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表现: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二、城市规模扩大。三、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四、公用设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城市特征的形成及对周边农村的传播和影响。【历史解释】一、城市化的演进1、西方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1)阅读材料结合P63页内容及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进程、影响(1)原因一、城市化的演进1、西方城市化进程(2)表现(进程)①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③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3)影响①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上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学思之窗】P64(1)变化情况:从柱状图可知,世界城镇人口所占的比例,1800年尚不足10%,到2015年已超过50%。

世界城镇人口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2)原因:①工业革命与经济发展的推动;②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③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逐渐崛起;④各国政府对城市化的重视;⑤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城市化的演进2、中国城市化进程材料1: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阅读材料结合P64的内容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开放通商口岸,开启了近代中

国城市化的进程。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

③近代工业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材料2: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一、城市化的演进2、中国城市化进程结合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的城市化特点。(2)特点:①起步晚,发展缓慢;②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③有着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④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传播西方思想、价值观念;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1949-2013)一、城市化的演进2、中国城市化进程阅读材料结合P64的内容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8404128126686.518933367726687.9192044377470010.6193646136526311.4194954167576510.619606620713075.8819.75199211717132374.3527.63200012674345906.3136.22201113473569078.6351.27(3)进程①鸦片战争后,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②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③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④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⑤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二、居住条件的改善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1、建筑技术的革新二、居住条件的改善2、社会功能的扩张二战后,城市中社区蓬勃发展,社区功能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3、服务设施的完善①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整合到一起。②娱乐场所、体育中心等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二、居住条件的改善①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②为人们提供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③各种服务设施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彩。4、意义5、影响人们居住条件改善的因素(1)城市化进程的推动。(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3)科技进步,特别是建筑技术革新的推动。(4)国家对人居问题的重视。(5)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背景: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西方: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水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2)照明: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3)通讯: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4)交通: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等得到普及。三、基础设施的发展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近代中国①特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②表现: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③问题: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19世纪80年代上海自来水厂19世纪60年代南京路上的煤气灯三、基础设施的发展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现代中国①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②表现:A、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B、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思考点】P6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①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娱乐活动等;②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等。三、基础设施的发展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尾气污染①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囱将烟尘排放到大气中。②由于工厂往往沿河而建,又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③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中又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18世纪工厂烟囱林立的曼彻斯特

材料: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2、贫富分化严重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②19世纪,城市中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3、交通拥堵问题①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②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众多城市的普遍问题。

材料: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4、犯罪率上升、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