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3 硫及其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_第1页
专题4-3 硫及其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_第2页
专题4-3 硫及其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_第3页
专题4-3 硫及其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_第4页
专题4-3 硫及其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硫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硫酸的性质及其硫酸根的检验。热点题型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例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的FeCl溶液23产生白色沉淀SO有还原性2BHS溶液2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溶液4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SiO溶液23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SO>HSiO2323【答案】C【解析】H202将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A正确;50』与H召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中与⑦中+4价S元素被还原生成。价的单质S,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B正确、酸性曲亦容酒能够氧化$6,导致溶酒褪色,❾表现了还原性、C错误;Na曲①溶酒中通人二氧化硫生成比引九说明亚硫酸的酸性较强、即酸性:H2SO3>H2Si03,D正确。【变式探究】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炭、硫,用二硫化碳、水通过过滤操作可将三者分离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氧化剂硫与铜反应得到硫化铜解析分离KN03、C、S的混合物,先用水溶解,分离出KN03,再用CS2溶解、过滤分离出C,B项正确。答案B【提分秘籍】实验室中,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S+6NaOH=A=2NaS+NaSO+3H0。232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和Cl2与变价金属的反应情况相反),如FeS、Cu2S等。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单质硫燃烧时,产物只能是S0,无论0的量是否充足,均不会生成S0。23提醒:①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SO能使溴水、酸性KMnO溶液褪色,体现了S0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242+4硫之间的转化与酸碱反应的关联性:H?()Na()H溶液Na()H溶液如:SOHSONaHSONaSO223323即:二氧化硫亚硫酸酸式盐正盐【举一反三】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和CO的是()22石灰水②HS溶液③KMnO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24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都会溶解,所以不能用石灰水来区别;so2能将HiS氧化成硫单质,能看到黄色沉淀生成,而CO2不能;◎能被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从而使濬液褪色,且SO1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濬酒褪色,而COi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1和COio答案C【方法技巧】SO鉴别的一般方法2利用物理性质鉴别气味:SO有刺激性气味。2利用化学性质鉴别氧化性:与硫化氢气体混合,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还原性:将气体通入稀氯水中,使氯水褪色;将气体通入稀溴水中,溴水褪色;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将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将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漂白性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又恢复。热点题型二浓硫酸的性质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例2、【201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答案】CD【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Cu排在H的右边,因此金属铜不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HI氧化,B错误;2NaO+2CO=2NaCO+O,因此可以制备氧气,C正确;铝在氯气中燃烧222232生成AlCl,D正确。3【变式探究】一定量的Cu粉与浓HSO共热产生S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242不可能的是()加入Cu的质量为6.4g加入的浓HSO中含溶质0.2mol24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g加入浓HSO中含溶质多于0.2mol24解析由Cu+2HSO(浓)=====CuS0+SOI+2HO知,生成2.24LSO需要消耗6.4gCu、0.2244222molHiSOi,但随反应的进行,浓琢6会变为稀H3SO4,故硫酸量应犬于D正确,R错误;铜可能恰好反应完全也可能有剩余,A、Q正确。答案B【提分秘籍】浓硫酸能氧化(必要时加热)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其还原产物是SO2而不是H2。常温下,浓硫酸与Fe、Al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发生了“钝化”,“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继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物质中游离的水,可用作干燥剂。脱水性:浓硫酸可将有机物中的H、O以2:1比例脱去。【规律总结】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钝化:常温下浓硫酸使Fe、Al表面快速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o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如1molCu与含2molHSO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小于1mol。242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举一反三】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2-的是()4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2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甲溶液中可能存在SO;-、CO3-或Ag+;乙溶液中可能存在Ag+;丁溶液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存在SO2-或HSO-,会被氧化成SO2-,从而造成误判。34答案C【易错警示】SO2-检验的误区4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CO2-、P03-、SO2-等干扰离子判断成SO2-。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aCO、4343Ba(PO)、BaSO白色沉淀。3423误将Ag+判断成SO2-0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2-。其错24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2-,而含Ag+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Cl-===AgCl;(白色)。4误将SO2-判断成SO2-。如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溶液或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322Ba(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2-0该错误是未注意N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将SO2-氧32233化成SO2-而产生干扰。2热点题型三综合应用例3.右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o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后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解析常见的固体单质除了金属之外还有B、C、Si、P、S、I2,而能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气体化合物的只有5So由A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确定A是单质硫,因为S6和SO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恰好为4:5,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化合物E应为HaSOio将SmLD.lOmalL1的阴迥『溶液与lOmLO.lDrnolL1的Na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aS0溶液;由于SO2-+HO=^HSO-+OH-,所以溶液显碱性。根据水解的特点可知加热溶液23323可以促进水解。答案(1)S+H=====HS22HS0+2HS===3S;+3HO2322C+2HSO(浓)==△==COf+2S0f+2H0(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4222①HSO+20H-===S02-+2H0②大于NaS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③增大水解是233223吸热反应,加热使SO]-水解程度增大,因而pH增大

【提分秘籍】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价态只有氧化性—+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2-H2SO4-—S03Na2SO4TOC\o"1-5"\h\zt1LfH2SO3卜~|S02|Na2SO3—儿H;n]s~单质就氧化物~~蛊物质葵别邻位价态转化规律宅是硫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它与氧化剂反应,其价态一般会升至相邻的价态(S)。如:HS+2FeCl===2HCl+2FeCl+S;232S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时分别升至和降至与其相邻的价态。如:3S0+6KOH===2K-S2+K+S4O+3HO2232S和左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弱氧化剂作用时,被氧化成相邻的高价态;与弱还原剂作用时,被还原成相邻的低价态。如:左0+2HS2===3§;+2HO222?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遇到还原剂时,其价态一般降至相邻的价态(左)。如:△Cu+2H庄0(浓)=====CuSO+?Of+2HO24422跳位转化规律-20S和S遇到强氧化剂时,价态会发生跳位转化。如:浓硝酸浓硝酸0-2+6sSs>s【举一反三】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SO。装置II中有NaS0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225225NaSO+SO===NaSO232225

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d浓硫酸二/食盐水NaOHd浓硫酸二/食盐水NaOH溶液稀氨水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SO溶于水即生成NaHSO。253证明NaHSO3溶液中HSOr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a.测定溶液的pHb.加入Ba(0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解析⑴装置I中发生的是实验室制备so2的反应,采用的原理是强酸制备弱酸,故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4+S°2f+H2O。⑵将焦亚硫酸钠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应该采取过滤的方法。⑶实验产生的尾气主要是SO2气体,a装置是密闭的环境,SO2通不进去,b装置中食盐水吸收SO2的效果不如<1好,且易引起倒吸,c装置浓不吸收S02,SCh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因此用NaOH洛液吸收最好,且心装蚤还不易引起倒吸。(4)HSQf^生电离:H£Oi=^H++SOT,同时会发生水解:HSO^+吐0=^吐£6+,若出第的电离犬于HSCH的水解,则洛液显酸性,故答案玄亡正确。(5)N32S2O5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6价的SO2-,因此本题就转化为S02-的检验,故取44少量固体先加盐酸酸化,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答案(l)NaSO+HSO(浓)===NaSO+SOf+HO(或NaSO+2HSO(浓)===2NaHS0+SOf+HO)32424222324422过滤(3)d(4)a、e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的FeCl溶液23产生白色沉淀SO有还原性2BHS溶液2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溶液4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SiO溶液23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SO>HSiO2323【答案】C【解析】屯02将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A正确;SO2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中SO2中+4价S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的单质S,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B正确;酸性KMnO溶液能够氧化SO,导致溶液褪色,SO表现了还22原性,C错误;NaSiO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HSiO,说明亚硫酸的酸性较强,即酸性:HSO>HSiO,D23232323正确。【2017海南】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COB.SOC.HClD.CO22【答案】B【解析】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A错误;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S2-+4H+=3S;+2HO,B正确;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S,没有沉222

淀产生,C错误;不产生沉淀,D错误。3.【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Fe臨>Fed?NaOH(aq)>Fe(OH)点燃22B.S-点計SO3亠TH2SO4C.CaCO3亠CaO世CaSiO3D.nhD.nh3催化02△>NOH2OTHNO3【答案】C【解析】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A错误;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错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E正确;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得不到硝酸,D错误。【2016年高考江苏卷】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SiOHCl(aq)TSiClH2TSi24高温B.FeSB.FeS2ISO2H2OTHSO24C.NH2TNHHCl(aq)TNHCl(aq)2高温、高压、催化剂34D.MgCOHCl(aq)>MgC.(aq)—电解>Mg答案】C【解析】四氯化硅被氢气还原可以制备单质硅,但SiO2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煅烧FeS2可以得到氧化铁和二氧化硫,但SO和HO反应生成HSO,B错误;N+3H高温高压2NH、NH+HCl==NHCl,C正确;222322催化剂334镁是活泼的金属,金属镁的冶炼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镁,D错误。【2016年高考上海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答案】A【解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HO=H++C1-+HC1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22漂白性会增强。由于酸性HC1>H2CO3>HC1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1+CaCO3=CaC12+H2O+CO2f,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1O)增大,贝V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正确;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B错误;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c错误;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D错误。【2016年高考上海卷】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从a进入的气体是含有S02、02、N2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b处出来的是熱的气体,成分与通处相同,A正确:在七处出来的气体5在催化剂表面炭生反应产生的含有及未反应的£6、6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熱反应,当经过熱交换器后被冷的气体降温,Q被部分分离出来,而且混合气体再次被催化氧化,故二者含有的气体的成分含量不相同,E错误: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现的吸收创造条件,C正确,€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再次被催化氧化,目的就是使未反应的Sth进一步反应产生SO3、从而可以■提高SOi的转化率,D正确。【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答案】AC【解析】A.H2和N2制备NH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B•可以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二氧化锰彻底反应完全;C.浓硫酸随着反应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D.18mol/L的浓硫酸与锌开始反应产生S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再与锌反应产生屯。故选AC。【2015重庆理综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PO比HSiO的酸性强423AlO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SO和SO混合气体通入Ba(NO)溶液可得到BaSO和BaSO33234【答案】B【解析】A.非金属性Br〉I,则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A错误;B.非金属性P〉Si,则HPO比HSiO的423酸性强,B正确;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D.SO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氧化成硫酸钡,则SO和SO混合气体通入Ba(NO)溶2322332液只得到BaSO白色沉淀,D错误;答案选B。42.【2015海南化学】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lLO.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TOC\o"1-5"\h\zA.NOB.SOC.SOD.CO2232【答案】C【解析】A、NO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2NO+2NaOH=NaNO+NaNO+HO,二者恰好反应得到是22322NaNO3和N3NO2的混合滚酒、该滚液中含有强碱弱酸盐,水滚酒显碱性5B.SO2和NaOH滚酒发生反应:SCh-F-NaOH=NaHS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S(甘电禽犬于水解作用,所以;滚液显酸性;C.SOa和NzOH滚酒发生反应:SO5+NaOH=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电离是溶酒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酸性比NaHSCh强:D.E6和NaOH^^发生反应:C02+Na0H=NaHC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CO-电离小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减性。故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NaHSO,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34选C。【2015上海化学】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Br+SO+2HO=HSO+2HBr。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22224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故答案的Ao【2015上海化学】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uSO是盐,属于电解质,加入氢硫酸,会发生反应:CuSO+HS=CuS(+HSO,产生黑色4224沉淀,正确。B.氢氧化钠是碱,属于电解质,与氢硫酸发生反应:2NaOH++H2S=Na2S+2H2O,产生的Na$是可溶性的物质,没有沉淀产生,错误。C.硫酸亚铁是盐,属于电解质,由于酸性:硫酸〉氢硫酸,属于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错误。D.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会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产生沉淀,但是SO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错误。2(2014•全国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O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24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答案】B【解析】SO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溶液褪色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者褪色原24理相同,A项正确;乙酸乙酯在N/0H滚液中易发生水解,E项错误;用饱和育盐水替代水与电石反应时,水消耗时析出的NaCl晶体包裏在电石表面,可腹缓反应速率,项正确;AgNOs溶液与KCl、KI反应井别生成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可据此现象鉴别KC1和KI,D项正确。(2014•北京卷)(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的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g钢样中的碳、硫转化为CO2、SO2。管式炉常刖■m—二~^体L测定装置ATOC\o"1-5"\h\z气体a的成分是。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S===1+3。2(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H20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SO,消耗zmLNaOH溶液。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g,24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答案】⑴①0、SO、CO②FeOSO22342yz⑵①HO+SO===HSO©—22224x①排除SO2对CO2测定的干扰②吸收CO2前、后吸收瓶的质量【解析】(1)①钢样进行灼烧,碳、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气体成分为co2、so2和o2;②若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庇S,根据给出的化学计量数,3后面的物质为SO2,则根据质量守恒确定1后面舌;;日的物质为玛6,化学方程式3FeS+5O2=^^=Fe3O4+3SCho①H0与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SO===HSO;②根据消耗1mL的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硫含4量yg,则消耗zmL的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含硫量为zyg,则钢样中硫含量为气体中既含有二氧化硫又含有二氧化碳,测定二氧化碳前必须除去二氧化硫,避免干扰,所以B、C装置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测定碳的含量即测定二氧化碳的量,因此需要测定的数据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二氧化碳吸收瓶)前后的质量(质量差值为二氧化碳的质量)。(2014•山东卷)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屯。,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S(aq)+HO(l)+SO(g)===NaSO(aq)+HS(aq)(I)2222322HS(aq)+SO(g)===3S(s)+2HO(l)(II)S(s)+NaSO(aq)=====NaSO(aq)(III)23223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为溶液。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S和NaSO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S和NaSO物质的量之223223比为。(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溶液d.饱和NaHCO溶液33实验中,为使SO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已知反应(III)相对较2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TOC\o"1-5"\h\z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SO・5HO,其中可能含有NaSO、223223NaSO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SO,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2424已知NaSO・5HO遇酸易分解:SO2-+2H+===S(+SOf+HO22322322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答案】(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答案均可)(2)2:1(3)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SO杂质(合理答案均可)24【解析】(1)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加入水,B瓶内压强变大,在长颈漏斗的颈中会形成一段液柱,且液柱高度保持不变,根据装蛊團可知装置D是安全瓶,可防止E中液体倒吸进入€中,装置E是用来吸收未反应完全的IhS或SO2的尾气处理装置,因此E中试剂需用碱濬液,如NaOH滚液o(2)反应(1)X2+反应(11)+反应(111)X3可得该转化过程的总反应:2NaS+NaSO+3SO===3NaSO,2232223则C瓶中NaS和NaS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1。(3)为减少SO的损失,装置B中液体最好是饱和亚硫2232酸氢钠溶液;可通过控制滴加浓硫酸的速率来减慢so2的产生速率从而达到减慢so2的进入烧瓶C的实验要求;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溶液中的硫全部转化为Na2S2O3,溶液由浑浊变澄清;烧杯、锥形瓶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蒸发皿、试管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4)为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SO,可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24盐酸,以排除溶液中SO2-(包含SO2-与盐酸反应生成的SO2-),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溶液,看是否2332有白色沉淀,得出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SO2-的结论,进而做出产品中有无NaSO杂质的判断。24(2014•天津卷)Na2S2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Na2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02-+I===S02-+2I23246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SO・5H0相对分子质量为M)2232起始NaSO的应用223反应原理:NaSO(aq)+S(s)=====NaS0(aq)23223实验步骤:称取15gNa2S0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03・5屯0,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回答问题:TOC\o"1-5"\h\z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其作用是。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0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⑺Na2(2014•海南卷)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2°(2014•海南卷)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冷凝管冷凝回流NaS0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SO24224S02-+2H+===S(+SOf+HO2322由无色变蓝色(6)18.103.620X10-3(6)18.103.620X10-3M

WX100%可用反应:可用反应:SO2-+4Cl+5HO===2SO2-+8Cl-+10H+23224【解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故硫粉用乙醇润湿后易扩散到溶液中。(2)装置中仪器a是擬管,起冷瀧回流汽化的反应物的作用。⑶因反应物血£0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JfeSg故可能徉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32SO+,即检验SC亦是否存在,需要防止so旷的干扰,故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酸化,而应用盐酸酸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顿滚酒。(4)产品发黄,说明产品中含有硫杂质,这是由于在酸性环境中N^s2o3不稳定,发生歧化反应:2H++SiOT—S山+SCht+EhO所致。⑶商定终点时,过量的单质碘使无色的淀粉濬液变蓝,可指示滴定终点。(旋始读数为0.00mL,终点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mL-0.00mL=18.10mL;根据2NaSO・5H0〜2S02-〜I,得n(NaS0・5H0)=2n(I)=2X0.1000mol・L-iX18.10X10-3L=TOC\o"1-5"\h\z2232232223223.620X10-3molXMg/mol3.620X10-3M3.620X10-3mol,则产品的纯度WX100%=亓X100%。(了用?。]-被Cl?氧化成SO2-,Cl被还原为Cl-,首先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写出S02-+4C1—2S02-+8C1-,然后根据原22324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SO2-+4C1+5HO===2SO2-+8Cl-+10OH-。23224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⑶d中的试剂为。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答案】S02-+2H+===S0f+HO或HS0-+H+===S0f+HO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22322硫NaOH溶液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率(或调节酸的浓度等)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解析】(2)由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知此浑浊物是So(3)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产生的9,故心中的试剂为NzOH溶酒。(4)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的影响,故可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及滴入酸溶液的速率的方式达到目的。(5)◎溶于水可形成酸性较强的亚硫酸,而遇酸会分解。(2014•福建理综,25(1)(2)(3[⑷(5))焦亚硫酸钠(Na2S20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SO。装置II中有NaS0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225225NaSO+SO===NaSO。232225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oNaOH211NaOH211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SO溶于水即生成NaHSO。2253证明NaHS03溶液中HSOr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测定溶液的pH加入Ba(OH)溶液2加入盐酸加入品红溶液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检验Na2S20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答案】(l)NaSO+HSO(浓)===NaSO+S0f+HO(或NaSO+2HS0(浓)===2NaHS0+S0f+HO)232424222324422(2)过滤(3)d(4)ae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⑴装置I中发生的是实验室制备so2的反应,采用的原理是强酸制备弱酸,故化学方程式为NaSO+HSO(浓)===NaSO+SOf+H0。23242422将焦亚硫酸钠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应该采取过滤的方法。实验产生的尾气主要是SO2气体,a装置是密闭的环境,SO2通不进去,b装置中食盐水吸收SO2的效果不如时子,且易引起倒吸,c装蚤浓HjSO*不吸收SO2,SCh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因此用NaOH溶液吸收最好,且d装置还不易引起倒吸oHSO-发生电离:HSO-tt++SO2-,同时会发生水解:HSO-+HttSO+OH-,若HSO-的电离大于HSO-的水解,则溶液显酸性,故答案a、e正确。NaSO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6价的S02-,因此本题就转化为SO2-TOC\o"1-5"\h\z22544的检验,故取少量固体先加盐酸酸化,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2014•四川理综,9)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SO・5HO)。2232[查阅资料]NaSO・5H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22322⑵向NaCO和NaS混合溶液中通入SO可制得NaSO,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SO和NaSO。23222232324N^SO易被氧化;BaSO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1。[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E中的试剂是(选填下列字母编号)。稀HSO24NaOH溶液饱和NaHSO溶液3先向C中烧瓶加入NaS和NaCO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SO。22324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探究与反思]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SO和NaSO,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2324(所需试剂从稀HNO、稀HSO、稀HC1、蒸馏水中选择)324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SO和NaSO。2324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SO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24操作是111.(1)根据[中(3)可知吧可溶于HCl,而呵难溶于Hd,则在配制的稀溶液中加入叫溶液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HC1,沉淀未完全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呦-,沉淀溶解的部分生成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则沉淀中含有EaSd,故原滚酒中含有由I(巧可知Na^Ch易被氧化,故装墨中的氧气能将N^SOa氧化,为了减少NazSO4的生成量,应先将装墨中的空气排尽,可先用A装置中生成的SCh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力因为硫代硫酸钠的濬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増大,故可采用重结晶法将其提纯。1.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红热的木炭②HS气体③Cu④FeO⑤NH⑥使木材炭化⑦CuSO・5HO⑧对铁、铝的钝化2342③④B.①②⑤⑧C.①②③④⑦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解析:选A与木炭、H2S反应及Fe、Al钝化时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浓硫酸与NH3反应时只表现酸性;⑥是浓硫酸的脱水性;⑦是浓硫酸的吸水性。③和④符合题意。最近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微量的H2S能有效预防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症。下列有关H2S的说法正确的是()HS属于非电解质2人体内H2S可由含硫蛋白质降解产生大量吸入HS对人体无害2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解析:选B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硫化氢是酸,故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S元素降解后的产物是硫化氢,故B正确;硫化氢气体有毒,不能大量吸入人体,故C错误;硫化氢中S原子为一2价,具有还原性,H原子为+1价,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下列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活性炭②氯水③二氧化硫④臭氧⑤过氧化钠⑥双氧水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物质的漂白性主要有三种原理:一是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如氯水、臭氧、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二是该物质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如SO2;三是该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色素的能力,如活性炭。下列溶液,不能区别SO和CO气体的是()22①石灰水②酸性KMnO溶液③溴水④用HNO酸化的Ba(NO)溶液⑤品红溶液332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只有①D.①②解析:选Cco2和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白色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所以石灰水不能区别;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S潯滋褪色,也能使溟水褪色,而不能,所以酸性KMnO4滚液和溟水能区别这两种气体;NQ■在酸性条件下能将S6氧化成呦J呦-与时+结合成BaS<X沉淀,而g与B或NOj)!滚液不反应,所以HN◎酸化的Bh(N5)2溶液能区别:迥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酒褪色,而co不能,所以品红溶液能区别。2SO2有毒,但葡萄酒里都含有SO2,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葡萄酒中的SO2对人体无害,是因为它的含量很少葡萄酒中的SO2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从红葡萄酒的颜色判断,其中的SO没有漂白性2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减少其中SO2的含量解析:选CSO2有毒,但是含量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通常用作葡萄酒杀菌,故A正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故B正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红葡萄酒,故C错误;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故D正确。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SO,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24途径①S—浓世―一HSO24途径②S——-SO——-SO——-HSO2324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SO,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电子24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的污染相对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解析:选A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浓)===HSO+6NOI+2HO,属于浓硝酸和非32422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A错。将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白色沉淀为BaSO3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解析:选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指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此反应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故A错误;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故B错误;反应中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三价铁变化为二价铁,该实验表明FeCl3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反应后

生成硫酸,酸性增强,故D正确。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水溶液呈酸性向SO水溶液中滴加Ba(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水溶液中含有SO?-23224向SO水溶液中通入H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水溶液具有还原性222向KMnO溶液中滴加SO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水溶液具有漂白性?22解析:选ASO溶于水生成HSO,与NaHCO反应生成CO,酸性HSO>HCO,A项正确;SO2233223232濬于水显酸性,与NO亍结合成HNg会氧化SOT生成対一,B项错误;发生反应:SOi+SHiS—3S1+£6作氧化剂,C项错误;KMn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_氧化£6生成◎表现为还原性,D项错误。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①①选项①中试剂①中现象解释ABa(NO)溶液32生成白色沉淀SO2-与Ba2+生成白色BaSO33沉淀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SO与水反应生成酸D酸性KMnO溶液4紫色褪去SO具有还原性2解析:选AA项,Cu与浓HSO反应生成的SO气体通入Ba(NO)溶液中,SO首先与水反应生成HSO,2?232223HSO能被NO-氧化成SO?-,SO?-与Ba?+生成白色BaSO沉淀,解释不合理;B项,Cu与浓HSO反应生成的233???2?S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解释正确;C项,Cu与浓HSO反应生成的SO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22?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解释正确;D项,Cu与浓HSO反应生成的SO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溶液氧2?2?化,并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解释合理。??10.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ab段反应是SO+2HS===3S;??B•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1

C.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差D.相同条件下,酸性强弱:亚硫酸〉氢硫酸解析:选Bab段pH在增大,由酸性到中性,则发生的反应是SO2+2H2S===3S;+2H2O,A项正确;由團可知,llimLSCh与硫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则n(S02)=22^^rl=0.005mol,<^&)=0.01mol,则原时落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晋1冒=。1诚L兀目项错误,b点为中性,只有水,导电性最差,C项正确;由團可知,后来为亚硫酸溶液,亚硫酸的pH更小,则酸性更强,即相同条件下,酸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