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与思考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第二个专题,由两篇史传作品和两篇史论作品组成。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和班固的《苏武传》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同时亦可从中窥见“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创精神”。贾谊的《过秦论》和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虽具体的观点和论说方式不同,却“均意在劝诫,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基于教材选文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回到历史现场”的单元主题,单元的写作任务要求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从两个所给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日”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那么人物短评。2、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经过思考与讨论,我们选择了第二个题目用以开展此次单元写作任务的实践活动,原因有二:首先,第二个题目发挥的空间更大,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度。从所给的两个任务来看,完成撰写人物短评的任务,需要同学们了解太史公论赞的内容指向与主要写法,并进一步了解班固的相关思想背景,站在他的历史观念的高度进行人物的评价。而完成第二个任务,那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文章观点,把握其理论基础和论述方式的基础上,辩证思考文章论证中的瑕疵或漏洞,展开质疑和辩驳。虽然完成两个写作任务都需要同学进行资料的查找和筛选,都要考查同学们理解和提炼信息的能力,但显然第一个任务中“以班固的视角”既是同学们思维的兴趣点,同时也可能成为同学们思维的约束处,而第二个任务中“你是否认同”那么赋予了同学们更广阔的评说空间,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文章言之成理,都将被读者接受。其次,第二个题目更能表达高二年段写作训练的连贯性与延续性,有助于在写作的序列中持续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所给的两个任务都要求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和带着下对文本进行思辨性阅读,但第二个任务与本册第一单元“深化理性思考”的写作要求呈现出明显的延伸关联,同时也与选必修上册逻辑单元中提出的“尝试写驳论文”的单元研习任务遥相呼应。第二个任务要求中的“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已明确指向了“驳论文”的写作方向,逻辑单元中“条理清楚”“有破有立”“有理有据”的写作提示完全可以直接用来指导此次的写作任务;而第一单元“深化理性思考”中的“透过表象探究被忽略的事实真相”“在论说和阐述观点时,应该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理性深化,逼近事物的本质”等依然可以为同学们所用,帮助他们透过历史的现象去探究深层的历史、文化等原因与问题的本质。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通过读写融合更好地达本钱单元的编写意图,引导同学们回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客观、辩证地加以评价,提升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呢?回顾此次写作任务的实践过程,我们的思考如下:第一,课堂奠基,激发思维火花。以课堂的思辨阅读激发同学们的思维火花,引导同学们去发现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我们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引导同学们去理解贾谊、欧阳修的观点,从文本自身的内在脉络中去欣赏其论述的说服力和艺术性,让同学们明确古代史论借古讽今的特点与意图,领略古代文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跨越历史,引导同学们立足当下,辩证地看待古代史评的立场、论述的方式、思维的特点等,看到其中存在的缺乏之处。而课堂当然责无旁贷,首先就是开展思辨阅读的重要阵地,既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而'字如何理解?”等来调动同学对观点的理解与质疑;又可以引入第三者的评价,如:“金圣叹评说《过秦论》:'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你是否认同?”等来引发同学的思考。课堂的思辨阅读既奠定了同学们理解经典、欣赏经典的坚实基础,又为同学们自主地深入思考指明了方向。第二,资料,深化辩证思考。课堂教学的结束却是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开始,在思维被激发之后,亮出写作任务,便会驱使着渴望找到答案的头脑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去搜寻可能解答疑问的浮木。于是,有的同学找到了《过秦论》所用论据与史实的出入,有的同学找到了对两篇文章观点偏颇的个别分析,有的同学找到了对两篇文章论证过程的指摘等等,但是这些资料里的观点和分析都是合理的吗?这就需要同学们依据课堂所得、依靠对观点、论述等的掌握进行分辨和筛选。再者,最先找到的这些资料假设只是止步于历史现象的就事论事,那自然无法直接运用在“如何评价两篇文章的观点和论证”,“如何理解和评价两位作者史评的立场和角度”等问题的解答上。这就又需要同学们充分运用分析、推理、判断和开展等逻辑思维方法,在对资料进行梳理和取舍的过程中,对其中的联系与区别、现象与原因、表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加以分辨和探究,才可能顺藤摸瓜,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答案,“逼近事物的本质”。当然,在此过程中,如果同学们确实难以自主地探寻到相应的内容,我们也会适时地给予一些角度、一些参考资料加以点拨。毫无疑问,资料的过程,既是自主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同学们的逻辑思维甚至是辩证思维自觉开展的过程。第三,依托设计,探寻辩驳路径。思维的过程是内在的,那么如何将同学们的思考落实成文,使之能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写作?借鉴选必修上册逻辑单元“尝试写驳论文”的练习设计,我们亦可设计一个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将自己的思考落实下来,主要内容为:(1)列出两篇文章的观点。(2)明确你要批驳的观点,梳理作者持此观点的理由。(3)尝试逐条驳斥以上理由/如不能,判断是否认同该条理由。(4)引入虚拟论敌,思考论敌可能反驳我的理由,反思与修改我的理由/列出我的应对策略。(5)基于批驳,明确我要树立的观点。(6)说明支撑我的观点的理由。这个任务单的梳理有助于同学明确自己批驳的对象、理由,有利于同学去深入思考作者的观点和理由以及自己提出的批驳理由是否合理,同时也引导同学们完整地走过从批驳到树立的思维全过程,真正做到“条理清楚”“有理有据”“有破有立”。需要解释的是:1、“辩驳”并不是完全地批驳,因而在设计中加入了对观点的认同和肯定这一点。2、这个写作任务单同样适用于对论据和论证的辩驳。议论文的三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写作中对论据和论证的辩驳更多是作为辩驳观点的理由存在;即使不是,同样可以按照这个流程一步步展开。此次读写实践,带着同学们在“回到历史现场”的思维探险中经历了“望尽天涯路”的挑战,“消得人憔悴”的追寻之后,我们终于得以窥见“灯火阑珊处”,是读与写的并蒂双花!最后,感谢我校高二语文备课组所有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新教材的写作探索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感谢我校高二历史备课组的陈夏玲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感谢王老师的三合一平台,给予我们与更多同仁提供、探讨语文教学的机会。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学生佳作】读《过秦论》有感何熊言汉代贾谊在他的《过秦论》中探讨、总结了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秦王朝的灭亡缘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真的只是因为不施仁义而覆灭吗?贾谊对秦过失的指责又是否值得商榷呢?《过秦论》中,贾谊强调了才能不及中人的陈涉吴广倔起阡陌,率疲弊之卒而灭强秦。但事实上,大泽乡起义仅仅持续了六个月,直接导致秦灭亡的,是六国遗族的复辟运动:赵王歇占领邯郸,魏王豹占领陈留,齐王田市占领临淄等等。而楚国贵族项羽率领的起义军,真正推翻了秦王朝。来自六国的隐患,早在秦统一之初便已埋下。一方面,秦国的疆域太大,兼并的诸侯国并非都变法成功,旧贵族在地方往往比秦律更令人信服;另一方面,秦统一天下用时很短,疆域扩张快,短时内无法培养、选拔合适的官吏去应对陌生的风俗、民众。在缺乏土地、户口等方面基本数据的情形下,任用了一些六国旧官吏。这也导致了地方管理质量低,对中央的忠诚度低,最终六国的复辟运动成为了秦灭亡的直接原因。同时,秦国原先以商鞅为代表提倡的“法治”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作为治国基础的秦律在地方上被架空,在中央被淡化。《秦律》虽然严密明晰,但在地方推行时遇到六国贵族势力带来的阻力;在中央,秦完成大一统后有许多事需要处理,包括制定新礼制,安置六国贵族,开展大型工程建设等,这些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秦律解决。于是秦律不再是帝国运作的基础,“法治”渐渐转变成了“势治”。秦始皇本人“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不断东巡,用权势巩固尚不稳定的王朝,维系帝国运转。然而“势治者不可乱,势乱者不可治”,秦二世没有秦始皇的才能与权威,登基后以“乱势”治“乱世”,处于核心地位却不能维系帝国的统治,这也加速了秦的灭亡。学者钱穆认为,“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这也是贾谊等人指责秦始皇仁义不施的依据,认为他没有采取安民的政策。然而为了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王朝,也许秦别无选择。修建秦直道与驰道,才能更好地沟通各地区,加强统治管理力度;修建秦长城,才能抵御匈奴入侵;萧何曾劝说刘邦兴建未央宫,认为“非壮丽无以重威”,阿房宫的修建也有类似的道理。这确实劳民伤财,却也迅速为秦及其以后的王朝搭建了完善的统治架构,也是汉朝建立后得以施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贾谊在指责秦王朝的不仁时,却没有看到汉朝正是这种“不仁”的受益者。如果秦始皇只“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也许社会仍会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更不会出现汉朝这样繁荣的集权王朝。可以说,秦为后来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打下了基础,但秦也势必会为短时内搭建完善的体制而付出代价,各种苛捐杂税同样导致了秦的二世而亡。可见,秦朝的快速灭亡是必然的。贾谊写《过秦论》,目的是为了讽谏君王以仁义治国,维护天下的安定,防止重蹈秦的覆辙。虽然文中对秦灭亡的原因分析略显单一,但瑕不掩瑜。贾谊用他独特而雄辩的笔力引导我们回看历史,感受历史,真可谓“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点评】贾谊的《过秦论》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面对历史经典名篇,作者是在肯定《过秦论》艺术成就,明确原文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对其中秦灭亡的原因进行质疑。在语言表达上,作者能把握分寸,语言表达恰到好处。文中没有“激愤”之词,但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所具有的辩证思维。在对秦的灭亡原因进行质疑和辩驳中,作者的分析具有针对性,并且从秦灭亡的直接原因、必然原因等多角度展开,阐述过程清晰、有条理;行文中,作者能援引学者观点、史料作为论据,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张蕾)再探“文章合为时而作”《过秦论》和《伶官传序》的可商榷之处王跻燕“秦孝公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贾谊的《过秦论》一开头分析地理优势和秦的雄心壮志,令人感受到不可遏制的一统天下的抱负。《伶官传序》起笔,提出深刻的思考,直击“得失天下”的话题。两篇文章开头,分别带出洋洋洒洒、生动晓畅、其实充分、感慨遥深的文字,千百年来为人所诵读、称赞。《过秦论》对于秦灭亡结论是明确,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贾谊和欧阳修虽享有盛名也不代表他们的论证无懈可击、观点完全正确,其实两篇文章的论证和论点都仍有可商榷之处。从《过秦论》来说,针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论据就应该例举秦国统治者如何不仁不义,造成天下诸侯、百姓群起攻之。重点可以例举像陈涉这样的人物如何被逼无奈的现实和各路诸侯联军如何利用秦的残暴、不仁,发动民众对抗暴政的事实。此外,文章所用的论据并不完全符合史实,如文中的“九国之师叩关而攻秦……秦无亡矢遗镀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最终推翻秦王朝的是刘邦项羽等人的庞大诸侯联军,也不能只拿陈涉分析即得出结论。而后唐灭亡的原因也远不是庄宗沉迷伶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君王一贯奉行的“兔死狗烹”的问题,李存勖对贤能无休止的猜忌、嫉害,方是其“国灭”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认为欧阳修对于李存勖灭国的原因分析,有所欠缺,观点不够严密全面。《伶官传序》是可以介绍一些兔死狗烹、杀害功臣、排挤贤能的事例。但倘假设有人因为以上问题即急于贬低此二文的意义价值,那么未免显得太过于浅陋了。首先,我们要肯定两篇文章,“合为时而作”的写作意图。贾谊当时写本文的根本目的是为汉朝稳定休养生息制度、巩固汉初统治,因此侧重强调“仁义”;而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稳定,社会已然出现安逸享乐、沉溺声乐的倾向。欧阳修创作本文目的也是劝谏北宋君主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不沉迷所溺。但要再探两篇文章是否真正做到“合为时而作”。我认为其观点和论证都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阶层,思维和认知会打下了时代的烙印和阶层的特性,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也没有全部和永远正确的理论。贾谊的问题在于,对于陈涉这样的农民起义军的偏见,认为其才能、地位、装备、谋虑相当不堪。无法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坛领袖,也无法透彻认识到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缺乏军事人才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自然无法注意选择,李存勖不重用贤能的事例。正如培根所言,“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而在这样的语境中,去学习《过秦论》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分、铺张扬厉、文采斐然的语言,但要辩证看待、理性分析论证中出现的论据缺乏的问题。去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夹叙夹议、史论结合、极具感染力的文本,吸取其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同时批判性看待其中的论点的不全面,才是读书读史应当有的精神。【点评】王跻燕对于两篇文章应该学习的文章气势、语言形式,分析很到位,同时提出贾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与论据之间的不匹配,贾谊对于秦“仁义不施”的具体表现举例不够,而且对于陈涉为主的底层民众推动历史开展的认识缺乏,反映了贾谊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分析《伶官传序》的过程中,侧重指出欧阳修观点不够全面的问题,分析欧阳修对创业时李存勖的“身先士卒、谦逊忧劳”和取得天下后的“猜忌嫉害、兔死狗烹”的落差,缺少必要的认识。前者注重论点和论据的匹配问题;后者重点探讨论点的全面周全的必要性,对于议论文写作都很有借鉴意义。标题引用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反映了小作者对于“回到历史现场”的单元主题的深刻认识。通过经典文章和具体史实相结合,更好地鉴往知来,是本文很出色的表现。真实:从传统到现代许立宸中国古代的史论文章中,贾谊的《过秦论》和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都可称得上是当中较为出色的作品,这两篇史论都就崛起过程辉煌壮阔却突然消逝于历史尘埃中的短命王朝(秦朝和五代时期的后唐)的灭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得出秦亡于不施仁政而攻守之势异,而后唐亡于伶人误国的结论。虽然两篇文章都展开了具体的论述:贾谊从政策、军事、重大事件节点三方面入手,讲述了秦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欧阳修那么采用了叹一叙一叹的结构,夹叙夹议地写出了自己的观点,论述也较为合理,但我认为,两位作者的观点仍有错谬之处。《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失天下是由于严法苛政,不施仁义。可是,自商鞅变法后,秦国便一直用法家思想治国,但秦国却没有像秦王朝那样崩溃,反而到达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什么?可见,“不施仁义”作为秦亡的原因多有牵强。而秦在掌握天下后,没注意到天下贫弱的现状,而是盲目顺从统治者意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失衡使得它走向了灭亡。要是真如贾谊所说是亡于不仁义,那无法真正做到仁义仁政的封建王朝是否都得二世而亡了?再如《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把国之灭亡归于伶人,但从历史上看,后唐覆亡是主要是由于它为了彰显正统性,沿袭了唐朝藩镇制度,使得地方拥兵自重,最终使得中央式微,失去政权。在史实的支撑下,我们可以判断出贾谊和欧阳修对于两朝灭亡原因的论断都是片面的,与真实的历史不完全匹配,那他们为什么仍要这样来写史论、立观点呢?这就要牵涉到中国传统真实观的问题。如果说西方及现代的史论态度是实事求是,为历史负责;那么中国传统的史论态度那么是服务于当下的社会,为现实问题服务。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对春秋的局部史实进行删除和修改的意图就是为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古代撰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