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图上描绘的是中国的什么节日?1.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今天让我们跟着三首古诗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齐读诗题。二、学习《元日》,授之以渔
1.认识“元日”。(1)“元日”: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2)根据史料记载,我们炎黄子孙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就让我们完越回古代,跟着大诗人王安石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屠苏瞳瞳túsūtóngtóng读一读5.了解背景,读出情感。(1)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有所了解吗?你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吗?当时,王安石正是宋朝的宰相,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他推行了变法。元日,王安石看见家家户户热闹地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出现的新气象,他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三、迁移学习,比较阅读
1.总结《元日》的学习方法。
读通古诗—读懂古诗—读出意境—读出情感
雨纷纷:
(2)结合关键词的理解,试说两首古诗的诗意。
细雨绵绵,一直下个不停。遥指:远远地指着。异乡:他乡。异客:漂泊外乡的游子。独:单独一人。
借问:请问。(4)了解背景,介绍杜牧和王维的相关资料。(5)读诗,想象书写。①杜牧顺着牧童的手指望去,他看到这个“遥指”真是意味无穷啊!梢,隐隐约约地出了酒馆的标志。
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②诗人在这重阳佳节,除了遥知兄弟登高之外,他还遥知蕴含着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一个个“遥知”的背后,4.对比学习。三首诗写的都是节日里的情景,但因时间不同、习俗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再读古诗,比较三首诗的不同之处。四、学写生字,规范书写右边是“欠”,不要写成“父”;欲右半部分不要丟掉撇折和点魂右边“酉”里面的横不能漏掉。酒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折文”牧异下面的撇和竖要出头五、综合实践,探究学习1.完成“作业单”。通过查找到的资料,完善对这三个节日文化内涵和独特习俗的了解。4.讨论记录方式。3.同学们,你们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关于这三个节日更多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你们真会学习!
刚才我们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与节日相关的其他风俗,这样的记录形式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除了表格的记录方式外,你们]觉得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记录呢?
5.拓展了解其他传统节日。
除了这三个节日外,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根据课前的准备,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
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了这三个节日外,其他节日又是在什么时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二级Msoffice重要主题试题及答案
- 2025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合作伙伴协议供货合同
- Msoffice快速提升技巧与试题及答案分享
- C++控制结构与语法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安全性MySQL试题及答案评测
- 2025年经济法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分析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测评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soffice考试改版问题试题及答案
- 稳步提升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方法
- 《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烘培创业合伙协议书
- 北京2025年国家大剧院招聘24名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及答案【三份】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介股东合同范例
- 马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含答案详解
- 合伙人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下半年扬州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成都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