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二。 年十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精神,推动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专业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高职学生,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在校生7个班级283人。本专业开办以来,已有7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基础。(一)实训条件逐步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近几年来,学院投资400多万元进行了实验实训设备、仪器的添置,投资800多万元新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机电实验实训中心,内有机械原理与零件、液压传动、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11个实验室。有一个2500平方米的机电实训中心,内有机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仿真实训室,共有设备185台套,可同时容纳300人进行各种实训,形成了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岗位环境,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达到当前生产企业设备的较高水平。学院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与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常德烟草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集团、中山东陵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生产实习实训合作协议,建立了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二)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由省级专业带头人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表1为教师队伍一览表。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人,高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11人,硕士研究生5人。表1现有教师团队一览表序号姓名T生另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证/考评员专业性质1张森林男53.7本科教授考评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职2李谭喜女64.9研究生/硕士高级工程师考评员纺织机械专职3汤长清男63.1本科/学士副教授高级焊工/考评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职4杨建中男69.9本科/学士讲师高级电工证电气自动化专职5王艳宜女75.8研究生/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数控车工机械设计及理论专职6任丰兰男76.3研究生/硕士讲师高级车工机械电子工程专职7龚文杨女74.10本科/硕士讲师高级维修电工工业自动化专职8朱细敏女80.12研究生/硕士初级高级维修电工电气工程学院专职9许申俊男66.3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高级维修电工纺机设计专业专职10万克智男74.9本科/学士讲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兼职11邓东明男63.8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兼职12覃道益男67.9本科/学士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兼职13唐刚明男64.5本科/学士工程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兼职14舒建文男64.5本科/学士工程师/机械工程兼职15孙继东男69.8本科/学士工程师/考评员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兼职近四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及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共主持完成省、市、院级应用技术开发科研课题13项,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由张森林教授主持完成的横向课题《智能节电控制装置》,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编写各类各级教材14部(其中主编7部)。(三)教学改革成效显著1、课程体系改革实用化本着“实用化”的原则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分析,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需要,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结构,重构课程体系,调整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对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实现知识、技能实用化,如将《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整合为《机械基础》,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整合为《机械制造技术》等。♦理论教学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加大改革力度,将《机床电气控制》、《PLC应用》整合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将职业认证课程引入教学计划。已经将车铣工考证、维修电工考证内容设为必修课,将机电设备维修实训、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均嵌入到了教学计划。开展了UG、Pro/E、制图员、车工、铣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工等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近四年获证率均达到了96%,其中多数学生获得了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新开设了《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机械CAD/CAM技术》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构建由实验、实习、实训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达到了1.1:1。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融学校、企业为一体;教师、工程师为一体;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结合;教室、实训场地、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利用仿真软件等方法,如《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搬到现场授课,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练,真正作到理论与实践交融,教师与学生互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评价体系多元化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强调能力本位的考核,考核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采用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数控加工技术实训的考核方式改革,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实际操作、论文、口试(答辩)、渐进式模块考核等,彻底改变以笔试成绩完全评价一个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四)工学结合得到践行本专业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2006年与三一重工集团合作成立了“三一班”。在完成教学计划同时,由合作企业针对人才培养
的要求,设置相关具有企业文化特色课程,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2010年与中联重科合作,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9、2010级学生中选拔组成“中联班”。在中联重科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成绩计入学籍档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目前有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五)社会服务初见成效1、服务地方经济,大力开展了社会职业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和环境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学院按照“从国企到民企、从城市到农村”的工作思路,2007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三期“烟机班”,为常德烟草机械有限公司培训新进员工,提升员工的素质与职业技能。为湖南中烟公司常德卷烟厂提供培训、技术服务,2011年4月,为公司20多为员工进行了烟机维修技师考前培训,6月份为该公司在岗职工300余人进行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范围,积极响应常德市政府的号召,继续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7年开始与市劳动局联合举办数控车工培训班、维修电工培训班、普通车工培训班等,每年培训达100人次,举办了困难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培训人次达300人,进行企业在岗职工高级技能考证培训人次达200多人,并获得良好效果,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表2为一年来为企业培训情况。
表22010年一2011年7月为企业培训情况一览表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数备注1常,有证:德渤雅重工科技5艮公司高级工考培训高级钳工、加工中心焊工、冷作工培训2010.10-124886%学员获得高级工证书。2湖南常摩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考证培训・高级维修电工、车工、钳工、加工中心、数控车工培训2010.10-122095%学员获得高级工证书。3湖南创业德力四有限公司高级工考证培训高级电工、焊工、车工、钳工、冷作工、数控车工培训、困难企业员工技术提高培训2010.10-1216184%学员获得高级工证书。4常德市长胜开关公司高级工考证培训高级维修电工、焊工的培训2010.10-123194%获得高级工证书。5湖南云锦集团困难企业职工培训困难企业职工技术提高培训2010.1241公司组织学员考试,优秀率90%以上。6翔宇集团困难企业职工培训困难企业职工技术提高培训2010.1178公司组织学员考试,优秀率92%以上。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维修电工2010.10-126095%的学员通过中级维修电工的考证。8常德烟机新员工培训1焊工新进员工2010.32423人顺利通过厂方的考试。9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新进员工培训2011.4—612100%的学员通过考试,获得培训证书。10常,理?德卷烟厂设备修技术员工常德卷烟厂设备修理技术技师培训2011.4—720100%的学员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考试11常德市各企业员工高级工考证培训企业员工高级工考证培训2011.5—723995%学员获得高级工证书。合计7342、积极为当地企业服务,长期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工作我们利用自身优势,为常德市经济开发区、武陵电子工业园、鼎城工业园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技术、纺织机械等提供技术支持。近几年以来,依托常德市机电行业协会,加强与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常德烟草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湖南中烟公司常德卷烟厂、华南光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力度,提高技术开发能力,面向常德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深入开展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活动。3、为常德地区职业中专学校提供教学服务2010-2011年为安乡职业中专284人次学生提供车工、钳工、
数控车工等技能实训场地及实训指导。2011年为汉寿职业中专100多人次提供实训场地及实训指导。同时为他们学校教师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个对接。紧扣常德装备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湘西北地区制造业发展要求、校企深度融合、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较强的品牌专业。通过建设,在校生规模达到350人,建设“订单班”2-3个,新建校外实训基地4个,教师团队达到25人,专兼职比例1:1,为企业培训员工达到800人次以上,每年接纳中职师生200人次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学习,初步形成中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常德市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深化行业企业合作,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机械加工领域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机械、纺织机电、烟草机械等设备、产品的操
作、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基本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常德地区制造类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二学年学生以校内为主,完成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知识和职业岗位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第三学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图1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第一学年
(校内)第二学年
(学校+企业)职业道德专业模块学生基础能力选修模块能力顶岗实习教师、企业专家教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基础L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写作、沟通能力诚信品质,敬业奉献团队合作责任意识等用人单位零距离上岗企业
员工职业能力I )J教师、企业专家教学第一学年
(校内)第二学年
(学校+企业)职业道德专业模块学生基础能力选修模块能力顶岗实习教师、企业专家教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基础L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写作、沟通能力诚信品质,敬业奉献团队合作责任意识等用人单位零距离上岗企业
员工职业能力I )J教师、企业专家教学机械制造技术
机床电气控制
数控机床
机电设备维修
车工实训
维修电工机械
CAD/CAM
生产管理第三学年(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强
化训练准企业员工图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在与重点企业成功举办“订单班”的基础上,对接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产业,进一步推行“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实行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机电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图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图3为课程开发思路。职业领域口机电设备操作、维护典型工作任务U识图与制图车床操作机械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电气维修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测绘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零部件设计职业证书制图员中级证书机电产品装调、维护工艺文件编制CAD/CAM软件应用
数控加工与编程
液压与气动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编程与加工顶岗实习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证书数控机床加工车工中级证书职业领域口机电设备操作、维护典型工作任务U识图与制图车床操作机械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电气维修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测绘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零部件设计职业证书制图员中级证书机电产品装调、维护工艺文件编制CAD/CAM软件应用
数控加工与编程
液压与气动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编程与加工顶岗实习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证书数控机床加工车工中级证书普通机床加工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维修电工实训机电设备调试、维修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图2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专业调研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图3课程开发思路专业调研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图3课程开发思路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科学和规范的课程标准。将《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建成优质核心课程。在实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机电一体化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完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的特色教材建设。(三)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方向互补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团队技术服务能力。经过2年的建设,教学团队成员达到25人,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高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外著名职业院校进修、高
职高专实训基地培训等形式,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理念,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的最新动态,成为引领教学团队、推动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专业带头人。2、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养4-5名骨干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教改、科研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到企业挂职、参与科技开发与服务等形式,培养一支在机电控制、机械制造等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3、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课程开发、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对口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使专业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比例达85%以上。4、兼职教师建设聘请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建立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在现有兼职教师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兼教师比例接近1:1,聘请企业专业技术能手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实践指导任务。开展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建立合理机制,明确责任、义务和待遇,建立相应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兼职教师队伍人员相对的稳定性。(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及设备资源共享的新路。以普通机床控制、数控机床控制等机电控制领域为重点,改扩建车工、铣工实训基地,扩建、新建3个实训室,建成集教学实训、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推广与职业素质培养多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和设备条件,开拓实训、培训等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科研与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训、服务一条龙,保障实训基地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下表3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表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序号实训室主要设备功能1普通机床电气控制控制综合实训室T68镗床、X62铳床、M7130磨床、Z3040摇臂钻床、C6140车床电路实训装置各类车床结构、原理讲解教学;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教学实训;维修电工实训与考证2液压气压系统装调实训室液压气动综合实训装置配备电脑液压与气压系统的装调与故障检修,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实训教学,PLC控制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编程与调试。3PLC变频器触摸屏实训装置变频器、触摸屏PLC变频调速、电路安装与测试等维修电工内容培训及考证,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与企业进行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共建共用”长效机制,建立稳定、合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新建4家互利共赢、关系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实习标准、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加强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创新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研究如何才能与企业进行长久的合作,研究如何使顶岗实习得到较好的效果,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实习成绩。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制订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场地使用规定、实训人员管理规定、材料领用管理规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规定、生产性实训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维修电工、数控操作工、普通车工、钳工等工种的培训与鉴定,每年达到800人次以上,承接各级技术研发课题或企业横向课题1-2项。1、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维修电工、数控操作工等培训或鉴定。2、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作,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为
机电、数控行业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的开发、服务。3、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提供远程自主学习平台,带动专业群教学质量的提高。(六)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七)探索中、高职教育的系统培养通道每年为中职学校师生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实习指导及培训学习。推进中高职在培养目标、教学条件、课程结构等方面的衔接与延续,共同探索出一条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八)带动专业群整体水平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机械、电工电子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维修、数控编程与加工等课程的重点建设,为其他专业提供可供借鉴经验,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并促进整个专业群的发展。
四、建设措施(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1、深化“校内产学一体”,实施“实训中心+生产企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校内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机电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深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中心+生产企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召开专业建设负责人会议,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意见。加强教师与学生及企业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现状,了解企业需求。派专任教师进行管理,巡回指导,并与企业指导教师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收集学生和企业的有关意见。2、加强“实训中心+生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抓住湖南省、常德市企业对机电人才需求旺盛的契机,认真做好模式改革的调查与研究,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重新审核、修订学生校外实习实施方案、校外实习学生考核实施细则、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实施细则,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计划。(二)师资队伍建设措施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培养与引进,多举措大力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建设,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4-5名骨干教师,使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本专业的带头人或骨干教师。(1)国外职业教育方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修培训;(2)中德培训中心或深圳职院、邢台职院学习交流;(3)企业顶岗锻炼与培训;(4)参加培训机构专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5)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兼职作为工程师、技术员或操作工人,进行对外技术开发、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生产加工等技术服务;(6)指导或参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课件教材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带头人负责指导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业务和实践,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和产品开发任务,负责引导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骨干教师具有指导其他教师进行科研、课程建设等能力。2、双师结构教师的培养抓好“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力争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以上。(1)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按照每位教师的发展方向,专业教师在两年内至少有两个月时间到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等大中型企业培训学习,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2)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利用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契机,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数控加工、装备设计与制造等技术服务,在生产和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3)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招聘教师优先录用有2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生或高职称技术人员。3、兼职教师的聘请校企共同搭建师资共享平台,实现人员的共享、共管、共建。(1)将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引进为专职教师,从事专业理论教学或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2)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开发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3)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并考核学生顶岗实习;(4)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对外进行技术服务与合作;(5)举办新技术讲座或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兼职教师师资资源库,科学管理,合理调派,将聘用机制纳入产学合作内容。
4、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结构教师的培养基础上,重点挑选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的兼职教师作为本团队的有力补充。不断改进、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根据本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团队结构,使本专业教学团队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学团队。(三)课程建设改革措施1、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紧密围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共同研究专业能力项目,确定专业能力标准,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2、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企业与学院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编写教材和制作课件;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教学,其中企业专家重点承担实践性强、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2)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材内容,教材中引入企业标准、工作规范和
实际工作案例,使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企业、行业技术发展同步。(3)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实施形式,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的学习场所进行,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4)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课件;(5)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平台,注重网络化的开放式课程建设。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积极开展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设,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联合,结合项目建设,建立专业实践教学监控制度,主要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制度,成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构。(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主动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体会,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改进,使教学过程动态适应社会需求。(3)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成立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生辅导员组成的专业教学督导组,制订教学督导制度,负责对全系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等进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监督整改。采取学校、系部、教研
室三级教学检查体制,采取教师互评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4)改革评价制度。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引入企业考核机制,强化实操实训。在《学生成绩评定核办法》中加大实训操作成绩的比重,并将学生的课程纪律与学习态度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对于综合实训或习作创新课程,综合运用生产操作、现场答辩、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撰写论文、作品创作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引入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家长等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创业情况、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信息。(四)实习实训条件改善措施按照实习合作企业、机电一体化能力实训基地、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中心3个层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相适应,融合现代技术,提升技能训练水准,建立新型共享实训平台,突出实训基地的多功能作用,在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前提下,发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应用研究、教师实践锻炼等功能。根据湖南省技能大赛、技能抽考及国内一些大赛等要求,建设机电一体化协会、创业创新协会等一批社团,通过“机电一体化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省内、国内高水平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扩展视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保证毕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00%,提高双证书的层次和拓展专业技能考核门类,增加电工工种培训鉴定,扩大社会培训项目。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完善学生和教师实习管理制度,开发技能培养项目,制订标准。(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措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将院内实训基地建成常德市机电类职业技能培训、竞赛及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在原有的数控操作、车工、电工、钳工、汽修等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年培训达到800人次以上,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承接企业机电类科研课题,广泛开展技术推广和咨询、生产制造管理等服务。每年至少为1至2个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与劳动部门密切合作,定期承办面向农村劳动力的中短期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为常德市农民工就业做出积极贡献。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相关精神,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协调与领导;成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1、成立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机构组成如下:组长杨文明副组长钟健朱发仁朱明瑶成员熊召友罗振华翟振财高惠林郑静汤长清王燕龚文杨顾振华责任分工组长负责专业建设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督查专业建设具体项目,如制度建设、资金落实、项目进度,中期及验收检查;成员分管专业建设相关的具体工作,如招生、教学、培训、科研、资金保障等。考核措施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会议与活动记录。2、成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实施小组机构组成如下:组长汤长清副组长龚文杨成员王艳宜许申俊李金兰谭锋李谭喜杨建中孙梅匡淑娟钟智毅薄渝责任分工组长全面负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工作;副组长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成员协助副组长完成项目具体工作。考核措施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人,各负其责,并加强督导与检查。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将项目建设工作业绩与年终考核、课时津贴、专业
技术职务晋升聘用等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二)制度保障学院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制定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开发
- 2024年度玻璃仪器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佛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2篇
- 2024年度专利许可使用合同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规定3篇
- 2024年度物流仓储与配送合同:电子产品供应链管理
- 2024年度电商信用担保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船舶租赁及安全事故处理合同
- 手术隔离技术3
- 2024年度素食餐厅供应合作合同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启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A4
-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课件
-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 高考语文总复习必备课件作文中古诗词的运用
- 全科医学:常见急诊的处理和转诊课件
- 消化道穿孔【肠外科】课件
- DB34-T 2290-202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高清现行
- 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赛项选拔赛技术文件
- 激光雷达技术原理-第一章课件
- 设备基础检查验收记录表
- 公益广告广告策划书
- 仓库看板管理仓库目视管理仓库现场标示管理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