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貌_第1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貌_第2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貌_第3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貌_第4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

自然地理专题四地貌内容索引考点一河流地貌考点二喀斯特地貌考点三风沙地貌考点四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考点五地貌的观察知识梳理考点一河流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曲、牛轭湖)2.河流堆积地貌(位置、成因)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1.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平原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2.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3.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挪威峡湾B.庐山C.崇明岛D.长江三峡对点演练2(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A

BC

DB三角洲堆积BAC洪(冲)积扇1.主要分布区以及形成过程2.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3.喀斯特地貌的影响4.射电望远镜的选址问题知识梳理考点二喀斯特地貌因素影响岩石岩石的可溶性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孔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水的溶蚀力有机酸、无机酸等酸性物质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中所含的酸性物质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越弱水的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温度合适的气候条件温度越高,植物分泌的有机酸越多,喀斯特作用越强桂林冠岩全长12千米,岩洞规模宏大,气势恢弘,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琳琅满目,色彩斑斓。洞分四门,第一层洞门高约10米,为外洞,洞顶有钟乳石悬挂。从第一洞转入第二洞时,洞门低矮。转入第三洞时,洞门更矮。第四洞较为容易进入,进到洞中,听到淙淙的流水声,有浅滩。据此完成下题。3.溶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溶蚀B.风化作用C.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4.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

)A.地壳持续上升B.地壳间歇性上升C.地壳持续下降 D.地壳稳定对点演练《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4~5题。4.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B.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5.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②光热充足,降水多③易引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地表水存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梳理考点三风沙地貌分布地区(气候干旱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水岸沙丘形成条件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风沙地貌地貌类型形成地貌特征风蚀地貌风蚀蘑菇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才日久而形成凸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呈蘑菇状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孤立的柱状岩石雅丹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风蚀城堡呈现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度多为10-30米,墩台的顶部较平坦风蚀壁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欧坑,呈现蜂窝状形态风积地貌沙丘沙漠中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多呈丘状或垄状,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雅丹地貌多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1~3题。1.下列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有()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中下游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3.关于亚丹地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布泊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雅丹地貌的形成B.雅丹地貌受到的外力作用既有风力侵蚀,也有流水侵蚀C.雅丹地貌中没有古生物化石D.雅丹地貌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知识梳理考点四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冰斗、角峰、冰蚀洼地(湖)、峡湾地貌;冰碛丘陵)丹霞地貌:红色砾岩、砂岩为主的沉积岩,经风化、崩塌、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地貌类型。黄土地貌:黄土堆积、河流侵蚀塬墚峁川和沟谷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岱崮地貌: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类型主要地貌地貌特征海岸侵蚀地貌海蚀崖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海蚀穴波浪冲蚀海岸形成的槽形凹穴,沿海岸线分布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柱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塌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柱状岩石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海浪携带的物质发生沉积形成的海岸。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沙坝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离岸堤沙坝露出海面形成的堤状堆积体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对点演练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知识梳理考点五地貌的观察1.五种基本地形特点、判读。2.地貌组成: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3.观察地貌(1)观察点的选择: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2)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4.地貌的观察内容:高度、坡度、坡向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相对高度:(n-1)d≤ΔH<(n+1)d(n-1)d<H<(n+1)d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对点演练读“赞比西河流域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赞比西河河流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中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C.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1~2月份6.关于赞比西河流域沼泽地成因有()①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植被丰富,涵养水源⑤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如图示意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读图完成1~3题。1.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A.入海口B.出山口C.发源地D.中下游2.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3.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农业用地B.港口用地C.生态用地D.住宅用地随堂练习读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D.四周山脉环绕,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10.图中M地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地11.该国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 河口(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13.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河口(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13.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7.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仿真综合卷四1.T12----------------背诵讲义P50人口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