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详解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六十页。(优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第二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管理目标是通过有效措施进行监测、报告和控制,预防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已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第三页,共六十页。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策层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层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执行层第四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无处不在,感染病例触目惊心第五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病例第六页,共六十页。何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第七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1、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第八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

2、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3、医疗机构中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如:HBV(乙肝)、HCV(丙肝)、HIV(艾滋病)、TP(梅毒)感染等。第九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分类: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散发形式)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暴发形式)第十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经调查证实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疾控部门。第十一页,共六十页。医院感染暴发★临床科室:电话报告院感科(或总值班)-留取标本送检。★院感科:指导临床科室实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标准预防及必要的额外防护。★检验科:发现特殊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向院感科报告,对标本检测分析,对特殊的菌毒种要及时送疾病预防机构,指导全院细菌培养送检标本留取工作第十二页,共六十页。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管理定义:1、多重耐药菌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耐药菌定植微生物培养发现耐药菌,但没有感染的临床症状,称耐药菌定植。如MRSA定植可以在鼻前庭、气管、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3、耐药菌感染由耐药菌引起临床感染症状者,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耐药菌可引起表皮感染、亦可引起深部组织感染如肺炎;重症感染者如血液感染可致死亡。第十三页,共六十页。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管理4、耐药菌感染暴发在短时间内,耐药菌引起的三例或以上的医院内感染病例,且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5、耐药菌传播耐药菌的主要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以从定植或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MRSA常常定植在鼻咽部,也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引起的飞沫传播。第十四页,共六十页。常见多重耐药菌种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第十五页,共六十页。耐药菌增加的原因耐药菌产生增加: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及基因转移获得抗药性。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第十六页,共六十页。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标本质控MDRO应在检验报告单加盖红色图章(参照危急值管理)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第十七页,共六十页。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及时正确送检早发现、早期诊断、登记记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消毒隔离措施(MDRO标识、手卫生、医疗用品专用、治疗操作顺序、医废处置)病程记录患者出科室检查,要通知接受检查的科室。(申请单或手术通知单标注,患者手部腕带上蓝色圆点标识)

临床医务人员第十八页,共六十页。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使用一次性物品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擦拭(1000mg/L)临床医技科室第十九页,共六十页。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药剂科第二十页,共六十页。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对MDRO的患者进行追踪。直至隔离解除。

感染管理科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多久解除隔离?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控制措施单间隔离或床边隔离手卫生物品专用诊疗操作最后进行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废物妥善处理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关键措施WHO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素。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环境清洁消毒☆空气1、开窗通风,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2、不宜开窗外通风,可使用动(静)态空气消毒器。3、不建议常规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方法消毒空气。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环境清洁消毒☆物体表面1、保持无尘和清洁。2、通常使用清水擦洗,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覆盖法:使用一次性沾有(1000㎎/L)含氯消毒剂的织物或擦手纸覆盖,避免污染区域扩大,覆盖30分钟后移走,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第二十六页,共六十页。医疗用品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机,仪器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常用物品清洗消毒1、换药碗、弯盘等:在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湿润存放。2、气性坏疽、朊毒体感染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先消毒,再清洗。3、回收的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并有明显标识。第二十八页,共六十页。使用消毒剂注意事项★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的诊疗器械及物品,首先清洗、干燥;浸泡时应加盖以减少挥发,器械应全部浸没于消毒剂内,管腔须注满消毒剂;浸泡后的器械用无菌水充分冲洗,管腔内也应充分冲洗。★易挥发的含氯、过氧化氢等消毒液应现配现用,活化后的消毒剂应立即使用。浸泡用的消毒剂每次配制后、持续使用的消毒剂每天使用前要进行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第三十页,共六十页。内外夹弓大立腕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洗手、手消毒说明1、皂液在手上按照“七步”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步骤5次,双手交替搓揉)2、整个洗手过程1分钟:湿手+皂液“七步”搓揉时间+流动水冲洗时间。3、速干手消毒剂每次挤压为2次,揉搓的步骤要和“七步”洗手法步骤一样。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你会自觉洗手吗?手卫生现状——依从性差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什么情况下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手有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流动水洗手。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医疗废物管理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医疗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它被病人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B、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C、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D、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E、废弃的血液、血清。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医疗废物分类2、病理性废物: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B、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针头、刀片、玻璃安培等)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医疗废物分类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A、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B、废弃的过氧乙酸、戌二醛等化学消毒剂。C、废弃的血压计、汞温度计。注:使用后的输液瓶,一次性医疗用品外包装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医疗废物的收集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红色收集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第四十页,共六十页。盛装容器与标识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注意事项1、黄色医疗垃圾袋外标注:

科室名称、日期、医疗废物类别2、根据科室产出损伤性医疗废物的量,选择大小容积合适的锐器盒使用。锐器盒外标注:科室名称3、科室内的医疗废物每日由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上门收集,2次/日。4、存放医疗废物的垃圾桶必须有盖子,医疗废物不可露天暴露。5、非专用的黄色医疗垃圾桶外,必须要有黄色医疗废物警示标志。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医务人员应如何自我保护?————标准预防————安全操作第四十三页,共六十页。什么是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三个基本特点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要进行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防护特点: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也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个人防护用品帽子眼罩与面罩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手套长筒胶靴/鞋套第四十六页,共六十页。第四十七页,共六十页。职业暴露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经济危害:本底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社会危害:HI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第四十八页,共六十页。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针刺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废弃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第四十九页,共六十页。如何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第五十页,共六十页。如何预防锐器伤1、杜绝回套针尖2、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3、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第五十一页,共六十页。如何预防锐器伤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置利器盒第五十二页,共六十页。如何预防锐器伤4、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5、锐器盒不能装满。6、患者不合作时,应取得他人协助后再行操作。第五十三页,共六十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步骤1:局部处理第五十四页,共六十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步骤2:记录与报告报告:–向院感科及时报告,并注意保密–及时填报“医疗锐器伤报告表”–院感科记录的“暴露后跟踪记录”第五十五页,共六十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步骤3:暴露的评估暴露类型(皮肤损伤、粘膜暴露)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