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艾青学习目标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本文。把我诗歌的意向,领会其象征意义。感受诗歌抒发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为什么爱这土地?请大家举手发言?一、新课引入为什么爱这土地?因为她美丽因为她富饶因为她强大因为她繁荣昌盛因为她文化源远流长.......《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他的作品还有《北方》《归来的歌》等。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二、新课讲解现代诗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字词识记嘶(sī)哑

汹(xiōnɡ)涌

黎(lí)明腐(fǔ)烂

喉咙(lónɡ)

羽(yǔ)毛二、新课讲解记一记1.嘶哑:2.汹涌:3.悲愤:4.温柔:5.黎明:6.深沉:声音沙哑。(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悲痛愤怒。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形容程度深。二、新课讲解节奏和重音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新课讲解诗人将“我爱这土地”中的“我”化身为“鸟”,“鸟”对这“土地”的爱恋表现在哪里?活着: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整体感知二、新课讲解诗歌结构

鸟歌唱了哪些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二、新课讲解

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诗人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遭受日寇欺凌、遭受无尽苦难的祖国大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与抗击光明美好的胜利、独立自由的曙光

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二、新课讲解从鸟的歌唱中,你能体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哀痛、仇恨、谴责、抗争、赞颂、向往、渴望、憧憬二、新课讲解意象鸟土地河流、风黎明曙光抗争精神祖国大地诗人自己象征象征和比喻的区别比喻中会出现喻体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中只出现本体,不出现象征体象征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于写作构思技巧二、新课讲解

最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意境

第一,抒情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像,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二,写作手法作了转换。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