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法律对市场的影响目录:1、法律对市场的影响2、法律监督的内涵前言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从当初最简单的物物交换市场发展到现在国际性的交易市场,正在逐步地深化,不断完善.回顾一下市场的发展历程,从近代的西方经济逐步蔓延到现在的经济全球化,可以发现: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强,而干预的一个载体就是法律。法律的出现,对市场的冲击和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使得市场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另一方面,完全自由市场消退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使得人们仍然对“看得见的手”心存怀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法律的出现以及对市场所产生的正面效果是远远大于负面的,也体现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而在近两年,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个别国家因为采取了正确的法律举措而避免全线遭殃。这正说明了法律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正面作用无可置疑。基于这一情况,本小组对与法律相关性较强的几种市场类形进行了调查,研究法律对这几种市场的影响。目录一、法律的界定。(法律的含义、环境)二、市场分类。(全面、概括地描述)三、法律对各类市场的详细影响。(从哪几个方面影响,正面和负面)。四、典型的案例分析。法律的界定法律含义: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与市场的联系: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推动和社会需求的拉动。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法律的引导。法律对于市场而言,就像是一辆行进中的汽车,如果市场是汽车,那么司机便是法律。没用司机驾驶的汽车,性能再好,也开不远,最终只能落得个四轮朝天。放在市场和法律上来说,这个比喻是最恰当不过了。市场分类。从与法律相关性较强的几个市场来进行研究,具体分类如下表所示:市场类型、项目比较含义特点功能劳务市场劳务市场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直接商谈的场所,是指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合理配置的场所。劳务市场是劳动力交流的一种形式。第一、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关系比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双方的关系复杂。因为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上供求双方只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发生关系。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关系在市场交换完成之后仍然存在。第二、劳动力不能像其它生产要素那样被储存或报废,劳动者在脱离生产时仍然要维持其生计,这一特征是其它生产要素市场所不具备的。第三、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可以组织起来提高劳动力的价格,所有这些特征的基本点都缘于劳动力的自身特征,即劳动力不同于其它生产要素或商品,鉴于上述特点,应对劳务市场给予极大关注,并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劳务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第一、以劳动力成本的杠杆分配劳动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这里劳动的支配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根据投入产出的原则作为劳动力配置的基本目的。第二、调节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劳动力成本相对降低。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三、竞争机制是劳动市场的又一个重要功能。劳动者素质与劳动力成本是决定劳务市场竞争市场的主要因素,劳动者为选择合适的企业而竞争,企业为选择合格的人才而竞争。商品市场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按消费的对象来分有两大类,即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它是连接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纽带。一是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二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三是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四是市场调控能力增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五是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大中型企业领跑市场。六是餐饮消费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七是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已由过去的简单的商品中转站向映射经济、商品集散、信息传递、价格发现、运销服务、产业带动几大基本功能。技术市场技术市场,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技术市场概念,是作为商品的技术成果进行交换的场所。广义的概念是技术成果的流通领域,是技术成果交换关系的总和。一是技术商品是知识商品,它以图纸、数据、技术资料、工艺流程、操作技巧、配方等形式出现;二是技术商品交易实质是使用权的转让;三是技术商品转让形式特殊,往往通过转让、咨询、交流、鉴定等形式,直到买方掌握了这项技术,交换过程才完成;四是技术商品价格确定比较困难,价格往往由买卖双方协商规定。一是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二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变革。三是技术市场产品的快速更新,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新体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所谓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金融市场可以将众多投资者的买卖意愿聚集起来,使单个投资者交易的成功率大增,即在接受市场价格的前提下,证券的买方可以买到他想买的数量,卖方可以卖出他想卖的数量。交易所的这种属性其实就是流动性,交易所的流动性使得资本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和行业之间进行转移,使资源得以配置。金融市场出现的目的是提供交易的便捷,因而流动性就是金融市场的基础经济功能所在,没有了集中流动性的功能,金融市场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一是融通资金的“媒介器”。通过金融市场使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在更大范围内自主地进行资金融资通,把多渠道的小额货币资金聚集成大额资金来源。二是资金供求的“调节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剂货币供应量,有利于国家控制信贷规模,并有利于使用市场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促进利率作用的发挥。三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资金协作,有利于开展资金融通方面的竞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法律对各类市场的详细影响。市场类型、影响正面影响劳务市场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
案例分析上文已经详细阐述了法律对所列的四种市场类型的影响。在现实市场中,近期出台了诸多的法律对市场进行调控。在这里,我们将对于2007年出台的《反垄断法》进行分析以及其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出台《反垄断法》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基本情况。对经销商实行最低限价,严控售后服务价格及配件供应渠道,对车主指定特约维修站保养,否则取消保修资格……在《反垄断法》出台以前,上述做法是汽车销售商在业内进行垄断的明显行为。众多汽车买家都暗暗地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出台《反垄断法》后各种垄断情况的详细对比:最低限价
①法条:《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禁止经营者对交易相对人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表现:“价格不能再便宜了,因为厂家有最低限价,再优惠厂家会罚我们的,只能给您赠送贴膜和脚垫。”这是4S店销售人员常有的说法。
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防止经销商互打价格战,损害品牌形象,除了对新上市车型制定指导价,还经常对所属车型在各地区的成交价实施最低限价。如果发现经销商胆敢擅自突破此限价,将被开出罚单。
影响:经销商可能会对终端价格放开。经销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定价,不受厂家的干预和制裁。经销商为完成压库任务、回笼资金,甩卖一些车型将变得名正言顺。而一些资金实力强的经销商,可以通过发动价格战,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②法条:《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表现:“对不起,您的车不是在厂家指定的特约维修站保养的,出现质量问题我们概不负责。”质保期内车子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找到经销商后,这是4S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拒赔理由。由于对高昂的工时费望而却步,很多车主在免费首保之后,选择去熟识的修理店、快修点或免工时费的换油中心做简单的三滤保养,但这却成了丧失保修资格的一个理由。
影响:目前汽车整车销售利润趋薄的状况下,零部件的销售和汽车的维修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厂商与4S店最大的利润点。厂家对汽车零部件进货渠道和价格的严格控制,甚至对零配件的加价率都有严格规定。这种做法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
4S店模式
③法条:《反垄断法》第十七条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表现:从国外回来的人常常惊叹于国内4S店的超大规模占地以及装修设施的豪华。在国外,即使是高端品牌,大都也只设立简易的2S、3S服务网点。国内建专卖店投资动辄高达几千万元,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到4S店修车给消费者留下“贵”、“黑”的印象。
影响:以品牌授权为核心的4S店销售与服务模式自实施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组织和维权人士的质疑。
4S店模式下的经销商实行单一品牌经营,导致有排除、限制竞争之嫌,也不利于市场经营者之间的自由竞争。《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防止这种趋势走向极端,但并不代表这种模式将面临终结。从发达国家实践来看,4S店模式受到市场一定的认可。以前一味鼓励4S店模式,将改为鼓励4S店与卖场并存的模式,同时也鼓励一家经销商可以同时经营几个品牌的4S店。
也有业内人士预言,4S店的经营模式有可能蜕变成品牌特许经营方式的一种,垂直授权之下厂家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状况仍可能继续。
加价销售
④法条:《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表现:每当畅销车型推出,市场追捧热情高涨,而产量短时间内难以跟进,就会上演一场“饥饿销售”,每个经销店只能分到数量有限的畅销车,于是以高于厂家公布的指导价加价销售,便成了经销商获取高额利润的法宝。
影响:有专家认为,个别车型加价销售其实不足为奇。加价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是供需关系的体现。国内车市出现的几次加价销售,都是因为当时推出的车型售价低于市场预期,购买量超过生产量,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自由竞争的市场给出了高于指导价的价格,与垄断无关。《反垄断法》里提到的价格垄断,更多的是指竞争者之间相互联手达成价格同盟,例如一些家电企业召开“峰会”,共同提升产品价格。当然,如果诸多品牌联合起来,达成协议共同抬高某类车型的价格,则会涉及到垄断。
地方保护主义
⑤法条:《反垄断法》第十七条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属于垄断行为。
表现:畅销车上市之初,厂家擅用“饥饿销售”,吊足消费者和经销商的胃口,由于僧多粥少,每家经销店只能分到数量有限的几辆,厂家趁机便搭售一些滞销车型,以便清理库存。经销商想进一台畅销车,必须同时买进若干滞销车。对于4S店来说,进货没有选择权,只能从这个厂家进,如果不接受条件,将意味着无车可卖。
影响:与跨区销售一样,搭售受到了潜规则的影响,因此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杜绝。经销商为了讨好厂家,或者进得更多的畅销车,会默认厂家这种不合理的搭售行为。只要经销商不举证,则违规搭售很难界定。很明显,在对比了《反垄断法》出台的前后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后,可以发现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汽车销售市场更为自由和开放,而消费者也能够从中收益,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法律监督的内涵万毅检察机关的理论工作者认为,所谓的“法律监督”,特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运用法律赋予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追诉犯罪和纠正法律适用中的违法行为来保障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的专门工作。按照这一界定,法律监督权是由多种权力组合而成的,包括侦查权、公诉权,都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都具有法律监督的属性。诉讼监督权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自无疑义。问题在于,职务犯罪侦查权以及公诉权是如何被纳入法律监督权的范畴的呢?对此,理论工作者进一步论证道,法律监督表现为两种基本的职能形式,一是对违反者具有强制性的揭露和移交裁决职能(如立案、侦查、逮捕、起诉),二是对违反者不具有强制性的提出纠正意见。因此法律监督权与侦查权并不矛盾。检察机关对“犯罪的追诉本身就包含了对违反刑事法律的监督”,“检察官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控诉犯罪,就是对被告人监督”,“检察机关依据刑法规定监督一切公民、单位必须在遵守刑律的轨道上行动,任何触犯刑律的行为都要受到追究。这种侦控犯罪的工作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理应由专司法律监督的检察机关行使”等等。对此,一些人并不认同,他们质疑:为什么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证明、检举即侦查、追诉活动就不是法律监督呢?而一旦检察机关行使类似的权力,就立刻转变成为法律监督权?为什么公安机关“依据刑法规定监督一切公民、单位必须在遵守刑律的轨道上行动”、对任何触犯刑律的行为予以追究的活动就不是法律监督呢?为什么同样是负责发现、证明和检举违法犯罪行为、提交法庭裁判的西方国家检察机关的活动就不是法律监督呢?[2]面对上述质疑,理论工作者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理论范式予以支撑,始终无法从正面予以回应,而只能诉诸国情,主张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以及法律监督职能,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所决定的。殊不知,这种带有策略性但缺乏学理性的解释虽然可以暂时遮蔽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现实合理性的质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合理性问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也因此陷入争议的漩涡之中。也正是由于对这一关键性概念的解释无力,“尽管经历了50年的发展和20多年的改革创新,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理论研究的滞后是限制检察制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增加改革风险与加大改革成本的根本原因。”[3]因此,要解决法律监督的法理合理性问题,必须寻求全新的理论范式和解释理路。笔者认为,要正确解读法律监督的意涵,必须坚持以下视角和立场:一、法律监督是一个法律概念,唯有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方能正确解读法律监督本身是一个法律概念,因此,对其内涵的解读,属于法律解释的范畴,不能任意为之。对法律监督涵义的揭示,要有一定的“章法”,即应当从法律条文和立法原意出发,运用法律解释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其确切内涵予以揭示,切忌望文生义,更忌断章取义。据此,笔者主张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理清我国关于法律监督权的立法渊源,进而运用比较法解释的方法正确揭示法律监督权的内涵。我国传统检察理论认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借鉴自前苏联,因而与西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不同,不能借用西方国家的检察理论来解读中国的检察制度。这一观点隐含着一个未经证明的前提,即前苏联的检察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检察制度之间完全不同。笔者持不同意见。在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的基本功能被定位为“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所谓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是指“作为法律之守护人,检察官既要保护被告免于法官之擅断,亦要保护其免于警察之恣意”。[4]即检察官既要监督法官,又要控制警察,对两者分别实施监督、制约。检察官的这种“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功能,使得检察官不仅是刑事诉讼的参与者,更是程序的监督者,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侦查程序中,检察官需对警察的侦查活动施以法律监督,防范警察滥用权力演变为权力不受制约的“警察国家”。在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监督、控制警察的一个最主要手段就是从法律上确立了一种“检主警辅”的侦查权力分配格局,即检察官成为侦查程序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刑事侦查权的法定主体,而将警察机关定位为检察官的辅助机关,从而使得检察官拥有了指挥、调度警察的权力。这样,警察权再强大,它仍然要受检察权的节制。检察官成为侦查权主体,其重大的法治意义在于将检察官对警察的法律监督演变为一种“参与”式监督,而非“外在”式监督,这使得检察官更能够控制警察活动的合法性。第二,在审判程序中,检察官的责任不仅是提出指控,并且负责监督法院遵守程序规则,防止法官专权擅断、枉法裁判。为此,一方面,检察官对法官的程序违法行为可以实施当庭监督,“在审判程序中,其需朗读起诉书。此外,检察官亦需注意,诉讼过程是否合法举行,其对于有违反刑诉法之情形时,异于辩护人,需立即对之加以更正。”[5]另一方面,检察官认为法官的判决违法或不当的,可以通过提起抗告或上诉的方式阻断其生效;即使是在判决生效之后,检察官如果认为有认定事实或法律适用错误的事由时,也可以提起再审或非常上诉,以此动摇生效判决的效力。而前苏联的检察制度是经由列宁阐发后,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特征(其差别主要体现在前苏联检察机关的领导和组织体制以及一般监督权)。在关于检察机关的基本功能定位上,按照列宁的构想,“检察机关和任何行政机关不同,它丝毫没有行政权,对任何行政问题都没有表决权。检察长的唯一职权和必须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监视整个共和国对法制有真正一致的了解,不管任何地方的差别,不受任何地方的影响。”克雷科夫曾根据列宁的上述思想,将检察机关的定位表述为“监督法制的机关,是法律的维护者”,是“国家政权的眼睛”。[6]比较前苏联的检察制度与前述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可以发现,在检察机关定位方面,前苏联对检察机关作为“监督法制的机关”、“法律的维护者”的定位,与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检察官作为“法律守护人”的定位是基本一致的。这一点在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关系上表现尤其明显,即两者都强调检察机关作为法制监督机关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监督、控制功能,甚至两者在用语上都非常接近,具有明显的历史和理论传承关系;而在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方面,除了一般监督权之外,其它职权尤其是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也基本相同,均涵括了侦查、起诉等基本检察职能。由此可见,前苏联的检察制度并未从根本上偏离大陆法系检察官制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根源于两个原因:其一,前苏联的检察制度虽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检察制度,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制度不同的制度设计。但是,客观地讲,前苏联的检察体制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俄罗斯帝国检察制度的改造,而俄罗斯帝国的检察体制又是在借鉴欧陆国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断受到后者的影响。因此,前苏联的检察制度虽然与德、法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存在着不同,但在基本功能定位方面仍然受到自身历史的显性或隐性影响,从而间接体现了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的基本理念与框架;其二,这是由检察官角色本身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检察官角色本身具有某种自然属性,在刑事诉讼中,它位居警察与法官之间,处于衔接侦查与审判的枢纽地位,这一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检察官天生就是警察侦查成果的验收者和法官审判“入口”的控制者。可以说,只要在刑事诉讼中设立了检察制度,就要受到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一点是任何人类理性均要予以承认并不容抹煞的,前苏联的检察制度同样不能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因此,破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监督这一概念的关键,就是运用比较法解释的方法,援引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的“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功能来解释我国“法律监督(权)”的具体涵义及其指涉,唯有如此,才能对我国检察机关的功能及其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关系等诸多争议问题得出一个妥当的结论。据此,可以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监督解释为由检察官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进行“双重权力控制”。应当说,这一解释方法的运用,并没有超越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文义的可能范围,也不违背我国法律的整体精神及社会情况,应该说是比较妥当的。二、法律监督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必须坚持从整体上对法律监督权进行定义法律监督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它指的是检察机关通过法定职权的行使来发挥其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功能,而不是指这些法定的职权本身在属性上就是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是对检察机关行使权力所要达到的功能和目的的一种整体描述和定义。它解决的是检察权的功能问题,不解决检察权的构成和内容问题,因此,不能将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分解成一项一项的权力,然后去质问,某一项权力究竟是不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法定的,这些职权本身的属性也是固有的,不会因为权力行使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这些职权在不同的国家机构之间进行不同的配置,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法治意义。以公诉权为例,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提起指控、请求裁判的权力,即一种诉权,这一权力本身的性质是固有的,不论是在控审职能不分的封建纠问式诉讼模式下,还是在实行控审分离的现代控辩式诉讼模式下,公诉权的性质都是诉权。但是,因为权力配置的主体不同,其发挥的功能却可能产生差异。在纠问式诉讼模式下,公诉权由法官行使、控审职能不分,不具有监督审判的功能;但在现代控辩式诉讼模式下,公诉权交由检察官行使,并实行“不告不理”、“诉审分离”的原则,这样一来,公诉权就具有了法律监督的意义,检、法关系也由此演变为一种法律监督关系。对于侦查权而言,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打击犯罪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这个性质不会因其行使主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立法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权主体的地位,则具有法律监督的意义,因为一旦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权主体地位,就能够形成一种“检主警辅”的侦查体制。检察机关在这种检警一体化体制中,就可以凭借侦查指挥权监督、调度警察,从而达到控制警察、防范警察滥用侦查权的法律监督目的,这样,侦查权便具有了法律监督的意义,检、警关系也由此建构为一种法律监督关系。在现代法治国家,检察机关往往具有两重身份:一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二是国家的追诉机关。检察机关的这两重身份所产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诉讼法律关系,前一身份产生于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法院的关系互动之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法院之间形成一种法律监督关系;而后一身份则产生于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形成一种追诉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的法治意义完全不同、不容混淆。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性揭露和移交裁决等,即检察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展开侦查、起诉等追诉活动,只是正常的侦查、起诉权行使。据此,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所形成的是追诉关系,而非法律监督关系,并不具有法律监督的意义,不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侦查和起诉活动,不能被解释为是法律监督的内涵,更不宜主张检察机关对“犯罪的追诉本身就包含了对违反刑事法律的监督”,“检察官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控诉犯罪,就是对被告人监督”。否则法律监督的内涵必将因为内容的泛化而失去其本来的意义。三、法律监督是一个大陆法的概念,不能援引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批判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功能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在解读法律监督的概念时,切忌随意援引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的角色功能批判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功能。1.控辩对抗问题。鉴于我国当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权利缺乏保障的现实,一些学者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庭审结构和理论提出了强化被追诉人人权保障、增强控辩平等对抗的主张,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检察官当事人化的改革诉求。笔者认为,从宪法层面尤其是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讲,立法上和司法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如何同等地对待被追诉人和刑事追诉机关、充分保障被追诉人一方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岳麓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酒店宴会预订合同3篇
- 2024年度烟酒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供货合同范本3篇
- 二建水利水电实务-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实务》押题密卷3421
- 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模考试卷3217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用空调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浙江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承包合同英文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物业服务合同延期条款
- 2022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含答案
- 学校安全工作汇报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两件宝》教案1
- 关注健康预防甲流甲型流感病毒知识科普讲座课件
- 咨询公司工作总结(共5篇)
- GB/T 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
- GB/T 38836-2020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 医院固定资产及物资购置工作流程图
- 中学学校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 GA/T 1774-2021法庭科学手印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
- 京东商业计划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