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考点】2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考查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学生材料处理、提取图片材料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图一是出现于汉代的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图二是唐代的曲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所以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成熟,故B项正确。A、C两项出现于春秋战国,应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单位亩产量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为以文补图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象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象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象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2.(4分)《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考点】35: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分析】本题是汉武帝独尊儒学措施的表现,任用儒学之士参政及影响。【解答】A、B选项是体现汉武帝任用下层有才能的人,未能体现儒生的任用;C项儒学在民间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D项中汉武帝任用儒学习之士,引起国家对儒学的重视,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高。故选:D。【点评】本题将汉武帝在重用用人才措施与尊重儒学放在一起考查,应重点了解汉武帝独尊儒学的措施及影响。3.(4分)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解答】A错在暴力斗争的说法,排除;BC是平民斗争胜利的结果,排除;D符合社会因素的说法,联系梭伦改革的背景:贵族专权、工商业发展导致平民与旧氏族贵族的矛盾尖锐,故D正确。故选:D。【点评】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4.(4分)“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考点】87: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解答】C、D两项和材料不构成逻辑上的因果关系,B项是错误的。学生如果联想科学类学科属于理科就很简单的选出A,科学革命带给人类的是理性思考。故选:A。【点评】近代科学是在近代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要的代表,它的产生有打击了神创学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科学的其它成就也需要掌握。5.(4分)如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应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59: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以首届世博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解答本题要把握材料的关键词。首届世博会是英国为展示其工业革命的成果而举办,故①③④正确;首届世博会与殖民扩张没关系,故②不对。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6.(4分)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内容,重点掌握新政措施及影响。【解答】从本题可知,这项改革措施涉及到对海外市场的扩展、国内商品价格提高、农民债务几个方面直接影响,因此BC二项都只说明了一个方面,不全面,故排除,D项与题意明显不符,排除。整顿财政金融措施包括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旨在迅速稳定金融资本市场。别外还包括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它实际上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具体实践。这一货币政策的推行必然是宣布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可以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当然通货膨胀使国内物价有所上涨,对债务人还债更有利。故A项符合。故选:A。【点评】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和理解新政的措施和作用。7.(4分)“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起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考点】H3:交通工具的进步.【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旧城”、“河流”、“铁道线”、“电车道”,很明显反映的是“陆路﹣水路﹣铁路﹣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天津城市发展趋势如此变化,即是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这道题选取了一段关于近代天津的史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自主命题的体现之一,然而考查的知识点仍在中国近代史之内。近代中国的城市的发展融进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往往是畸形发展的繁荣,这一点材料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学生需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大的专题,包括西方城市化、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都需要明白。8.(4分)《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材料中的“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表明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解决民族危亡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指的是全民族的抗战,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9.(4分)以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三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考点】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解答】联系史实可知,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导致这一时期“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故选D项。“二五”计划实施时间为1958~1962年,从图中可看出“二五”计划实施期间“单位GDP能耗”已开始下降,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化分别在指导思想和生产关系方面犯了“左”的错误,与题干不符,因此B、C两项也不选。故选:D。【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10.(4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IH:毛泽东思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论著。【解答】①《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②《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③《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于1957年。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论著的时间的记忆。11.(4分)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考点】EU:量子论.【分析】本题考查了爱因斯坦在量子论方面的贡献,意在考查学生所学知识。【解答】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由此可知选D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故排除A、B、C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爱因斯坦在量子论方面的贡献,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所学知识。相关知识点:爱因斯坦于1905年写的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中提出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5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材料二(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材料三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拿破仑法典》(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材料四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材料五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点】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64:英国《权利法案》;69:美国《1787年宪法》;6C:法国大革命;F8: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本题主要考查明初法律的内容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法典》内容和影响的理解。(4)本题主要考查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5)本题主要考查民国初期我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及历史作用。(6)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立法的完善。(7)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解答】(1)两小问,一出自材料、一联系课本。材料一中选取的文字出现的三宗罪无论是谋反、谋大逆还是谋叛,都是针对于所谓的“国家”,密切关系到上层统治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罪的惩罚力度很大,皆处斩。由此便能自然而然概括出其维护君主专制的本质。(2)注意材料信息“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洪武三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施“海禁”表明对外由开放转向封闭,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3)注意材料信息,逐条分析。“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说明保护私有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说明契约具有法律效力。(4)运用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三国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5)材料前段列举的设计领域五个,考生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可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相关要求;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然后回答作用,显然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6)整个材料一看就知道第一句为主旨句即阐述观点的句子。根据材料出处的时间(一般材料的出处都对解题有帮助)可知是“文革”刚结束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那么第二小问的背景就可以轻松可知。第三小问则是改革开放那个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属于基础再现认知。(7)这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的综合题。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书中的叙述较多,照葫芦画瓢,材料是法制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不难看出法律从古代封建社会法律到资本主义法律再到社会主义法律,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反过来法制反作用于社会。故答案为:(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5)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7)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点评】古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明显的不同。古代的法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是为君主的统治服务的;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是体现的人治到法治转变的趋势,体现了人民主权,是民主的体现,也是民主的保障。需要进一步掌握的知识是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是相互推动的。13.(21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袁明《国际关系史》(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