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教育:高校涉化类专业教师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薛松,金星龙,王晓艳
(1.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84;2.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
对于涉化类专业的教师来说,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立足本岗,发挥专业所长,发掘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途径,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责任,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协同攻关,形成系统合力,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内在要求[1]。本文通过对高校安全管理及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涉化类专业教师落实“三全育人”具体路径,以期为高校涉化类专业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思路。
1高校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要求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高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实验室,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师生,思想较为松懈。
本科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入学安全教育后,定期进入实验室进行专业实验的学习。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漠,甚至想当然地认为教学实验通常都很安全,即使有危险,反正也有老师在。特别是大一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无实验室经历,安全知识欠缺;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无视教师反复强调的安全注意事项,不遵守标准操作流程,我行我素,实验操作随心所欲。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管理是高校的重点和难点。实际工作中,研究生安全管理成效较低。一方面,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间远远高于本科生,且研究生实验大多为探索性实验,学院管理通常忽视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特征;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个体实际独立能力低于预期,造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双向错位[2]。部分研究生自认为已通过本科教学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但仪器设备使用技能欠缺,却盲目自信,独立进行实验时经常随意更改操作流程;部分研究生随意倾倒废液,环保意识淡薄;部分学生急于加快实验进度,无视实验室规章制度。此外,研究生所做的项目内容通常是探索性实验,部分实验专业性较强,通识类安全教育并不涉及,而研究生导师又不可能实时监管。这也是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另外,现有的安全教育模式大多为通识类,且通常为大水漫灌式的安全教育模式。部分院校安全教育尚未纳入独立设置的课程,且安全教育实效也尚未进行跟踪测评,结果并不理想。对于多学科交叉实验室,实验可能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生物、医学等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因此,通识类安全教育内容远远不够。
2解决思路
2.1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涉化类专业实验室通常建立“校-院-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长期以来,实验室安全事故责任通常由学院、教师或其它管理人员担责。对于进出实验室的学生,安全职责并不清晰。因此,进入实验室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都应该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领导力是影响员工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安全行为[3]。领导者与员工在交互过程中,领导者会展示出不同类型的安全领导力,员工会因感知到的不同安全领导力的影响,采取不同的安全行为来进行相应的回应[4],因此,学院领导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关键,也是创建学院安全文化的关键。学院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院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安全文化的建设,以及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一线指导、培养学生对安全的积极态度。学院领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待实验室安全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以及整个学院安全文化的建设。因此,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首先需确保领导责任到位,相关实验室责任到人;同时,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应纳入年度考评。学院同时也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并执行事故调查、报告、数据管理等制度;推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另外,为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高校进行安全管理时,也应从学生心理安全感、安全信息需要、动机、意识与期望层面出发。首先,掌握学生的安全信息需求,帮助师生从海量安全知识中找到关键风险信息;其次,分析师生的安全动机处于什么水平,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然后根据师生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及态度的特征,挖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基于师生的安全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安全人员的可靠度。
2.2落实安全教育责任
高校实验室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管理范围。2022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有下列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明确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因此高校应当承担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的法定职责,高校师生也应履行接受安全教育的法定义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因此,要让涉化类专业师生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安全教育不仅是高校涉化类专业师生应履行的法定职责,而且也是涉化类专业的基本从业资格要求[5]。同时,安全教育也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举措[6]。
落实安全教育责任,课程设置应同步进行。涉化类专业应将安全教育课程作为独立设置的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安全教育课程应设置为必修。在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对教师也应进行定期培训。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安全意识与责任、安全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在入学安全教育和实验室准入考试的基础上,应在本科教学阶段循序渐进、持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于本科教学实验,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承担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学生安全意识、责任到位。所有实验课程都从安全教育开始。每堂实验课应为学生讲解实验中所用的化学品、仪器设备,标准操作流程及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后果,让学生学会危险识别、预防、处置的相关知识。大型仪器测试中心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仪器管理人员对使用仪器学生应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等培训,学生安全熟练规范操作后方可使用仪器。
研究生导师落实安全教育责任是研究生安全管理的重要实践路径。研究导师安全理念、责任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安全教育效果。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之前进行实验室安全设施如通风设备、常用仪器及特殊设备以及实验标准操作流程等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及应急事故处理等安全知识的培训到位;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并通过组会与学生定期讨论、分析实验室或周边安全事故原因。在科研项目进行的同时,分配或指定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学生,确保安全监管到位。各研究室应综合考虑本实验室学生专业、实验过程及项目特点,整合、编制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安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安全教育内容的整合、编制可让研究生参与其中,加深其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在增强其化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7,8]。发挥研究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传帮带的作用,是落实安全教育责任的重要途径。
3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三全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全局思考[9]。安全教育是“三全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典型题】
- 2024年版融资性担保公司合同监管办法2篇
- 济南城市房屋租赁合同(32篇)
- 北京市怀柔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设备采购合同中的数量要求
- 详尽的鱼塘承包合同协议
- 语文学习之路与攻略分享
- 语音识别系统购销合同
- 财务咨询服务合同示例
- 船舶预防检修保养年度计划表
- 特殊作业“九步工作法”介绍
- 中央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方案设计案例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不力倒查问责办法
- 小学英语-Unit 1 You should tidy your toys.教学课件设计
- 软件许可使用协议英文版
- 麻醉科抢救制度
- JJG 936-2012示差扫描热量计
- GB/T 8539-2000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
- GB/T 14649-2005船用辅锅炉性能试验方法
- 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