些因素中,哪一个最重要?生:人和。师:(板书:和)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有难度的句子。(出示课件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师:这几句话是围绕哪个词来讲的?生:道师:(板书:道)“道”在文中什么意思?生:仁政师:“得道”呢?生:实施仁政。师:“失道”呢?生:不实施仁政。师:围绕“道”这个词,你能不能找出三组反义词。生:得道对失道、寡对多、畔对顺。师:这几组反义词,能不能帮助你更深入理解“得道”和“失道”会有怎样的不同?生:这几组反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得道”和“失道”不同的结果,得道者就会有很多人帮助他,失道者就没有人帮助,甚至亲戚都背叛他。师:老师在读书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这个词,并且在古汉语词典中找到“道”有14种解释,老师选取了最为接近文中的“道”的几个解释。请你想一想,选一选。文中的“道”的理解,是由它的哪个本义引申来的?(出示课件9)道A路,方向。B学术或者宗教体系。C方法,办法。生:我认为是C,这里“道”是仁政的意思,仁政是一种治国的方法,办法。师: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来想象一下。把自己当成孟子,当你面对君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会建议君王用什么样的办法对待百姓,才能让君王得到百姓拥护和帮助?生:要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师:对,君王要关注百姓的生活。生:我读过孟子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君王放在第二位,不能本末倒置。师:非常棒,你能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孟子的思想。生:首先,君王要做到人人平等,君王要和百姓一样。再一个就是君王做事要深入民心。师: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提出人人平等,孟子是多么的了不起呀。师:我从同学们发言中听出了爱,听出了仁义,听出了和谐。这些不都是“人和”具体的表现吗?所以,孟子推行“仁政”思想,目的就是要达到“和”的效果。“道”是这篇文章的眼睛,也是历史的眼睛。它帮助人们在春秋战国那个“失道”的黑暗时代中去寻找着光明。文中表现孟子观点的句子成了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明了精辟的观点是本文说理的一个特点。(出示课件10)孟子散文说理特点之一:明确精辟的观点五感受文章气势,品析写作特色师:孟子推行自己的思想,仅靠有观点是不够的。那么,他是怎样和诸子百家与他“争鸣”的人雄辩的,又是怎样说服君王要实施仁政呢?接下来,让我们品析课文。先来听听老师怎样读这篇文章,看看能不能帮助你在文章中感受到什么?生:我感觉老师您就像孟子一样。在君王面前用自己的气势和信心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这样做让国家更加富强,表现了爱国情怀。师:感谢你对老师这样高度的评价。我的感受来源于孟子文章的气势。(板书:气势)那么,古人是如何评价孟子文章的气势的呢?(出示课件11)“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间,称其气之大小。”-------苏辙(一)品析结构层次师:既然大家都认为孟子的文章有气势,就让我们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具体感受一下。针对本文的三个段落,老师给出了三幅结构示意图,表明三个段落的关系。abc你比较同意哪一个?小组讨论,选出一个代表,讲讲你们组的理由。(出示课件12)
A
(二)
(一)
(三)B
(一)
(三)(二)
C(一)
(二)
(三)
(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生:我选A选项,因为(一)是文章的中心句,其他部分都是围绕这个内容写的,所以选A。生:我选C选项,因为这个选项体现了总分总的结构,所以选C。生:我选B选项,因为(三)是本课得出的结论,前面部分都是为结论服务的,所以选B。师:其实三种选项都有道理。如果我们用层层深入的思路来理解,应该选那个思路?生:C师:对。首先,作者提出观点;然后借用两个战争的事例进一步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即分析观点;最后,由战争过渡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种层层垫高的方法,使文章呈现了非凡的气势。这样,文章说理更加有力,更令人信服。这是文章说理的特点之二。(出示课件13)孟子散文说理特点之二:
清晰严谨的思路(二)品析句式修辞师:理清了文章思路,让我们再来品析一下文章语言,感受气势。文章中哪些句式或修辞,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先来看看老师给出的这句话。(出示课件1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生: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也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增强了文章气势。师:气势是怎样增强的呢,你能读出来吗?(生平淡读出)师:你分析的很好,但并没有把气势读出来。老师来帮助一下。(出示课件1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高也,池深也,兵革坚利也,米粟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师:我把句子改写后发现,意思并没有改变,请问文章气势有变化吗?生:改写的句子少了坚定的语气,气势不强烈了。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学生读——师指导——学生再读——学生齐读)生:(读出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把握重音很好)师:老师发现你在朗读时很注意几个词的重读,为什么呢?生:我重读的几个词有对比的效果,突出且强调了“得道”和“失道”的不同结果,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就强调出来了。生:(读出句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把握语调很到位)师:听你朗读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域民”“固国”是讲一个国家的治理,“威天下”是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范围越来越大了。师:通过同学们语言的品析和体验式的朗读,我们发现,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这些就是孟子散文说理特点之三。(出示课件15)孟子散文说理特点之三:气势磅礴的语言(三)品析篇幅意蕴师:老师读书时还有一个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孟子提出治国安天下的政治主张,完全可以洋洋洒洒写上万言,然而我们品析文章,它的篇幅仅162个字。有句俗话叫“浓缩的都是精华”。这162字个清晰地告诉了百姓、君王和社会。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文章语言如此精炼,然而在这162个字中,孟子不惜笔墨,反反复复,不断地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断强调着“得道、失道”。他是向人们宣告他的政治主张,也是本文丰厚意蕴的凝结。文章气势也随着这一宣告呼之欲出。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气势的感受,自由地大声地把课文朗读出来。(指名读。一位男生大气磅礴地朗读,赢得全场掌声)六课堂梳理师: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孟子散文说理的几大特点:明确精辟的观点、清晰严谨的思路和气势磅礴的语言,这是写好说理文章的必备条件。(出示课件16)人们历来评价孟子为伟大的思想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可以评价他为优秀的散文家。七问题探究最后,提出一个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遇到的问题。请大家关注一下文章的首尾。开头第一句作者就提出了“和”的主张,而结尾却说“战必胜矣”。请联系这篇文章内容,以及你对孟子的了解想一想,孟子是主张战呢,还是不主张战呢?在表明观点时有理有据,语言简明。(出示课件17,展示课后作业)
【名师观察】
以读促思深入文本
剥茧抽丝深化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文言文。如何在一节课中帮助学生去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李鹏老师这节课的做法可供借鉴。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对深入研读文本针对性很强。“三分诗文七分读。”“读”是课堂教学永远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读什么,怎么读,通过读怎样去思考,读得既务实有效针对性强,又形式多样不乏味,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认真实践的。该课整体感知部分诵读,要求读通读顺。然后默读,疏通文意。以上读的要求和形式层次感很强,先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正音后齐读,自学时默读,再次梳理文意时轻轻地、慢慢地读等。精读和品读部分,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围绕“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的散文很有气势”这一线索性的话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中读,在读中学。“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领略文章气势磅礴,读有所依;“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读有所感;“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式修辞,读有所悟;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读有所品。在有针对性的朗读中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二,步步深入的巧妙设计,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很强。在疏通文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用“译句纠错”的设计,让学生在错误翻译纠错中,通过对比、推敲,加深了对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避免了“串译”的枯燥冗杂。“道”是本文的文眼,又是难点,师生通过几组对比很强的反义词理解“道”;然后追根溯源,从“道”的古汉语的本义联系文本再来理解;最后情景设计“假如我是孟子”,将“道”的理解形象化、生动化。整个设计环环相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例糖尿病酮中毒个案护理
- 《后勤管理制度》课件
- 专科护理发展的意义
- 农产品培训教案
- 《通项公式的求法》课件
- 向管理要效益
- 基层医疗机构
- 学校反邪教教学活动
- 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
- 2024年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初中组第301-500题)
-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 材料自动分拣控制系统的设计
-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培训
-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三(第八~十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解码国家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阻生牙拔除的护理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定稿)
- 全科医生师资培训课件
- 《遗传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