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上科学学问点1无色无味蒸发〔吸取热量〕水分散〔放出热量〕

水蒸气液态液态无色气态看得见 无味看不见摸得着 透亮摸不着有固定体积 会流淌没有固定体积较重 无固定外形较轻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削减;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量削减。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头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5结冰使碎冰温度更低。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头溶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溶化过程中,要从四周吸取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溶化后,体积变小。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 冰溶化〔吸取热量〕无色无味无色无味液态透亮固态较松软看得见较硬会流淌摸得着有固定外形无固定外形有固定体积浮在水面上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状况,50ml18g5g。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别。没有产生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产生了的物质1、空气具有确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确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简洁泄漏、能够流淌、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布满各处。气体没有固定的外形。3、空气的流淌是风形成的缘由。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6、空气受热后,空气颗粒间隙变大,变轻了,会上升。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状况。一样。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又是格外快速,又是比较缓慢,天气变化有确定的规律。3、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4、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5、测量天气的工具包括:雨量器、温度计、风向标和风速仪。6、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来测量气温。8、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9吹来810、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风向,不能推断风速。1〔;层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假设层云变厚,可能会消灭雨雪天气;〕12、依据云量多少,可讲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13、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常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公布天气预报水还会以另外一种形态一一水蒸气,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简洁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100摄氏度。00℃时,水开头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四周放出热量。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头溶化;冰在溶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0℃,直至完全溶化成水。冰在溶化过程中,要从四周吸取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力气也不同。加快溶解的方法:①加热;②;③張碎。运用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的性质,解決分别食盐与沙的混合物的问题。学习水溶液蒸发出晶体的方法。其次单元空气我们感受到空气的特征:①简洁泄漏;②很轻;③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教:④看不见。19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细。足球等。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是有质量的,我们可以用称量的方法知道空气的重量。原理。球外表上,使地表温度上升,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淌就产生了风。地球的大气层是由空气组成的,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利用空气。第三单元天气天气: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丽雪以及风等状况。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格外快速,有时比较缓慢。然现象。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看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3.气温计的组成包括:刻度、液柱、液泡三个局部。不同的温度计用途不同。;零下温度自上往下读,数字越大,表示气温越低。36.38℃读作三十八摄氏度,-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零摄氏度0℃。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气温计放在阳光照耀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枯燥:④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同一地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气温会有不同。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内(24小时)的最高气温存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消灭在下年2到3点;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消灭在早晨日出前。用柱状图描述气温可以清楚到每一时刻的气温,也便于我们进展比较。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使用方法:①把雨量器安置在相对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②用喷壶模拟降水;③降雨后,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行⑤读数时加上单位毫米。简易雨量器的制作方法:①选一个直筒透亮杯;②在杯子外壁上从底部起贴上刻度条,以毫米为单位;③刻度条外财上透亮胶带,用来防水;①把雨量器放在雨中,就可以测量降雨量了。中的高度。如红旗飘飘、炊烟、浪花朵朵等。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常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风速的水滴或冰晶。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品组成的可见聚合体。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还顶示着将来的天气变化。之一,能看到太阳,这样的天气为晴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填空1、我们知道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外形,但有确定的体积。2100℃。3、水姚保持沸腾状态,必需持续给水加热。400℃时结冰。50℃或以下。6、试验时,在碎冰中参与食盐,是为了降低温度。7、冰在溶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溶化成水。8、冰是固态的水,有确定的外形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9、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外形,但有确定的体积。10、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的外形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水中。12、在试验中,莉莉用搅拌、加热水、碾碎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13、生活中,可以用小勺替代试验中的搅拌棒,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合物可以分别。15、我们可以把水溶液中的物质通过蒸发试验提炼出来。有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其次单元1、我们感受到空气的特征是简洁泄露、很轻和看不见。2、玻璃杯底部粘上纸倒扣进水里,纸团不会湿,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以被压缩。4、空气又确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5、证明空气又重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6、向皮球中打入空气,皮球的质量会加重,实际上由于空气的质量增加了。7、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们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成为气体。10、一个空瓶子,假设加热后,瓶内的空气体积会增加,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11、在加热的过程中,空气比水变化的更快,因此体积变化就更明显。,这是由于空气变热懊悔上升,四周的冷空气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1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14、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第三单元1、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状况。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的格外快速,有的比较缓慢。3、气温指的是室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照耀环境中的空气温度。4、我们可以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数字越大,表示气温越低。6、测量气温时,我们应中选择阴凉、通风处。7147时的气温最低。8、气象工作者会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中测气温。9、选择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我们应当平视气温计的液柱液面。10、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1、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它由内筒和外筒组成。12、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13、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刻度纸条的长度要比透亮直筒杯子的高度大〔填“大”或“小,在贴刻度条时,刻度的底8个风始终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测量工具是风向标。15、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北风。1613012级。17、风的速度就是风每秒行进的距离,单位是米秒。测量工具是风速仪。18、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19、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作积云20、气象学家在对云进展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分别是层云、积云和卷云。冰晶组成的。2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23、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是天气观看中的重要数据。24、做天气日历时,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观看每天等来描述25、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睛天、多云、阴天等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测。26、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清楚,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27、生物也能预报天气,要下雨时蜻蜓会低飞,蚂蚁会搬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泥鳅会上下翻腾。28、整理、总结和分析天气日历的信息,可以生疏天气的某些特征一些规律。作者留言:您好!格外感谢!您扫瞄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送您点赞或留言告知我该文档的缺乏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展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每天欢快!感谢!作者留言:您好!格外感谢!您扫瞄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送您点赞或留言告知我该文档的缺乏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展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每天欢快!感谢!附赠资料: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高效教学,具体应当怎么说呢?我们很难准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马上感受到它。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缺乏,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只有生疏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今日,我们首先对下面所列的典型教学方法做出自己的推断。看看它们是属于高效教学法,还是属于低效教学法。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测试:讲课时的开场白是:“翻开教材,(低效)在课堂上尽量多用体验式教学法。(高效)和学生建立起快活、轻松的师生关系。(高效)高度依靠书本。(低效)把课本当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用。(高效)多微笑。(高效)大局部时间都显得很严峻。(低效)教学实践中大量排列文字。(低效)处理学生问题时,(低效)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冷静、专业。(高效)在课堂上屡次进展有组织的争论活动。(高效)鼓舞学生合作解决问题。(高效)测试中消灭的题目不超出课堂教授的内容。(高效)测试中消灭令学生感到束手无策的题目。(低效)和学生陷入猛烈的争吵。(低效)私下里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高效)当众令学生犯难。(低效)具体地预备教学细节,以产生最正确的学习效果。(高效)重复使用同一套教学打算。(低效)不断学习并实践的教学法。(高效)在课堂教学中严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高效)拒绝转变。(低效)勇于接纳并追求成长和进步所必需的变化。(高效)常常和学生谈论乐观向上的话题。(高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