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静物一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场所都有许多没有生命的物品会陪伴我们度过一段又一段的时光,它们有着自己的形体、色彩,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记录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对于它们的存在,我们常常熟视无睹,而有着艺术眼光的画家们,常常以它们作为通过绘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对象。本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表现的又一种语言“静物构图”,尝试运用物体在画面的主次关系及疏密聚散、前后纵深协调等方法进行静物构图练习,学习静物构图的画面主次关系和谐统一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静物画中静物的配置原则、静物构图与画面形式美感的关系。本课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呈现范作,巧设问题。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进行审美感受和艺术思维的训练,从中获得对构图基本知识的认识与运用,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宽泛的美术领域。活动一是学生选择几件图例中呈现的劳动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构图方式画一幅草图。知识技能的要点为:1.认识画面构图中物品的主次关系;2.初步认识画面形式美感的构图。教材从画家作品欣赏入手,同时编排了一个对照画家作品用线条勾勒画面中主体物的小练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及动手尝试练习,帮助学生从中领悟:画面上的静物有主次之分,主要物品摆在合适的位置能突出主体,能更鲜明地表达画面主题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具有形式美感、画面和谐的构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厨房用具为对象,列举了两种正确方式的画面处理,以及不合理的构图,如画面较“空”、“满”、“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构图的一般规律。学生活动是本课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构图基本原理运用的体验。活动二是学生为既定的画面主体物选择配置同类次要物品进行添画,组成构图合理的画面。学习要点为:了解画面视觉中心,以及画面主次物品组合的“变化与统一”原理。在静物画中,画面的重心感通常在视觉中心体现,画面的重心往往与主体物的大小、位置及多个物品的组合有关。教材编排了三组以电风扇为画面主体物的正误构图,并配以说明性文字。画面构图中主体物与次要物品在组合布局上既要有变化,又要统一,即产生分散与集中的疏密聚散关系、前后纵深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既有动感、对比,又给人以安定、和谐的感觉。为了让学生直观明了地理解这一原理,教材编排了两幅优秀构图的学生线描作品,画面的主体物形象突出,并配置有多件同类的次要物品。提示性文字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从中感悟构图“变化与统一”的原理。活动三是学生自主选择2-3件静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教学要点为:了解画面构图中视觉均衡的原理。为了形象说明这一原理,教材以法国画家夏尔丹的静物画为范例,将画面中的物品及构图进行简化提炼,并以不对称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示意图对比原作品,从中发现画面各个静物组合位置的安排给人以心理上的均衡感的原因,即画家通过在画面上合理安排不同形体、色彩的静物的位置,使画面稳定,有均衡感。学生的作业应考虑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构图知识,包括静物的分类、选择,主体物与次要物品的合理摆放等。二、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2.学生初步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3.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体会平凡生活的幸福。三、教学思路本课融审美、益智于其中,以学生活动驱动为主线。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运用情境法、点拨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发现构图形式原理。活动一的教学可作以下安排:欣赏感知——辨析讨论——形成认识——尝试实践——师生评价。教师可先出示两幅画家的静物作品,提问:这幅画画的什么内容?画家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呈现画名。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一看到画面就能迅速地初步感知绘画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画中物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同属厨房食品类的、同属儿童生活用品类的。教师归结:静物是个大家族,它本是无声无语的,但人们根据一定的意图将不同静物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内涵。接下来,教师继续以两幅画为范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画面的主体物及画面的次要物品。结合课件,通过在画面上用线条勾勒出主体物的大致轮廓,让学生了解:画面中虽然是同类物品,但物品既要有形体的变化,又要有主次之分。在指导学生了解、感知常见静物构图的形式美感这一环节,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表现厨房用品的两组构图样式,组织学生辨析讨论,从中发现“满”、“空”、“挤”、“偏”几种常见的问题构图,感知和谐美观的静物画。学生练习前,教师可提示学生选择的劳动工具不宜过多,三至五件即可,注意主体物与次要物品的形体大小差异,以及主体物位置的合理摆放。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评。活动二教学可作以下安排:情境激趣——问题质疑——点拨提升——学生作业——交流评价。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使用数码相机为物品拍照的事例作为情境,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抛出问题,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如:“老师家餐桌上的一盆水仙花开了,老师用相机记录下了它们的美丽,想保留其中最美的一张,你们觉得哪张最好看呢?”同时出示四张有正误构图的照片。四张照片涉及主体物在画面中的朝向、主体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成组物品搭配的前后关系三个构图问题。讨论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以电风扇为主体物的一组构图及提示性文字,加深学生对画面中心、前后空间等几个构图知识的认识、理解。在指导学生掌握画面“变化与统一”的构图原理时,教师可先将画面每个物品制作成纸模板,利用可移动纸模板进行演示、讨论。教师将纸模板代表的物品摆成一幅构图合理、和谐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画面中任意两个物体的位置安排,并说明安排的理由。通过师生现场移动模板,调整其中一个物体的位置或物体之间的距离,在直观演示与讨论中发现“变化与统一”的构图法则,了解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画面和谐的关键的原理。学生作业为添画练习,教师应提示学生先不急于动笔,动笔前先观察作业纸上已画有的扫帚形体,以及扫帚在画面的空间位置,考虑添画物品与扫帚之间的大小及位置关系,线条表现注意筒洁、流畅。活动三的教学可作以下安排:游戏激趣——知识迁移——指导方法——学生创作——师生评价。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玩“平衡木”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有三角形支点的平衡木,然后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形纸模板,提问:“你们玩过平衡木吗?谁能将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圆球放在平衡木支点两则,使之感觉视觉平衡?”通过调整两侧大小不同的圆球离中心点的距离能使画面获得视觉上的均衡。教师再出示多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几何形模板,学生通过尝试调整物品的数量以及物品与中心点的距离使平衡木的两则感觉视觉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夏尔丹的油画作品,引导学生以平衡木的原理来分析理解画面中不同形状及大小物体组合的方式。通过学生实践及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在一幅画面中,静物的形体、大小、数量各不相同,可通过物品的疏密聚散组合使画面在视觉上达到平衡。学生的作业可以是个人创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教师要提示学生静物选择的方法、分类,静物的组合摆放应考虑本单元学习的构图知识。学生完成作业后,展示评价。四、教学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单色厚卡纸制成静物模板,模板背后粘贴小磁片,可在黑板上粘贴、移动。活动模板可现场灵活地调整物体位置及物体间的距离,通过利用静物模板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感知、认识构图中的元素,发现构图的规则。临摹优秀静物作品的构图和以添画、写生形式进行构图练习一样,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构图训练。优秀的静物作品包含了艺术家精心的构图技巧,在缺少构图经验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用单线勾勒出艺术家静物画作品的大致构图,体会构图原理及技巧。五、教学建议1.教师课前要选择多幅贴近学生生活题材的优秀静物作品,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揣摩、品味作品,探究其构图特点,领悟构图的基本原理。2.学生准备静物材料,不宜形体过大或过小,也不宜带玻璃等不安全的物品。尽量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物品,使学生较容易组织画面构图,若物象特征明显,学生的绘画将会更生动。六、教学过程课目第8课静物一家(活动一)年级四年级下册执教邓军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欣赏感知了解静物画出示《鳜鱼》、《童年的回忆》两幅油画作品,组织学生欣赏分析。提问:画面上画了什么内容?通过画面的欣赏,你能感受到画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课件出示《鳜鱼》、《童年的回忆》油画作品观察分析认知静物画中的主次物品1.为什么我们一看到这两张画就能迅速地感知作者要表达的绘画意图呢?W面的哪件物品最先映人我们的眼帘、让人产生联想呢?(1)每一幅画中,静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的同属某一使用功能,有的同属某一使用环境。如厨房用具、儿童玩具等。这些物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某种关系,它们是默默无声的,但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意图将它们组合在画面中就产生了思想的内涵。(2)能形成画面视觉中心的某件物品一般称为主体物,其他物品是次要物品,一般情况下,主体物形体较大,且在画面较为中心的位置。2.出示《童年的回忆》、《南瓜和桃》作品及构图示意图。提问:在画面上众多的物品中,你们能用线条快速标记出作品中的主体物吗?学生在教材上用铅笔勾勒出画面主体物的位置。课件出示《鳜鱼》、《童年的回忆》、《南瓜和桃》油脚作品辨析讨论体会构图的美感形式物体的种类丰富,形体多样、大小不一,那么,在一幅画中,如何安排同一类的众多物体才能使画面和谐美观呢?1.教师出示教材中厨房灶台一角的图片,并出示第一组以锅子、饭碗为表现对象的三幅构图,学生观察、思考:你会选择哪种方式的画面?为什么?师生小结:(1)画面构图空旷,画中物体与画面空间对比过于悬殊,缺乏恰当的比例关系。(2)画面构图太满,物体所占的空间、位置过多,感觉画面“不透气”。(3)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与画面空间比例恰当。2.出示第二组以开水瓶、油瓶为表现对象的两幅构图,学生选择、思考:你更喜欢哪一幅构图?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师生小结:(1)画面构图太偏,物体集中偏向画面的一侧,画面感觉不稳定,失去均衡。(2)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位置与画面空间协调,画面均衡。课件出示教材中厨房用具的五幅构图作品体验操作构图原理的实践运用1.欣赏画家静物作品,体会作品中的构图美感。2.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教材图片中提供的劳动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构图方式画一幅草图。3.提示:注意物品的大小主次关系,以及物品在画面的组合摆放位置。出示画家静物作品作业展示师生交流评价1.收集、展示部分学生作业。2.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小结。学生作业课目第8课静物一家(活动二)年级四年级下册执教邓军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教师课前准备1.用数码相机拍摄四张不同构图的水仙花照片。2.将教材中以电风扇为主体物的线描作品制作成纸模板图。(将线描作品中的每一个物品在厚卡纸上描绘出来并剪成单个物品模板,并在模板背后贴上磁片,可随手在磁性黑板上移动。)情境激趣对比感知1.同学们喜欢拍照吗?老师家餐桌上的水仙花开了,非常漂亮,我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帮我选择一张最美的照片保留下来。(出示四张照片。)(1)师生讨论后小结:花盆中花朵朝向的一面适合留出一些空间使画面有延伸感,花盆与水杯的组合应注意前后空间关系。(2)学生打开书自主学习教材中呈现的以电风扇为画面主体的构图示意图及说明性文字,加深对以上构图知识的理解。照片自主探究发现原理出示教材中以电风扇及生活用品为画面表现对象的线描作品及模板。师生通过互动探究发现构图中“变化与统一”的原理。(1)学生欣赏线描作品,思考:画面的主要物品和次要物品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在画面的什么位置?(2)教师出示课前制作的该作品的模板,师生互动,观察感受其中任意两个物品位置安排的原因。(3)教师以图中的电风扇和拖鞋为例。学生观察,思考:移动画面中的拖鞋模板位置后,画面的构图产生的变化,以及对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产生的影响。以坛子和玩具鸭子为例,尝试移动其中一件物品模板的位置或改变两者之间距离,学生体会画面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及思考原因。(4)学生任意选择两件物品,通过移动物品模板,从画面构图的角度来讨论物品位置安排的意图。小结:画面构图中,主次物品的组合摆放既要有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系统编程
- 课程设计有机废气CAD图纸
- 电路串并联课程设计
- 继电器外壳模具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选择题水本
- 立体美甲教学课程设计
- 吉大汽车工程课程设计
- 模电和数电课程设计
- 布景灯光课程设计
- 环评课程设计与体会
- DB34T 3730-2020 耕地损毁程度鉴定技术规范
- 北京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30篇(含答案)(2003-2023)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文含解析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请款单模板(范本)
- 2024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管道保温体积面积计算公式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思想政治高一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西省“振兴杯”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2024-2030年扭力工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