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华沙条约》的签订2.美国通过《1948年经济合作法》,该法案在商品采购上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在提供援助商品的采购时,只要行得通,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以援助基金进行的采购至少50%在美国采购;凡属美国有剩余的农产品的采购,只能从美国采购。”这说明美国的对外援助()A.遏制了共产主义扩张 B.立足于美国国家利益C.意在扶植和控制西欧 D.满足西欧的迫切需求3.下列两幅示意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局势,以下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大国结盟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B.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既勾结又斗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大国结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4.下列关于美苏冷战表现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北约组织/华约组织C.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D.富尔敦演说/情报局5.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B.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对抗北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下表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折射出()第一次1948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组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锁。第二次1958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撤销通牒。第三次1961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东德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林墙。A.英法利益与美国完全一致 B.德国分裂源于意识形态分歧C.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阻碍 D.美苏在争夺中始终保持克制7.“古巴导弹危机”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8.二战以来,苏联的发展以重工业为主,最强时经济实力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东欧国家从历史上看长期落后于西欧国家。据此可知,两极格局具有()A.对抗性 B.不完全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9.二战后,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加强,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建立了()A.欧共体 B.亚太经合组织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10.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中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美苏冷战结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11.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标志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D.亚非会议召开1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把成为国际格局中真正的政治大国作为战略目标。为此,日本一方面依托美日同盟,加强同美国的合作;另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以经促政”,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时代”。这表明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实质是()A.以日美同盟作为根本支撑 B.以经济发展为终极目标C.以亚太安全为中心诉求 D.借力美国称霸亚太地区1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虽然没有再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接连不断,波及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共发生270场,其中亚洲132场、非洲75场、拉丁美洲42场、欧洲21场,主要集中在战略地位重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世界中间地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冷战后这种局部化、有限化的特征更为突出,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有限政治目的的许可范围内,已经成为当代局部战争的普遍现象。而战争的高技术化,则提供了表达政治意志和控制战争的新手段,强化着战争有限性的趋势……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缩小,而相关空间扩大了……海湾战争爆发后,施瓦茨科普夫受命统率大军收复科威特。他通过900小时的战略空中进攻和其他的100小时地面作战,以人员无一伤亡的极小代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海湾战争及科索沃战争中,战略空中进攻与防御的崭新的重要作战样式对战争胜负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张海麟、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美苏在国家大战略方面相互对立,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与此同时,双方在具体实施雅尔塔体系各项协定的过程中,在许多主要问题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与对抗。于是,冷战就在美苏之间不断的逐渐强硬的敌对互动之中爆发了。——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党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又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等材料三冷战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各个大国要对付生产发展速度的变化、技术创新、国际形势的变迁,这些发展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所能控制的。用俾斯麦的名言来解释,那就是需要在“时间的河流”上旅行。行程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莫斯科、东京、北京和欧洲各个政府的智慧。——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等(1)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美苏冷战爆发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美苏在实施雅尔塔体系过程中产生重大分歧与对抗的一个典型事例。(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列举当今中国为应对国际形势贡献的“中国智慧”。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文化特点的是”并结合所学可知,受殖民主义的影响二战后,埃及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同时使用,B项正确;埃及并没有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排除A项;埃及并没有学习儒学的精华,排除C项;取消其他宗教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2.答案:B解析:B.根据题干信息“只要行得通,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以援助基金进行的采购至少50%在美国采购;凡属美国有剩余的农产品的采购,只能从美国采购。”可知,在商品采购渠道上,该法案规定优先考虑美国的商品,这样就保障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故B正确;AC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D。故选:B。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图反映了一战期间的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组建,右图反映恶劣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的组建。这些军事同盟集团都给世界安全局势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说明大国结盟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帝国主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既勾结又斗争,排除B项;图示内容反映的不是和平与发展,排除C项;华约的组建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而非大国结盟,排除D项。故选:A。4.答案:D解析:A,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与此相对应的是苏联牵头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一方面加速东欧国家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帮助它们恢复战后经济;另一方面,提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故A正确。B,北约是美国、加拿大与欧洲多数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防范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而华约组织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故B正确。C,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与此相对的是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的莫洛托夫计划。故C正确。D,富尔敦演说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呼吁美、英合作,建立军事联盟,以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而情报局是为了应对杜鲁门主义而成立的。两者不是冷战中的对应限制关系。故D错误。故选D。5.答案:D6.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在三次柏林危机中,双方之间有冲突,但最后都因一方的克制,没能升级为武力冲突,故D正确;英法与美国利益完全一致说法不正确,故A不正确;德国的分裂源于美苏两极对峙,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问题,故C不正确。故选:D。7.答案:B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苏联最强时经济实力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二”,“东欧国家从历史上看长期落后于西欧国家”,可以看出在两极格局之下,苏联整体实力弱于美国,东欧整体落后于西欧,得出具有不平衡性,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两极格局之下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实力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现不平衡性,未涉及对抗性,不完全性以及阶段性,排除ABC项。故选D项。9.答案:A解析:二战后,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加强,逐渐走上了联系的道路,建立了欧共体,故选A。10.答案:D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项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D正确;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故B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故C错误。故选D。11.答案:D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崛起,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以经促政”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根基是经济实力,而非日美同盟,故A项错误;由“把成为国际格局中真正的政治大国作为战略目标”可知,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亚太安全,故C项错误;由“依托美日同盟,加强同美国的合作”“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时代”可知,D项正确。13.答案:(1)频繁性(数量多),以亚洲为主;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技术性;局部性;快节奏;强化空战和空战形式创新。

(2)二战结束后,地区矛盾、民族矛盾凸显;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对战争的制约力增强;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中技术含量愈来愈大;美国为称霸世界插手地区事务。

解析:(1)结合材料中“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共发生270场,其中亚洲132场”“主要集中在战略地位重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世界中间地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战争的高技术化”“局部化、有限化的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局部战争的普遍现象”“900小时的战略空中进攻和其他的100小时地面作战”“战略空中进攻与防御的崭新的重要作战样式”等信息加以归纳。

(2)结合材料中“主要集中在战略地位重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世界中间地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有限政治目的的许可范围内,已经成为当代局部战争的普遍现象。……强化着战争有限性的趋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14.答案:(1)因素: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典型事例:杜鲁门主义或马歇尔计划。

(2)主要特征: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军备竞赛贯穿始终;具有自我控制机制。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

(3)影响: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国智慧”: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因素:根据“战后美苏在国家大战略方面相互对立,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可得出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典型事例:结合所学可得出杜鲁门主义或马歇尔计划。

(2)主要特征:根据“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得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根据“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可得出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