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C.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5.我们吸入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6.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7.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8.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C.缺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缺硒会引起智力低下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D.氧化物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10.下列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水的存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纯净物D.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11.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一一氧气易溶于水C.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一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D.二氧化碳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12.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下列关于Al2(C2O4)3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4种元素组成B.铝、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12:32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由20个原子构成13.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A.可燃性 B.还原性C.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吸附性14.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

)A.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B.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C.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仅X溶解并产生氢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H)>Z B.X>(H)>Y>Z C.Y>(H)>X>Z D.Y>X>(H)>Z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收集较干燥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编号)(3)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维生素C(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想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请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2)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8.(8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某工厂利用此原理处理含硫酸铜的废液回收金属铜时,向1000kg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1)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2)废旧金属很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再利用,还有利于什么(写一条即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59.879.799.7生成气体的质量(g)0.1X0.30.3(1)上述表格中X的值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_(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所以可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有气泡冒出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水,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2、D【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质量变化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甲反应前的质量为6g,反应后为1g,质量减少了5g,属反应物;乙反应前为4g,反应后为2g,质量减少了2g属反应物;丙反应前为3g,反应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丁反应前为1g,反应后为8g,质量增加了7g,属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丁。【详解】该反应为:甲+乙→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化合反应,正确;丙反应前为3g,反应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正确;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正确;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2:7,错误。故选D。3、A【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A正确;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4、B【详解】A、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5、D【解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选择。【详解】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成分约占0.03%;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识记空气的成分中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做出选择。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氧化铁呈红棕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铁呈黑色,故A正确;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以防铁重新被氧化,故B错误;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点睛∶铁工业上属于黑色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呈黑色。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7、B【分析】纯净物中按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与化合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其中化合物中又可分为含氧化合物等.【详解】由图示以及上述分析可以看出①应该是单质②应该是化合物,利用这些信息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可知:③是含氧化合物其包含氧化物,故④是氧化物,选项中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是对物质分类之间关系的考查,了解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关键所在,同时区分各概念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是很重要的解题基础。8、A【详解】A、缺铁会引起贫血;故选项正确;B、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C、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故选项错误;D、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故选项错误;故选:A。9、A【详解】A、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与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是由同种元素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正确;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故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10、B【详解】A、地球上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故正确;B、地球的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错误;C、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正确;D、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性很大,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故正确。故选B。11、D【详解】A、用明矾净水只能吸附水的不溶于水的小颗粒,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故A错误;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故B错误;C、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燃烧旺盛,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故C错误;D、二氧化碳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故D正确。故选D。【点睛】一种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12、B【详解】A、Al2(C2O4)3由铝、碳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B、Al2(C2O4)3中铝、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7×2):(12×6):(16×12)=9:12:32,故选项正确;C、Al2(C2O4)3中Al的化合价为+3,O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选项错误;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20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13、C【详解】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故选C。14、B【详解】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高压溶解在水中的,因此一打开瓶盖时,就会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B。15、B【详解】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仅X溶解并产生氢气,说明只有X在氢前,Y和Z在氢后,X的活动性最强;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比Z强。根据以上事实,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X>(H)>Y>Z。故选B。【点睛】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试管CE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表明氧气收集满【详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试管,故填:长颈漏斗;试管;(2)在常温下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制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可用分液漏斗添加双氧水达到此目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装置;故填:C;E;B;(3)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表明氧气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表明氧气收集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76(2)3:4【详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8+16×6=176。(2)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6×6)=3:4。【点睛】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