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植物学下_第1页
分类植物学下_第2页
分类植物学下_第3页
分类植物学下_第4页
分类植物学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三)

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分类阶元植物名称植物命名规则重点:植物名称难点:植物命名规则四、分类阶元与植物名称(一)植物类群划分;1界、两群、4类、2等植物类群划分(二)分类阶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二)分类阶元(三)、生物类群的划分1.二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4.五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5.六界系统:非胞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二)植物名称1.一种植物有几个名称?1)裸名:无特征描述,只有地方名称2)俗名:不同民族、语言的地方名称,但有特征描述,如Abutilonfloreflavo苘麻。3)科学名称:双名拉丁名(林奈1753)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如青榨槭AcerdavidiiFranch.2.为什么植物名称要用拉丁名?历史原因:

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Aristotle在雅典建立世界第一个植物园→其学生Theophrastus→完成《植物历史》和《植物构造》→古罗马吞并希腊→将这两本书译成拉丁文→遍入《自然历史》→1469~1799再版190次(拉丁文)→创立200余个拉丁植物学专业名词。植物学发展中拉丁文应用仍然活跃: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微观研究→出版了许多拉丁文植物学著作:如德国植物学家JoachimJung《植物枝条解剖》→英国Ray翻译此书并写了三本拉-英植物学专著《植物学新教程》、《植物历史》等→发现许多专业名词→17世纪许多植物学家形成使用拉丁文的习惯。林奈促进了拉丁文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18-19世纪林奈规范了植物学拉丁文书写→1737用拉丁文完成《植物种属》、1753年《植物种志》(双名法)→欧洲植物学家普遍用拉丁文=专业习惯化、规范化国际化、规范化要求:

1867年巴黎第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现代植物学拉丁文2.植物科学名称的规范格式(双名法):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种的拉丁学名3、植物科学名称的规范格式1)有3部分组成:属名、种加词、定名人(一般只用姓)如:AcerdavidiiFranch.2)种下级单位则由4部分组成:如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obtusa(Sieb.etZucc.)Endl.var.formosana(Hayata)Rehd.3)注意3点:某植物名由甲命了名,但未发表,后乙描述发表,则定名人由甲、乙组成即甲ex乙:OrmosiaxylocarpaChunexChen(木荚红豆)共同命名发表,定名人用et连接:OrmosiahosieiHemsl.etWils.(红豆树)定名人带有括号:等级的升降或转移到其他属、种等级中,则原定名人必须用括号标明,如Cryptocaryachinensis(Hance)Hemsl.4.定名人的缩写1)字首连2个或2个以上辅音时可把元音前全部辅音保留:Blume→Bl.,2)二音节时取第一音节和紧接其后辅音字母保留:Hemsley→Hemsl.3)习惯:Linne→L.;DeCandolle→DC4)三个音节以上取前2音节或第一音节及紧接其后的子音予以保留:Maximowicz→Maxim.(5).取第一音节和最后一个字母:Michanx→Michx.6)姓和名全同,其名取第一字母:RobertBrown→R.Brown7)父子均为定名人时在其子的姓后加“f.”或“fil.”(filius儿子):L.f.8)双姓:Handel—Mazzeth→hand.—Mazz.9)我国学者姓名全列出:C.Y.Wu吴征镒五、植物命名规则(一)命名法规1.《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由国际植物学大会制定(1867年第一次在法国巴黎召开)2.根据《法规》,植物命名规则主要如:1)一种植物只允许一个名称,即拉丁名、双名法=科学名称;2)若一种植物出现2个名称以上,则根据《法规》优先律,最早合法名称有效;(3)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4)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正式发表时用拉丁文描述的特征;(5)废弃的学名不能再使用;6)模式:用于命名种的标本叫“模式标本”用于命名属的种叫“模式种”。7)合并两个类群时,以最早的为合并后名称8)分开一个类群时,模式种或以此为更高分类单位的原学名应保留。(二)植物名称的命名方法1.科的拉丁名由模式属名称+“-aceae”构成。2.属名:来源无统一规定,但为一名词:1)词尾:A.词尾为“u”时加i,如Glazioui(橡胶植物之一)B.词尾为“a”时加e,如Balansae(荷兰植物学家)C.词尾为“y”时加a,如Hemsleya(葫芦属)D.词尾为辅音时加ii,a,ia,如Ramonia(苦苣苔科)(2)组成属名的词的来源由地方俗名翻译而成:Litchi荔枝属、Thea茶属等。由人名而得:Linnaea忍冬属、Chunia陈琼木由地名而得:Fukienia福建柏属由人名与地名结合:Sinofranchetia串果藤属地名与某一属名而得:Sinobambusa唐竹属人名与地名结合:Chingiacanthus秦氏爵床属由两属词尾变化而得:Corylopsis蜡瓣花属Corylus榛属,-opsis=相似由形态特征而得:betula人名与特征而得Hudendron山茉莉属;Hu胡先骕改变词首而得:Pseudotaxus白豆杉属(3)组成种加词的来源1.形容词:Ginkgobiloba(叶二裂)2.地名:Ilexchinensis(中国);3.名词:1)同位语(另一属名作种加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