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2.(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晏堂是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中心建筑是一座正楼,(),池左右,排列着“八”字形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实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这些铜像由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宫廷匠师制作,________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兽首以精炼红铜为材料铸造,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风格写实,铸工精细,__________。更令人________的是,每昼夜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会以十二地支的顺序轮流喷水,而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水,因此这座喷泉也被称为“水力钟”。马首铜像就是海晏堂外喷泉的主要构件之一,国家博物馆在2019年11月13日下午举行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至此,圆明园________海外的十二生肖兽首中,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猪首七尊兽首已经回归。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楼朝西,呈“工”字形,阶下凿有一座大型喷水池B.正楼朝西,呈“工”字形,一座大型喷水池凿于阶下C.朝西的正楼,呈“工”字形,一座大型喷水池凿于阶下D.朝西的正楼,呈“工”字形,阶下凿有一座大型喷水池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排列的“八”字形,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B.“八”字形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的排列,实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C.呈“八”字形排列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实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D.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融合惟妙惟肖拍案而起遗失B.融会惟妙惟肖拍案称奇遗失C.融会栩栩如生拍案而起流失D.融合栩栩如生拍案称奇流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届互联网大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成果,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B.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亮点明显,除首次使用大型降落伞外,还将缓冲技术应用于返回舱的着陆系统来提升宇航员返回地面时的乘坐舒适度。C.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连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自觉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思想涵养,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D.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获奖的理由是因为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也诞生了众多AI科技公司,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这颗星球上_______________的展开。()。例如最近较为火爆的换脸技术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大数据产生的“杀熟”问题、自动驾驶的安全责任问题、人脸识别产生的隐私问题等。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人工智能的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状态,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到人工智能产品都应该规范与_______,才能保障人工智能发展不损害人类利益,不伤害人类。人工智能在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综上所述,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安全问题_________都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而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技术安全性及隐私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且紧迫,因此需要内化技术设计、决策主体的责任意识;并且完善技术设计制度,并促成各类技术主体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_________人工智能道德风险,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热火朝天制约无时无刻规避B.如火如荼制约无时无刻回避C.热火朝天约束时时刻刻回避D.如火如荼约束时时刻刻规避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B.然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C.因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D.因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护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B.在具体的人工智能户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护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C.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不可或缺的措施。D.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不可或缺的措施。5、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上山采蘼芜①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②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①蘼芜,香草名。②閤:旁门,小门。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素:白色的生绢。1.就题材而言,本诗与我们已学的《氓》一样同属_______诗,就主要表达方式而言,又同属______诗。2.善用对比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赏析。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1)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2)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3)渐霜风凄紧,___________,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4)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5)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6)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C.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B.文章三、四段对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目的却是相同的。C.文章梳理了中外对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达,论证重心则是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B.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能够出国选择了清华;他在哥廷根大学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革”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这就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季羡林先生的95岁生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向这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祝贺和敬意,两人还一起探讨了“和谐”话题。其实,早在20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东方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凝练的表述。布衣情怀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季先生被称为“爷爷”或“老爷子”,三天,护士们给他买来个毛绒猫咪;两日,小保安又送来几个柿子;再几天不见,传达室的老门卫就带话来问安了。一个细小的习惯,就能勾起往事。给季先生做了几十年秘书工作的李玉洁说,她注意到季老吃馒头炒菜时总是速度很快,吃饺子、面条时速度相对慢一些。那是因为他幼年时就离开父母,寄居在同样贫困的亲戚家,每逢上桌吃饭都是小季羡林最尴尬难熬的时候,他不愿意往自己的碗里搛菜,所以吃得很快,盼着吃完赶快离开。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600本《留德十年》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他才把家属接来。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而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蔗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A方言(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八十几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从入院第一天起,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了。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滴水石穿,一部《病榻杂忆》就这样渐渐出来了;由于眼睛必须保护不能再看电视,季先生特别重视读报,他订阅了13份报纸和若干大学的校报,《参考消息》的大字版他篇篇必读,有时由李玉洁或护士念给他听。怀真情,说实话季老曾说:“‘真情、真实、真切’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他对事真,对物真,对情真。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羡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宽人严己前些日子,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季先生闻说后如往日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季先生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用季老自己的话来说:“近年季羡林走俏”。然而,光环和浮名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季羡林,理解他的平淡和孤寂,理解他拒绝“一代宗师”的称号。“什么‘一代宗师’,好像听着不入耳。”季羡林这样反应。问他:“如果给您下一个定义,应该是什么?”他说:“我是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季老很喜欢顾炎武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季老谦虚地说:“我哪敢自比为苍龙?比做老树,也许还是可以的。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再行一点雨、再著一点花的。”(注)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的季羡林人物形象丰满,受人尊敬,文中“季老”“季先生”都表达了作者对季羡林教授的崇高敬意。B.季羡林喜欢顾炎武的“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表现了他没有架子、为人谦虚。C.季羡林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都在晚年书写,一部是《蔗糖史》,另一部是《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学术钻研,热爱国学,热爱历史。D.北大东语系主任季羡林,在语言学、历史学、印度宗教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造诣颇深,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2.结合全文及相关资料,说说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有评论者说文章第一段写得很好,请你谈谈你的体会。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人书店聂鑫森“连广宇”既是姓名又是店名,这三个字原本出自鲁先生的《无题》诗第三句“心事浩茫连广宇”。连广宇自小就喜欢看喜欢买喜欢收藏小人书,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很欣他的这种爱好。到1978年,连广宇不想在一家街道小厂当钳工了,辞职办起了卖小人书的店子,把姓名当作店名去注册。他对本地的“连友”解释:这店名的意思是连环图里也有大世界!“连友们说:这个店名太好了!”连广宇身高不过一米六,还单瘦,如一根干柴棍,他自嘲说:“我是小人开小人书店!”大家说:“卖小人书也可以有大作为,我们拭目以待。”连广宇老了。他卖小人书没有像“连友”们所预测的有什么大作为,更没有大富大贵,只是衣食无忧而已,但他很满足。他人生的历程亦如常人:恋爱,结婚,生子;然后送二老归山,培养独生子读书、参加工作,组成另一个家庭。连广宇为人和善,喜交朋友,店里的货源总是很充足。全国各地的美术出版社有什么连环图面世,他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立即进货。他在电脑上有公众号,专门介绍连环图,本地的上门来选书,外地的可以在网上购买。因他是出版社的常年客户,给他的价码往往是对折,他卖出去顶多是七折或八折,图的是皆大欢喜。店子每天都是上午九点开门,晚上九点关门。来购书的“连友”,他热情接待;来这里看书但不买书的顾客亦不少,他照样是笑脸相迎,只是叮嘱一句:“别弄脏了书,品相不好的书,我没法子出手哇。”熟悉连广宇的人都说他有君子之风,是儒商,而不是见利忘义的小人。连广宇家住本市平政路十一总的当铺巷,巷中有一位工作于电影院画广告画的美工周子方,与连广宇的父亲是好朋友。因业务需要,周子方喜欢收藏小人书,以作绘画的参考。两口子和和睦睦,却没有一男半女,他们很喜欢连广宇,每次连广宇随父亲来做客,又是端茶又是端点心。然后引他去书房,任其翻阅连环图。1985年,五十岁出头的周子方患肝癌溘然辞世。周夫人把连广宇叫去,说“你周叔叔有遗言,说你在开店子,他所藏小人书五千册全部赠送给你。”连广宇说:“谢谢,我收下。”但第二天,他上门去送了个红包封,里面放了两万元钱。周夫人不肯收,连广宇说:“你不收,小人书我还没运走,我也不能收你们的馈赠。“周夫人说:“这孩子,真拿你没办法,我收下吧。”连广宇说:“周姨,小人书里有很多珍本,待到出了手,我还得给你加上补偿。”果然在几年后,连广宇又给周夫人送去一个两万元的红包封!外地的顾客,也有不辞辛苦上门来买小人书的。究其原因,其一是想和连广宇零距离接触,也来看看小店的风采;其二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不通网络,没法子在网上选书和付款。这种客户大多来自乡间,风尘仆仆的模样。连广宇一定要招待吃个盒饭,在价格上也多给一点优惠,穷乡僻壤的“连友”,不简单。有一个姓张名大田的老爷子,快七十了,来自湘西古丈县牛角乡牛尾村,每隔两个月就要来一次,两个人谈得很投缘。张大田最后一次来,是两年前的一个冬天,选了两百本小人书,但钱带少了,写下一张欠了三千元的欠条,说下次来买书再把欠款还上。几个月过去了,泥牛入海无消息。连广宇着急的不是欠款未还,是怕张大田出了什么意外。张大田不用手机,他又没有张家的座机号。于是,连广宇不顾舟车劳顿,去了张大田的牛尾村。他先找村民了解情况,才知张大田那次从湘潭买书回来后就病倒了,几天后驾鹤西去。原来张大田是个退休的乡村小学教师,他买书是自己掏钱,在本村和外村建立“留守儿童阅览室”;他的退体工资很少,却拼命省出钱来买书……连广宇没有去张家,但去了张大田的墓地,鞠了三个躬,然后把那张欠条点火烧了。如今,连广宇的儿子连城雪已年近不惑,孙子也上初中了。连城雪自小临习小人书上的画,很有天分;大学读的是美术学院的连环图创作专业,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文化美术公司,闹得红红火火。有一天,连城雪对父亲说,他想搞一个新业务就是把1966年以前的一些美术大家所画的小人书,一一临摹出来。如贺友直的《山乡巨变》、黄永玉的《阿诗玛》、刘继卣的《武松打虎》等等,再照相制版,版权页也按原来的制作,一定有很好的销售前景。话音刚落,连广宇扬起右手,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个耳光。“歪门邪道!小人所为!我要为那些大师、大家对天一哭!你敢干这种造假的玩意,从此再不要进连家的门,我也没你这个儿子!”连城雪捂着生痛的脸,说:“我……不………敢……”“好好地画你的小人书!”“是………是……”(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广宇用自己的姓名作为店名,又说自己是“小人开小人书店”,这说明他对于芸芸众生的小人物世界很满足,安于现状。B.连广宇父母对他的爱好很欣赏,周子方让他任意翻阅收藏的连环图,这些叙述,为他后来开小人书店发展事业埋下了伏笔。C.张大田用自己的退工资购置连环图建立留守儿童阅览室一事,既表现了张大田的美好品质,也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D.连广宇做生意卖小人书,“图的是皆大欢喜”,文中写到他处理周夫人的赠与,既表明他懂得感恩,同时也说明他有商人的眼光。2.人们把有文化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儒商以诚信重义作为处世立业之道。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连广宇这样的“儒商”的。3.连广宇一向是为人和善的“儒商”形象,可是最后却对儿子厉声呵斥,并“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个耳光”,这个情节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塑造和主旨表现的角度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笑而受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请而见之,谢曰:“文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B.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C.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本义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引申指“父母兄弟”,现指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B.寡人,即寡德之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后成为将军的泛称,有时也作为一种荣誉称号。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朝廷的辅佐大臣和帝王的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谖出身卑微,无以为生。他托人请求做了孟尝君的门客,被人鄙视、嘲笑和厌恶。B.冯谖韬光养晦,脱颖而出。他平日里默默无闻,却在关键时刻能为孟尝君排忧解难。C.冯谖同情百姓,矫命市义。他擅自把薛地百姓的债券烧掉,使得百姓对他感激涕零。D.冯谖审时度势,凿就三窟。他巧妙把握国际关系,纵横捭阖,使得孟尝君高枕无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节选自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有删改)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2.文中提到的文学盛衰牵涉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运动,这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发起的________(运动名)。3.短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文学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子曰“敏则有功”,并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见宰予昼寝,夫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天道酬勤,勤勉乃至睡眠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女性凭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成就其贤德。男子依靠“头悬梁,锥刺股”“俾夜作昼”“夙夜在公”成就其事业。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会失去生命。2014年,贵阳市经侦副大队长谢德华,带领民警加班加点连续30多天对一起非法集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0岁。2017年,安徽省80后基层医生方培虎,在值班时因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1岁。2018年重庆法官黄学忠在开庭期间突发晕厥送医急救,于当日不幸去世,终年49岁。这引起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的深思。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生活?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2.B3.【小题2】B【小题3】【小题3】C【解析】1.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选项混淆概念。从文章最后来看,“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可见“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项,“‘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错误,选项把范围扩大。文中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项,“‘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根据文章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的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而不是该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3.【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错误,“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从文中来看,“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有误,选项无中生有。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文章第四段只是说“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2、1.A2.D3.D【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根据上文“中心建筑是一座正楼”,话题保持一致,应把“正楼”放在句首,排除CD;“一座大型喷水池”应放在句子的结尾,作宾语,保持与下句“池左右”话题的一致,排除C。故选A。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主语应为“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排除A;“实现了……水准”不搭配,应为“展现了……水准”,排除BC。故选D。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融合: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融会:指融会贯通;领会。此处指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融为一体,应选“融合”。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此处形容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应选“栩栩如生”。拍案称奇:指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也形容对反动势力不屈服。此处指奇异,应选“拍案称奇”。流失: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遗失:丢失;疏漏。此处指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流散在海外,应选“流失”。故选D。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首先应浏览选项,找出有标志的典型病句进行排除;然后对剩下的句子进行压缩,保留主谓宾,再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等问题,如主干没有问题,就要来分析修饰成分,一看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搭配,二看修饰语的顺序。A项偷换主语,“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也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的主语应该是“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成果”;C项成分残缺,应在“自觉”前面加“让他们”;D项“理由……是因为”句式杂糅,可以去掉两个“因为”。4、1.D2.A3.C【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热火朝天:意思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热火朝天”强调的是人们的热情和现场的气氛,与语境不符,应填“如火如荼”。第二处,约束: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制约:限制约束,强调二者之间的限制约束关系。语境强调的是对“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人工智能产品”应该怎样,应填“约束”。第三处,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无时无刻”一重否定,后文“都”字应用“时时刻刻”。第四处,回避:避忌,顾忌;躲避、避让。规避:设法避开、躲避。语境强调的是要有效地避开人工智能道德风险,应选“规避”。故选D。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结合语境来看,第二段是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问题,故补写的语句应以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开头,排除C、D两项。B项中“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承前省略主语“人们”,补充后“人们……产生问题”不搭配,排除B项。故选A。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B、D两项中“能否”一面对两面,应排除;A项“无出其右”是说没有能超过它的,不符语境,应排除。故选C。5、1.弃妇叙事2.“故夫”回答“故人”(前妻)的十二句诗句句采用对比手法。将“新人”与“旧人”依次从容貌、手艺、遭遇、特长及劳动成果的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弃妇美丽勤劳、心灵手巧的形象,流露出了“故夫”喜新厌旧之后追悔莫及的心理。【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特点,重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上山采蘼芜》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徐陵辑)卷一。这是一首写弃妇的诗。全篇是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诗中出现了故夫、弃妇和新人三个人物。虽然新人没有出场,但从故夫和弃妇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故夫和弃妇久别后再会的互倾衷肠中流露出的内心痛苦。就主要表达方式而言,又同属叙事诗。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登上山中采蘼芜,下山偶遇前时夫。故人长跪问故夫:“你的新妻怎么样?”夫说:“新妻虽不错,却比不上你的好。美貌虽然也相近,纺织技巧差得多。新人从门娶回家,你从小门离开我。新人很会织黄绢,你却能够织白素。黄绢日织只一匹,白素五丈更有余。黄绢白素来相比,我的新人不如你。”这首诗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揭示一对离异之后的夫妇的心理状态和各自的感受,从而鞭挞了喜新厌旧者的灵魂,批判了不合理的封建夫权。“故夫”回答“故人”(前妻)的十二句诗句句采用对比手法。“新人工织缣”以下六句是故夫从新妇的女工技巧不及前妻,怨“新人不如故”。这六句具体比较,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喜新厌旧者要抛弃妻子,可以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如手脚笨拙,劳动偷懒之类。现在通过“故夫”自己的口来与“新人”作比较,说明弃妇手脚不笨,劳动并不偷懒,这就使弃妇蒙受的恶名完全被洗刷了。这最后六句的男子比较之词,不仅使弃妇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而且全诗的主题思想也深化了。【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6、杜鹃声里斜阳暮锦江春色来天地关河冷落此心吾与白鸥盟黄沙百战穿金甲阴晴众壑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直接填写上下句,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比如“暮、锦、鸥、壑、峦”等字词。【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1.D2.A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错误,缩小范围。由原文“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可知,原文只是说“不同伦理学流”,并不是“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A错误。B项,“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错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可知,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不只是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还有“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B错误。C项,“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错误,由原文“《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可知,“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没有“社会整体性幸福”。C错误。D项,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错误,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A错误。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8、1.D2.①爱国: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②坚强:挺过文化大革命;③勤奋、爱好钻研:著书立作;④正直勇敢:为胡适说话;⑤和蔼可亲:与病友家属亲密无间。3.①突出季羡林年龄长,暗示文章所写人物;②偏于文言,增添文章文学色彩;③暗示季先生的品德: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对季羡林品格的赞扬;④对季羡林一生的总结浓缩,总领全文;⑤奠定文章感情基调;⑥吸引读者阅读等【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D项,“印度宗教学”错,季羡林有较深造诣的是印度学。故选D。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特征是在情节发展变化中展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文章第二段提到季羡林“谢绝剑桥大学的邀请,毅然回国”体现出他是一个爱国的人;“在受过‘文革’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说明他是一个坚强的人;“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体现出他是一个勤奋的人。第三段“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体现出他是一个乐观豁达、和蔼可亲的人。第五段写道“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体现出他是一个节俭朴实的人。第六段写道:“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羡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体现出他是一个勇敢正直的人。第七段写“他拒绝“一代宗师”的称号,说明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3.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的能力。本题问“有评论者说文章第一段写得很好,请你谈谈你的体会”,实际上就是分析第一段的作用。对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思考:内容上: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结构上:点明主旨,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倒叙、讲故事、设问);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为观点的提出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第一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一般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其次,第一段多采用文言字词,语言典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也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上看,这一段是对季羡林一生的概括,突出了季羡林的寿命之长,也写出了他宠辱不惊、贫贱不移的品格,既是在赞扬季羡林的品格,也奠定了全文对季羡林先生敬重的感情基调。【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9、1.A2.答案示例:①神态描写。对顾客总是笑脸相迎,即便是只看书不买书的客户,也一视同仁。写出连广宇在经商中重义尚礼的君子形象。②言行描写。他断言周夫人赠的小人书有价值,并给予相应回馈;他烧了张大田的欠条。显示了他深谙经商之道又不忘大义的儒商形象。。③对比手法。在连广宇、连城雪父子对比中,父亲连广宇诚信重义的“儒商”形象更加凸显。3.答案示例:示例一:此情节合理。人物塑造上:①儿子的欺诈行为破坏了连广宇家的良好家风,对儿子这种惩罚符合中国式“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教传统,符合中国人的生活逻辑。②连广宇儿子的欺诈行为打破了连广宇经商做人的原则,“抽耳光”极端行为正好反映出他内心深深的隐痛。③一般人在愤怒时会做出失去理智的反常行为,连广宇“抽耳光”的行为正是发生在他很愤怒的时候。所以这符合普通人的性格逻辑。主旨表现上:作者通过连广宇的故事,想告诉人们,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做人和经商都要坚守底线,诚实守信不能见利忘义。描写连广宇的极端行为,是为了深化主题,更有警示作用。示例二:此情节不合理。塑造人物上:①连广宇一向为人和善,即便愤怒也不可能大打出手,这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②儿子已经年过不惑,父亲大打出手,这样写不符合生活逻辑。③儿子只是说了想法,并未实施,父亲没必要大打出手,这样写也不符合事理逻辑。主旨表现上:作者弘扬的是一种诚信重义、和气生财的优良传统,家庭暴力本身就违背了这种家风家教,突兀不合理。【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连广宇用自己的姓名作为店名,又说自己是“小人开小人书店’,这说明他对于芸芸众生的小人物世界很满足,安于现状”说法错误。“安于现状”错,“小人开小人书店”只是主人公的自嘲,并不能说明他安于现状。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方式手段的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出现“简要分析”,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本题题干要求“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连广宇这样的‘儒商’的”,结合“来购书的‘连友’,他热情接待;来这里看书但不买书的顾客亦不少,他照样是笑脸相迎”分析可知,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写出连广宇在经商中重义尚礼的君子形象。结合“周夫人把连广宇叫去,说‘你周叔叔有遗言,说你在开店子,他所藏小人书五千册全部赠送给你。’连广宇说:‘谢谢,我收下。’但第二天,他上门去送了个红包封,里面放了两万元钱”“连广宇说:‘周姨,小人书里有很多珍本,待到出了手,我还得给你加上补偿。’果然在几年后,连广宇又给周夫人送去一个两万元的红包封”连广宇没有去张家,但去了张大田的墓地,鞠了三个躬,然后把那张欠条点火烧了”分析可知,小说运用语言、行动描写,显示了他深谙经商之道又不忘大义的儒商形象。结合“有一天,连城雪对父亲说,他想搞一个新业务就是把1966年以前的一些美术大家所画的小人书,一一临摹出来”“再照相制版,版权页也按原来的制作,一定有很好的销售前景”“‘歪门邪道!小人所为!我要为那些大师、大家对天一哭!你敢干这种造假的玩意,从此再不要进连家的门,我也没你这个儿子!’”分析可知,小说运用对比手法,以连城雪凸显父亲连广宇诚信重义的“儒商”形象。3.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所以需要尊重文本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本题题干是“连广宇一向是为人和善的‘儒商’形象,可是最后却对儿子厉声呵斥,并‘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个耳光’,这个情节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塑造和主旨表现的角度简要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观点,然后从人物塑造和主旨表现的角度简要分析理由。示例一:此情节合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小说中塑造了父亲连广宇诚信重义的“儒商”形象,连广宇是个重义尚礼的君子,所以儿子的欺诈行为破坏了连广宇家的良好家风,打破了连广宇经商做人的原则,对儿子这种惩罚符合中国式“棒底下出孝子”的家教传统,符合中国人的生活逻辑。同时,从情理上看,一般人在愤怒时会做出失去理智的反常行为,连广宇“抽耳光”的行为正是发生在他很愤怒的时候。所以这符合普通人的性格逻辑。从主旨表现上看,小说通过连广宇的故事,告诉人们,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做人和经商都要坚守底线,诚实守信不能见利忘义。而连广宇的极端行为,正是这一主题的外显行为,深化主题,更有警示作用。示例二:此情节不合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结合“连广宇为人和善”“这里看书但不买书的顾客亦不少,他照样是笑脸相迎”“熟悉连广宇的人都说他有君子之风,是儒商”分析可知,连广宇一向为人和善,即便愤怒也不可能大打出手,这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从情理上看,儿子已经年过不惑,父亲需要给儿子留脸面,不应该大打出手,这样写不符合生活逻辑。而且儿子只是说了想法,并未实施,还没有造成恶果,父亲没必要大打出手,这样写也不符合事理逻辑。从小说主旨的表现上看,作者弘扬的是一种诚信重义、和气生财的优良传统,家庭暴力本身就违背了这种家风家教,不值得提倡,描写连广宇这种极端行为,并不能深化主题,反而显得突兀不合理。【点睛】小说“6+1”答题法。“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这种“6+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要素组合相对灵活,如:“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主题;“4+1”组合:情节+人物+环境+手法(效果)→主题;甚至还有“5+1”组合、“6+1”组合、“7+1”组合等多种组合模式。这种“6+1”答题法的思维核心是抓住小说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读者)的联系,是一种联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10、1.C2.A3.C4.(1)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李,载着借契出发。告辞的时候,冯谖问:“债款收齐了,用它买些什么回来?”(2)现在您有个小小的薛地,不把那里的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抚育爱护他们,反而趁机用商人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谋取私利。【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宜采用排除法。本题所涉内容记述的是冯谖从薛地返回向孟尝君复命的情形。该句译为: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我私下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断句的关键在于两处:一是“晨而求见”后面要不要停顿,二是“衣冠而见之”后面要不要停顿。分析可知,“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句式整齐,并蒙后省略“孟尝君”;“衣冠而见之”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应该停顿。而且“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的主语都是“孟尝君”,所以这两个小分句的前面要断开。“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是孟尝君问话的内容,“收毕矣”是冯谖的回答,而且“矣”也是停顿的标志,而“以何市而反”是孟尝君的进一步追问。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2.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项,错在指“父母兄弟”这个地方,其实“亲”在古代专指“父母”。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曲解文意。错在“使得百姓对他感激涕零”这个地方,细读文本可知:百姓感激的不是冯谖而是孟尝君,这也是冯谖给孟尝君买“义”的目的。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约车”准备车辆;“治装”,打点行装;“责”,通“债”;“市”,动词,买;“反”通“返”,返回。第(2)句采分点:“区区”,形容词,表示小;“子其民”,意动用法,“以其民为子”;“贾”,商人;“利”,动词,获利。【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员以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铁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办事人员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按照门下的食客那样对待。”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铁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办事人都笑话他,并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于是冯谖乘着他的车,去拜访他的朋友,说道:“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了。”这以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铁啊,回去吧!(在这里)没有办法养家!”办事人员都厌恶他,认为他一味贪求不知满足。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答道:“有个老母亲。”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于是从那之后。冯谖不再唱歌。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吗?”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我私下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邑,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高考语》课件
- 《建筑排水》课件
- 特斯拉管理学案例分析
- 山塘维修承包合同范本
- 解除招标代理协议范本版
- 高一音乐教学知识课件
- 残疾人专委业务培训
- 2024版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合同: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间的人才招聘与培训协议2篇
- 门窗安装施工合同模板
- 绩效合同模板范本版2篇
- 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门窗安装三级安全教育考试.doc
- 个人财产申报表.doc
- 【PPT】初中英语课件:情景交际
- 血液透析中心人员岗位职责(共19篇)
- 常见疾病的艾灸处方
- (完整版)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 气体分离膜讲解
- 并网手续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