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需水量管理基本参数分析
摘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用水量迅速上升。截至1997年底,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日用水量已由1980年不足80升上升到135升;城市供水量已达到476亿立方米。城市需水量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喷发式上升过渡到平缓发展,并在近年出现下降的新趋势。
关键字:城市需水量管理基本参数分析1.前言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用水量迅速上升。截至1997年底,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日用水量已由1980年不足80升上升到135升;城市供水量已达到476亿立方米。城市需水量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喷发式上升过渡到平缓发展,并在近年出现下降的新趋势。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此外,我国淡水资源不论在地域和时空的分布相差极大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极不协调。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注重增加城市供水能力的同时,城市需水量管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低水价导致过高的用水需求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客观上加重了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城市用水量无论在总量和单位消耗指标上与我国面临的有限的水资源极不协调。为确保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施长期有效的需水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在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城市需水量管理概念;重点分析了城市居民生活需水量与水价和居民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家庭用水需求方程,利用城市家庭用水量需求曲线,计算了城市居民家庭用水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并预测了到2007年城市家庭需水量的基本参数。2.城市供水现状截至1997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6699.4万人。城市日供水能力已由1949年的240.7万m3/日,增至20784.4万m3/日,城市供水总量达到476亿m3,全年生产用水252.5亿m3;生活用水175.4亿m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达到213.4升,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10.8亿m3,家庭用水占生活用水量的63.2%;用水人口达到22523.1万人,用水普及率为95.16%;城市供水能力已基本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3.近20年城市供水量变化趋势分析自1978年以来,城市供水量变化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4年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4年至1994年持续快速上升阶段和1994年以后供水量窄幅波动并逐年下降阶段。由图1和表1可见,现阶段城市供水量已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4.实施长期水价和水需求管理战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据水利部的统计,80年代初,全国有300多个缺水城市,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4个,其中:35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缺水城市的地理分布亦由北方和沿海地区扩展到全国。
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到2010年将达到4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对城市用水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实施长期水价和水需求管理战略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表-1城市用水量量统计年份供水总量(万吨)生活供水总量(万万吨)生产供水总量(万万吨)197878750727585443850119798322013092064620661980883427339130479935198196994336782351842819821011319391422537290198310659594219685561881984117647446565161235319851280238519493653427198627739217069711916119198729846977597022063356198833858478738002345634198939366489306192830377199038234251001021259790619914085073115992927011611992429843711729292856051199345023411282543291538419944894620142245331360991995481565315814512736256199646606521670673261814519974760652175400025250005.城市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据《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报告》有关数据统计,城市供水量和需水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表2城市居民家庭用水水量与家庭收收入组合分析析年份供水总量
(万m33)家庭收入
(元/月月)用水人口
(万人)综合用水指标
(升升/人/日)生活用水指标
(升升/人/日)家庭用水指标
(升升/人/日)198512802382439424.3372151911990382342544415611.16711761111996466065212922199758020813519974760000155022523.1579213135注:家庭收入为当年价。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根据上表分析,1996年以来,城市综合用水指标、家庭用水指标基本稳定在580升和135升的水平,说明城市供水量已满足当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上的需水量要求。由于水价长期偏离市场的均衡价格,低于城市供水的长期边际成本,导致同期城市供水行业已由盈利变为亏损。仅1996年全行业亏损额就达1.2亿元(含补贴收入7.7亿元),亏损面高达35.7%。因此,分析水价、家庭收入相对变化引起的需水量相对变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最优用水水平,对于制定长期需水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5.1城市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家庭用水主要是室内生活用水,因此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有如下几个特点:
A不会由于水价的变动引起需水量的大量增加或大幅减少,需求价格弹性表现为缺乏弹性。
B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很小,通常不到1%,水价提高,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C家庭收入提高,居民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更高的水价。
5.2城市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
根据家庭用水的特点,其需求价格弹性可以表述为:水价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水量的相对变动,即其需水量的变化率与水价变化率之比:式中Pe––––城市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
(q2-q1)––––需水量的变动量
(p2-p1)––––水价的变动量
p––––水价的绝对量
q––––需水量的绝对量
按照需求法则,需水量与水价成反向变动,Pe为负值。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为缺乏弹性的特点,其绝对值0<|Pe|<1。随着水价增加,需求价格弹性逐渐增大。如图3所示,按照1997年城市家庭用水需求曲线计算,当水价为4元/m3时,需求价格弹性为-0.18,当水价为4元/m3时,为-0.64。由1997年城市家庭人均日用水量135升推算,平均水价为0.55元/m3,相应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为-0.18,也就是说当年水价提高或下降10%,家庭用水量减少或增加1.8%。计算结果表明,1997年城市家庭平均水价远低于市场供求达到均衡的水平。如果水价调整到0.9元/m3,即:水价提高64%时,城市家庭人均需水量降至125升。家庭人均用水量降低2.8%。我国城市家庭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如下表所示:表3家庭用水需求价价格弹性(以1997年可比价格格计算)平均水价(元/mm3)价格弹性平均水价(元/mm3)价格弹性0.502.50-0.530.75-0.242.75-0.551.00-0.303.00-0.571.25-0.333.25-0.591.50-0.383.50-0.611.75-0.433.75-0.632.00-0.474.00-0.642.25-0.50注:需求价格弹性为00.25元/m3水价增量计计算的点弹性性。5.3城市家庭用水需求收入弹性
家庭用水需求收入弹性可以表述为:家庭收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水量的相对变动,即其需水量的变化率与家庭收入变化率之比:式中(p2-p1)––––水价的变动量
Ie––––家庭用水需求收入弹性
(q2-q1)––––需水量的变动量
(I2-I1)––––家庭收入的变动量
I––––家庭收入的绝对量
q––––需水量的绝对量在相同水价时,低收入家庭用水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高收入家庭,水价提高对低收入家庭影响大于高收入家庭。需求收入弹性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而降低,依据1997年城市家庭平均月收入1550元计算,需求收入弹性为0.74,同期最高家庭月平均收入为2491元,其需求收入弹性为0.69。也就是说,在1997年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家庭收入每提高10%,家庭需水量相应增加7.4%。平均水费支出仅占家庭收入0.45%,即使最低收入户亦仅占其全部家庭收入的0.53%。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水价对居民生活水平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详见表4)表41997年家家庭用水需求求收入弹性按收入等级划分的的收入等级家庭收入
元/月人均需水量
LCDDIe水费支出占家庭收收入百分比最低收入户87687.240.770.53低收入户1089103.120.760.50中等偏下户1255114.850.750.48中等收入户1466129.050.740.46中等偏上户1736146.180.730.44高收入户2021163.160.710.43最高收入户2599194.440.690.406.家庭用水需求方程实践经验证明,当居民收入和其他因素不变,需水量是所有可能价格的函数。水价高时家庭用水量少,水价低时,用水量多。因此,需求曲线的坡度向右方下斜。水价增加不会导致水量同比例增加,需求曲线为非线性需求曲线。根据家庭用水的特点,家庭用水需求曲线上任意点切线的价格弹性为:
即:
由于需求曲线任意点切线需求价格弹性(横轴公式):Pe=(q1-q)/q需求方程:当qq1,q1→最低用水量时P=P1因此,家庭用水需求方程:家庭用水需求方程实践使用中必须经过供水损失修正。利用该方程开发的城市家庭需水量计算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水价变动引起的城市家庭需水量的变化和消费者支付愿望。如果1998年家庭用水平均水在1997年平均水价0.55元/m3基础上调整到0.9元/m3,其后8年内每年提高10%,供水损失率15%,家庭收入增长率为4%,通货膨胀率3%,用水人口年增长率为2%,城市家庭人均日需水量到2004年基本可保持在1997年需水量水平(1997年城市居民家庭不同收入等级需求曲线和2000年、2005年和2007年城市家庭用水需求曲线见图3、图4。依据前述条件分析,如果我国城市家庭需水量得到很好管理,1997年的城市供水量可以满足2000年家庭用水量的需求,至2007年城市用水人口如果增加到2.89亿人,即:比1997年增加30%,城市家庭需水量仅增加33亿m3,比1997年增加32.11%;同期水价以1997年可比价格计算增加167%;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同期增加1.83倍,占家庭收入的0.84%。按照国际标准衡量,水费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仍然属于较低水平。实施有效的城市家庭需水量和水价管理战略,充分利用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不仅可以缓解下世纪初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可以获得得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表5家庭用水需水量预预测年家庭收入人均需水量LCDD平均水价(1997年不变价价格)IePe19971550134.500.550.74-0.1819981612125.000.870.73-0.2619991677129.650.850.73-0.2520001744125.031.070.73-0.2920011814129.811.040.72-0.2920021886134.731.010.72-0.2820031962128.771.270.72-0.3320042040133.791.240.71-0.3220052122138.961.200.71-0.3220062207144.271.170.70-0.3120072295136.801.470.70-0.36注:水价为1997年可比价格表6家庭用水需水量量量预测年用水人口
(亿人)人均日需水量(LL/cd)年需水量
(亿m33)水费支出占收入的的百分比19972.221341090.46%19982.271251040.65%19992.331301100.63%20002.391251090.74%20012.451301160.71%20022.511351240.69%20032.581291210.80%20042.651341300.78%20052.731391380.76%20062.811441480.73%20072.891371440.84%7.城市供水的长期边际成本(费用)从理论上讲,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分配,其价格必须等于提供该资源极其服务的长期边际成本(费用)。所谓“边际成本”不是指为当前该系统提供资源和服务的费用,而是指系统内现有水量已得到全部充分利用须提供下一个同样规模水量(单位增量水量)的成本(单位增值成本)。
当水价低于城市供水的长期边际成本(费用)时,必然产生过量需求。因此,必须长期持续的提高城市供水水价,使城市供水价格趋向于长期边际效益与长期边际成本达到平衡时的价格水平,从而提高城市用水效率。表7石家庄市城市供水水长期边际成成本估算实例例水源开发输水净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可变成本产水量年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m3/年156625662335
28493584671361131
31132471935995148416238
42831427118352554715425
52832614597904612572
6283544115235991327986219072835441152624132719714380828354411526241327295765709283544115262413273942876010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1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2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3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4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5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6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7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8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19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0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1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2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3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4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5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6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7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8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29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30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3128354411526241327492810950经济折现率100%
24393169243446618352460893696382132单位成本(元/mm3)0.300.210.420.220.560.452.16依照上述计算结果分析,该市现行水价远低与供水的长期边际成本,只有连续提高水价才能够消除过量需求,达到供求平衡。否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城市供水和水资源短缺局面。8.水价和需水量动态管理按照市场供求法则,水价上升,需水量将下降,收入增加需水量将增加。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忽略价格因素而不对需水量加以约束,不计成本的向城市无偿提供供水在任一城市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水资源极为有限的国家加强水价和需水量管理应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提高城市供水水价受到政府和各种因素约束,虽然政府采取提供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低水价给供水企业造成的财政亏损,但是从经济学原理出发,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是十分不可取的。水价不仅应当反映供水企业的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水价应当是给用户提供水资源丰缺的信号。当水价受到限制(管制价格),水价不仅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而且低于供水的长期边际成本时,用户体验不到水资源的紧缺,用水量远远大于实际的需水量。依据这种低水价时的用水量预测未来的需水量,城市必然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紧缺。
水价和需水量管理动态管理的目的就是使水价趋向于市场均衡的价格。如图5所示,以1997年城市供水曲线和估算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为例:1997年家庭用水水价为0.55元/m3,城市家庭人均日用水量为135升(Q1),需水量大于供水量,市场产生短缺。满足需水量(Q1)的长期边际成本约为2.2元/m3,如果水价提高到长期边际成本的水平,用水量将大幅降低,此时需水量过剩,水价将降低到达到(Q2),循环上述过程,市场供求最终达到均衡。由于需水量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向右上方平移,供水曲线随着边际成本的提高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15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专辑(统编版必修上册)
- 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鼓辊筒式磨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1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设计 河北专版
- 荨麻疹中医护理查房
-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镍白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推车转盘喷砂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Lesson2Amazing English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
- 医院科普直播方案
- 高原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 物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中考数学总复习全套课件
- 2023年6月新高考天津卷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精校打印版)
-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记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 幼儿园科学课件:《大肚子妈妈》
- 智能农业除草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 《论文所用框架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