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韦应物诗歌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观田家韦应物①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注】①韦应物:唐朝官员、诗人。他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常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自愧。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众卉的欣欣向荣,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B.三、四句总领第五句到第十二句,是对农忙时农民具体劳作情况的描述。C.“丁壮俱在野”等四句写农忙,突出了劳作任务之重以及劳作时间之长。D.九、十两句写农人不以饥劳为苦与因时雨而喜,突出了他们的勤劳朴实。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与前面的诗句有何关系?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西涧[注]即事示卢陟韦应物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余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注】西涧:在滁州南岩寺内。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特别的寄友诗,诗题大致交代了诗歌内容,韦应物以山水诗闻名,善于写景,如《滁州西涧》就是其代表作之一。B.诗人寝居的卧室正对着碧绿的山间流水,景色优美,流水潺潺,令诗人忘却烦琐的世事,更忘却了孜孜以求的名利。C.细雨淅沥,雨滴洒在因为砍伐而变得空旷的林中空地上,落在荡漾着波纹的水面上,诗人一天闲来无事,耳边传来阵阵伐木声。D.诗人知道好友卢陟有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并且身处尘世的喧嚣里很长时间了,他希望卢陟有空来叙,暂时一散世俗的烦恼。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简卢陟①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②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注]①诗人作此诗时,安史之乱余波未平,还有节度使叛乱,不久后蜀之乱又起。卢陟:韦应物的外甥。②哢:鸟鸣,鸟叫。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意为书信,本诗是诗人写给外甥的家书,语言简朴,看似平淡,实则情深。B.首联中的“白雪曲”即“阳春白雪”,表现出诗人对卢陟空有才能却难觅知音的感慨。C.颔联写诗人因战事而烦恼不安,回想起流落在淮海之滨的往事,表露出失意之情。D.尾联中“风尘”代指自然之景,诗人邀请卢陟共饮,借酒抒发抚慰之情。6.本诗颈联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都写到了山中的鸟,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李儋元锡①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①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本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笔,自去年春天在长安与友人分别已一年,花开花落,诗人触景生情,不由引发下文对世事变幻的感叹。B.颔联“世事茫茫”既指个人命运,亦指国家前途。面对黯然无光的春天,诗人忧愁、苦闷、失落,难以成眠。C.尾联诗人登楼望月,借明月这一特殊意象,传递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李儋早日来访畅叙友情之情,点明了寄诗的用意。D.本诗语言平白晓畅,无秾丽绝艳之词,首联因花思友,尾联因讯登楼,中间四句自述近况,于质朴浅切中流露真挚的感情。8.后人评价此诗是“仁者之言”,又是“不负心语”,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射雉①韦应物②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虽无百发中,聊取一笑妍。羽分绣臆碎,头弛锦鞘悬。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弢弓③一长啸,忆在灞城④阡。【注】①本诗是诗人于滁州刺史任上所作。雉,鸟名,通称野鸡。②韦应物,中唐诗人,京兆长安人,少年时曾担任唐玄宗的近身侍卫。③弢弓,藏弓入套。④灞城,在长安东。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句刻画入微,再现了猎物出现时诗人突然翻身射箭,打马回旋的精彩瞬间。B.五、六两句荡开一笔,描写心理活动,诗歌节奏也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跌宕起伏。C.七、八两句写箭羽碎散、箭鞘空悬,表现诗人射猎不中后垂头丧气的精神状态。D.本诗描绘了诗人自己跃马骑射的情景,实现了诗歌创作主体和表现对象的统一。10.诗人说自己“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有人认为这两句言不由衷,你是否认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夏花明韦应物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绿”“朱”二字分别描写枝条和花朵,色彩鲜艳,画面感强。B.颈联上句以“乱”状风中叶,下句以“妍”写水边花:诗人好恶之情溢于言表。C.尾联由物及人,“荧煌”一词生动地写出诗人眼前光色闪烁、花影迷离的感受。D.本诗体物精细,意境闲淡,显示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以及高超的绘景造境功力。12.诗中是怎样表现夏花之“明”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闲居寄端及重阳①韦应物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乙:闲居寄诸弟韦应物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②无一事,芭蕉③叶上独题诗。【注】①【端】韦端,是韦应物的族弟。【重阳】崔播,是韦应物的外甥。②【高斋】诗人闲居处。③【芭蕉】古人多于芭蕉叶上书写,又芭蕉心为愁之象征。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所写景物不同。甲诗写冬日清晨的野寺山林,乙诗写秋天清晨的庭院。B.两首诗抒情手法不同。甲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乙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C.甲诗写景更为具体,视听结合;乙诗写景只用白描,笔法简略但深得神韵。D.两首诗中诗人的形象各异。甲诗中的诗人清高脱俗,乙诗中的诗人多愁善感。14.两首诗同是写“闲居”,但表现出来的诗人心境却不同。请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自巩洛①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②岸,一雁初晴下朔风③。为报洛桥④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注】①巩:巩县(今巩义市)。洛:洛水。巩洛指洛水在巩县境内汇入黄河处。②伊:伊水。③朔风:北风。④洛桥:洛阳桥,这里指洛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记叙并描写了由洛水入黄河的行程和景物。“夹”“豁”二字选用精当,舟行洛水,青山列岸,忽见群山开豁,大河横流,意境顿开。B.颔联写寒树远影隐约天边,如水墨渲淡;落日的余晖闪烁在波涛之上,可谓妙手天成。C.颈联动静结合,上句写伊水岸边的孤村经安史之乱残破不堪,意境萧疏孤清,下句写一雁孤飞,趁初晴乘风北上,与诗人的处境相契合。D.结构上,本诗首联破题,中间两联呼应“即事”,尾联切题,构思精妙;内容上,秋天傍晚黄河的景象引发诗人感触,有寄托,有情思,意蕴丰富。16.“扁舟不系”源于《庄子》中的“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请结合庄子中的这几句话与尾联的含意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答案】B

“三、四句总领第五句到第十二句”说法有误,三、四句只是引出,不是总领。而且“仓禀无宿储,谣役犹未已”并非是对具体的劳作情况的描述,而是对百姓生活现状的刻画。

2、第一问:诗人对自己没有耕种却从百姓那里获得了禄食感到惭愧,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中还含有对官僚贵族的批评。

第二问:最后两句是抒情,它正是从前面诗句所描写的内容中引发的。前文写的是农夫艰辛劳作却仓禀无粮的生活现状,诗人把他们和食禄者进行了对比,发出了最后的感慨。

C

“雨滴洒在因为砍伐而变得空旷的林中空地上”理解错误,“空林”一般指渺无人迹的树林或木叶落尽的树林,而非砍伐而变得空旷的树林。

4.①直抒胸臆。诗歌首联中“晨起澹忘情”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之情。②借景抒情。诗歌中间两联通过对林中细雨、水面波纹及伐木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③对比抒情。尾联“知子尘喧久”中尘世的喧嚣和中间两联所营造的清幽寂静的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对卢陟的关切之情。

5.D“尾联中‘风尘’代指自然之景”错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的意思是:我只有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风尘”暗含社会动乱之意。

6.①陶诗通过描绘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的闲适恬淡的田园风光,折射出官场的污浊,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怡然陶醉。

②韦诗通过清晨的雨露、鸣叫的山鸟描绘了暮春之景,表明了诗人即便人生不得意,仍可从自然山水中获得一丝安慰的人生态度。

B

“面对黯然无光的春天”错误。“春愁黯黯”,指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低沉暗淡的愁绪。“黯黯”指的是作者愁闷的情绪,春天是美好的,但作者只有忧愁苦闷。

8.①“仁者之言”指诗句中诗人牵挂百姓疾苦的爱民情怀(仁心仁德、忧国忧民)。诗人看到百姓贫穷流亡,觉得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深感惭愧,这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仁者之心。

②“不负心语”是指诗句中真实坦诚地写出诗人进退两难中的矛盾与无奈。他因疾病缠身想辞官归田,但又因邑上流亡的百姓而心中有愧。

9.C

“表现诗人射猎不中后垂头丧气的精神状态”理解错误。这两句写射猎结果。“羽分”,羽毛分披;“绣臆”,锦绣的前胸;“头弛”,谓雉死后头颈松弛,不复昂起;锦鞘悬,悬于锦鞘旁。事实证明,诗人射猎成功了。

10.示例一:不认同。五、六两句提到自己射箭虽然不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却能够聊以取乐;从第十一句来看,虽然射中了猎物,诗人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藏弓入套。因此射猎只是为了排遣自己仕宦于异乡的苦闷,再没有了少年人那般争强好胜的心气。

示例二:认同。五、六两句只是谦抑之语。第四句展现出的跃马弯弓的自我形象,依然不减诗人青少年时的英姿。从七、八句来看,诗人射猎已经成功,暗含自得之意。末两句点出此次射雉也使他回忆起青少年时期在长安阡陌间纵马驰骋的生活,颇耐人寻味。

B

“颈联上句以‘乱’状风中叶”“好恶之情”不正确。颈联上句也是写花的,且并没有好恶之情。

12.①巧用衬托:以浓密的翠绿枝条衬托朱红色的花朵,突出其明媚鲜艳;以自己赏花归来看窗间字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其明艳夺日。

②运用比喻:将正午时怒放的夏花比作燃烧的火焰,生动地表现其鲜明耀眼。(意思对即可)

13.B“甲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乙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分析有误,甲诗除“以景衬情”外,“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也是直抒胸臆。乙诗除“直抒胸臆”外,“秋草生庭白露时”也是以景衬情。

14.①甲诗主要表现诗人闲适、愉悦的心境。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