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
形成作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地下水的水质评价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的气体成分
常见的有O2、N2、CO2、CH4及H2S
氧(O2)、氮(N2)来源:主要来源于大气:O2占20.95%,N2占78.09%生物化学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与矿物盐类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O2变质作用: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影响下可生成。判别: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O2与N2共存---来源于大气并处于氧化环境N2单独存在---来源于大气并处于还原环境大气中惰性气体(Ar,Kr,Xe)与N2的比值:(Ar,Kr,Xe)/N2=0.0118,则N2是大气起源(Ar,Kr,Xe)/N2<0.0118,则N2是生物或变质起源硫化氢(H2S)、甲烷(CH4)
H2S来源:硫酸盐还原: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硫化矿物分解:火山喷发H2S和CH4的存在表明还原环境H2S一般出现在深层地下水中,油田水中含量很高,常以此作为寻找石油的间接标志。二氧化碳(CO2)来源:大气,但含量较低,工业化城市地区含量高。土壤层。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O2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地球深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CaCO3---CaO+CO2
SiO2+CaCO3---CaSiO3+CO2工业发展造成人为CO2(温室效应)。作用地下水中CO2越多,其溶解碳酸盐岩和对结晶岩进行风化作用的能力越强。主要离子成分
七种:Cl-、SO42-、HCO3-、Na+、K+、Ca2+和Mg2+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氯离子(Cl-)来源:与其相关的各种原岩的风化溶解。如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岩浆岩中含氯矿物[氯磷灰石Ca5(PO4)3
Cl、方钠石NaAlSiO4
NaCl]的风化溶解。来自海水:海水补给地下水,或者来自海面的风将细沫状的海水带到陆地,使地下水中Cl-增多;火山喷发物的溶滤;人为污染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点:水迁移能力很强;含量变化幅度大:数mg/L~数百g/L
一般岁TDS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硫酸根离子(SO42-)来源含石膏(CaSO4•2H2O)或其它硫酸盐的沉积岩的溶解;硫化物的氧化
2FeS2+7O2+2H2O→2Fe2++4H++4SO42-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点水迁移能力很强,但次于Cl-;含量由数mg/L~数十g/L。重碳酸根离子(HCO3-)来源来自含碳酸盐的沉积岩与变质岩(如大理岩)
CaCO3+H2O+CO2→2HCO3-+Ca2+
MgCO3+H2O+CO2→2HCO3-+Mg2+
岩浆岩与变质岩地区,主要来自铝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溶解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Na2Al2Si6O16+2CO2+3H2O→2HCO3-+2Na++H4Al2Si2O9+4SiO2特点含量一般不超过1g/L,在低矿化水中为主要阴离子。钠离子(Na+)含量:在低矿化水中的含量一般很低,仅数毫克/升到数十毫克/升,但在高矿化水中则是主要的阳离子,其含量最高可达数十克/升。来源:沉积岩中岩盐及其它钠盐的溶解;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海水
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来自含钠矿物风化溶解。钾离子(K+)
来源与Na+相近地下水中含量远低于Na+含量。原因有:K+大量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易被植物吸收。钙离子(Ca2+)来源:碳酸盐类沉积物的溶解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
含量低矿化水中为主要阳离子,一般不超过数百mg/L
高矿化水中含量显著增大,但仍低于Na+的含量。镁离子(Mg2+)
含量与来源同Ca2+地下水中的其它成分次要离子:H+、Fe2+、Fe3+、Mn2+、NH4+、OH-、NO2-、NO3-、CO32-、SiO32-及PO43-等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微量组分:Br、I、F、B、Sr等胶体成分:未离解的化合物,颗粒直径10-7~10-5
主要的有:Fe(OH)3、Al(OH)3及HsiO3等
还有:CaCO3、MgCO3
各种硫化物:PbS,CuS,CdS等有机质胶体粘土质胶体胶体的形成:物理风化使矿物机械破碎磨细形成;急剧化学反应使溶液过饱和并形成许多结晶中心,但未来得及结晶而形成。
第1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细菌成分:如氧化环境中存在的硫细菌、铁细菌;还原环境中存在的脱硫细菌;污水中的各种致病细菌等分病源菌和非病源菌细菌分析结果的表示:细菌总数:每毫升水或每升水中的细菌总数菌度:含有一条大肠杆菌的水的毫升数检定量:1升水中大肠杆菌的总数
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的物理性质有:温度、导电性、放射性、味、嗅、色、透明度、比重等主要的化学性质有:总溶解固体、硬度、酸碱性两者关系:物理性质往往是化学性质的外在表现。温度水交替缓慢时与地温一致,并取决于:太阳辐射热能、地球内部热流分三个带:变温带、常温带和增温带变温带:受太阳辐射热能影响,呈昼夜变化与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只影响地表以下1~2m深度。变温带的下限为15~30m。
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常温带:是变温带以下一个极簿的地带。地温一般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出1~2℃,粗略计算时可视为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增温带:受地球内部热流控制。随深度增加而温度升高。用地温梯度或地温增温率表示。地温梯度:每增加100m深度时地温的增值。(℃/100m)地温增温率:温度每升高1℃所需增加的深度。
(m/℃)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增温带内某深度(H)地温(T)的计算:
T=t+(H-h)/r
t为年平均气温;h为年常温带深度;r为地温梯度。地下水活动对地温的影响: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总溶解固体(TDS)(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g/L)(TotalDissolvedSolids—TDS)
习惯上以105—110℃时将水干所得的涸残余物总量。因此⑴计算时挥发性成分不计入;
⑵HCO3-只取重量的半数地下水按TDS的分类德国度(H0):一个德国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
10mgCaO或7.2mgMgO。
1meq=2.8H0
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类别TDS(g/L)类别TDS(g/L)淡水<1半咸水(中矿化水)3~10微咸水(低矿化水)1~3咸水(高矿化水)>10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硬度水中Ca2+、Mg2+的总含量。(meq/L)德国度(H0):一个德国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
10mgCaO或7.2mgMgO1meq=2.8H0分类总硬度(totalhardness):水中Ca2+、Mg2+的总含量暂时硬度(temporaryhardness):水煮沸时因形成碳酸盐沉淀而失去的一部分Ca2+、Mg2+含量永久硬度:水煮沸后仍留在水中的Ca2+、Mg2+含量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计算r[Ca2++Mg2+]>r[HCO3-]时,暂时硬度=r[HCO3-]
永久硬度=r[Ca2++Mg2+]-
r[HCO3-]r[Ca2++Mg2+]<r[HCO3-]时,总硬度=暂时硬度=r[Ca2++Mg2+]
永久硬度=0地下水按硬度分类第2节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水的类别
硬度(meq/L)极软水<1.5软水1.5~3.0微硬水3.0~6.0硬水6.0~9.0极硬水>9.0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
概念: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的过程。影响因素: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
岩土的空隙特征水的溶解能力决定着溶滤作用的强度
水中CO2、O2等气体成分的含量决定着某些盐类的溶解能力地下水的径流与交替强度是决定溶滤作用强度的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浓缩作用
概念:地下水受到蒸发失去水分或流动将溶解物质带到排泄区而使地下水中盐分浓缩的过程。条件: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
低平地势控制下较浅的地下水位埋深,有利于毛细作用的颗粒细小的松散岩土。特点:
不仅使地下水的矿化度提高,也使水的化学(成分)类型发生改变。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脱碳酸作用
概念:水中CO2的溶解度受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控制。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而减小,一部分CO2便成为游离CO2从水中逸出,这便是脱碳酸作用。结果:地下水中HCO3-及Ca2+、Mg2+减少,矿化度降低;深部地下水上升成泉,泉口往往形成钙华。
Ca2++2HCO3-→CO2↑+H2O+CaCO3↓Mg2++2HCO3-→CO2↑+H2O+MgCO3↓
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脱硫酸作用
在还原环境中,当有机质存在时,脱硫酸细菌能使SO42-还原为H2S。
SO42-+2C+2H2O→H2S+2HCO3-
在岩石含有有机物质的情况下,碳氢化合物也可使硫酸盐还原。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概念: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的某些阳离子,而将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即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影响因素:岩土颗粒的比表面积阳离子吸附于颗粒表面的能力:
H+>Fe3+>Al3+>Ca2+>Mg2+>K+>Na+
地下水中某种离子的相对浓度。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混合作用
成分不同的两种水汇合在一起,形成化学成分与原来两者都不相同的地下水,便是混合作用。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三大类:自然地理因素(气候、水文、地形、植物)地质因素(岩性、地质构造等)人为因素这些因素的错综组合决定着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方向及其分布规律。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岩性:可溶成分溶于水,使水中富含这些可溶成分;难溶成分通过风化溶解进入水中,对地下水成分产生影响。地质构造:
隆起构造地区,溶滤作用为主,形成低矿化水;封闭的向斜构造地区发生浓缩作用使矿化度增高;气候:潮湿地区降雨量大,地下水矿化度常较低;干旱的沙漠、半沙漠地区蒸发强,矿化度高。水文因素:
反映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上。第3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地形:高山地区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循环交替快,矿化度低;平原地区地下水流动慢,矿化度高。植物: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地下水;人为作用大规模地改变了地下水形成条件,从而使地下水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与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天然地下水富集了原来含量很低的有害元素,如酚、汞、砷、铬、亚硝酸等。
第4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
成因类型
地球上的水圈是原始地壳生成的。地下水起源于地球深部层圈。但从形成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分出发,可将地下水分为三个成因类型:溶滤水
概念:富含CO2与O2的渗入成因的地下水,溶滤它所流经的岩土而获得其主要化学成分,这种水称之为溶滤水。影响化学成分的因素:岩性。石灰岩、白云岩分布地区地下水中HCO3-、Ca2+和Mg2+为主要成分;含石膏的沉积岩地区地下
第4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
成因类型
下水中SO42-和Ca2+均较多。
但注意不能一概而论。气候。在潮湿气候地区,尽管原来地层中所含的组分完全不同,但其浅表部在丰沛降水的充分淋滤下,最终很可能形成低矿化的重碳酸水;而干旱气候下平原盆地的排泄区,水分不断蒸发,浅部地下水盐分不断积累,不论岩性有何差异,最终都将形成高矿化的氯化物水。在大范围上,溶滤作用受控于气候,显示分带性。
第4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
成因类型地形。往往会干扰气候控制的分带性:切割强烈的山区,局部流动系统发育,水交替迅速,即使在干旱地区也不发生浓缩作用而形成以难溶离子为主的地下水。地势低平的平原与盆地,水交替缓慢,地下水矿化度与含易溶离子均较高。
绝大多数地下水属于溶滤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位置较浅或构造开启性好的含水系统,溶滤作用发育,多形成低矿化的重碳酸盐水;构造封闭性好,位置较深的含水系统,则形成矿化度较高,易溶离子为主的地下水。
第4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
成因类型沉积水概念:指与沉积物大体同时生成的古地下水。同生沉积水和后生沉积水:内生水概念:参与地球深部地质作用的地下水。如:火山喷发作用带出的来自地幔高温高压的岩浆直接分异出来的“初生水”或“再生水”;源于深部层圈的高温热泉水;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产生的水;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的内容简分析:用于了解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项目:⑴物理性质
⑵定量分析的有常见组分、pH值等定性分析的有NO3-、NO2-、NH4+、
Fe2+、Fe3+、H2S、耗氧量等。特点:分析项目少,精度要求不高。全分析:全面了解地下水化学成分。在简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分析项目:定量分析的包括上述简分析中的所有成分。特点:分析项目多,精度要求高。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用mg/L表示;用meq/L表示;用meq/L(%)表示;用库尔洛夫表示式表示;用派珀(Piper)三线图表示: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舒卡洛夫分类>25%meq离子HCO3HCO3+SO4HCO3+SO4+clHCO3
+clSO4SO4+clclCa181522293643Ca+Mg291623303744Mg3101724313845Na+Ca4111825323946Na+Ca+Mg5121926334047Na+Mg6132027344148Na7142128354249第5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类图示
按矿化度又分四组:
<1.5g/LA
组1.5~10g/L
B
组10~40g/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设备租赁与维护协议
- 2024退伙引起的股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智慧社区物业委托代管与安防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金融咨询与融资中介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版工程顾问合同
- 二零二五版水电工程临时用电设施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电商平台运营居间合作合同协议2篇
- 2025年物业保洁服务外包与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合同3篇
- 2025年旋挖钻机钻孔施工与地质勘探综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醇基燃料环保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合同3篇
- 军队文职岗位述职报告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电抗器噪声控制与减振技术
- 中医健康宣教手册
- 2024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费医疗行业报告
- 品学课堂新范式
- GB/T 1196-2023重熔用铝锭
- 运输行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幼儿园教师培训:计数(数数)的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