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倍的认识》这节课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分类、观察、比拟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材解析:“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拟抽象的概念。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根底。教材选取了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开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2、在比拟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贝壳图片,练习作业纸,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交流反应问题。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3、谈话:王晶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问题,师板贴问题。4、谈话: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可能提问:什么是倍?)是啊,倍的知识咱们以前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和倍做朋友。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海边拾贝壳的情境导入新课,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利用课件出示的问题,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操作演示,初步认识倍的意义。1、谈话: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遍问题。(生齐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指生说)2、摆一摆:用你手中的学具把王丁和李飞的贝壳数摆出来。生操作学具,师巡视指导。交流展示摆法。3、观察:李飞拾的6只贝壳和王丁拾的3只贝壳有什么关系。预设一:(1)李飞拾的贝壳数比王丁拾的多3只。(2)王丁拾的贝壳数比李飞拾的少3只。预设二: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预设三: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这是上课时课堂上生成的内容。)4、(1)根据预设一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比王丁的多3个?预设一:画竖线(在李飞和王丁同样多的3只贝壳后面画竖线)预设二:分一分(将李飞的贝壳数分成3只和3只两局部)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局部?预设:两局部。谈话:(师指着每一局部)李飞的这一局部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这一局部呢?预设:同样多。预设:也是同样多。(2)根据预设二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你能给大家摆一摆,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吗?生到黑板摆一摆,分一分。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局部?预设:两局部。谈话:(师指着每一局部)李飞的这一局部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预设:同样多。这一局部呢?预设:也是同样多。(3)根据预设三即课堂生成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课堂生成: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有2个3,所以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谈话:你真棒!老师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你都提前会了。真是个喜欢学习的孩子!谈话:同学们看,如果把王丁的贝壳数3只看做1个3,根据这位同学说的,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是否有2个3?(预设:是)谈话:那谁能上来指一指,说一说?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说一说。5、讲解:我们把王丁拾的3只贝壳看作一份,是1个3,李飞拾的贝壳数里面有这样的2个3。小结: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6、谈话: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指一指,圈一圈,说一说。同位互相说。7、谈话:现在请你再动手摆一摆学具,看谁最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学生再摆一摆,让生到前面展示。追问:为什么要3个一份,3个一份的摆?是根据谁的只数摆的?谈话: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现在你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1、谈话:王丁把自己的贝壳送给好朋友一只。王丁现在有几只贝壳?(2只)那么李飞现在的贝壳数还是王丁的2倍吗?2、谈话:请你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摆的时候先想一想,要根据谁的只数来摆?要几个一份,几个一份的摆?学生摆,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摆的?追问:为什么要2个2个地摆?4、课件演示:6里面有3个2,6是2的3倍。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操作活动,并在每次操作前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操作,然后通过操作之后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每次操作活动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倍〞的含义。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谈话:李飞同样是6只海螺壳,为什么一会儿是王丁的3倍,一会儿又是王丁的2倍?生交流想法。2、回忆总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倍的?引导学生梳理认识倍的方法:摆一摆,圈一圈。3、揭示课题:我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认识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同学们真的和倍交上了朋友。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通过观察比拟,使学生发现倍数会因比拟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初步体会比拟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四、稳固拓展,应用概念1、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深入理解倍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的内容,然后展示交流。2、解决问题。谈话:再让我们回到大海边,你还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吗?生提问题,师选择其中三个问题解决。(1)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生圈一圈,汇报结果: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师说明:8是4的2倍。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8÷4=2让学生说一说:8表示什么?4和2分别表示什么?师说明:倍不是单位名称。学生齐读有关倍的小知识。(2)学生独立解决“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交流算式,订正结果。(3)解决“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认识3是3的1倍。迁移学习:4是4的1倍,5是5的1倍。学生举例:说一说谁还是谁的1倍。观察: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看法。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在此根底上,引入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通过解决问题,迁移学习1倍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倍〞的小知识,理解倍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不能做单位名称。五、回忆梳理,总结提升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进行回忆总结。)谈话:关于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希望你们能用数学的小眼睛去找一找,用数学的小脑袋去算一算。好吗?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进行回忆总结,梳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解决倍,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2一、教材(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根底,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拟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三、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由于“倍〞的概念比拟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拟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拟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习新课内容——倍数关系。(二)探究新知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拟,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拟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拟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三)练习提高稳固练习,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习,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翻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习题的作用。第一题练习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第二题练习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第三题练习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习能锻炼学生的数感。第四题的练习是一道提高练习,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3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准备: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6、稳固练习:(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4)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