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727-1997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用于建筑结构中叠合板的预应力混凝土薄板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促进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的产品类型,即专为叠合板设计制造的预应力混凝土薄板。
-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些标准涉及材料、试验方法等方面。
-
术语和定义:对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叠合板等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便于读者理解标准内容。
-
分类:根据预应力类型、板的形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将预应力混凝土薄板进行了分类。
-
技术要求:
- 原材料:规定了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薄板的水泥、骨料、钢筋、预应力钢丝等原材料的技术指标。
- 混凝土:明确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等。
- 预应力:规定了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张拉控制应力、有效预应力的保持等要求。
- 尺寸、形状与允许偏差:对薄板的尺寸、平面度、厚度等给出了具体要求和允许的偏差范围。
- 外观质量:描述了薄板表面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如不得有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对原材料、混凝土性能、预应力效果及成品的各项检测和试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抽样数量、判定规则等,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产品标识信息、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和储存环境的要求,以防损坏或质量变化。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91.06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727-1997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PrecastprestressedConcreteepanelforcompositeslab1997-01-19发布1997-08-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727-1997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Precastprestressedconcretepanelforcompositeslab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运输、堆放等。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盖及屋盖为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处于侵蚀环境、结构表面温度高于100℃、或有生产热源且结构表面温度经常高于60℃的结构以及有振动影响的板,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的规范和规程2引用标准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21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符号V.香合板剪力设计值,N6:叠合板截面宽度,mm;h。:叠合板截面有效高度,mm;ooa:张拉控制应力,N/mm²;Jo: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N/mm²igt:薄板每延长米重量;M.:薄板自重下、两端简支时的跨中弯矩:Ma:薄板受拉混凝土开裂弯矩:P.:按Ma计算之外加荷载;P,P.:外加荷载。4规格尺寸单单向预应力薄板的宽度以900.1200和1500mm为主,实际需要时也可增加600、1800、412400mm等规格。但标准图及构件厂所选用宽度不宜多于3种。4.2双向预应力薄板的短边跨度以3300、3600、3900和4200mm为主,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按三模制增大其尺寸。4.3薄板的规格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七下阳谷期中试卷及答案
- 环保行业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 棉壳销售合同模板5篇
- 加压站设备改造施工方案
- 钢板池施工方案
- 护理人才选拔工作汇报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2.2 5以内的加法 教学课件
- 压力培训课件
- 企业摄影投标方案范本
- 公关展会采购方案范本
- 冰雪之都冰城哈尔滨旅游宣传风土人情城市介绍PPT图文课件
- 祭奠白事活动清明节扫墓祭祖内容完整动态PPT
- (完整版)钢琴五线谱(A4打印)
- 量子力学完整版课件
- 生态修复地质勘察报告
- 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公开招聘5人(必考题)模拟卷含答案
- 结构胶msdslord第一部分化学产品和公司名称
- 低血糖昏迷抢救预案及流程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共24课)
- 从专业走向管理
- 2022年中国矿业权评估新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