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沁园春·长沙_第1页
第1课沁园春·长沙_第2页
第1课沁园春·长沙_第3页
第1课沁园春·长沙_第4页
第1课沁园春·长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前积累聚沙成塔第1页/共19页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第2页/共19页词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不同词牌所规定的词调和词体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的限制。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第3页/共19页课中识记掌握基础第4页/共19页qìnjúgěliáokuòzhēngróngqiúèxiáng重点字音第5页/共19页词语解释峥嵘: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指点,这里是评论的意思。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第6页/共19页词语辨析意气: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多指主观上刻意表现出来的“义气”。义气:①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气概。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动词,指思想、表情等显露出来。例句:我们青少年正值意气风发的年龄,如果为了一点的兄弟义气,可能会葬送了我们的一生。第7页/共19页第8页/共19页深入文本解难释疑第9页/共19页1.作者在该篇词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作者在上阕主要写生机勃勃的深秋景物,下阕主要写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概括了“同学少年”的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第10页/共19页2.作者在词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青年革命者的豪迈情怀,请根据全词说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自我形象的?【答案】词的上阕,诗人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的。“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大鲜明的形象。“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正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一“怅”一“问”,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词的下阕,以一“忆”字总起,点明下阕都是“忆往昔”的内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表现了诗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诗人的自我形象在写景、叙事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表现,展示了一代革命家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第11页/共19页

3.怎样体会词的上阕中所描绘的意象?【答案】作者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眼前壮丽的秋景,心中涌起澎湃之情。而这种“情”,又从对眼前的实景的描摹渲染出来。

远望火红的枫树林,近看碧绿澄清的船只行驶湘江,仰望搏击长空的雄鹰,俯视畅游水中的鱼儿,构成了一幅人间万物生机勃勃的图画,从而衬托了作者欲展宏图,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家的豪情。4、怎样理解下阕中“忆”字的总领意义?【答案】下阕的“忆”字与上阕的“看”字相对应。下阕由上阕的实写转入虚写,诗人在壮丽的秋景面前不仅有着现实的联想,还有着美好的回忆,那回忆可以概括为“峥嵘岁月稠”,即有许多不平常的日子。第12页/共19页高考链接知识归纳第13页/共19页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四川卷)

子规[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有。⑴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第14页/共19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形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情感主旨类意象题目,要先分析表面意思,再分析深层含义,最后指出表达的情感。【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如子规啼声凄切,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第15页/共19页模式小结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意象+意象特点+情感①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6页/共19页课堂小结仰视:鹰——击竞争之烈上阕:湘江秋景图远望:万山——红遍数量之多层林——尽染色彩之浓近看:漫江——碧透类别之起百舸——争流动作之劲俯视:鱼——翔不同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