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_第1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_第2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_第3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_第4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均收入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化,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回顾发达国家百余年的经济发展史,几乎都走过了一个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化发展,最后逐渐迈入第三产业占主导的经济发展历程。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以美国为例,如图1所示,随着人均GDP的不断上升,美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不断下降。尤其是从1890年起,当人均GDP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之后,美国农业就业人数占比迅速从%下降至%,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较为明显的降速。但第二产业的情况却略有不同。在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从1890年起至1920年,美国人均GDP迅速从200美元增加至近800美元。也就是在这一阶段,美国完成了本国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反映在产业结构上,便是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从1890年的%上升至1920年的%。然而,随着人均GDP的继续上升,第二产业占比却没有继续随之增长,而是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取而代之的则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从1920年起,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基本保持在平均每年5%的增幅上。尤其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也就是在1940年前后,美国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接近50%,而当人均GDP在1960年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到了56%,至此,第三产业正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产业。图1.美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图2.美国人均GDP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造成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则是需求的变化。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的需求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转向层次较高的非物质需求。这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谋而合(图3)。在产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人们只能维持简单的生理需求,即满足对基本的食物、衣着、住房等生活资料的需求。此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则处于低级水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需求结构逐渐向较高阶段转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大大提高。反应在供给阶段,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第三产业会快速发展以此满足人们对于服务,精神等层面的需求。图3.马斯洛需求理论二、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相当于美国1900年时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开始由较为低层次的农业社会向工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发展。但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图4所示,20世纪初,美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而中国则在100年后的今天才达到类似的比例。2010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和%,与美国1900年时的水平相差无几。图4.中国VS.美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美国在100年前走过的路或许正是中国即将面对的。那么,读懂100年前美国的经济发展史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从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产业结构的升迁。时光回溯至19世纪末,当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工业化进程,其程度之深史无前例。而推动美国当时工业化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率:美国农业部在1862年成立时,在其部徽上刻下了“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的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农业始终是最根本的。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占比会越来越小,但是,无论是19世纪初在工业化起飞的关键时点,亦或是工商业高度发展的今天,美国对于农业的重要性自始至终都没有减弱过。尤其是在100年前的美国,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才给其他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如图5所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美国农业生产率在1840-1900年始终占据世界首位,并与第二位的英国逐渐拉开差距。在1840年〜1900年,美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而英国则只提高了%。而小麦生产效率提高了%,玉米生产效率提高了%,棉花生产效率提高了%。图5.美国农业生产率(1840-1900年)数据来源:诺亚研究,网络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生产单位农产品的劳动力及时间被大大缩减,因此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而农业的弹性需求相对较低,剩余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不再有用武之地,因此便迁移至其他产业,如工业,给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劳动力基础。劳动力供给:移民推动美国20世纪工业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如图6所示,美国在1815年至1860年移民数达到了500万,而到了1860年至1915年,移民数量飙升至2286万,其中1820-1860年间外来移民中男性60%;15-40岁的占67%。从1815年至1920年这100多年中,共有约3700万外来移民涌入美国。大量欧洲移民大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大幅增加了美国劳动力供给,而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要条件之一。图6美国移民数数据来源:诺亚研究,网络铁路铁路既是美国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的结果,也是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会像水路一样受到季节的影响。而且在速度,运费等方面都略胜一筹。如图7所示,美国1840年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2820英里,而到了1888年,里程数已经达到156080英里,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大规模铁路的出现是美国当时经济高速发展最重大的革新和原动力。一方面,由铁路建设推动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连锁效应对美国整个经济的全面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它通过促进工业化和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推动了经济和人口重心向城市的转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图7:1848—1888年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铁路里程对比表(英里)数据来源:诺亚研究,沃尔特・W.罗斯托著《世界经济史:历史和展望》资本市场的发展。1860年的时候,美国大部分的钢铁产品仍需进口,然而到了190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总和。而实现这一扭转的渠道便是资本市场。当时很多钢铁公司一出现,就迅速地通过资本市场来上市,来融资和发行债券,然后实现扩张,在最短的时间内取代欧洲列强。因此可以说,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美国工业化进程功不可没,它就如同催化剂一般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美国实现了工业化。l阿根廷经验:如果我们将美国作为一个正面的参照,那么在一百年前几乎和美国处于同一经济水平的阿根廷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案例,由于阿根廷在关键节点未抓住工业化发展的契机,从而错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从当时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一落千里,至今未恢复元气。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阿极廷的移民数量、修建铁路里程、吸纳外资、对外贸易进入大发展阶段:220万移民进入阿根廷;铁路里程从1870年的458英里到1880年增加到1500英里,1900年达到1万英里。从1880年到1900年,英国投资从2000万英镑上升到2亿英镑以上。1900年,阿根廷的工业企业总数已经有2700家。农业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从1870年的150万英亩增加到1901年的1700万英亩以上。出口值从1870年的3000万金比索增加到1900年的亿金比索,增长了4倍。但是,正如图8所示,阿根廷由于优越的的自然环境,拥有大量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赖农牧业出口,这个阶段阿根廷经济和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1918-1920年,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927-1929年为6%。出口年增长率为%。至1929年,阿根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它是肉类、玉米、亚麻籽和燕麦最大出口国,小麦和面粉第三大出口国。大力发展以出口为主要目的的农牧业,使阿根廷获得了宝贵的外汇,得以进口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的工业产品,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条件。但是,由于决策者在国际分工问题上的认识失误,忽视了工业的发展,使阿根廷在丧失了欧美工业革命给各国带来的工业化的大好机会。换言之,阿根廷抓住了赚钱的机会,却失去了发展工业的机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76年军事政变后,马丁内斯•德奥斯任军政府经济部长。他颁布了改革金融体制,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政策。1978年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允许比索逐月贬值。实行高利率,国家保证购买美元的自由。但是高利率和自由买卖美元的制度,有利于投机资金的流动,而不利于产业发展。所以外资进入阿根廷后,没有投向生产领域,而是流入金融体系。大量拥入的外国资金,形成的庞大投机资金,给国家金融带来巨大冲击。从阿根廷的经验上看,金融安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的时候,盲目开放金融体系,或许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图8.阿根廷经济发展轨迹: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借鉴美国的经验,分析中国目前的状况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已经从农业为主的较低层次向以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变迁。如图9所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50%下降至2010年的10%,而第二产业占比则大幅提高,并稳定保持在GDP总量的50%左右的水平。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也有所提高,但上升幅度却相对有限。相似的结论从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也能看出。如图6所示,1952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达到83%,而到了2008年,该比例已经小于40%。与此相反,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产业结构变迁步伐将继续向前迈进。第一产业的比较继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然而,对比图9及图10,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两者间的差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的下降幅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的下降幅度。1952年,82%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创造了50%的GDP,而到了2010年,近40%的农业就业人口只创造了10%的GDP。也就是说,就劳动生产率而言,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非常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处于以人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阶段,而科技,资本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却非常有限。而借鉴美国100年前的经验,农业机械化能够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一方面能够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也能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农业现代化将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而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或将成为下一个经济亮点。图9.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图10.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图11显示的是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劳动人口占比(15-64岁)。其中,日本在经历了6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劳动人口占比的高峰后,开始直走下滑路。而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日本经济正是从90年代末开始停滞不前。相对而言,美国的劳动力供给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准上。这与其较为开放的移民政策不无关系。回到中国,中国目前劳动力占比超过70%,高于美国及日本同期水平。但是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速已经开始大幅下滑,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劳动力供给高速增长的黄金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也就是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上升趋势必将彻底消失殆尽。而中国完全依靠人口红利而获得的人力成本优势在未来或将不可行。而回顾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适当放开中国目前的生育政策,以增大劳动力供给或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图11.中美日劳动人口占比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人口老龄化趋势初显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如图12所示,2001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虽然与邻国日本相比,中国老年人口占比仍低于日本,但是中国老龄化进程有独有的特性,因此不能仅仅从这一指标妄下结论。首先,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联合国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一直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其次,中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第三,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预计要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第四,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仅为105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老龄化问题可能更为来势汹涌。而及早做好相关的产业布局或许能帮助中国更好的迎接好这场挑战。图12.中美日老龄人口占比来源:诺亚研究、CEIC,wind如图13所示的是中国在8个所取年份中的人口金字塔图。其中,中国在1954年,1963年及1987年分别经历了三次生育高峰。而如果以15-64岁定义劳动人口,那么在这三波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将分别在15年后步入劳动力阶段,相对应的则分别是70年代初,80年代初及21世纪初期,尤其是在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加入巨大的人口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这种单纯依靠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随着中国劳动力供给的逐渐减少而停滞不前。正如人口金字塔图所示,到了2050年,最后一波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也将步入老年的行列,彼时,60-64岁的人口将占据最大的比重。我们相信,中国劳动力供给将渐渐放缓,中国将逐渐从一个青壮年占主体的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图13.人口金字塔图生育高峰:1954,1963,1987数据来源:诺亚研究部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某些行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将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这些被选中的行业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的崛起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由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及代表着资本市场的金融业则是两个被历史选中的行业。那么在如今的中国,相似的情况或将再次上演。铁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加速猎枪图片http://101.L22.120/dongding时期才相伴产生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高潮阶段。20世纪初,美国迅速崛起的铁路运输业正式伴随着美国经济大高速发展。而在现在的中国,经济仍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因此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也是可以预计的。而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一方面是工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巨大力量。发展交通运输业将有效形成区域化经济。在促进产业聚集,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本身是作为一个为满足需求而存在的产业部门。任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对人、物空间位移的需求,正是运输业存在和发展的市场基础。金融:如14图所示,美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稳步上升,从1979年的%提高到2004年的%。而日本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虽然略低于美国,但在2002年的占比也达到7%。而对比这两个国家,中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在2008年仅为%左右。虽然从增速上看,中国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过去的30余年已经翻了一番,由1979年的不到2%上升到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