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_第1页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_第2页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_第3页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_第4页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内容聚焦3.1生态系统的结构

(结合提纲问题,梳理落实)★1.生态系统的概念?P48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网中不包含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各组成成分包含哪些内容?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光、热、②空气、水、无机盐等生产者:①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蓝细菌、光合细菌)②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消费者:①大多数动物

②寄生生物——病毒、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寄生细菌(如大肠杆菌)分解者: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秃鹫)、腐生细菌(枯草杆菌、乳酸菌)、腐生真菌(霉菌、蘑菇、酵母菌)注意:生产者=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腐生生物3.各组成成分的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消费者:①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②有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4.食物网的概念?P515.食物网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食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6.食物链(网)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结合提纲问题,梳理落实)1.能量流动的概念?2.能量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P55图3-6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P55图3-53.总结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注意:(1)生产者、消费者能量的来源不同。(2)能量的去向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个、3个、4个去向(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包含什么?(4)“未利用”的能量是指什么?P56

(5)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哪两部分?

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谁的能量?★5.能量流动的特点?各自的原因又是什么?★6.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P57(其他考法:食物链通常不会很长;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7.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概念?P57注意: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立的;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可能有倒置的情况。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P58三条★9.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废物资源化,如秸秆喂牲畜或培育食用菌、粪便产沼气、沼渣肥田的意义?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10.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对稻田除草、除虫的意义?(第三条意义)1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在松嫩平原改造过程中种草的目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1)单向流动的原因?①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不可逆转②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重复利用(2)逐级递减的原因?每个营养级能量还有其他去向: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未利用_增加松嫩平原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1.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个体种群群落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生态系统的范围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环境的总和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

水域: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陆地:海洋、淡水生态系统等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生态系统等农田、人工林、果园、梯田、城市生态系统等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由哪些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判断以下例子是否为生态系统①一片树林____

②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____

③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____

④一个果园中的全部果树及其非生物环境____

⑤一个果园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____⑥生物圈____⑦一块朽木____⑧密云水库____是否否否是是是是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3.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成分;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4.每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等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5.参照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图),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实例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数动物、寄生植物、寄生细菌、病毒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等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础,必要成分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非必要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必要成分易错辨析:1.生产者一定是植物吗?2.植物一定是生产者吗?3.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吗?4.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吗?5.消费者一定是动物吗?6.动物一定是消费者吗?不一定,例如蓝细菌和硝化细菌不一定,例如菟丝子一定一定不一定,例如菟丝子、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不一定,例如蚯蚓、蜣螂、秃鹫7.消费者一定是异养生物吗?8.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吗?9.寄生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吗?10.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吗?11.微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吗?12.分解者一定都是异养生物吗?13.腐生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吗?一定不一定,例如分解者一定不一定,例如蚯蚓、蜣螂、秃鹫不一定,例如蓝细菌、硝化细菌一定一定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既有生产者:硝化细菌、铁细菌等也有消费者:肺炎双球菌、根瘤菌还有分解者:枯草杆菌;蘑菇等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的变形:ABCDBDAC1.先找双向箭头,双向箭头两边必定为“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再看指入箭头,指入箭头最多的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次为分解者③箭头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还表示捕食关系,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①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②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⑤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为什么?玉米蝗虫蛙蛇鹰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占营养级。④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二)食物链和食物网⑥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不一定是一个种群。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鹰和蛇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____;蛇处于第几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蛇、鹰、蛙、食虫昆虫、食虫鸟鼠、食植昆虫捕食和种间竞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2.食物网:(1)概念:食物链彼此相互相互交错的复杂营养关系(2)形成原因: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食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3)特点:①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不止一种。②在食物网中的同一消费者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处于多个营养级如鹰和狐既是竞争,又是捕食。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1)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原因: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1)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的影响“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K值升高);因此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3)食物网种群数量变化分析遵循以下规律: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减少或增加;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②最高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数量因某种原因而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思考2:1.大鱼全部捕杀,短时间磷虾的数量变化?海豹数量变化?虎鲸数量变化?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2.较长时间内虎鲸、企鹅、磷虾的数量变化?虎鲸数量增加;企鹅数量减少;磷虾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思考1:分析食草昆虫减少对食草鸟的影响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图中缺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典例】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分析,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花鲢B.从图中分析,白鲢与水蚤的关系是竞争C.大量捕捞花鲢后,短期内白鲢种群总数量将增多D.大量捕捞白鲢后,短期内水蚤种群总数量将下降B如乌鱼大量减少,绿藻数量变化怎样?

绿藻将减少。以中间环节少的(影响传递快)作为分析依据,即选择短的那条食物链为分析的主要依据。题图中有2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花鲢、乌鱼;白鲢与水蚤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故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的食物减少,则会大量捕食白鲢,白鲢数量会下降;大量捕捞白鲢后,水蚤种群总数量将增多。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食物链(网)2.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输入:

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输入的总值: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传递途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光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散失:形式:热能途径:自身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3.①“获得”的能量=“流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②同化量

=

摄入量—粪便量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未利用④某一营养级的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4.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1.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原因: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大部分被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这些能量无法再利用逐级递减原因:每营养级能量会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未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只是一部分2.能量传递效率(10%~20%)=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3.营养级越多,消耗、散失的能量就越多。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前一营养级越多,下一营养级获得能量就越多。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P964.能量金字塔(一定正立);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有机物量)可能倒置研究能量流动意义:P96(1)“桑基鱼塘”好处:(2)农田生态系统,拔草、除虫,目的: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作物)能量流动特点实现对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转化效率)P99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每一环节都能获得产品,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人类可利用的能量提高,提高生态经济效益。1.输入:①源头或形式:太阳能②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③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传递:①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②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转化:光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4.散失:①途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形式:热能能量流动的概念一、能量流动框架特别提醒:若为人工生态系统,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有人工补充的能量(例如饲料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能量输入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其次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科学方法】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如果个体死亡,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同个体间差异过大。如果以种群为研究对象,能量流动的渠道为食物链,可能因为食物网的复杂性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将群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系统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精确地测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输入值和输出值。2.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该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下一营养级的粪便(2)粪便中的能量(c)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呼吸消耗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4)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中流向分解者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P55思考讨论: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遵循;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的有机物)中,另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2.流经生态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为什么?

不能,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全部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解析:摄入量减去粪便量才是同化量。(5)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6)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能量流动的起点:2.能量流动的途径:10.能量传递的效率:3.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9.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5.能量流动的方向:6.箭头由粗到细:7.方块面积越来越小:8.蓝色箭头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太阳光能-有机物内化学能-热能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单向流动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逐渐递减营养级别越高,促存在生物体内的就越少该能量是散失到系统外的,不能再利用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10%~20%【方法技巧】巧用“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分析:①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散失(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W1=A1+B1+C1+D1;其中B1为未被利用的能量(现存在植物体),C1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②各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或B2+C2+D22.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B2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W1=D1+D2A【典例】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物种甲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

B.E表示物种甲呼吸散失的能量C.C表示物种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A中的能量包括物种甲粪便中的能量B摄入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呼吸作用分解作用(1)图中哪个箭头是不应存在的?(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____。(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哪个箭头?____。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_____。(4)图中⑬所指的是____,E代表的成分是___。⑪①⑤⑫

C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分解者例题3——能量流动过程分析(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①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多;③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要点突破,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该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1)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计算方法如下: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1)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计算方法如下: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生产者能量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100%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计算人为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一营养级流入的能量。如求第二营养级至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时,应为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00%。1.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吗?为什么?学程不矛盾。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指的是流入各个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于衡量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能量=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散发至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因此,虽然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但总能量依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2: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例如:释放出的热能是不能再利用的)。3: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生存的程度了。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说“一山不容二虎”?

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少的程度。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故“一山不容二虎”有一定的生态学道理。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形状每一层含义特点象征意义单位时间内,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的多少自然生态系统一定为正金字塔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单位时间内,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一般为正金字塔,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一般为正金字塔,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减少二、生态金字塔一般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干重)随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少直观的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的关系直观的反映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能量的关系直观的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五、研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如秸秆喂牲畜;秸秆培育食用菌;粪便、秸秆生产沼气;沼渣肥田;废物资源化....意义?(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例如,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稻田除草、除虫、鸭吃虫、灭鼠、果树剪枝等。例题:松嫩平原改造过程中,在封育、种草期间依次引入虎尾草、羊草等植物。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在松嫩平原改造过程中种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增加松嫩平原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计算: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1/W1c/a0.25+5.1+0.05+2.1-5=2.5肉食性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植食性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2.5++9+0.5+4-2=1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4+70+23+3=110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养的家畜数量可根据牧草的种群密度确定B.越长的放牧间隔越有利于牧草的可持续增长C.家畜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D.放牧强度较大时可采取施肥、灌溉、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E.家畜只采食一种牧草会减弱该牧草的竞争力F.禁止放牧一定能增加草地物种多样性G.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放牧中的生物学知识1.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2.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重新流向生产者。3.生态农业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4.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消费者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5.从生态系统的能量角度分析,植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6.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排泄物传递给真菌。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构成食物链。8.生产者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思维判断矿质元素中没有能量生产者不能利用沼渣、沼液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的是能量的利用率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同化量包括呼吸消耗量,同化量小于摄入量,是因为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排泄物中的能量不属于同化量缺少生产者储存的能量只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可以确定食物链为____________可以确定食物链为____________(3)根据不同信息判断食物链①根据能量或者有机物含量②根据重金属、DDT等物质的富集现象D→A③根据各种变式模型根据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5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图2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图3生物可形成食物网:一、一条食物链中,正向、逆向计算:二、食物网中,已知食物比例:例1.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多少?三、食物网中,未知食物比例:例2.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若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变形.若E生物种群含有总能量5.8×109KJ,B种群含有总能量是1.6×108KJ,

从理论上A生物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四、食物网中食物配比改变:例3.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t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题型(三)——能量流动计算三维P306-307每条食物链单独求,最后相加按照最短或者最长食物链计算将改变前的与改变后的分别计算1.(2021·河北衡水调研)如图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多少千克(

)A.G/125

B.G/100C.G/75

D.G/50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1.375倍

B.1.875倍C.1.273倍 D.0.575倍解析:C假设黄雀增加体重最多(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为x,由题意可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各占一半,所以黄雀要吃食草昆虫x÷2÷20%=2.5x,同理黄雀要吃螳螂也是2.5x,而螳螂增重2.5x需要消耗食草昆虫2.5x÷20%=12.5x,加起来相当于吃了食草昆虫15x,又相当于吃绿色植物15x÷20%=75x。已知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所以75x=G,x=G/75,C正确解析:A由于生产者没有改变,所以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没有变化,设丙原来的能量为a,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1/2a×10×10+1/2a×10;改变食物比例后丙的能量设为b,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2/3b×10+1/3b×10×10,根据题意可得:1/2a×10×10+1/2a×10=2/3b×10+1/3b×10×10,b/a=1.375。5.如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D城市生态系统虽然是人为建立的,但还是要依赖自然系统,其能量输入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其他系统补偿输入的能量,才能维持平衡。肉食动物同化量为16-4-9-0.5=2.5,所以补偿输入量为(2.1+5.1+0.05+0.25)-2.5=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3+70+3+14+2+5+12=129。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23+70+3+14)×100%≈12.7%。[注:以上计算单位均为103

kJ/(m2·a)]A.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从外围的农田生态系统等补偿输入的能量B.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9×105

kJ/(m2·a)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6%6.(2021·太原市调研)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需消耗水藻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kg。解析: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求最少消耗水藻量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即水藻→小鱼→人,传递效率按20%计算,设最少消耗水藻量为x,则x×20%×20%=1kg,x=25kg;求最多消耗水藻量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即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最多消耗水藻量为y,则y×10%×10%×10%×10%×10%=1kg,y=100000kg。答案:25

100000

例.某人捕得一条重2kg的杂食海鱼,若此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鱼至少需要海洋植物____kg。80按传递效率20%计算草草食鱼类杂食海鱼1/21/4小型肉食鱼类1/42kg1kg0.5kg0.5kg5kg2.5kg12.5kg62.5kg2.5kg12.5kg80kg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地区。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之一,如图是与高原鼠兔有关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为调查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0只;第二次捕获50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0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只/公顷。上述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____。(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若鹰要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kg。(3)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2000标记重捕法(2)5草→昆虫→高原鼠兔→鼬→鹰25

(3)增加8.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2)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kJ/(m2·a)]。解析:(1)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及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三个途径。因此,图中A代表的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2)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且同化的能量=5.1+2.1+0.25+0.05-5=2.5×103[kJ/(m2·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2.5+4+9+0.5=16×103[kJ/(m2·a)],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2.5/16×100%=15.625%。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96×103+14×103(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110×103[kJ/(m2·a)],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110×100%=12.7%。(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有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