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反刍动物传染病-牛副结核病_第1页
第七章反刍动物传染病-牛副结核病_第2页
第七章反刍动物传染病-牛副结核病_第3页
第七章反刍动物传染病-牛副结核病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副结核

(Paratuberculosis)概况本节重点概念特征病变特征防治措施概念

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反刍兽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特征:周期性或持续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变特征:小肠黏膜增厚,呈脑回样皱褶。

病原体副结核分枝杆菌1.G+细长小杆菌,组织、粪便中涂片成丛状排列,分离培养较困难。2.该菌不感染实验动物,可与结核杆菌鉴别(结核杆菌感染豚鼠、鸡)。3.在尿中7天死亡,牛奶中存活10个月,牛舍中存活1年,60℃、30分钟中可将其杀死。来苏、甲醛为常用消毒药。流行病学易感动物:牛、羊、驼、鹿。传染源:病牛,隐性牛。传播途径:消化道、子宫内传播。流行特点:母牛于产犊后多发,缺Se诱发本病。症状与病变潜伏期数月至2年。特点:周期性或持续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小肠黏膜增厚,呈脑回样皱褶。相应淋巴结肿大2-3倍。1.下痢,产奶停止。2.下颌水肿,年内死亡10%。牛副结核齿龈部溃疡牛副结核肠壁皱褶牛副结核肠壁皱褶牛副结核肠壁病理组织学变化诊断与防治诊断

1.疫区渐近性消瘦,持续性下痢,后期恶臭,病理解剖肠黏膜增厚。

2.新疫区检查到菌体或变态反应阳性。防制

检(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参照结核菌病判定标准)、隔、切、育。参考文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