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_第1页
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_第2页
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_第3页
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_第4页
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PSS论文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结构分析班级:姓名:学号:一、案例说明与问题描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和认识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率先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问题越来越社会的关注。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情况则更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描述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研究的结果与实际结合,指出了收入水平、上层建筑、消费环境、消费信贷等因素是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山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等一些时策建议。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水平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又受益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不断更新换代,时尚化、个性化成为消费潮流,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拥有档次日渐上升。影响耐用消费品走进农家的因素: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着力点。在国家实施内需振兴经济的政策下,开拓农村耐用品市场、改善农村耐用品消费环境、发掘农村耐用品消费潜力正当其时。无论从部分耐用品占有比例还是从使用的升级换代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耐用品购置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但是,制约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仍不容忽视。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相对较低:近几年,我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牞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框架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存在社会保障面窄、保障水平低、服务滞后等问题。综合消费环境差:主要是耐用品的售后服务差。农村商业网点配套服务相对于城市仍有很大距离,在我国乡镇市场,耐用品售后服务不及时,很多甚至处于空白,部分较高档的耐用品虽然买得起,但是坏了维修起来却十分不便,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消费需求,成为制约高档耐用品进入农家的很大障碍,售后服务渠道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信贷消费在农村尚未得到开发:高、低收入不同的家庭购买力悬殊很大,部分家庭对大件耐用品的消费能力还存在欠缺,单靠自己积累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村的信贷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并且缺少信贷抵押条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农民缺乏生活的安全感,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大大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二、分析目的、分析思路与数据选取本案例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品的结构,在研究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分析思路如下,首先利用描述性分析,对农村居民消费品德结构的数据进行基础性描述,以便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决定因素,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按照各种消费品在这些影响因素维度上的取值对各地区划分类型。本文利用选取的是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资料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10年底)地区电冰箱(台)X1空调机(台)X2抽油烟机(台)X3自行车(辆)X4摩托车(辆)X5电话机(部)X6移动电话(部)X7彩色电视机(台)X8照相机(台)X9家用计算机(台)X10全国37.1112.239.7596.4556.6462.68115.24108.944.767.46北京104.6786.5358.93180.2729.87112.13208.53137.6034.1352.27天津85.3355.5027.67184.3351.3388.67129.67123.0011.8312.50河北41.458.507.07185.3862.6766.0791.19115.523.866.05山西25.523.904.62113.7657.1076.0594.29107.144.626.24内蒙古36.990.632.7261.0766.2135.15115.5897.482.521.89辽宁53.971.019.79103.1257.8392.35107.35110.907.305.93吉林40.500.062.6361.7561.0053.13151.81111.062.564.63黑龙江45.850.587.3773.3050.2760.85127.14107.142.417.86上海101.00134.8371.00173.3349.3397.17173.83190.1724.0054.33江苏53.3539.5922.06159.5663.4491.88143.74134.7411.248.24浙江88.8576.5252.89128.3055.2290.78179.89162.2612.0431.07安徽51.4219.265.84104.0653.3569.90110.58106.103.484.32福建62.6926.9818.6855.3889.4581.59182.64122.535.7117.86江西34.706.202.6583.4758.2953.84127.35103.842.453.35山东54.9512.6414.88175.2170.2970.74141.33110.747.7610.83河南34.4315.052.29132.3351.9535.52126.24103.762.314.05湖北41.3612.457.7068.4759.7655.61134.21105.422.585.15湖南32.037.322.1947.3841.8657.76106.2793.541.953.00广东41.3330.9822.6299.88101.5682.15184.38116.608.0516.21广西21.022.811.3987.3672.5860.78125.1597.882.212.99海南11.251.250.5639.3196.8145.14110.9799.031.531.81重庆43.6110.111.5011.9722.3356.94107.7895.281.561.83四川40.455.182.0040.8536.5359.23118.18101.182.703.73贵州19.290.981.296.2926.7938.0882.5088.130.710.98云南12.330.252.9227.2938.8329.54115.2592.332.421.21西藏12.296.202.9236.8838.1340.6336.2568.131.880.21陕西19.234.412.03112.3247.3457.52140.81104.372.254.59甘肃14.390.282.06100.4453.9460.5695.11103.722.442.72青海37.000.331.6737.0073.3363.17123.5097.172.331.17宁夏27.670.172.33118.6783.6763.83151.83120.332.674.00新疆36.260.651.5580.3956.3241.2973.3583.613.941.68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1、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基础性描述,主要用于描述变量的基本特征。SPSS中的描述性分析过程可以生成相关的描述性统计量,如:均值,方差,标准差,全距,峰度和偏度等,同时描述性分析过程还将原始数据转换为Z分值并作为变量储存,通过这些描述性统计量,我们可以对变量变化的综合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2、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数据简化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独立的不可观测变量变化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假象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3、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一种分析方法,他使组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跟高的相似度,而组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聚类分析可以在没有先验分类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际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数据文件的建立首先在SPSS变量视图中建立变量“地区”、“电冰箱”、“空调机”、“抽油烟机”、“自行车辆”、“摩托车辆”、“电话机”、“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家用计算机”等观测信息,如下图所示。然后再SPSS活动数据文件的数据视图中,把相关数据输入到各个变量中,输入完毕如图所示。五、SPSS操作步骤描述统计分析操作步骤Step01打开数据文件,进入SPSS数据编辑窗口,然后再菜单栏中依次选择变量“电冰箱”、“空调机”、“抽油烟机”、“自行车”、“摩托车”、“电话机”、“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家用计算机”进入“变量”列表。Step02单击“选项”按钮进入“描述:选项”对话框,选中“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标准差”、“均值”、和“方差”,然后单击“继续”按钮,返回“描述性”对话框。Step03单击“确定”按钮,输出分析结果。2、因子分析操作步骤Step01打开数据文件,进入SPSS数据编辑器窗口,在菜单栏中一次点击“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命令将“电冰箱”、“空调机”、“抽油烟机”、“自行车”、“摩托车”、“电话机”、“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家用计算机”变量选入“变量”列表。Step02单击“描述”按钮,勾选“原始分析结果”复选框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复选框,单击“继续”按钮,保存设置结果。Step03单击“旋转”按钮,勾选“最大方差法”复选框,其他为系统默认选择,单击“继续”按钮,保存设置结果。Step04单击“得分”按钮,勾选“保存为变量”和“因子得分系数”复选框,保存设置结果。聚类分析操作步骤Step01在菜单栏中一次选择“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命令,弹出“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Step02从原变量列表中选择因子得分变量“FACE1-1”、“FACE2-1”到“变量”列表中,从原变量列表中选择“地区”到“个案标记依据”列表中。Step03在“分群”选项组内选择个案单选按钮。Step04单击“统计量”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图”对话框,勾选“树状图”单选按钮。Step05单击“确定”按钮,输出分层聚类分析的结果。六、结果判读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方差电冰箱(台)X13211.25104.6742.571624.22307586.757空调机(台)X232.06134.8318.230630.40739924.609抽油烟机(台)X332.5671.0011.736617.71186313.710自行车(辆)X4326.29185.3893.299151.986192702.564摩托车(辆)X53222.33101.5657.313118.55135344.153电话机(部)X63229.54112.1364.085320.15434406.197移动电话(部)X73236.25208.53125.998135.303921246.367彩色电视机(台)X83268.13190.17109.988822.45937504.423照相机(台)X932.7134.135.69386.9632248.486家用计算机(台)X1032.2154.339.067513.14554172.805有效的N(列表状态)32由上图可知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各个指标。据均值显示,移动电话的拥有量最大,而照相机的拥有量最小。据方差显示,自行车的拥有量,各地区的差异较大,而照相机的拥有量,各地区差异较小。各个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品结构差异还是很大的。2、因子分析图一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849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406.913df45Sig..000上图给出了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值越接近1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从该表中可以得到KMO的值为0.753,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图二公因子方差初始提取电冰箱(台)X11.000.860空调机(台)X21.000.912抽油烟机(台)X31.000.953自行车(辆)X41.000.522摩托车(辆)X51.000.937电话机(部)X61.000.753移动电话(部)X71.000.722彩色电视机(台)X81.000.861照相机(台)X91.000.892家用计算机(台)X101.000.923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图二给出了每个变量共同度的结果。该表左侧表示每个变量可以被所有因素所能解释的方差,右侧表示变量的共同度。从该表可以的到,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非常高,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够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图三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17.07970.79270.7927.07970.79270.7927.05770.56570.56521.25512.54683.3381.25512.54683.3381.27712.77383.3383.6326.31889.6574.3253.25392.9105.2562.55895.4686.2272.27497.7427.1421.42199.1638.041.41499.5779.027.26899.84510.015.155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图三给出了因子贡献率的结果。该表中左侧部分为初始特征值,中间为提取主因子结果,右侧为旋转后的主因子结果。合计指因子的特征值,方差的%表示该因子的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百分比,累计%表示累计的百分比。第一公共因子:70.797%,第二公共因子:12.54%,第三公共因子6.318%,…………,取前三个公共因子时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9.657%,已经达到85%的要求,所以取三个公共因子。图四旋转成份矩阵a成份12电冰箱(台)X1.926-.056空调机(台)X2.948-.113抽油烟机(台)X3.974-.056自行车(辆)X4.691.212摩托车(辆)X5-.053.967电话机(部)X6.846.193移动电话(部)X7.732.431彩色电视机(台)X8.907.194照相机(台)X9.937-.122家用计算机(台)X10.958-.062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3次迭代后收敛。图四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旋转方法是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通过因子旋转,各个因子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第一个因子与流动比率和电冰箱,空调机和抽油烟机相关性最强,因此将电冰箱作为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第二个因子与摩托车最为相关,因此将摩托车作为第二个因子的代表。3、聚类分析上图为聚类分析的冰状图,给出了各类之间的距离,从最后一行向前可以看出不同的聚类数量下的分类方式。*******************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DendrogramusingAverageLinkage(BetweenGroups)RescaledDistanceClusterCombineCASE0510152025LabelNum+---------+---------+---------+---------+---------+山西5-+陕西28-+河南17-+江西15-+湖北18-+黑龙江9-+安徽13-+全国1-+内蒙古6-+-+甘肃29-+|河北4-++---+辽宁7-+||广西21-+|+-------+青海30-+-+||吉林8-+||江苏11-+-----+|山东16-++-------------+湖南19-+||四川24-+||新疆32-+---+||云南26-++---------++-------------------+贵州25-+|||西藏27-+---+||重庆23-+||福建14---+---+||广东20---++---------------------+|海南22---+---+|宁夏31---+|北京2---+---------------+|上海10---++-----------------------------+天津3---+---------------+浙江12---+上图为聚类分析树形图,给出了聚类每一次合并的情况,整个图如同一棵躺倒的树,树形图也因此得名。结合聚类分析树形图,建议分为4类:北京、上海、天津为一类;福建、广东、海南为一类;山东、湖南、四川、新疆、云南、贵州、西藏、重庆、福建、广东为一类;其他城市为一类。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区分各个地区的农村消费品结构的差异。七、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评价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农民对家电产品的购买能力、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的差别更是错综复杂。1、东南发达地区。这主要是指东南沿海省份农村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主体,近年来农村人均纯收入每年平均可增长4%以上,消费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场远期需求空间很大,是我国家电企业今后重点开拓的主战场。这个家电市场的特点是∶农村经济发达,人均纯收入高,市场需求明显,消费增长速度将快于一般城镇。据调查影响农民家庭购买家电产品的重要原因除和城市居民购买力相比仍较低外,电力环境是其主要制约因素,电力不足、电压不稳、电价高是阻碍家电普及率提高的拦路虎。中企市场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随著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和电力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这一地区将首先表现出莲勃活力,所以尽快营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树立品牌形象是各家电厂商进行综合竞争的决胜手段。

2、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最多、地区最广的地区,然而由于经济开发较晚,特别是受地理自然环境的局限,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而且用于生活消费的基础设施在数量、布局、规模、档次、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甚至一些山区的用水、用电、道路、电信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至于较低收入的地区耐用家电产品普及率就更低了。

3、中西部贫困地区。这是中西部一些自然环境极度恶劣地区,高山、高寒、荒漠等人烟稀少地区,以及一些经济尚未开发的边远地区。这一地区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极不发达,农民购买力极低,生活尚不能达到温饱水平;一些地区尚未通电、通水、通路。在这些目前还不具备使用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地区,这样恶劣的消费环境里,农民对家电的消费还处于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或是用不好,甚至用不上的艰难处境。这已不是企业和居民自身能力能加以克服的困难。企业只能暂时放弃。如果一味要求开发经营,势必投资过大收效甚微;而产品过于追求适应化,往往导致产品技术含量过低和成本过高,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市场对家电产品的关注是价廉、耐用、适用、省电、易维修、对电压要求不苛刻等。比如对彩电的要求除价格低外,还应自带天线、接收信号灵敏度高、工作电压范围广、结构可靠、功能实用。据调查当前农村彩电闲置率较高,主要原因就是电视信号弱接收效果差。在这种使用环境中农民兄弟对诸如高画质、高音质一类新款功能则不感兴趣,认为“好东西得不到好用”。大部分农村家庭对冰箱的要求是冷冻室要大,而冷藏室利用率较低。其次是要求省电、坚固耐用。冰箱的保温性要好,因经常断电,以免所藏物品化冻。农民对洗衣机的要求首先是省电,这是由于农村电价普遍比城市高的缘故。其次是要求大容量、多功能、易操作、结构越简单耐用越好,要求低电压启动性能要好(160V),排水口径大,不易阻塞。对受到城市居民喜爱的微电子控制的全自动型洗衣机不感兴趣,认为技术太先进,没有必要,易出故障,不易维修。

八、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1、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通过人口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扩大户均耕地经营面积。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培植新的增长点。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保障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突出抓江苏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保证物畅其流,增产增收。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农产品“卖难”矛盾,保证农产品价值顺利实现。要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建立动态平衡的工农产品比价,确保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得到实际好处。适当提高财政对农业支持的比重,并建立农业和农村投融资新体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量投资,如果依赖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村居民投资显然是不够的。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应建立起国家、集体、和农民相结合的农业投资体系,要扩大以工代贩的比例,直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消费预期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给予的财力支持不足,农村五保户供养、社会救济、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基本上由农民互助互济,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这一基层组织作为执行载体。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集体化、公社化时期的保障体系瓦解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建立。他们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消费支出不会大幅增加。因此,农村居民合理化的消费结构要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强其经济安全感和消费信心,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由于多年来,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电、水、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己不能适应当今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同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这需要政府在投资计划上的倾斜,优先考虑农村的需要,继续发展农村电网,加强用电和收费管理,合理收费兴修水利,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发展自来水供应系统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方便农民购物改善农村通讯条件,提高电视接收质量和覆盖面,发展农村电话网完善农村的服务和维修网点,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等。应按照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基金,共建各项基础设施,使农村具备消费的基础条件,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4、优化工农产品结构和质量生产农村居民受欢迎的产品,是扩大消费市场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农村居民能够接受的是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商品。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多数农村居民在选购商品时首先考虑价格因素。从现实情况看,只要企业把生产对准农村居民需求,把握农村市场和消费特点,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农村市场就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农产品要不断提高自然质量,并通过产后处理,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要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农产品的多样化。只有使农产品结构和质量符合市场需要,才能适应农村居民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发展要求,这也是解决现阶段农产品出售难、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样是扩大农村居民增收空间,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举措。5、制定合理的农村居民消费教育政策消费者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对消费者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早在年,美国就建立了第一个消费者教育机构—消费研究所。而我国对消费者教育的起步较晚,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教育更是如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江苏农村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形成江苏农村居民对消费者权益与义务观念的理解与增强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知识水平、消费技能、技巧和个人修养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