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开展。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要求:1、认识“仲、儒〞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论〞;理解“艰难、孤苦伶仃、羞惭、凄凉〞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谦虚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称为圣人。教学难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教学准备:课件(孔子的生平资料、《论语》的内容、名人的勤学故事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读孔子的语录,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全班有感情地配乐读,这几句话是谁说的?3、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孔子。4、师出示课件,补充孔子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故事》。(板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认读(2)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1)指名读下面的词语凄凉儒家论语经典仲传诵艰难度日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满面羞惭远近闻名谦虚好学不以为然多音字教学和写字指导(2)分组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孔子是我国的___家、___家、___家。孔子是一个家境___的孩子。孔子成了___的大学者。孔子读书___。孔子___,___,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3)用上“虽然„„但是„„,„„而且„„,„„所以„„〞把所填内容连成一段话。(孔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读书非常刻苦。而且他谦虚好学,不懂就问,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是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三、品读感悟1、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孔子的地位和身世?学生反应。指导读两个句子,理解“举目无亲、孤苦伶仃、凄凉〞等词语。2、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默读第2至5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他求学的故事?用笔勾划出来。4、学生反应。★贵族请读书人吃饭,孔子被赶走,他只好羞愧地离开★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满面羞惭〞,思考:为什么他会被大贵族孙氏赶出来呢?(因为他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读书。)★孔子没钱读书,被赶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象。(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从那以后,孔子读书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读书的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他一边给被人看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板书:刻苦★用“一边„„一边„„〞造句。★概括这一段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教育学生可以在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孔子进太庙,是怎样做的?女生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重点句,抓住“珍惜、仔细、搞清楚、不以为然、不懂就问〞等词语理解。★孔子进太庙不懂就问,说明他有什么品质?板书:谦虚好学不懂就问★孔子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让我们怀着对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孔子学识渊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全班齐读“后来,他的学生们把他说的话和他的一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叫《论语》。这本书成了儒家经典,被世代传诵。〞四、拓展延伸,说故事。1、师:如今,在孔子的故土山东曲阜修有孔子庙;在那儿,还建有孔林;每年在山东还会举办孔子文化节,对孔子进行纪念。出示课件2、今天学了《孔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写在课题上面的空白处)3、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名人的勤学故事呢,我们一起来阅读《鲁迅卖奖章》的故事。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5、课后作业◆推荐阅读关于苏东坡好学的故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论语》中的话认真读一读,并理解其意思。6、最后,老师用一句名言和同学们共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课!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乌斯曼老爹补碗的秘密,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灵活应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懂乌斯曼的话,明白只要认真,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时数: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揭题激疑。1.板书课题。2.激疑: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国王的一只宝碗摔碎后,召来全国的陶工补碗,可是大家都没法补好,乌斯曼老爹在一年后交给国王一只和宝碗几乎一模一样的瓷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最后乌斯曼老爹把他补碗的秘密告诉了孙子。)3.给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2自然段):碗摔碎。第二段(第3-6自然段):补碗。第三段(第7-9自然段):补碗的秘密。板书:碗摔碎——补碗——补碗的秘密三、细读课文,感悟道理。1.快速读课文。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2.讨论交流。(1)从哪儿看出国王对宝碗的喜爱?(派一百个士兵守护它、请邻国的国王来欣赏宝碗、气得三天没吃饭、捧着宝碗看了又看、快乐得嘴都合不拢等。)(2)找出描写陶工们神态、语言的句子画记下来。想一想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重点理解以下句子:①陶工们都傻了眼,他们对国王说:“就是神仙下凡,也没方法把这么碎的碗补好。〞②陶工们整夜对着碗发愣,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③老爹,救救我们吧!以上句子表现了补碗的难度非常大,要把碗照原样补好是不可能的。同时也说明了碗能否补好关系到陶工们的性命。(3)乌斯曼老爹补碗的秘密是什么?(4)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①我和你们做得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②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认真对待,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3.讨论:从乌斯曼老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世上无难事〞,只要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件事,再难的事情也能做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4.结合亲身经历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5.小结:乌斯曼老爹不愧是手艺的陶工,他将自己重新做的一只碗交给了国王,挽救了所有陶工的性命。同时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灵活应对。板书:认真对待灵活应对四、学习生字词。1.自由识记。2.检查交流。重点指导:“致〞的右边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旁〞。“傻〞的右上局部不要写成了“囱〞。“竟〞要与“竞〞区别。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30国王的宝碗碗摔碎——补碗——补碗的秘密(认真对待灵活应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教学目标: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知识能力目标)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知识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方法: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题。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局部,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1.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补充:了解,品味)2、请默读精彩片段局部,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哪个位置?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教师小组跟进指导。(从情节、语言、写法等方面予以引导、感悟。适时想象、朗读)预设情节1:洞中困难重重预设情节2:大悲大喜预设情节3:悬念迭出的结尾预设语言1:夸张的语言预设语言2:大喜大悲的人物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预设写法:反衬的手法4、(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现在你对汤姆又有哪些认识?(乐观、关心同伴)5、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看看作者怎么说。(课件出示作者的话。)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1、一个片段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我们要感谢谁?2、说说作者。(课件出示:对作者、作品的评价、不同版本的书面)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梗概,品味了精彩,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4、学生交流。这是你的疑问,还有吗?你说……如果想知道,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到时候,我们再开个读书交流会好吗?下课。板书:《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解梗概内容: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品味精彩语言:夸张幽默反衬人物:正义、勇敢、善良、聪明、关心同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学写8个字。2.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教学难点了解诗歌中的人物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普希金的有关资料、磁带、录音机。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普希金的资料。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出身贵族,童年时代开始写诗。1820年,因《自由颂》等诗篇反对沙皇__而被流放。1826年被赦免回到莫斯科。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共创作了6部童话诗。他的优秀作品到达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他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开展影响很大。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答思考题。(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容许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第2—9节:讲述事情开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金鱼一一容许。)第10、11节:讲述事情开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局部读课文。四、学习生字词。1.自由识记。重点注意“砖、奴、槛〞的读音。2.交流识记方法。3.指导书写。“脾〞字要注意右边“卑〞的写法。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提问激疑。1.复习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激疑: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1.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2.讨论交流。(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五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女皇——要做海上女霸王〞。)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打了老头儿一个耳光——脾气发得更厉害。)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皇的地位;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四次要求金鱼都一一容许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全诗。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②在小组内表演。③指名表演,评议。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五、作业。1.朗读课文。2.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板书设计: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太婆木盆→木房子→贵妇人→女皇→女霸王(贪得无厌)骂→骂得厉害→痛骂→打耳光→差点砍死(凶狠残暴)渔夫:心地善良、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言而有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检查字词。(1)重点指导:爱戴(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