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_第1页
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_第2页
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_第3页
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_第4页
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6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6.1.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1页/共43页6.1.2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广泛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的原意的报酬菜价生产的状态。由于测定其它要素的利用状态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以劳动要素的利用状态来作为衡量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仍然存在失业。几个与失业相关的概念: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总人口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当非自愿失业率不存在时,或者说,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时,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第2页/共43页6.1.3物价稳定是一个宏观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价格稳定不是商品价格固定不变,而是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现象,甚至对宏观经济有利第3页/共43页6.1.4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一般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第4页/共43页6.1.5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对开放型经济国家至关重要国际收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第5页/共43页6.2财政政策6.2.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6.2.2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6.2.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6.2.4国家预算6.2.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6.2.6赤字与公债6.2.7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6.2.8拉弗曲线第6页/共43页6.2.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含义: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收入

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公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财政支出财政购买支出----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第7页/共43页6.2.2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一般有: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注意:只能减缓经济的波动而不能扭转总趋势。第8页/共43页6.2.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减税增加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时增税减少支出实践:从大萧条到六十年代疑问:政策乘数大小是多少?政策时滞是多长?挤出效应有多大?不确定性如何排除?第9页/共43页6.2.4国家预算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瑞典预算,补偿性财政政策)把原来争取年度预算平衡拓展成实现每个经济周期的平衡。这就是说,萧条时期可以留下预算赤字,但需要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来弥补,从而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的做法。第10页/共43页预算平衡不是财政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要保证经济在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下持续增长。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功能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第11页/共43页6.2.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影响预算盈余的两个因素:财政政策的变动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在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为使预算盈余成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而提出)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第12页/共43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如果:Y﹡<Y,则,BS﹡<

BS如果:Y﹡>Y,则,BS﹡>

BS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财政政策紧缩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财政政策扩张意义:消除了经济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向。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问题。第13页/共43页6.2.6赤字与公债功能财政导致了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积累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两种政府借债又分为:向中央银行借债(增发货币)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公债作用不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能够在短期内弥补财政赤字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第14页/共43页6.3货币政策6.3.1银行体系6.3.2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6.3.3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

6.3.4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6.3.5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它途径6.3.6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第15页/共43页6.3.1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第16页/共43页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为主的企业资产业务放债、投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它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第17页/共43页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亦应吸纳观经济。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提供政府所需资金(贴现国库券、发行和购买公债)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发行货币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银行(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第18页/共43页政策性银行为了执行政府某一方面政策而设立的银行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第19页/共43页6.3.2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1)假设条件(2)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3)复杂情况下的存款创造(4)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第20页/共43页(1)假设条件没有超额准备金任何支付只用支票而不用现金银行存款只有一种——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无定期存款)第21页/共43页准备金为了应付日常支付而不贷方出去的资金。准备率:准备金和银行存款的比率。法定准备金: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缴纳给中央银行的其存款的一部分。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金占存款的比率。第22页/共43页(2)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轮次最初存款累计存款总额

1202021636312.848.8410.2459.0458.19267.23266.553673.785675.2422879.0234884.19430483.222784….………...

0100R(最初存款)20D(存款总额)=--------------------=--------=100rd(法定准备率)20%第23页/共43页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ΔDd=ΔR+ΔR(1-rd)+ΔR(1-rd)2+···+ΔR(1-rd)n

=ΔR[1+(1-rd)+(1-rd)2+···+(1-rd)n]=ΔR/1+(1-rd)=ΔR/rds=ΔDd/ΔR=1/rd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准备金总额=ΔR=ΔDd

·rd第24页/共43页(3)复杂情况下的存款创造超额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创造的影响公众持有现金的倾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中央银行注入现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复杂情况下的存款创造总结:第25页/共43页超额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如果银行有超额准备金ΔE,超额准备金率为re,即re=ΔE/ΔDd则乘数为实际准备金为ΔR=ΔDd

·rd+ΔDd

·re第26页/共43页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创造的影响假定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固定比例:t=ΔDt/ΔDd假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t则准备金总量为:ΔR=ΔDd

·rd+ΔDd

·re+ΔDd

·t·rt

=ΔDd(rd+re+trt)则新增活期存款为:第27页/共43页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创造的影响(2)新增定期存款为:全部新增存款为:第28页/共43页公众持有现金的倾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假定现金和活期存款成比例:k=ΔC/ΔDd则

第29页/共43页中央银行注入现金对存款创造的影响ΔR为准备金总额,ΔC为现金总额第30页/共43页复杂情况下的存款创造总结:活期存款总额:定期存款总额:全部存款总额:R和C为强力货币B=R+C;ΔB=ΔR+ΔCB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紧缩和放松银根中的“银根”第31页/共43页(4)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M1=C+Dd;M2=M1+DtM1=C+Dd

ΔM1=ΔC+ΔDdΔC=kΔDd第32页/共43页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2)M2=M1+Dt

ΔM2=ΔM1+ΔDtΔDt=t·

ΔDd第33页/共43页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3)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中央银行操纵的因素:B、rd、rt。商业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re工商企业和消费者:k、t第34页/共43页6.3.3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债券价格与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P=R/r这种关系存在于一切市场金融市场当中第35页/共43页6.3.4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中央银行借改变实际货币供给量(M)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第36页/共43页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第37页/共43页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金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提高准备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