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_第1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_第2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_第3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_第4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393391.来源:货币时间价值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而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也就越大。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不是投资者推迟消费而创造的。01092第1页/共46页2.条件:投资与生产经营(一定时间)“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额”。“如果把它从流通中取出来,那它就凝固为贮藏货币,即使贮藏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增加分毫”。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才能产生时间价值。01093第2页/共46页3.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竞争→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货币时间价值成为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研究时间价值,目的就是要对资金的筹集、投放和使用、回收等从量上进行分析,找到适合于分析方案的数学模型,改善财务决策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常用同期国债利率来近似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01094第3页/共46页4.假设前提:①没有通货膨胀②没有风险01095第4页/共46页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由于货币随时间的增长过程与利息的计算过程在数学上相似,因此在计算时广泛使用计算利息的各种方法。01096第5页/共46页(一)单利的计算:即只对本金计息,利息不再生息

P:本金i:利率I:利息S:本利和、终值t:时间。I=P×i×tS=P+I=P+P×i×t=p×(1+i×t)P=S/(1+i×t)注意:一般说来,在计算时,若不特别指明,所说利率均指年利率,对不足一年内,以一年等于12个月,360天来折算。01097第6页/共46页(二)复利的计算:“利滚利”:指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到本金中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时间间隔,年、半年、季、月等,除特别指明外,计息期均为1年。01098第7页/共46页1.复利终值①复利终值的特点:利息率越高,复利期数越多,复利终值越大。②

S=P×(1+i)n(1+i)n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S/P,i,n)表示。01099第8页/共46页插值法的运用例:当i=11%,n=2时,(S/P,11%,2)=?查表:(S/P,10%,2)=1.210(S/P,11%,2)=X(S/P,12%,2)=1.254

(1.254-X)(12%-11%)=(1.254-1.210)(12%-10%)解得:

X=1.232010910第9页/共46页2.复利现值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为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

①复利现值的特点:贴现率越高,贴现期数越多,复利现值越小。②P=S×(1+i)-n

(1+i)-n复利现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现值,用(P/S,i,n)表示。010911第10页/共46页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复利的计息期不总是1年,可能是季度,月等,当利息在1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是名义利率。010912第11页/共46页例: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10%,每半年复利一次,则有每半年利率=10%÷2=5%复利次数=5×2=10S=1000×(1+5%)10=1000×1.629=1629(元)每半年复利一次I=1629-1000=629(元)S=1000×(1+10%)5=1000×1.611=1611(元)010913第12页/共46页(1+i)=[1+(r/m)]m

i=[1+(r/m)]m-1

其中:i—实际利率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的次数010914第13页/共46页(三)年金的计算(Annuity)1.概念:年金就是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分类:普通年金(后付)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预付年金(先付)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递延年金前面若干期没有收付业务,后面若干期有等额的收付业务;永续年金无限期等额发生的系列收付款010915第14页/共46页2.普通年金:(1)终值:是指其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它是每次支付的复利终值之和。

010916第15页/共46页2.普通年金:(2)偿债基金: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的金额每年应支付的年金数额。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i

A=S×

(1+i)n-1A=S×(A/S,i,n)010917第16页/共46页2.普通年金:(3)现值: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投入的金额。010918第17页/共46页2.普通年金:(4)投资回收额的计算: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可计算出一项投资(P)在寿命周期内平均每年(每期)至少应该回收的收益额,若实际回收额少于此金额,则表明n年内不可能将投资的本利全部收回。1-(1+i)–nP=A×=A×(P/A,i,n)

i

A=P/(P/A,i,n)=P×(A/P,i,n)

010919第18页/共46页3.预付年金:每期期初收付的年金(1)预付年金终值:n期预付年金终值与n期普通年金终值之间的关系为:付款次数相同,均为n次;付款时间不同,先付比后付多计1期利息

010920第19页/共46页S=A×(S/A,i,n)(1+i)=A×(S/A,i,n+1)-A010921第20页/共46页3.预付年金:(2)预付年金现值:n期预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的关系为:付款期数相同,均为n次;付款时间不同,后付比先付多贴现一期。010922第21页/共46页P=A×(P/A,i,n)(1+i)=A×(P/A,i,n-1)+A010923第22页/共46页4.递延年金:指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数无关,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方法相同。010924第23页/共46页递延年金现值:假设递延期为m,从第m+1期期末开始连续n期等额收付款项的现值就是递延年金现值。

P=A(P/A,i,n)(P/S,i,m)=A(P/A,i,m+n)-A(P/A,i,m)010925第24页/共46页5.永续年金:无限期等额定期支付的年金永续年金终值:没有终值永续年金现值010926第25页/共46页§2.投资的风险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是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也被称为风险收益,风险报酬它一般用风险报酬率来表示。货币时间价值指没有风险,没有通膨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但企业资本运作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故:必须研究风险,计量风险,控制风险,最大限度扩大企业的财富。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情况下,投资报酬率是时间价值率和风险报酬率之和。010927第26页/共46页一、风险的概念(一)什么是风险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的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特定投资的风险大小是客观的,是否冒风险,冒多大的风险是可选择的主观的,是“一定条件下”的风险。“不确定性”是指未来结果的最终取值不确定,但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和确定的。风险大小是随时间延续而变化的,是“一定时期内”的风险。研究对象是未来的随机事件,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可以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010928第27页/共46页(二)风险的类别1.从个别投资主体角度看(1)市场风险:指那些对所有的企业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或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2)公司(企业)特有风险;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不涉及所有投资对象,可通过多角化投资分散,如:罢工、新产品的研发失败,诉讼失败。010929第28页/共46页(二)风险的类别2.从公司本身来看:(1)经营风险: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任何商业活动都有,亦称商业风险。来源于多方面:P=S-C=pQ-VQ-F=(p-V)Q-F.①市场销售②生产成本③生产技术④其他(2)财务风险: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政策带来的风险,也称筹资风险。借债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若不借钱,只有经营风险,没有财务风险,若经营肯定,财务风险只是加大了经营风险。010930第29页/共46页例:A公司:股本10万好:盈利2万,2万/10万=20%坏:亏1万,-1万/10万=-10%假设A预测是好年,借入10万,i=10%预期盈利:(10+10)×20%=4万,I=10×10%=1万报酬率=30%若是坏年:(10+10)×(-10%)=-2万I=10×10%=1万报酬率=-30%负债经营风险借债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若不借钱,只有经营风险,没有财务风险,若经营肯定,财务风险只是加大了经营风险。010931第30页/共46页二、风险的衡量风险的衡量,需要使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衡量风险能为企业提供各种投资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预期报酬率和风险程度的数据,为有效决策提供依据。010932第31页/共46页二、风险的衡量(一)概率与概率分布1概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2概率分布:某一事项未来各种结果发生可能性的概率分布。①离散型分布:如果随机变量(如报酬率)只取有限个值,并且对应于这些值有确定的概率,则称是离散型分布。②连续型分布:随机变量有无数种可能会出现,有无数个取值。010933第32页/共46页010934第33页/共46页二、风险的衡量(二)期望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财务管理最常用的是期望报酬率。010935第34页/共46页上例中:A方案R=0.2×70%+0.6×30%+0.2×(-10%)=30%B方案R=0.2×50%+0.6×30%+0.2×10%=30%两方案的期望值均为30%,但概率分布不同,A方案-10%∽70%,B在10%∽50%,风险不同。A风险大于B风险,但要定量衡量其大小,需要统计学中计算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

010936第35页/共46页(三)离散程度:表示随机变量分离程度的指标,包括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全距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标准差。标准差反映了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平均程度。标准差越小,说明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分布的越集中,各种可能的报酬率与期望报酬率平均差别程度就小,获得期望报酬率的可能性就越大,风险就越小;反之,获得期望报酬率的可能性就越小,风险就越大。上例中:A方案标准差为25.3%,B方案为12.65%,A方案实际可能报酬率偏离期望值的可能性大,故风险较大。010937第36页/共46页(四)离散系数对于两个期望报酬率相同的项目,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差越小,风险越小。但对于两个期望报酬率不同的项目,其风险大小就要用标准离差率来衡量。010938第37页/共46页(五)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根据统计学原理: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时,随机变量出现在期望值±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68.26%;出现在期望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95.44%;出现在期望值±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99.72%。010939第38页/共46页010940第39页/共46页“期望值±X个标准差”称为置信区间,相应的概率称为置信概率。上例中:A项目的实际报酬率有68.26%可能性在30%±25.3%范围内风险较大B项目的实际报酬率有68.26%可能性在30%±12.65%范围内风险较小。010941第40页/共46页三、对风险的态度偏好:(愿意冒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