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1.gif)
![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gif)
![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3.gif)
![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4.gif)
![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2f0a746a1748d4ebd454c3a7d5c8d461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参考答案:A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B.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I-
D.HCO3-、HPO42-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A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A.600g
B.900g
C.1600g
D.5600g参考答案:B4.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
B.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参考答案:C5.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参考答案:B6.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了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人工圈养大熊猫已达268只,而以长期合作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参考答案:C7.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参考答案:A8.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参考答案:C9.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参考答案:A10.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参考答案:B略11.下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参考答案:B解析: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后期;丙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也属于减数分裂第二次的后期;只有乙图是指有丝分裂的后期。12.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A.1
B.2
C.8
D.16参考答案:B13.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14.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参考答案:B15.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D.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参考答案:C1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能量转换与物质合成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复合体,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参考答案:B1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参考答案:D18.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主要以单糖形式存在B.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果糖C.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D.等质量的脂肪与糖原储存的能量相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错误;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B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细胞膜成分还有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脂肪为主要的储能物质,氧化分解等质量的脂肪和糖原,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点。19.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
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C.胚胎移植
D.胚胎分割参考答案:C2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参考答案:C【考点】21:细胞膜的成分;24:细胞膜的功能.【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2)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3)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此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解答】解: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同,功能也不同,B错误;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此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磷脂、胆固醇属于脂质,磷脂不含有胆固醇、脂肪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1.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
(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RNA的复制
③转录
④逆转录
⑤翻译A.①与③、②与④
B.②与⑤、①与④
C.①与④、②与③
D.②与④、①与⑤参考答案:C22.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参考答案:A23.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参考答案:A24.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参考答案:A【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 C、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识记和理解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参考答案:D26.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30多次下述循环:90~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60℃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0~75℃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被切断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参考答案:C27.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下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落酸与6-甲基嘌呤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B.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上,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合成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参考答案:C28.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磷酸和含氮碱基都连接在脱氧核糖上,其中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连接处的碳原子为脱氧核糖的1号碳、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处的碳原子(位于脱氧核糖的环外)为脱氧核糖的5号碳,即磷酸和含氮碱基两者连接位点之间相隔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和环上的一个氧原子.【解答】解:A、磷酸和含氮碱基连接在脱氧核糖上,且两者的连接位点之间应相隔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和环上的一个氧原子,A错误;B、磷酸和含氮碱连接在脱氧核糖上,且两者连接位点之间相隔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和环上的一个氧原子,B正确;C、磷酸和含氮碱基都应连接在脱氧核糖上,C错误;D、磷酸和含氮碱基都应连接在脱氧核糖上,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模型图,考查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考生识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掌握构成脱氧核苷酸的三种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29.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2)脑啡肽是由个氨基酸经过
的方式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
.(3)该化合物是氨基酸失去
个分子水形成的.参考答案:(1)(2)5
脱水缩合
肽键(3)4
【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也称为多肽.组成吗啡分子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解答】解:(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2)组成脑啡肽的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说明是由5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互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肽键,其结构式为﹣CO﹣NH﹣.(3)该化合物是氨基酸失去5﹣1=4个分子水形成的.3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参考答案:B31.从基因型为Aa的某种植物营养器官中获取细胞,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X和Z细胞的形态不同,但核DNA一般相同B.将X和Y细胞融合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为四倍体C.将Y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可产生3种配子D.若将X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培养过程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参考答案:D3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分离参考答案:A【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可遗传的变异又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三者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B、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C、染色体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基因的分离不属于变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种类及各自的意义,明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33.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参考答案:B3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兴奋只能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到相邻的神经细胞参考答案:D35.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CO2的形成发生在(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各个阶段参考答案:B3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参考答案:C37.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参考答案:C38.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DD×dd
B.DD×Dd
C.Dd×Dd
D.Dd×dd参考答案:D39.下列对动物体内酶、激素和ATP这三类有机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三类有机物一定都含有C、H、OB.成年男性体内,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有酶、激素和ATP的参与C.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ATPD.酶和ATP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参考答案:D【考点】酶的特性;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是来源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能量来源于光能,活性作用产生的ATP的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可以转化成光能、电能和化学能.【解答】解:A、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RNA,激素为固醇类或含氮类物质,它们和ATP都含有C、H、O,A正确;B、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需酶的催化,需要性激素的调节,需要消耗能量ATP,B正确;C、活细胞均能合成酶和ATP,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ATP,C正确;D、激素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进入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
40.醋酸菌和乳酸菌都属细菌,拟核中都含一个DNA,但与呼吸有关的酶却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着丝点数目不同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右图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⑴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外演出场地搭建与拆除合同
- 买卖合同争议调解协议书
- 垃圾清理项目合同范本
- 市政道路改造承包合同范文
- 关于物流公司合作合同
- 产业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绿色产业园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2025年中国肉羊养殖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在市国动办(人防办)2025年春节节后收心会上的讲话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财产分割执行及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课件
- 硫酸铵废水MVR蒸发结晶
-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开学第一课(七下数学)
- 固定资产借用登记表
- 行业会计比较ppt课件(完整版)
- 外固定架--ppt课件
- 飞达及其辅助机构
- 法语工程词汇(路桥、隧道、房建)
- 深圳地铁三号线正线信号系统
- 高中化学竞赛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